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治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内镜病理特点以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6年10月确诊的23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3例类癌中,位于食管5例(21.7%),胃体6例(26.1%),直肠9例(39.1%),贲门、十二指肠球部及乙状结肠各1例(各占4.3%),1例为直肠多发分布。5例食管类癌均为隆起型病灶,直径0.8~2.5cm,表面糜烂,边界清楚,6例胃类癌中2例为直径0.5~1.0cm宽基息肉样,表面糜烂,4例为溃疡浸润性肿物,边界不清,病变2cm以上,最大者6cm×8cm。十二指肠1例类癌呈0.3cm光滑结节;直肠9例类癌,3例表现为0.5~1.0cm宽基息肉样隆起,其余均为典型黏膜下病变,呈半球状隆起,表面黏膜光滑,淡黄色或稍充血,实质感;直径0.8~1.2cm,同时检出伴腺瘤性息肉1例,多发类癌1例。乙状结肠1例为0.5cm×1.0cm隆起,表面黏膜破坏,术后经病理证实。结论: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类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内镜超声及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方法,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微创治疗早期低度恶性消化类癌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结直肠黏膜下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结直肠黏膜下病变进行EUS检查。根据黏膜下病灶的起源层次,部分患者接受深挖活检、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活检术(EUS-FNA)、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回顾性分析EUS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EUS检查的74例患者中,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28例(均位于直肠);脂肪瘤15例(其中位于回盲部4例、横结肠1例、升结肠8例、乙状结肠2例);直肠间质瘤2例(固有肌层和黏膜肌层各1例);外压性改变14例(卵巢肿瘤9例,淋巴结2例,盆腔肿瘤3例);囊肿5例(横结肠4例、升结肠1例);气囊肿1例;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3例;直肠周边恶性肿瘤侵犯4例;肠道淋巴瘤2例。所有病灶均接受深挖活检、EUS-FNA、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最终病理和EUS诊断符合率为68/74(91.9%),其中2例EUS考虑直肠类癌最后病理确诊为黏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1例考虑脂肪瘤最终确诊为肠道淋巴瘤。2例考虑直肠周边恶性肿瘤最终为炎性包块,1例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终诊断为直肠癌。结论 EUS能清晰地显示消化道各层结构,能清楚显示结直肠黏膜下病变的大小、起源及其与相邻结构的关系,并且能较精确地判断各种病变的性质,进而指导结直肠黏膜下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 415例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的检查结果。结果该组1 415例胶囊内镜检查中,共检出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疾病1 161例/次,其中上消化道病变占39.3%(456/1 161),小肠病变占46.3%(537/1 161),结直肠病变占14.5%(168/1 161)。有31例患者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后,又接受了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胶囊内镜对小肠憩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小肠镜,而对其他病变的检出率则与小肠镜相仿。结论胶囊内镜对食管、胃和结肠病变的发现率提高具有互补性;对无症状人群的常规筛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小肠疾病的筛查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4~2010年收治的43例消化道类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多见(76.7%),其次为胃(18.6%).内镜下大多直径≤1.0 cm.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阳性率为100.0%(36/3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率为69.2%(9/13),嗜铬粒蛋白A(CGA)阳性率为55.6%(20/36).2例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部分合并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胃黄色素瘤、大肠息肉和结肠黑变病.治疗方法主要是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切除.21例随访3个月至5年,局部复发3例(14.3%),均无死亡.结论 消化道类癌以直肠部位最多见,大多直径≤1.0 cm,可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提高诊断,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诊断为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住性小病变的性质.方法 超声内镜诊断为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位性小病变,通过内镜下组织活捡术获得病理诊断,从而确定不同部位的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位性小病变的性质.结果 33例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位性小病变中,18例食管病变平滑肌瘤15例(83.3%),间质瘤、潴留性囊肿、发育异常-包涵性囊肿各1例(5.6%);9例胃病变中间质瘤5例(55.6%),平滑肌瘤4例(44.4%);6例直肠病变中类癌占100%.结论 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占位性小病变,在食管以平滑肌瘤多见;在胃以间质瘤多见.其次为平滑肌瘤;在直肠以类癌多见.  相似文献   

6.
