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髓内固定的PFN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本组病例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45~68岁,平均60.5岁;按Evans法分两类:Ⅰ类:Ⅰ型2例,Ⅱ型12例,Ⅲ型5例,Ⅳ型2例;II类12例。左侧10例,右侧22例;结果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3.5年。骨折愈合率100%。无术后感染和术后近期死亡。结论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损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2种内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63例患者采用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治疗情况、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也更少,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优于DHS。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其中40例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4例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评分1年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LCP组95.83%,DHS组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P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相对于DHS无论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均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观察使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DHS组和PFN组,DHS组24例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PFN组23例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PFN组优良率为95.7%,DHS组优良率为83.3%(P>0.05);PFN组优秀率87.0%,明显优于DHS组的50.0%(P<0.05);PFN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DH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效果更好,疗效显著,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LISS倒置、动力髋螺钉(DHS)、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验证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分成LISS组(n=31例)、DHS组(n=31例)、PFNA组(n=30例),分别给予LISS倒置方法、DHS方法和PFNA方法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手术耐受评分(安达秀雄提倡的10项危险因素)、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用时及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LISS组与PFNA组患者手术耐受性、手术一般情况及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DHS组(P均0.05),而LISS组与PFNA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ISS倒置法及PFNA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均优于DHS方法,具出血量少、操作容易、安全性高的优点;LISS倒置法与PFNA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四肢常见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保守治疗因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常出现髋内翻。对于此种骨折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其中髋动力加压钢板(DHS)内固定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本院骨科2003年6月-2006年2月采用这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并与同期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9.47%,对照组优良率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病人。按内同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3例,DHS内同定组22例,随访6个月~2年。结果: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和DHS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手术时间短,且术巾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少。结论:1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塑型良好,术中创伤比DHS小。2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与DHS治疗粗隆间骨折在髋关节功能恢复和髋内翻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两种治疗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应严格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2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4例,根据患者实际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锁定钢板组56例给予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动力髋螺钉组58例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随访期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恢复情况。结果 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锁定钢板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2组均无死亡、钢板螺钉或钢板断裂情况,2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锁定钢板组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结论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骨折愈合及下地负重时间方面无明显优劣性,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者住院时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稍优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者。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四肢常见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保守治疗因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常出现髋内翻。对于此种骨折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其中髋动力加压钢板(DHS)内固定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本院骨科2003年6月—2006年2月采用这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  相似文献   

11.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占全身骨折的3%~4%,占髋部骨折的35.7%[1].由于骨折部位血供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因此多主张内固定治疗.2003-2009年,笔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和DHS组,并给予相应治疗,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DHS组(P均<0. 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P <0. 05),术后3,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DHS组(P均<0. 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能早期离床活动及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不稳定骨折及反粗隆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8.2±9.1)min,对照组(91.5±8.4)min,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对照组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髋关节活动恢复优良率85%,对照组优良率为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早期骨折愈合,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012年的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结果:对照组切口长度9.1em±2.2cm,出血量265.8ml±1.1ml,手术时间90.5min±25.3min。实验组切口长度16.4cm±4.2cm,出血量405.3ml±67.6ml,手术时间124.5min±32.7min。对照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优25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0.00%。实验组优16例,良4例,中6例,差4例,优良率66.67%。对照组优良率大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都有较好疗效,但是股骨近端髓内钉疗效更好,手术损伤小,在l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9月-2006年9月,本院采用中空螺丝钉、动力髋(DHS)、动力髁(DCS)、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和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对两组围术期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固定(PFN),对照组予动力螺旋钉外固定(DHS)。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应优先选择PFN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的内同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PFN组与DHS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中X线暴露次数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组与DHS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PFN组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明显缩短(P〈0.05)。另外,术后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PFN组髓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术前的行走能力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相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并能较好的恢复术后行走能力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林伟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0):622-623
目的 :观察比较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针内固定、130°角钢板、动力髋加压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三种方法。结果 :16 8例完全愈合 14 5例 ,股骨头坏死 2 3例 ,髋内翻 2 5例。结论 :多针内固定宜于高龄身体条件差的患者 ;130°角钢板适宜于粗隆间横形骨折稳定型 ;动力髋加压钢板适用于粗隆间各类型骨折 ,固定牢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按AO分型:A1型8例,A2型17例,A3型5例。结果30例经3~19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术后伤口感染1例,畸形愈合1例,无内固定断裂现象。结论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