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分离1例     
患者男60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伴心前区疼痛7d入院。冠心病及高血压病6年。体检:BP 222/120mmHg,双肺(-),心界向左扩大,心率62bpm,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入院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有2种形态的P波,一种为窦性P波,较圆钝,后继有正常的QRS波群,其中图1的窦性频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83岁.以肺部感染、肠炎入院.体检:T38.5℃,R23次/min,P92次/min,BP165/105mmHg(22/14kPa).高枕卧位,桶状胸,肝颈反流征(十),两肺满布湿罗音,心界稍向左下扩大,心率150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临床诊断:肺部感染,冠心病,房颤,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不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最后因全身衰竭而死亡.住院期间心电图(附图)示:在12个导联中都能见到心房扑动波,肢导联最为高大,从Ⅱ导联上可确认窦性节律,窦率91次/min,P-R间期固定,为0.12s,无脱漏.其余导联尽管窦性P波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78岁。临床诊断 :肺心病。下图中P3-QRS -T为房性早搏 (PAS)系列图。P2 后和P5前以及P3前各自有一小而低的P′波 ,R8的T波出现异常 ,系P′波重叠在T波上。小而低的P′-P′频率 ,缓慢不齐 ,约为 3 3~ 3 5次 min ,其后无QRS波继之讨论 心房分离是指心房受到 2个节律点激动 ,而互不干扰或互不抑制对方的频率和节律。主导节律点能激动心房或部分心房肌并能下传心室产生QRS波 ,而另一节律点仅能激动部分心房肌而不能下传心室产生QRS波 ,更不能侵入主节点而迫使后者重排周期 ,其心电图特征 :①为基本窦…  相似文献   

4.
心房分离1例     
  相似文献   

5.
心房脱节1例     
患者女性,80岁。临床诊断:肺性脑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反复咳嗽、憋喘20年、加重10d、神志不清3d入院。体检:T 36℃、P 80次/min,R 26次/min,BP 135/90mmHg,昏迷状态,憋喘貌、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干湿罗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图A示:有3种形态的心房波,其中与QRS波有关的P波有2种形态:按顺序P_(1-11)为逆行P波,P~--R间期<0.12s,频率为82次/min,为加速性交接性心律,P_(12、13)为窦性P波,P-R间期仍<0.12s。由于此2种节律频率相近,易形成等频竞争心律,此2  相似文献   

6.
心房分离分型的探讨(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特殊形式的心房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性,91岁,因“反复头昏6年,心悸1年,复发半天”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病。入院后多次静息体表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律,P-R间期延长,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  相似文献   

8.
杨柳  胡亚琴 《心电学杂志》1997,16(4):242-242
患者女,22岁,因反复颜面、双下肢水肿7个月、加重1周入院。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有阵发性心悸史1年余。住院期间心悸再发。急查心电图示:Ⅰ、V_1、V_3导联可见窦性P波,频率83次/min,其后有QRS波群,P-R间期0.12s,R-R间期基本规则(互差0.06s)。于每一导联均可见规则的锯齿状F波,频率230次/min,与QRS无关,F波振幅不一,在Ⅱ、aVL导联F波大于R波,而Ⅰ导联F波隐约可见。P波与F波互不干扰,形成窦性与心房扑动双重心律(附图)。未经特殊处理,2h后复查心电图正常(图略)。当天血K~ 、Na~ 、Cl~-均正常,Ca~( )1.92mmol/L(正常值2.10—2.60mmol/L)。心电图诊断:孤立性心房扑动。  相似文献   

9.
10.
心房分离1例     
患者男,68岁。“阵发性胸闷胸痛2h”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房分离(图1).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右冠远端99%狭窄,给予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特殊类型心房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37岁。近1周来两次发作心悸、气喘伴头晕、眼黑、四肢麻木。检查:血压正常,心律齐无杂音,当即测验心电图(图1)后,嘱其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但患者离开门诊后未办住院手续而失访,故临床诊断不明确。心电图检查: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依梯形图所示,窦性心律,心率约65次/min,较匀齐。另有提前出现的“QRSP-”波形,据测算它们是交界区心律所形成的“QRSP-”序列,并具备交界区并行心律(即JPSR)的诊断条件(长的R′R′是短的R′R′整倍数,它的节律没有被窦性冲动下传时打乱而重排周期,它的固有频率约34次/min,波形…  相似文献   

