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取内科抗高血压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主要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护理、运动护理和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结果: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与患者有良好的沟通,建立抵抗疾病的信心,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能控制血压和体重,增强身体免疫力,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能够使患者自觉配合治疗,减少高血压病人的并发症,使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血压危象的医学定义以压发生症状并在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救治中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提高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救治率。方法:临床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降低血压、对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对症护理度心理护理。结果:4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中发生一次性脑缺血10例,急性心衰竭14例,脑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梗死8例,死亡1例。结论:在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护理中,密切的现察病情,有规律的用药,可降低高血压危象的发生率,良好的护理可提高高血压危象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39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认为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36例精神症状缓解,血压控制平稳出院,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症状改善,目前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方法:将社区参与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的3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社区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包括心理、饮食、运动指导和自我管理在内的综合护理,2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健康饮食等行为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情知晓率、不良饮食改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包括心理、饮食、运动指导和自我管理在内的社区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是高血压防控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辅助治疗.方法:用心理,运动,休息,饮食,用药等家庭护理来控制高血压.结果:46例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后血压稳定,头痛头昏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高血压家庭护理,包括心理,运动,休息饮食用药等,认为有效的家庭护理可控制病情,促进健康,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择时护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有效的社区护理方法。方法:通过社区健康评估,确定原发性高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血压的生物节律进行择时监测血压,指导患者择时服药、择时活动、择时饮食、择时心身休息。结果:护理前后效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择时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值、体质量指数,减轻心理抑郁情绪,使高血压并发症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12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指导效果。方法对收住入院的12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血糖监测、血压监测、饮食治疗指导、运动治疗护理指导、药物治疗指导、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结果 12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指导下,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压,降低发病率,懂得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的指导,有利于患者长期控制血糖和血压,控制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效果。方法:68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血压、血糖控制稳定人数显著增加,不遵医服药者已能按时服药,无新增冠心病、脑卒中等并发症病例。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及饮食结构,提高患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的意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过敏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不同,因为很多患者的面部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如红斑、甚至溃烂等,一些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因变“丑”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出现焦虑、恐惧及抑郁等各种心理变化,特别在意别人的异常目光,任何一种不良的刺激均可使患者的情绪发生显著的波动,心情的改变有时也可导致病情的加重,所以心理护理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对过敏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护理能有效地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减轻心理负担,维持身心平衡,从而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多起病缓慢,病情较轻,病程长。虽然有些患者严格遵医嘱控制饮食、运动锻炼、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这与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有关。本院加强心理护理配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饮食干预及心理辅导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64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饮食干预及心理辅导,观察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98.44%,血压达标率96.88%,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血压,维持患者病情稳定,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500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结果: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病情的良性影响作用。方法对98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心理、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7例社区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血压、体重、血脂、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转归情况。结果:157例临界高血压患者经过干预后,演变成高血压者48例(30.57%),维持为临界高血压者43例(27.39%),血压恢复至正常者66例(42.04%)。护理干预后,研究对象血压、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O.05);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以“综合防治”为主要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生活护理 :安置病人卧床闭目休息 ,少活动以减少不良刺激。给予心理安慰 ,消除恐惧心理。密切观察血压、脉象、呼吸、体温、神志、呕吐物的性质 ,舌象以及皮肤丰润的变化 ,并做好记录。饮食护理 :呕吐后胃气虚损 ,以清淡为主 ,老年患者以易消化的食品为宜 ,多吃水果、蔬菜、豆类 ,少量多次进清淡稀软之食。呕吐严重者可先服数滴姜汁或针刺内关穴。忌辛辣、生冷食品 ,以防胃气壅滞而气逆呕吐更甚。心理护理 :呕吐病人都有心情紧张 ,恐惧害怕 ,情绪不能自控等现象 ,多和病人谈话交心 ,言语亲切 ,热心体贴 ,使患者从思想精神上放松 ,解除恐惧心…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主要由于血压剧烈升高,引起脑出血;或由于血粘度增高,引起脑缺血。由于本类疾病病情变化迅速,死亡率高,或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搞好临床综合护理就显的尤为重要。1心理护理由于脑血管病大多起病较急,患者没有心理准备,往往产生很大的思想负担与压力,重症患者经治疗后多留有后遗症,致使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这种心理状态给治疗和护理均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护士要安慰和体贴病人,耐心向病人讲解配合治疗、护理的知识,解除病人各种不良心理和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达到最好的…  相似文献   

17.
胸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54例胸痹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胸痹患者发病大多和情绪有关,所以提出了对胸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注意患者客观环境的护理,其中包括饮食护理、预防便秘、恢复期的护理,还要非常重视患者主观心理方面的护理,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快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剖宫产术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为紧张、恐惧和焦虑,通过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产妇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及术后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可以缓解剖官产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产妇心理放松,稳定患者血压和心率,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关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临床上,通过对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心理上、治疗上达到一个理想状态,使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  相似文献   

20.
何荣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30-131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对入院患者稳定情绪,绝对卧床休息,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方面作出病情的初步评估。在患者脱离危险期后,列出患者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拟定护理计划及预见性的护理程序。临床护理病室环境保持安静,光线柔和,避免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