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抗原致敏DC联合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肺癌细胞杀伤作用中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LAK细胞;用肺癌A549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冲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把CIK细胞、DC-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肺腺癌原代细胞作为靶细胞,共分为4组,在10:1、20:1、50:1的效靶比时,进行杀伤试验,使用LDH释放法测定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杀伤试验中细胞因子IL-2、IL-12、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DC经肿瘤抗原冲击后在镜下呈典型成熟形态;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DC—CI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随之增强(P〈0.05);细胞杀伤试验中DC—CIK细胞组中IFN-γ、IL-12的分泌量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而IL2的分泌量以DC-LAK细胞组为最高,DC—LAK和LAK细胞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特异性CIK细胞,显著提高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杀伤作用可能与IFN-γ、IL12的分泌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CIK、DC-CIK细胞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与树突状细胞( DC)共培养后对神经母细胞瘤( neuro-blastoma,NB)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取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出DC和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诱导培养前后DC和CIK细胞的表型,MTT法测定不同组CIK细胞对NB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人PBMC培养后CD3+CD56+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对NB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肿瘤患者( P〈0.05)。此外,与单纯CIK细胞相比,DC-CIK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NB细胞株的活性( P〈0.05)。结论:DC-CIK细胞是一种细胞毒作用高于单纯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健康人和肿瘤患者的PBMC经诱导培养获得的CIK细胞有显著差别,为临床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治疗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杀伤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从健康供者外周血中提取出单个核细胞, 用不同的细胞因子诱导出DC及CIK细胞, 待DC成熟后将DC与CIK混合培养。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的增殖、MTT法测定细胞杀伤活性、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效应细胞表面FasL表达。结果 DC细胞对CIK细胞具有很强的促增殖作用, 且DC-CIK细胞共培养组在各效靶比的杀伤活性均明显高于单独CIK细胞培养组(P<0.01)。DC可以促进CIK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且DC-CIK、CIK细胞均大量表达FasL。结论 DC细胞可以显著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 其共培养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Fas/FasL途径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抗原致敏DC诱导CIK细胞对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与单独LAK、CIK细胞的杀伤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LAK细胞;用肺癌A549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冲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把CIK细胞、DC-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肺腺癌原代细胞作为靶细胞,共分为4组,在10:1、20:1、50:1的效靶比时,进行杀伤试验,使用LDH释放法测定杀伤活性。[结果]DC经肿瘤抗原冲击后在镜下呈典型成熟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肿瘤抗原冲击和未经肿瘤抗原冲击其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DC—LAK细胞、CIK细胞和LAK细胞(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DC-CI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随之增强(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特异性CIK细胞,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DC—LAK、CIK、LAK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观察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体内移植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常规无菌采集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10份,定向诱导成CIK细胞,然后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两者的扩增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者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两者对K562和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取30只裸鼠分为3个组,预防组:裸鼠先尾静脉注射CIK细胞,连续5天,第6天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治疗组:裸鼠于第一天接种A549细胞,次日,分为3组,第一组局部(接种A549部位)注射CIK细胞;第二组尾静脉注射CIK细胞;第三组局部(接种A549部位)及尾静脉均注射CIK细胞,均连续治疗5天。对照组:裸鼠,第一天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第二天开始在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连续5天。四周后处死全部裸鼠,测量肿瘤大小,称重,计算肿瘤体积,抑瘤率,并做病理检查。结果健康人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显著高于肿瘤患者CIK细胞(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健康人CIK细胞CD3^+CD8^+、CD3^+CD56^+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患者CIK细胞(P〈0.05);健康人CIK细胞对K562,LOVO的杀伤活性强于患者CIK细胞(P〈0.05)。对照组各裸鼠背部皮下移植瘤出现较早,并且以相近速率快速生长,体积较大;CIK细胞预防组及治疗组中局部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的移植瘤出现较晚,生长较慢,体积较小,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体外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体外扩增快,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强于肿瘤患者CIK细胞。动物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移植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动态观察IL-12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体外增殖,体内外的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扩增CIK细胞,即IL-2组:IFN-γ、CD3单抗、IL-1和IL-2;IL-2加IL-12组:IFN-γ、CD3单抗、IL-1、IL-2和IL-12;IL-12组:IFN-γ、CD3单抗、IL-1和IL-12.