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康复护理。方法对19例行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本组19例患者术后症状得到缓解,在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下,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病程长,手术护理难度较大,术前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术后的康复护理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2002年5月-2009年5月间确诊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外伤等明显诱因下起病或原有症状出现明显加重,病程较短,发病急。人院行x线片、CT和MRI检查,片示有1~3个节段的颈椎问盘突出,同时伴有多个(≥2个)节段的后纵韧带骨化。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和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2例患者单纯经椎间隙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减压;10例进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2例一期经椎间隙摘除突出的椎问盘,二期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结果术后患者根性疼痛及肢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0—40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疼痛VAS评分平均为2.3(1~4)分,JOA评分为13.2(11~16)分。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既往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临床症状较轻微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可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临床症状出现或加重。术前明确责任病灶,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常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技巧,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漂浮法椎管后壁切除术,即用尖嘴咬骨钳、高速磨钻、神经剥离子、超薄型椎板咬骨钳等器械对拟切除的椎板及骨化黄韧带进行逐层切除、薄化,直至致压物变薄呈漂浮状再予以分离、切除。术中术后使用激素和脱水剂保护脊髓。结果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手术前后平均JOA评分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手术后大于手术前,即手术后脊髓功能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手术疗效优良率80.95%,有效率90.48%。术后并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血肿形成1例,脑脊液漏5例。结论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使用漂浮法切除椎管后壁,具有对脊髓侵袭小的优点,辅以药物治疗,使脊髓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分型及观察采用经关节突环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5月,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52例,通过CT及MRI进行分型,均采用经关节突环椎管减压融合手术治疗.直线型9例,鸟嘴型8例,连续锯齿型21例、复杂型14例.通过随访,评估术后1年的JOA评分.结果 术后1年的JOA评分,52例患者中优3例,良21例,可23例,差5例,4种类型的术前与术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鸟嘴型及复杂型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存在术后神经功能加重的情况.结论 采用经关节突环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有效的,但对鸟嘴型及复杂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应用需谨慎.  相似文献   

5.
胸椎黄韧带骨化(OLF)是胸椎脊髓病的一十较常见原因一本报告8例。CT显示,骨化多位于椎管的后翻和后外侧.呈结节状或山丘状改变,病变平面椎管狭窄.形态不规则.本组病例均行改进的扩大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6个月.4例症状完全缓解.行走接近正常.恢复轻体力工作;3例症状明显缓解.可行走较长距离.但步态僵硬;1例术前截瘫,术后仍感下肢麻木,可扶拐行走.括约肌功能正常.作认为CT扫描是诊断OLF的最好方法.“揭盖式”椎板减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 ,颈胸椎管内黄韧带骨化亦被发现。此病主要表现为脊髓压迫及 /或脊神经受压症状。手术行椎板减压加骨化之黄韧带切除 ,若合并Arnold Cliari氏畸形应行后颅凹减压及 /或脊髓中央管 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可达治愈。 1989年~ 2 0 0 1年共收治了 10例颈胸椎黄韧带骨化引起脊髓及脊神经压迫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 ,男 7例 ,女 3例。年龄 17~ 5 5岁 ,平均 38岁。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年。均无外伤史。症状 :主要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渐进性双下肢麻木、无力及行走困难 ,伴有或不伴有大小便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脊椎病和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open.doorELAP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71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其中21侧是后纵韧带骨化症(A组),另50例是脊髓型颈椎病(B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C5神经根麻痹及JOA(17分法)评分,在X线片测量颈椎活动度,在末次随访时颈椎CT片上测量椎板掀开角度,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随访13-95个月,平均(46.5±35.8)个月;B组随访13—96个月,平均(47.7±36.4)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轴性症状发生率、Cs神经根麻痹以及术前JO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A组改善率要低于B组(P〈0.05)。影像学资料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活动度都有所丧失,但两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椎CT测量椎板掀开的角度分别为A组(38.04±4.76)。和B组(37.48±4.3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后纵韧带骨化症,但是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低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分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的疗效.方法 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2例,均一期行颈椎后路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术,术后3~5个月,影像学提示前方脊髓压迫表现,二期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骨化灶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一期后路手术9例患者脊髓压迫症状缓解,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保守治疗症状消失.二期前路手术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分期后、前路联合术后,脊髓压迫症状改善明显,12例患者随访8~15个月,JOA评分增加3~7分.结论 对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经后路椎管扩大术后,原有症状不能完全缓解且影像学提示前方脊髓压迫,二期前路手术可进一步解除压迫,改善脊髓受压症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 1 990~ 1 999年收治的 3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OTLF)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其中黄韧带骨化 95处 ,合并胸椎间盘突出 8例 ,后纵韧带骨化 6例。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OTLF。 30例随访 5~ 72个月 ,根据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优1 1例 ,良 1 0例 ,可 7例 ,差 2例。总优良率 73.3% ,总有效率 93.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表现无特征性 ;MRI结合CT检查是诊断OTLF的最佳影像学手段 ;手术减压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析脊柱后路手术合并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其中36例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临床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并给出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中36例发生脑脊液漏症状,胸椎黄韧带和硬脊膜粘连严重,椎间盘或骨赘突出,组织粘连,界限不清,手术操作者经验不足,操作失误等是导致患者术后合并脑脊液漏的主要因素.