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疗朱如荣,杨光中,唐海源,刘高明本科自1980年以来诊治103例颌颈部淋巴结结核,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03例中男50例、女53例,年龄6-60岁,部位:颈上部46例,颌下部39例,腮腺区8例,颊部4例,耳区6例。其中72例有...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2004-09-2005-04共收治大型海绵状血管瘤6例、淋巴管瘤2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29岁。位于额部1例,双侧腮腺区1例,左腮腺区2例,右腮腺区、颌下、颌后2例,左腮腺、口腔、翼颌部及左颌下1例,左腮腺、颌下、左侧颈部、颈部正中1例,均为大型肿瘤。临床上具有典型的血管瘤及淋巴管瘤症状,发病时间0.5~22年。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5~1998年间收治51例面颈部淋巴结核,所有病变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18例,女33例;年龄6~77岁。参见表1。 1.2 临床表现 多数表现为无痛性的孤立肿块,质地中等偏硬,能活动,表面光滑,少数固定,直径1.5cm×2.0cm~6.0cm×5.0cm。发病部位:颈部23例(45.10%),腮腺区8例(15.69%),颌下区16例(31.37%),颏下区4例(7.84%)。有午后潮热、盗汗1例;肿块反复流液1例;11例  相似文献   

4.
吴龙翠  苏宜志 《江苏医药》1997,23(12):879-879
自1980年至1995年作者共治疗面颈部淋巴结结核22例,通过手术切除及药物治疗,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2例中男9例,女13例。年龄5~56岁,平均27岁,30岁以下19例,30岁以上3例。发生部位:腮腺区《例,额下三角区8例,额下三角区和颈后三角区各5例。其中双侧颈部均能价及肿大淋巴结者2例,显例位于颌下区、另1例位于颈后三角区。二、临床表现和诊断多为无意中在颈部或腮腺与颌下区发现肿块而就诊。病史最长为2年,最短2周(体检时发现人病变发生在颈部者,为单个活动性肿大淋巴结5例,外形为局部隆起、呈分叶状或多个…  相似文献   

5.
颌面部是身体的暴露部位,在口腔颌面外科的日常工作中,颌面部金属异物的病例并不少见。我科自1986年以来,收治了颌面部金属异物14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为18岁~70岁。其中18岁~30岁6例;31岁~50岁6例;51岁~70岁2例。致伤原因:飞溅铁屑3例;甩出的鱼钩1例;火器伤1例;枪弹伤9例。异物所在部位;14例均为埋没性异物。额部3例;腮腺区2例;下颌部3例;颌下区3例;颧突下方1例;颞下窝1例;颈部1例。  相似文献   

6.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发生率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犤1犦。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对于瘤体范围大、累及颌面部多个间隙的大型血管瘤的治疗仍感非常困难。现将1987~2001年,我们对10例口腔颌面部大型血管瘤采用综合治疗的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本组共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5~22岁,平均18岁。病变位于颞下区+腮腺区+颊区+面侧深区+颈部+舌部2例;位于颞下区+腮腺区+颊区+面侧深区+颌下区+上、下唇+舌部5例;位于腮腺区+颌下区+上、下唇+舌部1例;位于…  相似文献   

7.
王同海  王浩 《淮海医药》2002,20(2):114-114
目的:提高对猫抓病淋巴结炎的诊治水平,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对6例面颈部猫抓病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7-41岁,平均20岁,男女之比为1:1;发病部位;腮腺区2例,下颌角1例,颌下区1例,颈部2例,所有病例均作随访,最长9年,最短1年,无1例复发,结论:详细询问猫抓病史和豢养史,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及病变淋巴结切除活检,是本病诊治关键。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①本组患者中,男7例,女5例;最小年龄出生3个月,最大2岁。均为足月顺产儿;无产程损伤史;无家族史。12例中均为出生时即发现一侧面颈部无痛性肿块,生长较快,影响美观,无功能性障碍。②生长部位:在左侧面颌颈部者8例,右侧面颌颈部者3例,左腮腮区1例;除腮腺区一例囊状水瘤仅核桃大小外,其他11例直径都在10~20cm。呈椭圆形,边界不清。颈前超越正中线3例,下抵锁胃上窝,上达颞耳颈部2例。5例巨型囊肿患儿有强迫头向健侧歪斜,无明显呼吸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86年11月到1989年12月应用带蒂胸锁乳突肌、带状肌、胸大肌、斜方肌及颈阔肌皮瓣修复舌、口底、颊部、腮腺及颈部等肿瘤切除后缺损共34例,近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9例;年龄32~68岁。应用范围:舌癌17例,颊粘膜癌8例,口底癌2例,腮腺癌2例,颈部肿瘤5例。最大皮瓣为11×9cm。术前经过放疗的有19例。二、应用情况 (一) 胸锁乳突肌皮瓣:对许多头颈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它的活力颇强,即使  相似文献   

10.
王维  刘流 《云南医药》2005,26(3):228-229
面颈区是结核性淋巴结炎发病率最高的部位,但一般多发生在颌下或颈部,而腮腺区罕见,且缺乏特征性表现。初期表现为肿块型时临床上难与腮腺区肿瘤相鉴别。为提高对腮腺淋巴区域结核的诊断,本文对收治的10例腮腺区结核就其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作以下分析讨论。临床资料男  相似文献   