12.
患者1,刘某,男性,3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月余”入院治疗。既往有二尖瓣关闭不全,非风湿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史。体检:T36.7℃,P56次/min,R20次/min,BP112/65mmHg(1mmHg=0.133kPa)。心脏视诊心前区正常隆起,心尖搏动扩大,抬举样搏动,心尖区可触及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界向左下增大。听诊心尖部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性。三年前体检发现房性早搏。CoxB1~B6IgG抗体均阳性 ,心脏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曾服用过普罗帕酮、胺碘酮 ,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明显减少。患者近日停药检查 2 4h动态心电图 (见附图 ) ,除见房早 (图中第 2个QRS波前的P波 )外 ,还可见两种形态P波节律 ,一种P波节律 2 4h持续存在 ,P波在模拟V1、V5导联上均直立 ,PP间期 0 .46~ 1.40s(频率 43~ 130bpm) ,PR间期0 .18~ 0 .2 0s。另一种P′波节律为阵发性 ,P′波在模拟V5导联上直立 ,模拟V1导联…  相似文献   

14.
房性并行心律与心房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递专栏编辑 :我遇到一例女性患者 ,60岁 ,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伴心衰于 2 0 0 0年 8月住院。图 1为 1998年 12月住院时的心电图 ,图中除窦性P波外 ,还有一组频率十分缓慢 (35~ 4 0bpm)独立存在的P′波 ,该组P′波振幅较低 ,但十分清晰而规律 ,与窦性P波及QRS波均无关。本次入院后在注意排除干扰的情况下记录了二次心电图 (图 2、图 3)也都可以看到这种缓慢而规律的P′波 ,图 2出现的P′波 (箭头所示 )形态与频率都与 2年前记录的图 1相似。图 3不仅有规律出现的P′波 ,还可见到另外的P…  相似文献   

15.
16.
1993~2003年,我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心房黏液瘤患者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一些学者研究超声心动图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TPE)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学和临床价值 ,该技术在逐级增频心房起搏的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观察起搏诱发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室壁运动异常。不少研究[1 11] 均初步提示TP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且安全可行。本文综述其研究进展。1 TPE试验方法[1 8]将电极导管沿食道置于接近左房后部最佳位置 ,调试起搏电压阈值 ,以高于阈值电压 2~ 3V起搏。起始调搏频率各家报道不一 ,有些以高于基础心率 10次/分[1,2 ] 或 2 0次 /分[3,4 ] 开始 ,有些从 10 0次 /分[5] 或110次 /分…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4岁。高血压史20年,活动后气喘10年,加剧2d入院。入院后检查:X光片示心脏增大。心肌酶学显著增高。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Ⅲ级,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三度,心功能不全Ⅳ级。入院后经积极治疗,20h后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9.
王明空  李春生 《心功能杂志》1997,9(4):221-223,226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43例冠脉狭窄大于或等于50%的冠心病患者及17例冠脉狭窄小于50%或腔径正常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用心得安食管心房调搏超声心动图,食管心房调搏超声心支图和心得安食管房房调搏心电图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发现TRAS-Prop-Echo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4.1%,准确性为97.6%,而TRAS_Echo及TRAS_Prop-ECG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马伟  卢铖  贾邢倩 《心电学杂志》2004,23(4):226-227
患儿男性,11岁。反复心悸、胸闷伴乏力1周入院。体检:BP90/60mmHg,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心率平均60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入院时心电图(图lA)示P-P间期略不齐,为0.80-0.84s,心率68~75次/min,P-R间期逐渐延长,为0.30~O.34s,当P-R间期0.34s时,QRS波群后出现P^-波,Ⅱ导联倒置,Vt导联直立,R-P^-间期0.12s。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