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  周东 《四川医学》2006,27(8):788-790
目的 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日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综述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显示传统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药疹明显多于新型抗癫痫药物,且以含苯环结构的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为常见,抗癫药物起始剂量过大、加量过快、多药治疗出现药疹几率高。  相似文献   

2.
重型药疹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ED)、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 (SEM)、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BEN)。我们对 31例重型药疹进行了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系 1990年~ 2 0 0 0年在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药疹的诊断标准 [1 ] 。 31例中男 13例 ,女 18例。年龄 2岁~ 78岁 (2 8.6± 19.95岁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7例 ,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 10例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14例。2 结果我们对 31例重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潜伏期、有无发热、血常规有无异常 (白细胞增高 )、尿常规有无异常 (蛋白尿、血尿 )、…  相似文献   

3.
卡马西平引起重型药疹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  周东  陈芹 《四川医学》2006,27(7):711-713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CBZ)引起的重型药疹(SDE)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院1999年12月至2005年11月收治住院的药疹患者1265例,筛选出由卡马西平(CBZ)引起重型药疹(SDE)患者2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SEM)发生率为81.8%;并发药物性肝炎为72.7%。结论引起的重型药疹(SDE)以SEM发生率最高;并发药物性肝炎最常见。治疗上及时停用卡马西平,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能迅速控制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我科1996~2004年共收治82例药疹患者,现对致敏药物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2004年共收治药疹患者82例,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12个月至82岁,平均32.5岁。病程为20分钟至23天。首次用药过敏平均潜伏期8.36天,再次过敏潜伏期为8分钟至24小时。药疹由单一用药引起38例,联合用药引起27例,中、西药联合用药引起7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10例。1.2临床诊断、分型和致敏药物分类按赵辨《临床皮肤病学》及《临床药物实用手册》。1.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者8例,红细胞减少者5例,血小板减少者2例,肝功谷丙转氨酶升高者6例。…  相似文献   

5.
吴红卫 《浙江医学》2010,32(11):1680-1681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药疹是药物过敏反应最常见的类型,不仅会引起皮肤和黏膜的损害,重型药疹还可导致系统损害,甚至死亡。为研究临床用药与药疹发生的关系,现对我院门诊收治的药疹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症药疹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近9年住院重症药疹患者的诊治情况。方法:对33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位居前位为抗癫痫药,次为甲状腺治疗药。病种类型中重型多形红斑最多见,占66.67%,剥脱性皮炎次之,占27.27%,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占6.06%。结论:早期诊断和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的关键,引起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中以抗癫痫药居首位,其病种当中重型多形红斑是最常见,其次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剥脱性皮炎。  相似文献   