11.
1994年以来 ,我们采用消痔液加泼尼松龙混合液 ,局部瘤腔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经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12~ 5 0岁。其中单发 2 9例 ,多发 3例 ;唇部 8例 ,颊部11例 ,舌 4例 ,腮腺区 3例 ,耳廓 3例 ,腭部 2例 ,颌下区 1例。瘤体直径为 1 0~ 6 0cm不等 ,检查可见瘤体呈紫红色 ,少数色泽正常 ,包块质软 ,有压缩感 ,穿刺可抽出暗红色可凝固的血液 ,体位实验均为阳性。1.2 治疗方法 根据瘤体大小 ,确定注射范围和剂量。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消痔液和上海第…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1984年开始,应用带蒂胸大肌复合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14例,现将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例中男13例,女1例;年龄29~68岁;均为带蒂移植。共中仅1例原供瓣区静脉曲张,瓣形成移植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经另行吻合一条静脉后,血运恢复正常。修复部位:舌及口底区缺损7例,腮腺区缺损3例,颌下区缺损2例,面颈部缺损及畸形2例(其中1例包括下颌骨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13.
腮腺嚼肌区有腮腺、嚼肌及面神经组织结构,构成该区域较复杂的解剖特点。在临床上,对发生于该部位肿瘤的来源,性质等诊断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问题,我们总结自1983年至1989年在本院完成治疗的104例腮腺嚼肌区肿物,就临床特点做一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4例,年龄45岁~75岁,平均39.5岁,其中腮腺来源肿物96例,非腮腺来源肿物8例,包括1例鼻咽癌转移至腮腺。男性:良性肿瘤43例,恶性肿瘤15例;女性:良性肿瘤40例,恶性肿瘤6例。腮腺混合瘤具有复发和恶变倾向,本组织腮腺混合瘤和混合瘤恶变者计78例,占腮腺肿物的81.25%,其中二次治疗者18例,良性恶性各9例。18  相似文献   

14.
恶性黑色素瘤腮腺转移漏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45岁.因腮腺肿物10 d就诊.患者因左颞部色素痣颜色加深、增大,于10 d前在当地医院行"痣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恶性黑色素瘤.拆线后患者发现左腮腺区有一花生米大肿物,迅速增大,来院就诊.检查发现左侧耳屏前腮腺区有一约2.0 cm×1.5 cm大淋巴结样肿物,颌下及颈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15.
[病例]男,45岁.因腮腺肿物10 d就诊.患者因左颞部色素痣颜色加深、增大,于10 d前在当地医院行"痣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恶性黑色素瘤.拆线后患者发现左腮腺区有一花生米大肿物,迅速增大,来院就诊.检查发现左侧耳屏前腮腺区有一约2.0 cm×1.5 cm大淋巴结样肿物,颌下及颈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颈上部淋巴结结核为我科1984~1994年收治患者,其中女性17例,男性13例,年龄4~60岁,40岁以下组26例占86.7%。1.2 发病部位 双侧受累3例,单侧27例。其中颈深上淋巴结结核10例,颏下8例,颌下7例,腮腺区4例,颌下、颏下、颈深上共同受累1例。  相似文献   

17.
异位胸腺临床报道极少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3月。以右颌下无痛性渐增包块2月于1998年10月23日收入院。体查:右颌下、颈部较对侧丰满,触及约35cm×15cm包块,质软边界不清,表面肤色、皮温正常,体位移动试验不明显,触压时患儿无哭闹。余无特殊发现。B超检查示:右颈部显示40cm×16cm实质稍低回声区,边界清,有包膜,与右侧腮腺、颌下腺无关。诊断:右颈部实质性肿块(血管瘤可能)。结合病史、B超检查及体查,初步诊断为:右颌下血管瘤可能。于1998年11月2日在全麻插管下行包块切除术,常规颌下切口约45cm,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及…  相似文献   

18.
耿文元 《江苏医药》1996,22(6):422-422
淋巴管瘤为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作者自1991年4月至1995年12月,采用平阳霉素水剂注射治疗4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17例。其中新生儿3例,1个月~6个月5例,~1岁6例,~3岁13例,~5岁7例,~10岁6例。肿瘤位于腮腺5例.颊部4例,口店舌下腺区18例,双侧颌下3例,单侧颌下10例。二、治疗方法注射者胸透及血象检查均正常。取平阳霉素10mg溶解于注射用水2ml内,先作局部皮内注射0.2ml(相当平阳霉素1mg)。观察0.5~1小时无高热、虚脱、惊厥等不良反应。1.单纯瘤体局部注射组36例。其中局部淋巴…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92年~1994年治疗颌面外伤28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80例中,男252例,女28例,男:女为10:1,发病率以18~30岁居高占50%,30~50岁次之占35%,1~17岁占10%,50~70岁占5%。 1.2 致伤原因:车祸90例占32%,其次是工伤78例占27.9%,打架斗殴50例占17.9%,跌伤62例占22%。 1.3 受伤部位:280例中有450处伤,颌面骨析150例,其中下颌骨骨折127例,上颌骨骨折10例,颌  相似文献   

20.
王玲 《江苏医药》1997,23(9):673-673
我院1978年~1995年收治63例腮腺混合瘤患者,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63例中,男33例,女30例。年龄15~70岁,平均40.5岁。部位;右侧39例,左侧24例。耳屏前9例,耳垂区42例,颌后区8例,腮腺下极4例。病程1个月~20年,平均4.6年。60例为无痛性肿块,3例局部有时酸痛,2例检查时有压痛感。肿瘤生长缓慢,直径3cm~8cm,平均3.7cm。52例肿瘤呈半球状、分叶状或不规则状,界线清楚,质地中等。5例在腮腺深叶的混合瘤,肿瘤向颌后及咽部突出。6例肿瘤较长时间增长缓慢,而近1~2年内增长较快。无1例面神经受累症状。63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