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面神经鼓室段梳理术治疗半面痉挛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厚品  范国仁 《耳鼻咽喉》1998,5(3):131-133
对764例半面痉挛病人行面神经鼓室针刺梳理术,术后信访326例3~7年,痊愈109例(32.4%)好转182例(55.8%)总有效率为89.3%(291/326),无效35例(10.7%),对无效的35例又行第2次或第3次梳理术,术后随访3年,治愈23例(65.7%)。  相似文献   

2.
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资料完整的135例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3.8%。Ⅰ和Ⅱ期的3、5年生存率为93.8%和90.6%,高于Ⅲ和Ⅳ期(76.4%,70.4%);声门区癌3、5年生存率(90.5%,87.7%)高于声门上区(73.3%,66.7%)。局部复发14例,颈部转移11例,远处转移2例,14例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2年生存率为64.3%。所有患者的发音功能均可保留,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62.9%的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误吸,经训练后大多可正常进食,只有1例需二次手术关闭喉口。76.3%的患者可拔管,在已拔管的患者中有21.4%诉有轻度呼吸不畅,但不影响日常工作。提出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生存率)和喉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颈淋巴结清除术后乳糜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1987年3月至1994年6月间行施的472例颈淋巴结清除术,其中19例发生乳糜瘘(4.0%)。右侧颈清术259例,瘘4例(1.5%);左侧颈清术213例,瘘15例(7.0%);前上纵隔清除术11例,瘘8例(42.1%)。保守治疗16例(84.2%);再手术治疗(结扎)3例,占15.8%。并对锁骨上淋巴管和胸导管的处理方法、避免乳糜瘘的措施及疹发生后的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自Pearson(1980)提出近似全喉切除术(neartotallaryngectomy,NTL)后,患者虽不能用鼻呼吸,却可发出嗓音,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本文回顾分析福州市两个医院1980~1992年间对96例喉癌患者施行NTL的经验,介绍了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径路和方法,分析治愈率和并发症。本组96例中,术后3~4周仅7例无声,89例(92.7%)术后能连续大声说话;术后早期(1~3周)34.4%(33l96)虽有轻度误吸,均能在4~6周后恢复;18.8%(18/96)病例气管造口狭窄,经Z形模扩张而拔管。73例随访时间5年以上,术后5年生存率和5年无癌生存率分别为79.5%(58/73)和71.2%(52/73)。  相似文献   

