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4月我科用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2 5例 ,并以 2 5例氨苄青霉素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作为对照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结果1.1 临床资料  5 0例患儿 ,男 2 9例 ,女 2 1例。年龄 3月~ 12岁 ,其中 3月~ 6岁 44例。发热 49例 ,腹泻每日平均 >5次 ,以10~ 2 0次居多 ,大便均为脓血便或粘冻便。 5 0例均为急性起病 ,到我院就诊时间均在起病 5d内 ,既往无反复发作菌痢史。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象WBC >10 .0× 10 9/L 48例 ,大便镜检WBC>+/HP 5 0例 ,RBC +~ ++++/HP 49例 ,均见吞噬细胞。大便培养福氏志…  相似文献   

2.
张则玮 《工企医刊》2003,16(3):25-26
我科自2001年~2002年秋冬季应用CZT—9型经皮导药液晶显示微电脑治疗仪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具有正常对热和电刺激的反应能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6例。其中治疗组:男56例,女30例;对照组:男50例,女36例。年龄6个月~2岁。两组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秋季流行发病,具有典型发热、呕吐、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数十次、脱水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粪便均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味。大便常规镜检阴性或有脂肪球,偶见白细胞,无红细胞,大便培养阴性。治疗组发热70例(81.4%),呕吐64例  相似文献   

3.
顾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22-1822
急性水样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多发于秋冬季节。我们采用双黄连加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临床急性水样腹泻,疗效显著。现将68例急性水样腹泻患儿的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2001年11月~200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水样腹泻患儿68例,年龄0.5~4岁,均为起病3天以内,每月腹泻次数4~20次不等,稀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及腥臭味,大便常规白细胞数0~2个/HP,无红细胞与脓细胞,部分可见脂肪球。粪便细菌培养阴性,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及轻~中度脱水。1.2方法将入选的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  相似文献   

4.
迟敏 《职业与健康》2002,18(1):134-134
我们在1999年9~12月用米汤ORS口服液治疗45例秋季腹泻患儿,与对照组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患儿45例,男28例,女17例;对照组患儿25例,男14例,女11例;共70例。年龄6个月~2岁,均为急性腹泻,就诊时发病1~3 d,每日腹泻次数5~12次/d,多呈灰白色或浅绿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无粘液便,无脓血便,体温不高或轻度发热,有11例伴轻度呕吐。查体:52例轻度脱水,18例中度脱水。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少许,无红细胞。  相似文献   

5.
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我院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10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文103例患儿中,男58例,女45例,年龄6个月至5 岁,病程1天~5天。患儿均有发热、腹泻、排粘液脓血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大便镜检可见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候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二者的非细菌学简易鉴别能力。方法 对140例临床菌痢与349例其他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再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鉴别两者的相关因素。结果菌痢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好发季节有所不同(P<0.05),前者夏季多发,后者秋季更为多见。菌痢患者发热、里急后重、黏液便、脓血便及左下腹压痛较其他感染性腹泻多见,而后者以恶心呕吐、水样便及稀便较多见,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病季节、里急后重、发热、大便性状及左下腹压痛5个因素与菌痢的诊断密切相关。结论发热、里急后重、黏液便及左下腹压痛是临床诊断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主要鉴别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候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二者的非细菌学简易鉴别能力。方法对140例临床菌痢与349例其他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再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鉴别两者的相关因素。结果菌痢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好发季节有所不同(P0.05),前者夏季多发,后者秋季更为多见。菌痢患者发热、里急后重、黏液便、脓血便及左下腹压痛较其他感染性腹泻多见,而后者以恶心呕吐、水样便及稀便较多见,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病季节、里急后重、发热、大便性状及左下腹压痛5个因素与菌痢的诊断密切相关。结论发热、里急后重、黏液便及左下腹压痛是临床诊断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主要鉴别点。  相似文献   

