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临床上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失衡是十分普遍的,但静脉补钾易引起输液局部的疼痛或放射痛,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直接影响液体输入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困扰护理界的难题。减轻患者输液时的疼痛,是护士的职责,也是患者的权利。本文着重将已掌握的静脉补钾致痛的发生机制、相关因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手段做浅谈。  相似文献   

2.
目的:缓解静脉补钾所致的局部疼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将局部疼痛患者进行疼痛分级,采用穴位按摩结合中药外敷两项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疼痛。结果:通过中医护理干预,静脉补钾所致的局部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技术对因静脉补钾引起的局部疼痛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或消除患者的局部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静脉补钾引起输液局部的疼痛或放射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也是长期困扰护理工作的一个难题。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解决方法就是调慢输液速度,但此举易影响药物疗效,也延长了输液时间,给患者带来不便。笔者采用穴位按摩缓解因静脉补钾引起的局部疼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于2013年3月~2014年11月间,选择思维表达能力正常,  相似文献   

4.
张仁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149-149
甘露醇是临床使用较多的药物,静脉输注时易引起局部疼痛,临床上解决方法较多,本文是分析输注甘露醇致痛的原因,并概要介绍国内在护理上如何减轻输注该药所导致的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5.
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导致局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的输液性疼痛,氯化钠对静脉补钾导致局部疼痛有缓解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更有效地减轻患者静脉补钾引起疼痛的方法。方法将120例进行静脉补钾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外敷山莨菪碱,B组外敷芦荟和山莨菪碱,C组外敷芦荟,比较3组疗效。结果用药10 min后,B组缓解疼痛效果优于C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芦荟和山莨菪碱合用能更快速且持久地缓减患者静脉补钾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低钾血症的不同补钾途径及相关护理进展,包括口服补钾、静脉补钾、雾化吸入补钾、保留灌肠补钾、连续性血液净化补钾,认为如何合理联合使用多种补钾途径及补钾过程中加强监护和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局部涂擦硝酸甘油缓解静脉补钾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科留观期间的45例低钾血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用浸有2.5%的硝酸甘油药液的纱条(3×2cm)沿血管走向外敷在距穿刺点上2-3cm处的周围皮肤上。对照组常规采用减慢输液速度、将针柄逆时针翻转180°至对侧固定、选择周围较粗大的静脉或深静脉置管等护理措施。20分钟后对两组病例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21例疼痛消失,2例有所缓解。对照组13例疼痛消失,9例有所缓解。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涂擦硝酸甘油缓解静脉补钾疼痛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疼痛,是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其病因虽十分复杂,但病机不外乎邪气干犯、气血运行不畅之不通而痛,以及气血津液亏虚、脏腑经脉失养之不濡而痛。由于临床上实邪致痛者较为多见,故后世有“诸痛为实”、“痛无补法”之说。事实上因虚致痛者并不鲜见,早在《金匮要略》中就已经把补虚止痛作为治疗痛证的重要方法,本方特就此探讨如下。1补中益气法用于因气虚鼓动无力而致的疼痛。此类疼痛的特点为痛势悠悠,时作时止,遇劳则甚,痛处按之柔软,喜温熨。例如胸痹,心中痞,按之虚软者,仲景以人参汤治之。《医宗金鉴》云:“人参汤即理中汤,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湿热敷缓解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滴注含钾溶液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不予干预,疼痛不能忍受者给以常规减慢滴速,观察组给予湿热敷,采用疼痛分级标准对两组疼痛发生程度进行评定,观察两组输液时间,比较两组的疼痛发生率及输液时间的长短。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在2.5h内输完溶液,对照组病人不能在规定时问内输完,需3~4h。结论湿热敷可以缓解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且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认识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确诊为dRTA并低钾呼吸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可因严重低血钾致呼吸肌麻痹。本组中10例及时补钾及呼吸机治疗四肢瘫痪恢复,自主呼吸恢复;1例因补钾不及时出现心室纤颤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应提高对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重度低钾血症致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患者可应用电子微泵深静脉持续静脉泵入高浓度氯化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低钾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诊断指标是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补钾方法是10%氯化钾液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中稀释后,缓慢静脉滴入.我科在补钾时用微泵输液代替普通输液,效果显著,现将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高浓度氯化钾微泵大静脉注射治疗低钾血症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做好护理。方法对我院50例低钾血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组给予微泵大静脉补钾和传统静脉滴注补钾,区别补钾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补钾后4h、8h、16h血清钾水平均差是否有显著性。结果采用微泵大静脉推注补钾并发症发生率和补钾后4h、8h血清钾水平均差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泵静脉推注补钾见效快、并发症少,明显优于静脉滴注补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高浓度氯化钾微泵大静脉注射治疗低钾血症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做好护理。方法对我院50例低钾血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组给予微泵大静脉补钾和传统静脉滴注补钾,区别补钾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补钾后4h、8h、16h血清钾水平均差是否有显著性。结果采用微泵大静脉推注补钾并发症发生率和补钾后4h、8h血清钾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泵静脉推注补钾见效快、并发症少,明是优于静脉滴注补钾。  相似文献   