5.
报告35例颈廓清术后复发癌的再手术结果。术中无1例死亡。术中发生颈动脉破裂2例,结扎血管后无严重后果;术后发生颈动脉破裂2例,其中1例死亡。发生咽瘩5例、乳糜瘘1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4%.35.7%和22.7%。尽管手术风险大,并发症严重,但手术达到了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或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颈廓清术后的患者应定期接受检查,一旦发现肿瘤复发,应尽早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畸形附250例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1977年4月~1990年9月250例(255耳)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术中所见进行分析。其中面神经畸形68耳(26.7%);鼓索神经异常151耳(59.2%)。面神经畸形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Ⅰ级中为24/69(34.8%);Ⅱ级中为23/43(53.5%),Ⅲ级中为24/143(16.8%)。Ⅰ、Ⅱ级中面神经畸形主要表现为水平部骨管缺损和前位(掩盖前庭窗),Ⅲ级中则以面神经降部异常走行为著。8耳(3.1%)鼓索神经异常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Ⅰ级中为5耳(7;2%),Ⅱ级中为3耳(7.O%),Ⅲ级中为143耳;术中鼓索神经均未被发现。在Ⅰ、Ⅱ级中鼓索神经呈低位或高位为主。全组有2例(Ⅲ级)因术中误伤闭锁板内异常走行的面神经,经立即减压处理,其不完全性面瘫均于术后2~3月内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7.
对本院1981~1990年间有随访资料的52例喉癌手术病例进行了术后生存效果分析。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10例;以50~59岁患者居多,占48.1%;声门上型喉癌21例,声门型喉癌31例;多为T_3期病例;喉全切除17例,喉部分切除35例。全组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77.2%、72.2%和63.2%。通过生存期比较,对影响远期疗效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我科1967年7月~1993年7月收治4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探讨影响预后因素。男31例,女13例,年龄25~78岁,中位数46岁。颌面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5例,口腔粘膜39例。对41例行2~30年随诊,初治病例35例中26例(74.2%)局部复发。全组病例中24例(58.5%)区域淋巴结转移,16例(39.0%)远处转移,35例(85.4%)死亡。其结果说明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预后与肿瘤部位、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型、病变侵袭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治疗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报告7年间69例82侧功能性颈廓清术的临床资料。术后5年生存率为62.5%(15/24),颈淋巴结癌复发率为7.3%(6/2)。结果表明,对于N0和N1病例,功能性颈廓清术和根治性颈廓清术一样有效。由于功能性颈廓清术后并发症少,无明显功能障碍,值得采用。由于手术难度大,术者须熟悉颈部解剖,操作熟练、准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我院1980~1993年间共行喉手术123例,其中喉部分切除术66例,占全部喉手术的54%,5年生存率分别为T_(1~2)为81.8%(18/22),T_(3~4)为72.7%(8/11)。喉部分切除术中T_3、T_4占33.3%(22/66),并对晚期喉癌的部分喉切除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从1980年至1997年我院收治的颞骨岩部胆脂瘤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均行手术治疗,行颅中窝进路3例,迷路进路3例,乳突-颅中窝联合进路4例。术后随诊3个月至2年,治愈率为80%。CT为常规检查方法。手术进路根据患者听力、病变范围、部位而决定。本文就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收治在我院手术治疗分化型申状腺癌239例,男63例,女176例;首治组154例,再治组85例;随访5~20年,平均10年零8个月,再治组与首治组的手术合并症分别为11.8%与0.6%(P<0.01)。全甲状腺切除与腺叶峡部切除的手术合并症分别为25.0%与3.0%(P<0.01),而次全切除则是3.3%(P<0.01)。腺叶峡部切除全甲状腺切除的复发率是15.3%与0.0%(P<0.01),而次全切是3.8%,与全甲状腺切除相比P<0.05,但三者的5年,10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别。主张对分化型甲状辟癌应常规行次全切除,部分病例可选择性行全甲状腺切除。甲状腺外浸润癌仍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包括切除邻近的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13.
1975年7月~1991年12月收治住院成人喉乳头状瘤42例,单发35例,多发7例。平均年龄52.4岁,均获随访。42例中11例恶变(26.2%)。19例伴上皮非典型增生,占45.2%。成人单发喉乳头状瘤手术治疗应留有一定的安全缘,而多发性的应用电烧,术后辅助干扰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并对其病因、恶变、恶变与上皮非典型增生的关系以及治疗复发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52例喉狭窄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报告52例喉及声门下疤痕狭窄病例。病因中以喉外伤居首位,共36例(69.2%);气管切开和插管者5例;特异性感染2例;化学烧伤2例;无明显原因者7例。我们运用喉裂开喉模扩张术和用移植材料行喉气管重建成形术等多种手术进行治疗。45例随访1.5~10年病人中,35例(77.8%)拔管(12例用带蒂舌骨行喉气管成形术者全部拔管);10例失败者均为病情复杂,病变范围广,其中有5例伴有咽部粘连。本文讨论了喉外伤早期正确处理防止喉狭窄的重要性。喉裂开置喉模扩张虽为治疗喉狭窄的有效方法,但在严重喉狭窄或伴有软骨缺失,气管塌陷者,效果不理想,我们建议行喉气管成形术,带蒂舌骨为一理想的移植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经颌下径路治疗茎突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30例(35侧)茎突综合征经颌下径路茎突截短术。其中茎突舌骨韧带骨化2例,茎突骨折1例。术前被误诊为牙痛而我次拔牙1例,X线照片 诊1便。经颌下矩路术前茎突长3-7.5cm,平均右4.13cm,左4.38cm;手术截除猎庆右2.13cm左2.26cm;术后存留工庆右2.0cm,左2.12cm。要后经2月至6年随访,显效65.7%,好转28.6%,无效5.7。经咽径路茎突截短3例,其中1例术后发  相似文献   

16.
总结1993年3月~1994年6月间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3岁。手术使用直径4mm,30和70度硬管鼻内窥镜。全组采用局麻/局麻+强化。一期治愈22例(61.1%),延期治愈8例(22.2%),好转3例(8.3%),无变化3例(8.3%)。并发症2例(5.6%),纸样板损伤和牙痛各1例。作者对手术设计,解剖异常,技术操作,患者配合,术中出血,术后随访,变态反应因素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总结一组应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技术,即在鼻内窥镜监视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的馒性泪囊炎患者59例(69例眼)的临床随访结果,随访3~13个月,治愈率81.3%,好转率8.7%,无效10.0%。总有效率90.O%,与传统手术无差异,但治愈率高于传统方法。本文着重从慢性泪囊炎疾病特点及经鼻实施手术的角度探讨影响预后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73例声门上喉癌,已侵及声门区(T2)、杓状软骨已固定(T3)、已侵及会厌谷(T4)者,作声门上水平垂直喉部分切除木,用舌骨肌瓣作残喉修复。3年及5年生存率为75.3%及68.8%。术后除管率74.3%,语音清楚可辨者占82.4%,术后全部经口进食。  相似文献   

19.
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对78例喉癌行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测定喉癌细胞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P53蛋白过度表达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发现,78例喉癌中35例(44.9%)P53蛋白呈过度表达,并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PCNA表达,且两者显著相关;P53蛋白过度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P53蛋白阳性患者多处于临床较晚期;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53蛋白表达及临床分期是明显影响预后的独立指标,P53蛋白阳性或临床晚期者术后3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1980年4月~1994年10月外科治疗108例甲状腺炎病例中17例(15.7%)并发甲状腺癌,男2,女15,年龄24~65岁,平均39.5岁;其中桥本氏病13例,木样甲状腺炎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乳头状腺癌8例,滤泡状腺癌4例,乳头加滤泡状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未分类癌2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存活14例,死亡3例,1年存活率87.5%,5年存活率75.9%。对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有关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