直肠类癌的诊断和治疗(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直肠类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经大肠镜下电灼切除直肠类癌。经肠镜查出直肠类癌 38例 ,其中 32例 <1cm的直肠类癌经内镜电灼切除 ,4例直径在 1.5cm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 ,2例直径 >2cm者行根治性手术。结果 :32例经内镜电灼切除术后经 6个月~ 2 0年随访无 1例复发 ,4例局部扩大手术 ,术后 3~ 8年至今无复发 ,直径 >2cm者 ,术后 3年 1例出现肝转移 ,另 1例发现直肠类癌时已有肝转移灶。结论 :直肠类癌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对于 <1cm类癌可采用内镜下电灼切除 ,该项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直肠小类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MR-L)对直肠小类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超声内镜检查(EUS)来源于直肠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黏膜下肿瘤(SMT)12例(肿瘤直径≤15 mm),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治疗,术后常规内镜及EUS随访.结果 12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类癌11例,平滑肌瘤1例.结论 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MR-L)是治疗直肠小类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结直肠淋巴瘤,其中盲肠10例,升结肠2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及乙状结肠3例,直肠2例,直肠及乙状结肠病变部位大于2个1例。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结直肠淋巴瘤9例,消化道造影、B超、CT检查确诊率低。单化疗1例;手术4例;手术结合化疗15例,内科保守治疗1例。结论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病理活检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为探讨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在诊治消化道广基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消化道广基隆起性病变行EMR,回收标本病理诊断,并内镜随访。结果:22例EMR术后病理诊断;食道平滑肌瘤1例,胃窦部异位胰腺1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窦部纤维瘤1例,胃增生性息肉14例,乙状结肠早癌1例,乙状结肠管状腺瘤伴不典型增生2-3级1例,直肠腺瘤部分癌变1例,术后无1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EMR是一安全、有效的内镜技术,对常规活检不能确诊的病变行EMR可病理确诊,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同时可作为微创治疗手段根治消化道息肉、腔内型粘膜下肿瘤、消化道早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评价胶囊内镜对老年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4年11月至2006年10月1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老年病人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胶囊内镜共检出10例患者12处病变:胃体肿瘤1例、胃溃疡1例、出血性胃窦炎1例、肠道血管畸形3例、小肠息肉3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小肠淋巴瘤1例、小肠克罗恩病1例;2例阴性.病变检出率为83.3%(10/12例),其中7例明确了消化道出血的病因(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率为58.3%(7/12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无创、安全,对老年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内镜超声指导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指导下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内镜结合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起源层次、生长特性和性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53例.结果 53例病灶直径0.6~3.5 cm.一次直接或吸引圈套切除病灶35例,双通道内镜切除病灶11例,尼龙绳结扎后圈套切除治疗1例,分片切除病灶5例,分期切除病灶1例.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良性间质瘤16例,增生性或化生性息肉病变7例,腺瘤17例,食管乳头状瘤4例,食管黏膜内癌1例,胃乳头绒毛状腺瘤癌变1例,胃异位胰腺2例,胃脂肪瘤1例,胃嗜酸性肉芽肿1例,十二指肠Brunner's腺瘤3例.发生迟发性出血1例,无穿孔并发症.结论 超声内镜检查指导下对起源于黏膜下层以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扁平息肉性病变、癌前病变和早期癌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对我们 1993~ 2 0 0 1年以小肠梗阻或小肠出血为主要诊断的小肠肿瘤 31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8例 ,女 13例。年龄 18~ 70岁 ,平均 4 5 .8岁。发病至确诊时间 8h~ 10 d。全部都有程度不同的消化道梗阻与间歇性黑便史。首先经胃镜排除胃或十二指肠一、二段病变 ,再经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排除结肠病变 ,均以小肠梗阻或小肠出血待诊收住院。为进一步明确诊断 ,分别采用小肠插管钡剂造影、全消化道造影、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内镜超声、手术探查等检查确诊。 31例小肠肿瘤经小肠插管钡剂造影、全消化道造影、选择性肠系膜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该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腺瘤、癌前病变及黏膜膜下肿瘤等病变40例(食管10例,胃25例,直肠5例),术后进行1个月~2.5年的随访,对术后病理、并发症、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平均切除病变大小(2.2±0.81)(1.2 ~ 6.0)cm,平均切除时间(77±28)(20~ 150)min,切除成功率92.5%(37/40),整片完整切除率83.8%(31/37),术后病理诊断早期食管癌4例,早期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直肠侧向生长型腺瘤5例,食管及胃平滑肌瘤5例,胃窦异位胰腺2例,其余18例均为食管及胃黏膜平坦隆起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术中1例大出血、2例黏膜下侵犯内镜难以切除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食管平滑肌瘤术中穿孔由内镜钛夹成功封闭,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经内科保守疗法治愈,随访至术后3个月创面均基本愈合,随访期内均未见肿瘤残留与复发.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可行,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初学者应加强相关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在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过敏性紫癜(HSP)中的应用价值,总结HSP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2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HS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成人患者23例,儿童患者9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患者均完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白蛋白、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胸片、腹盆CT等一般检查,以腹痛或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结肠镜、小肠镜或胶囊内镜检查。结果本研究中消化道症状最常见的是腹痛29例(90.6%),消化道出血13例(40.6%),腹泻9例(28.1%),恶心呕吐5例(15.6%),皮肤紫癜32例(100.0%)。19例患者紫癜症状与消化道症状同时出现,13例晚于消化道症状4~13 d出现。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常规示血白细胞升高15例(46.9%),血红蛋白降低25例(78.1%),生化示白蛋白降低11例(34.3%),尿蛋白阳性13例(40.6%),血肌酐升高2例(6.25%),凝血示D二聚体升高28例(87.5%),B超或CT提示腹腔、盆腔积液10例(31.3%)。内镜下的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红斑淤点、片状糜烂、浅表溃疡、点片状或弥漫性出血等,病灶呈多发性,不规则性,严重者出现环周黏膜病变,胃镜所见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发、严重,结肠镜检查显示病变主要分布在回肠末端及直肠乙状结肠,溃疡性病变在回肠末端比直肠乙状结肠更常见。14例患者行内镜下病理活检,呈慢性炎14例(100.0%),伴炎性渗出物4例(28.6%),伴炎性肉芽组织增生3例(21.4%),伴嗜酸粒细胞浸润2例(14.3%)。结论腹型HSP的内镜表现以十二指肠降部、回肠末端最为常见,腹痛为最常见临床表现,结合内镜表现可提高该病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类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消化道癌经内镜诊治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43例消化道类癌均经内镜确诊,其中食管类癌2例,胃类癌8例,十二指肠球部类癌1例,结肠类癌32例。我们分别采用内下电灼切除26例,局部切除5例和根治手术10例。2例术中发现已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16.