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的增殖.MTT法测定CIK体外细胞毒活性,并通过做扫描和透射电镜,对CIK细胞杀伤的肿瘤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CIK细胞对BGC-823荷瘤裸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三种方法均可使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对CD3+CD56+细胞的诱导作用也无明显差异,IL-12与IL-2联合作用组促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性作用明显强于其他两组(P<0.05).被CIK细胞杀伤的肿瘤细胞的死亡形式是坏死和凋亡.动物实验证实CIK有较强的体内抗瘤活性,可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联合IL-12与IL-2诱导的CIK细胞疗效较好.结论 IL-12同样可以用于CIK细胞的诱导,而联合IL-12与IL-2诱导的CIK细胞其增殖能力和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均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人和胃癌患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原代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差异,进一步了解CI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和胃癌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鼠抗人CD3 McAb、基因重组人IL-1α、IFN-γ、IL-2,经体外培养诱导为CIK细胞;手术留取的新鲜胃癌组织用机械研磨法分离成单细胞悬液;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2种CI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健康人的CIK细胞较胃癌患者自身的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力强,第1天表达CD3+/CD56+的细胞健康人占(1.064±0.22)%,癌患者占(1.031±0.13)%;而经细胞因子刺激后的第7天健康人占(28.66±2.00)%,癌患者占(17.63±2.22)%;14 d后分别占(57.14±1.96)%和(48.53±2.19)%(P<0.05);其杀伤肿瘤的能力也远远高于患者自身的杀伤能力。结论:健康人和胃癌患者的CIK细胞对原代癌细胞都有细胞毒的作用,健康人的CIK细胞无论增殖能力和细胞毒的活性都远高于肿瘤患者自身的CIK细胞。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培养基及血清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按照不同血清与培养基分为8组。采用CFSE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的功能。 结果:GT-T551培养基加入患者自体血清组的CIK细胞,其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条件组(P<0.05)。在细胞杀伤功能实验中检测CD3 CD56 NKT细胞显示,GT-T551培养基中加入患者自体血清组比加入健康人血清组更有利于增强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P<0.0001);RPMI 1640培养基中加入患者自体血清组比加入健康人血清组更有利于增强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P=0.021)。 细胞内因子的检测结果显示,GT-T551培养基中加入患者自体血清组CD4 T细胞颗粒酶B的分泌水平高于加入健康人血清组(P<0.0001),同样,RPMI 1640培养基中加入患者自体血清组要高于加入健康人血清组(P<0.0001);而且GT-T551培养基中加入患者自体血清组CD8 T细胞分泌IFN-?的能力显著高于加入健康人血清组(P=0.007)。 结论:GT-T551培养基加入患者自体血清更有利于CIK细胞的增殖,及发挥杀伤功能,为优化CIK细胞培养体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脐血和不同肝癌患者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杀伤活性的特点。方法 分别采集健康胎儿的脐带血5份(A组),接受CIK细胞治疗的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例(B组)和无慢性乙型肝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例(C组)。采用Ficoll两步分离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lK)。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免疫表型,MIT法测定其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无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癌患者(C组)体外CIK细胞增殖速度与脐血相似(P > 0.05),大于B组(P<0.05);脐血来源的CIK细胞杀伤活性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脐血来源的CIK细胞体外增殖快,杀伤活性强;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癌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不宜接受自体CIK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正常人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及对脑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f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通过多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成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作动态表型分析。用LDH法测定CIK细胞体外对U251的杀伤率,利用无胸腺裸小鼠U251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IK细胞体内抑瘤作用。结果:CIK细胞在培养2周左右获得大量增殖,CD3^+/CD56^+双阳性细胞大量增殖〉1000倍。体外实验证明,CIK细胞对U251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体内实验表明,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率可达50%。结论:CIK细胞是一种新型和高效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有可能用于临床上脑胶质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增殖及CI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法提取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成CIK细胞,实验分为加入终浓度为30μmoL/L NCTD的NCTD-CIK组和不加NCTD的对照CIK组。通过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及MTT法观察CIK细胞的增殖、免疫表型及细胞毒活性的变化。结果 NCTD-CIK组细胞增殖率和抗瘤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C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TD促进CIK细胞扩增,增强其抗瘤活性,为CIK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外的增殖情况,分析体外CIK细胞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杀伤作用。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体外诱导成CIK细胞,计数培养不同时间的CIK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动态分析其表型特征。倒置显微镜下观察CIK细胞作用于SGC-7901胃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MTT法检测CIK细胞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CIK细胞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数量及杀伤活性均增加。体外培养21d,细胞总数增殖倍数111.63±10.97,CD3+CD56+双阳性细胞数量亦增加,比例达(35.8±9.7)%,其后两者数量逐渐降低。CIK细胞上清液能够诱导胃癌细胞株凋亡;CIK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最高杀伤率为(74.91±2.71)%。