15.
输液痛是指患者在进行静脉点滴时出现疼痛 ,这种输液痛常见于含钾、维生素 C等液体的输注过程中 ,给患者带来痛苦。此类情况出现时 ,给予点压或针刺患侧手三里穴 ,可立即有效地制止输液痛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 ,男 2 0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5岁 ;均为因输液而致手臂疼痛的门诊患者 ,静脉穿刺部位位于前臂下 1 /3以下 (含手、腕 ) ,输液液体各异。2 治疗方法取患侧手三里穴 ,位于曲池穴 (肱骨外上髁至肱二头肌腱止点外侧缘之间的中点 ,肘横纹上 )至阳溪穴 (右腕背桡侧 ,拇指翘起时 ,当拇短伸肌腱与拇…  相似文献   

16.
雾化吸入补钾治疗低血钾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对低血钾症患者常规采用静脉途径和口服补钾,但这些方法都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口服补钾,刺激大,病人难以耐受,静脉补钾受药物浓度的严格限制,浓度高危险大,禁止使用;浓度低需增加输液量而对心衰、肺水肿等不利。笔者受气道给药的启示[1],在临床上应用超声雾化...  相似文献   

17.
凡有通利血脉、促进血运、消散瘀血等主要作用的中药称活血祛瘀药.而其中的丹参、桃仁、赤芍等中药又有扩张静脉的作用,故临床根据致静脉炎的不同原因,辨证地将其配伍,可防治浅静脉炎,以上三药与黄柏、蒲公英配伍(外用),可用于静脉炎的急性炎症期;与乳香、没药配伍,用于静滴含致痛因子所致供药静脉疼痛难忍;药物刺激致血管痉挛痛,芍药与甘草配伍,效果甚著.  相似文献   

18.
刘国胜 《天津中医药》2007,24(6):497-498
深读《素问·举痛论》寒邪致痛之精华,探查寒邪致痛的虚实机制"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结合临床分辨虚实致痛之证,对寒邪致痛实痛者应逐瘀活血与温经散寒合用,对虚痛有瘀者,则以补为通,补气活血止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抗风湿药酒的镇痛作用方法:用小鼠热板致痛法、小鼠酒石酸锑钾致扭体反应法,观察颈舒康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抗风湿药酒能对抗用热板法、酒石酸锑钾所致的疼痛。结论:抗风湿药酒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1月 ,对 12 8例缺钾患者采用直肠给药的方法给予 10 %的氯化钾肛注 ,并与静脉补钾 64例患者进行了疗效对比。结果显示 ,直肠注入10 %氯化钾组 ,血清钾上升快而稳定 ,明显高于静脉补钾组。说明 10 %氯化钾肛注不但解决了补钾的困难 ,而且也为缺钾患者所引起的肠麻痹探索出了一条补钾的重要途径。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即直肠补钾组 (治疗组 )与静脉补钾组 (对照组 ) ,治疗组 12 8例 ,男68例 ,女 60例 ;年龄 18~ 82岁 ,平均 50岁。临床诊断 :低血钾肠麻痹 4 8例 ,冠心病 2 9例 ,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