8.
小儿腹泻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我们应用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小儿腹泻200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1~2003年秋冬季,共收治各型腹泻患儿1 253例,从中挑选符合研究条件〔1〕的腹泻患儿380例。本组病例180例来自门诊,200例来自儿科消化病房。大便次数≥5次/d,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持续2天以上,按儿科学分型,均为轻型。其中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280例,食饵性腹泻6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20例,慢性腹泻20例。将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200例,其中男103例,女97例,年龄1月~6岁,平均2岁,病程1天~2月,平均15天。对照…  相似文献   

9.
王小平  陈侠 《职业与健康》1999,15(11):52-52
我院在1996~1998年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用思密达与病毒唑联用治疗小儿急性腹泻6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128例患儿均为住院病人,按入院先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年龄均在4至36个月之间,发病多在72小时内,大便外观呈水样、蛋花样或粘液样便,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至2001年中 ,我科自拟腹泻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95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90例患儿为1998年~2001年10月~12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的秋季腹泻病例。诊断均符合1992年5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婴幼儿腹泻诊断标准。其中男261人 ,女129人。年龄2个月至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1 5d。将3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95例 ,其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大便镜检无显著差异。2治疗方法两组均不禁饮食 ,给予简易口服1号〔1〕口服。其处方为 :白糖或葡萄糖10g(或1平汤匙)、食盐0 5g、碳酸氢钠(小苏打)0 5g,混合后…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与不同喂养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发病率高 ,流行广泛 ,轮状病毒是主要致病原。本文通过对12 0例腹泻患儿分别进行了母乳、混合及人工喂养观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我们从 1998年 10月~1999年 2月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12 0例 ,男 70例、女 5 0例 ,年龄 3~ 15月。均为急性起病 ,腹泻 <3日 ,大便数次至十余次 ,量多 ,为水样或蛋花样稀便 ,伴腹胀 ,尿少、口渴、精神不振。其中 90例有发热和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均有轻至中度脱水表现。1.2 方法  12 0例患儿均采用静脉补液和口服ORS液及胃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治疗。因喂养方式不…  相似文献   

12.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是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其发病和预后与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力有密切关系。我们对270例住院患儿进行喂养方式及营养状况对秋季腹泻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实行母乳喂养,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减少秋季腹泻的发生提供一些依据。1 临床资料本组270例均为1992~1994年我科秋季腹泻住院患儿。男176例,女94例.年龄3个月~2(3/(12))岁.其中母乳喂养62例(22.96%),混合喂养140例(51.85%),人工喂养68例(25.19%)。为11月~次年1月.粪便主要为蛋花汤样便或白色稀水便。镜检无红细胞及脓细胞,以脂肪球为主,少数白细胞2~3个/Hp,其中29例经大便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治疗:应用病毒唑或潘生丁抗病毒,并根据脱水程度及发热、呕吐情况进行补液及对症处理,止泻标准:大便由水样变为成形便或糊状便,每天排便不超过3次,或恢复原来的排便习惯。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过观察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又名环丙氟哌酸)口服、静脉滴注及直肠给药3种不同用药途径治疗急性菌痢,比较其临床效果,旨在探讨最佳用药方法,以缩短病程、节约医疗费用及提高治愈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近3年来住院患者16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3条诊断标准中2条或2条以上:①急性发病的腹泻伴发热、腹痛、脓血及粘液便;②大便镜检白细胞数>15个/每高倍视野或可见脓细胞;③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本组165例中,男90例,女75例,年龄13~76岁,平均38.5岁。均在发病后1~3天入院。大便每日在10次以上者128人,每日在5~10次者37人;伴有发热者占82%,其中体温在39℃以上者94人,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 ,好发于夏秋两季。腹泻重者若不及时治疗 ,可致脱水而酿成严重后果。本文对157例腹泻婴幼儿患儿进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 ,疗效良好 ,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157例腹泻病例中男90例、女67例 ,年龄4个月~3岁 ,每日腹泻5~20次不等 ,病程1~10天。大便呈黄绿色稀水或蛋花汤样。伴轻中度脱水、呕吐和发热者占30%。大便镜检有少量白细胞和脂肪滴。大多数腹泻患儿病程短 ,故未做大便培养。1 2治疗方法1 2 1药物654 2注射液0 3~0 5mg/(kg·次)、异丙嗪0 3~0 6mg/(kg·次) ,加生理盐水至3mL。1 2 2穴位足三里(…  相似文献   