结论: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胃癌细胞活性,体外培养14~21d时具有较强的抗瘤活性,其主要通过直接杀伤及释放细胞因子诱导凋亡的作用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来那度胺调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抗CD3单抗诱导CIK细胞增殖,并对培养不同时间CIK细胞用不同浓度来那度胺进行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56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NF-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来那度胺作用后的CIK细胞及未处理的CIK细胞对3种淋巴瘤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 结果 CIK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下,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增加,0.2~5.0 μmol/L的来那度胺对其扩增分化没有影响(P>0.05)。来那度胺作用下CIK细胞分泌GM-CSF、INF-γ、TNF-α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在1.0 μmol/L来那度胺作用下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效力明显高于未经来那度胺处理的CIK细胞[(42.53±2.19)%比(15.5±3.82)%;(44.78±4.86)% 比(29.94±6.33)%;(54.71±5.31)%比( 37.43±9.75)%]。结论 在来那度胺作用下,CIK细胞分泌功能和对3种淋巴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均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抗鼻咽癌细胞的作用。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加入CNE1或CNE2细胞冻融液,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M1Tr法测定杀伤活性。结果:DC—CIK细胞杀伤鼻咽癌细胞活性高于CIK细胞(P〈0.05);杀伤CNEl细胞活性高于CNE2细胞(P〈O.05)。结论:DC-CIK细胞抗鼻咽癌细胞的作用显著,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介导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的体外抑瘤机制。方法 从白血病患儿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干扰素-γ(IFN-γ)、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并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获得大量的DC-CIK。在经10、20 μg/ml等不同质量浓度小鼠抗人LFA-1单克隆抗体处理后,采用MTT法研究DC-CIK细胞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的杀伤活性,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GATA-3和T-bet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ELISA方法测定DC-CIK细胞释放细胞因子IL-12、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诱导后的DC-CIK细胞形态规则,经不同浓度的LFA-1单克隆抗体处理后,MTT结果:20 μg/ml LFA-1单克隆抗体封闭组DC-CIK细胞对B95细胞杀伤作用下降最为明显(t=10.138,P<0.05);RT-PCR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20 μg/ml LFA-1单克隆抗体封闭的B95细胞组,GATA-3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增加最为明显(t=16.386,P < 0.05;t=22.652,P<0.05);同时T-bet 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降低最为明显(t=17.728,P<0.05;t=17.452,P<0.05);ELISA结果:20 μg/ml LFA-1单克隆抗体封闭的B95细胞组中细胞因子IL-12、IFN-γ、TNF-α分泌水平下降最为明显(t=21.621,P<0.05;t=13.739,P<0.05;t=15.278,P<0.05)。结论 GATA-3和T-bet基因参与了LFA-1/ ICAM-1介导的DC-CIK抑瘤途径,并且通过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L-12、IFN-γ、TNF-α等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IL-12、IL-15和IL-18组合对体外扩增人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受体表达及杀伤肿瘤细胞能力。方法:NK细胞的培养分为cIK组、IL2+II,15组和IL-2+IL-12+IL-15+IL-18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的细胞表型及NK细胞受体表达;LDH法检测不同效靶比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经细胞因子IL-2+IL广12+IL-15+IL-18组合作用下,17d后NK细胞(CD3-CD56+)比例上升至80%以上,NK细胞数扩增〉1000倍,明显高于其他两组,F=37.154,P〈0.001。NK细胞活化标志CD69。‘分子增加(t-21.271,P〈0.001),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NKp30、NKp44和NKp46)均有不同程度上调(P值均〈0.05),而NK细胞抑制性受体CDl58b(t=3.416,P=0.021)和CDl59a(t=4.209,P=0.018)不同程度下调,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CD19+)、单核巨噬细胞(CD14+)、调节性T细胞(T—reg)等均显著减少,P〈0.001。对扩增的NK细胞杀伤敏感的肿瘤细胞株均高表达MHCI类相关蛋白A(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class Ichainrelated moleculesA,MICA),MICA表达分别为K562(46.2±3.2)%、MCF-7(56.5±4.7)%、HTC-8(52.5±4.1)%和Eca-109(36.5±2.5)%,而对NK细胞抵抗的细胞株均低表达或不表达MICA分子,分别为Raji0、MDA-MB-435s0和HT-29(1.2±0.8)%。结论:细胞因子IL-2+IL-12+IL-15+IL-18组合能有效的扩增外周血来源NK细胞,上调其活化性受体,下调抑制性受体,其数量及功能均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源自健康人和肿瘤患者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体外增殖能力及对原代肝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的差异,进一步了解CIK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和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细胞因子激活诱导培养为CIK,流式细胞分析检测CIK免疫表型;用机械研磨法将新鲜肝癌组织标本分离成单细胞悬液;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榆测两种C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外周血5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经IL-2、IFN-γ、抗CD3单抗、IL-1刺激培养8天后获得CIK细胞。CIK联合化疗组、行单纯化疗的同期配对晚期大肠癌组患者各50例,比较近期疗效及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回输CIK前后患者免疫学指标,并观察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CIK细胞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和NK细胞比例分别为54.779±14.228%、30.821±11.554%、16.676±6.256%、18.705±9.347%,治疗后分别为65.236±14.901%、37.292±8.880%、25.229±6.711%、22.950±8.9323%,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CIK联合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微;CIK联合化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CR)率为64%(32/50)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0%(20/50)(P<0.05),CIK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联合化疗可增强晚期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