胰腺类癌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胰腺类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7例胰腺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或疼痛,1例为腰背部疼痛伴消瘦、乏力,1例表现为类癌综合征,1例为检查时意外发现.出现肝转移者2例,淋巴结肿大者4例.免疫组化:NSE阳性者5例,Syn阳性者5例,CgA阳性者6例.能准确定位的影像学检查有CT(5/7)、超声内镜(3/4).结论 胰腺类癌临床以缺乏特征性的上腹不适为主,典型类癌综合征少见,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及免疫组化,超声内镜及CT在定位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胃镜和肠镜发现的消化道直径大于2 cm的隆起病变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面.结果 28例患者,8例病灶位于食管内,11例位于胃内,9例位于结直肠内,病灶直径20~35 mm(平均24 mm),病灶均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食管内病灶,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早期鳞癌2例.胃内病灶位于胃窦5例,胃底2例,胃体4例.其中增生性息肉4例,异位胰腺1例,管状腺瘤伴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早期胃癌侵犯黏膜肌层1例,间质瘤1例.结肠内病灶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5例,其中绒毛状腺瘤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伴局部癌变1例,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ESD时间50~120 rain,病灶整块切除26例,分块切除2例.食管及胃内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3.5 d.结直肠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4.6 d.所有患者术中有少量出血,给予电凝或氩气止血,有1例胃窦管状腺瘤ESD术后出血,电凝、氩气止血无效,给予2枚钛夹止血.有1例直肠病灶ESD术后出现小穿孔,保守治疗16 d后康复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和肠镜,创面愈合良好,有1例胃窦增生性息肉有少量残留,给予圈套切除,余未出现复发.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可使该类患者免于剖腹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8.
重视消化道恶性淋巴瘤特别是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 Lymphoma)的研究十分必要。该文对三十年间在该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消化道恶性淋巴瘤50名患者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3例诊断为MALT Lymphoma。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瘦、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病变分布为单纯累及胃60%、小肠22%、回盲部6%、食管及结肠其它部位各占2%、多灶性分布为8%。病理学检查有19例为B淋巴细胞源性低度恶性淋巴瘤。35例术前内镜检查所见巨大溃疡型40%、结节隆起型20%、弥漫浸润型20%、混合表现型20%。内镜下拟诊本病者均获病理支持,内镜活检确诊率为57%。3例MALT Lymphoma患者均为男性,主要内镜表现1例呈粘膜多发点片状糜烂,病变累及食管、胃底、十二指肠、全部小肠及结直肠;1例食管、末段回肠及结肠多发纵行大溃疡;1例呈胃多发溃疡伴出血,皱壁粗大。总结认为本病在内镜下有一定特征表现,内镜下多点活检或配合粘膜剥脱术有助于提高本病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34年来收治的消化道类癌56例(直肠36例、胃14例、阑尾3例、食管2例、十二指肠1例),探讨其临床生物特性,比较不同部位类癌、肿瘤大小及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胃类癌的发病年龄高于直肠和阑尾;(2)直肠和阑尾类癌常<20cm,而胃、食管类癌常>2cm;(3)直肠类癌局限在粘膜下层,而胃、阑尾类癌易浸润至浆膜层;(4)胃类癌的淋巴转移高于直肠和阑尾;(5)不同部位消化道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不同;(6)肿瘤的转移与肿瘤的大小、部位、表面情况、浸润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38例疑有出血性小肠疾病的患者,检查前均行胃、肠镜检查,排除上、下消化道疾病,部分患者行消化道钡餐检查,采用重庆金山科技公司OMOM胶囊内镜系统进行检查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所有胶囊均排出体外,2例患者胶囊在胃内滞留2小时后通过胃镜送入小肠,检查成功率为100%。胶囊在小肠运行时间86~507分钟,平均296分钟。共发现小肠病变31例,未见异常7例,阳性率81.5%。结论 OMOM胶囊内镜检查安全、可靠、方便,可作为小肠出血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