15.
106例细菌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9月份我院疑诊感染性腹泻的患儿常规作大便培养,其中106例阳性,现就这106例阳性患儿的病原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男,65例,女,41例,年龄1月至9岁,其中1月至1岁患儿50例,57例为住院患儿。49例为门诊患儿。1.2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有腹泻症状,大便4~10余次多为黄色稀水便,偶见少许粘液,无脓血,部分伴有呕吐,多伴有发热,7例并发抽搐。2 结果大便培养检出致病菌见表1。表1 106例腹泻儿童大便培养结果病 原 菌住院例数门诊例数总计百分比(%)大肠埃希氏菌20305047.1…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10月以磷霉素序贯法治疗经细菌学确诊的儿童菌痢 6 4例 ,效果好 ,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以细菌学确诊的 6 4例菌痢住院患儿为观察组 ,其中 <1岁 6例 ,1~ 3岁 15例 ,3~ 8岁 2 6例 ,>8~ 12岁 17例 ;选同期入院、病情相当、头孢噻肟钠皮试阴性的 30例菌痢住院患儿为对照组。诊断均符合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 [1] 中急性菌痢之标准 ,且大便培养均为志贺菌。两组病例治疗前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P >0 0 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 :注射用磷霉素钠 (东北制药总…  相似文献   

17.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尤以夏秋季节多见。自1999年9月~2002年11月 ,我们运用捏脊结合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 ,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患儿均有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 ,大便呈稀糊状或稀水样 ,内容为不消化物。常规检查有脂肪或少许白细胞。所有患儿均为腹泻3d的门诊和住院患儿 ,共280例 ,年龄为3个月~3岁。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180例 ,男120例、女60例 ,平均年龄为1 23岁 ;对照组为100例 ,男62例 ,女38例 ,平均年龄1 18岁。全部病例均为首诊 ,未作任何不规范治疗。1 2临床分型1 2 1寒湿泻泻下完谷…  相似文献   

18.
周敏 《工企医刊》1999,12(5):49-49
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经皮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病7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急性腹泻患儿,病程在7天以内,大便呈稀水状或水样便(粘冻或脓血便不作观察对象)者79例为治疗组,男42例,女37例,年龄<6个月23例,~1岁42例,~2岁14例。选择小儿腹  相似文献   

19.
由志贺菌感染所致的细菌性痢疾,近年来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增长,耐药性菌痢逐年增多。为了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慢性病例,我院于1996~1998三年间经粪便培养获得142株志贺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诺氟沙星(NFX)、氧氟沙星(OFX)、头孢曲松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142例患儿均有急性起病,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或粘液便,大便镜检WBC10个/HP以上,临床诊断符合急性菌痢标准,大便培养痢疾志贺菌阳性。随机分为:NFX治疗组(1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5~12岁;OFX治疗组(Ⅱ组)50例。男30例,女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96年9月至1997年1月采用思密达和整肠生为主治疗婴幼儿腹泻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3月~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男38例,女30例;急性腹泻45例,迁延性慢性腹泻23例;轻型腹泻55例,重型13例;大便小样蛋花汤样40例,粘液便镜检红白细胞28例;发热34例,体温<38℃22例,体温38~39℃12例。对照组男36例,女32例,急性腹泻48例,迁延性慢性腹泻20例,轻型腹泻54例,重型腹泻14例;大便水样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