7.
卡马西平致重型药疹合并中毒性肝炎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男,21岁。因头部外伤后癫痫发作3月,伴皮疹、腹胀1月,之主诉于1997年10月20日入院,一直口服“卡马西平200mg,1日3次”抗癫痫治疗3月。既往体健,无肝炎等病史。入院查体:T37.5℃,Pgo次/mg,R24次/mg,BP19/12kPa。精神差,半卧位,颜面、四肢浮肿。左头顶部有一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以来作者搜集由21种药物引起的353例药疹并对此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86例药疹致病药物及临床类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我院近6年药疹患者的致病药物及临床表现类型.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间的药疹住院患者,对其致病药物及药疹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药疹病例186例,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药物有抗生素类(57.5%)、解热镇痛类(18.8%)和中药类(5.9%).最常见的药疹类型为麻疹及猩红热样发疹型(63.4%)、荨麻疹型(14%)和多形性红斑型(8%).引起麻疹样及猩红热样药疹的主要致病药物为青霉素类(33.9%)、头孢菌素类(20.3%)和解热镇痛类(14.4%);引起荨麻疹型的主要为血清制品(23%)和青霉素类(19.2%);引起多形性红斑型的主要为解热镇痛类(33.3%)和青霉素类(20%).抗癫痫药、抗痛风药和解热镇痛药是重症药疹如重症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主要致病药物.结论:本研究中引起药疹的致病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和解热镇痛类药物.中药引起的药疹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查永生 《河北医学》2005,11(7):610-612
目的:观察药疹与致病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2例住院药疹的致病药物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引起或可能引起药疹的药物有20余类,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抗癫痫药、生物制品等。多型性红斑药疹是最常见的,其次为荨麻疹型。生物制品和呋喃唑酮多引起荨麻疹型药疹;磺胺类药多引起固定型药疹。结论:不同致病药物与不同药疹类型之间存在某些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56例重症药疹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致病药物,临床特征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56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148例非重症药疹患者进行比较.结果56例重症药疹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相当于强的松量(1.81±0.98)mg/(kg@d),治愈率为82.7%.致敏药物,黏膜损害、并发症发生率,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及治愈率与非重症药疹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重症药疹致病药物最常见的是解热镇痛药,其黏膜损害、并发症发生率高,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各型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为重症药疹的合理防治、减少其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药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性分析。结果:126例重症药疹中,男女比例为1:1.38;住院时间为(12.7±9.8) d。最常见类型为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最凶险的类型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死亡2例。抗生素为本组患者最常见的致敏药物类别;最常见的单一致敏药 物为卡马西平,其次为别嘌呤醇。结论:本地区重症药疹多见于中青年人群,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为最常见类型,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死率最高,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住院时间最长。及时停用致敏药物,早期足量应用糖皮 质激素,适时联合使用非激素治疗手段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血浆置换、血液透 析,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药疹的致敏药物及药疹类型.方法:按照一般情况、疹型和致敏药物分类等,回顾性分析107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7例患者由抗生素引起75例,其中最多的是由青霉素类引起,共34例,其次由头孢菌素引起.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药疹共19例,抗痛风药物、生物制剂和抗癫痫药物分别3例.107例药疹患者中麻疹样/猩红热样型...  相似文献   

15.
强勇  吕和坤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57-158
目的 了解所应用药物和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110例药疹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致敏药物、潜伏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药疹类型将患者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两组,并观察两组患者机体状况和致敏药物类型.结果 重症组17例,非重症组93例.两组患者的发热情况、外周血、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患者中,共有27例患者有应用过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因此致敏药物不易确定,将他们所应用的药物列入可疑药物,而剩下的83例单一用药导致药疹的患者用药情况也各不相同.结论 特别注意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抗癫痫药物患者的病情,以防药疹发生,一旦出现药疹,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积极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李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4,(15):118-120
目的 探讨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特征、致敏药物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3~8月收治的23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重症药疹的主要发病类型及致敏药物。同时根据发病类型及致敏药物将患者分组,总结不同发病类型及致敏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15例(65.21%),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致敏9例(39.14%)为发病最高类型及致敏药物。不同发病类型及不同致敏药物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接受治疗时间、内脏受累程度、血常规白细胞、空腹血糖、白蛋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重症药疹以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为主,且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为主要致敏药物,年龄、接受治疗时间、内脏受累程度、血常规白细胞、空腹血糖、白蛋白、AST、ALT均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因出现药疹住院的患者临床用药情况、用药合理性及住院费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药疹以及建立药害赔偿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因药疹住院的236例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信息、药疹类型、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明确致敏药物的患者192例,主要给药途径为口服给药97例,静脉给药63例。在致敏药物中前四位分别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和中成药。非重症药疹患者221例,重症药疹患者15例。236例患者人均住院时间为(10.75 ±9.56)d,人均总费用为(8 356.50±2 198.45)元。结论 合理用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建立药害赔偿制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重症药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重症药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型?结果: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患者治疗前CD3+?CD3+CD4+淋巴细胞较正常值显著增加,并且DIHS患者治疗前CD3+CD4+淋巴细胞显著高于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患者;在SJS和TEN患者中,随着外周血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加,激素最大控制用量逐渐减少,随着外周血CD3-CD16+CD56+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加,激素最大控制用量逐渐增加?结论:不同类型的重症药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不同,外周血不同类型淋巴细胞亚群对激素最大控制用量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药疹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重症药疹病人随机分成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病人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药物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重症药疹疗效好,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的控制,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