结论 为有效减少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患者术前的诊断,术中严格按照正规的手术程序进行,加强临床并发症的防治等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组前HAMD-24评分分别为27.60±5.94分和27.48±5.8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评分分别为8.45±1.53分和13.74±2.62分,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SF-36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实施整体护理对行全麻手术的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为PACU推广整体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300例行全麻手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实验组由PACU提供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8小时,实验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40.96±4.62)和(42.24±6.11),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分别为(43.08±9.14)和(44.99±7.44),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U实施麻醉整体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磷酸可待因成瘾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60例磷酸可待因成瘾患者按医嘱进行治疗并落实临床护理措施,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出院时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与全国常模比较其治疗护理效果,并评估治疗4周后疗效.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占88.3%,以(20.3±6.4)岁的青少年为主,未婚占91.7%,学生占61.7%;服食地点以娱乐场所(36.7%)和网吧(28.3%)为主.患者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症状,SDS和SAS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治疗2周后和出院时的SDS、SAS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干预前,患者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为11.7% ~ 81.7%,躯体症状或戒断症状的发生率为6.7% ~ 75.0%,治疗2周后和出院时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或0.05).平均住院时间(28.7±5.3)天,出院疗效较好,临床治愈率达61.7%.结论 必须关注青少年的心身健康,使其远离毒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13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损害病例,男8例,女5例:2例可见肉眼血尿,9例镜下血尿;合并不同程度蛋白尿13例;其中1例患者孕2周;病程4~20个月;13例患者分别有9个月至6年的氯胺酮接触史,其中6例频繁混用氯胺酮、摇头丸7例间断、较长期地吸食氯胺酮。给予戒断毒品、心圳干预、口服d或M-受体阻滞药和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根据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问题评分(ICPI)和最大测压膀胱容量评估疗效。结果13例患者经综合治疗20d后,尿频、尿急症状逐渐改善,随着治疗期延长,症状改善越明显。治疗第20天,患者肝肾功能恢复、尿常规正常、病原微生物培养复查阴性;5例肾积水患者2例消失,2例减轻,1例变化不明显。治疗后,最大测压膀胱容量明显增加[(194±39)ml比(98±90)m1],ICSI、ICPI明显下降[(3.6±1.5)分比(13.9±3.1)分,(2.5±1.9)分比(8.9±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尿间隔时间(85±26)min,夜尿0~3次,最大尿流量(14.2±5.3)m/s。控制排尿期间,3例出现明显耻骨上区疼痛,注射回苯三酚后缓解。随访6~18个月,平均(12±3)个月,12例症状缓解明显或消失;1例复吸食者症状复发。结论及时戒毒、心理十预和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疗法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损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1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即刻乳房重建手术患者为观察组,1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一般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般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疾病的不确定感量表(MUIS)进行干预前、后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前、入院当天,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为(97.100±3.900),对照组为(96.900±2.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出院当天,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为(67.800±6.088),对照组为(73.000± 1.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乳房重建手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中医辨证治疗的主客观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5例(192侧).以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53例,共计98侧.观察组52例,共计94侧.观察组在实施内窥镜下鼻窦手术之后通过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在手术后不采用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疗效、上皮化时间、VA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无效数据为5例(9.6%),低于对照组16例(30.2%);且观察组治疗改善率47例(90.3%)显著高于对照组37例(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愈23例(44.2%),好转24例(46.2%),对比于对照组分别数据16例(30.2%),21例(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皮化时间(46.7±12.6)d,少于对照组(58.6± 1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VAS评分为(2.31±0.98)低于对照组(3.25±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效果显著,促进上皮化,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脑脊液鼻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颅内修补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鼻内镜下修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一次手术后漏口修补成功的患者有12例,占92.3%;对照组一次手术后漏口修补成功的患者有9例,占69.2%;试验组一次手术后漏口修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为1例,占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1%(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5±3.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0±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脊液鼻漏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修补手术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并且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经临床确诊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60例,分为颈前路手术组和颈后路手术组各30例,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前路手术组出现并发症10例(33.33%),其中脑脊液漏3例、植骨块滑脱2例、切口感染3例、术后血肿2例。颈后路手术组出现并发症5例(16.67%),其中颈部疼痛3例、颈屈伸活动受限1例、脊髓损伤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并发症发生率比颈前路低,可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大面积皮下气肿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出现大面积皮下气肿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出现大面积皮下气肿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