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功能性胃瘫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犤1犦。我院近年来收治胃瘫综合征病例共36例。临床资料我院1994年1月至2002年5月间共收治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0~78(平均52.5)岁。术式:胃大部切除(或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Ⅰ式吻合4例,毕Ⅱ式吻合12例,近端胃癌根治、远端胃食管吻合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例,胆囊切除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横结肠切除术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组织清除术2例,粘… 相似文献
2.
邓联球|邱仁央|谢琼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0):1360-1362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45例腹部手术后发生PGS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后痊愈,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为13~32 d,平均17.9 d;无1例需手术治疗和死亡病例。
结论:腹部手术后PGS是一种功能性病变,保守综合治疗为主要方法,一般不需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期间行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GS发生于术后5~10d,通过临床表现、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全组均经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后治愈,治愈时间14~62d,平均25d.结论PGS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保守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4.
<正> 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我院2000年6月~2001年12月对有高血压、冠心病上腹部手术病人应用PCEA,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43~71岁,体重48kg~75kg,ASAⅠ~Ⅲ级。其中胆囊和胆总管手术52例,胃、肠部分切除术22例,肾脏切除术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于腹部术后镇痛34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硬膜外阻滞下共施行腹部手术562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220例;B组为术后PCEA镇痛组342例;两组年龄和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神经外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 ,比较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用于开颅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临床效果。资料和方法选择择期开颅手术病人 45例 ,所有病人均满足以下条件 :ASAⅠ~Ⅱ级 ;术前无癫痫病史及呼吸功能障碍 ;术后1h内病人完全清醒、合作、定向力恢复 ;手术入路为颞部、桥脑小脑角或翼点入路。病例排除条件 :术后有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者 ;出现失语及听力障碍者 ;因颅内出血或严重脑水肿须再次手术者 ;出现心、肺、肝、肾及消化系统并发症者 ;术后未正确使用PCA治疗 ;48h内非病人主观原因终止PCA治疗的其它原… 相似文献
7.
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2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无胃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及O型血的病 发病率较高,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5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术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PGS多发生于胃部手术后,其他手术后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术后承气汤预防腹部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术后承气汤预防腹部术后并发症高金城解金明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山东253013)我们于1995年7月至1996年7月期间在腹部手术后应用术后承气汤预防术后并发症,取得佳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病例选择有胃肠、胆道、脾、阑尾等腹... 相似文献
10.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术后胃瘫综合征 (Postsurgicalgas troparesissyndrome ,PGS)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 ,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确切病因和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一、PG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PGS多见于上腹部手术后 ,特别是胃和胰腺手术。但下腹部手术 ,如妇科手术也可发生。文献报道 ,胃手术的PGS发生率在 0 .4 0 %~ 5 .0 %左右[1 ] 。PGS更容易出现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 (Pylorus preservingpan creatoduodenectomy ,PPPD ) [2 ,3 ,4] 。在PPPD术后早期PGS的发生率高达2 0 %~ 5 0 % [5] 。董科[6] 等报道 ,对无法切除的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过14~28 d的非手术治疗后,胃肠蠕动均逐渐恢复,胃管引流量<500 m L/d、颜色黄而清,出院时均可进普通饮食。未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并发症。随访7~18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均未出现复发。结论熟悉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特点,及时确诊并采取综合性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规范手术操作,对预防腹部术后胃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探讨腹腔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GSNG)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12年76例GSN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在腹腔非胃手术后4~7 d进食后出现上腹膨胀、恶心呕吐,吐物含有胆汁性胃液及食物。查体:上腹部膨满,无腹部压痛,振水音明显和肠鸣音减弱。胃肠减压管每天可吸出1000~3000 mL胆汁样胃液。胃造影(稀钡或60%泛影葡胺)76例均显示胃无蠕动,呈松弛、静止状态,观察5~6 h造影剂仍滞留胃内。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采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治疗,100%的患者于胃瘫发生后5~25(平均16.3)d恢复胃动力。结论:腹腔非胃手术后GSNG是多种因素所致胃功能改变,经非手术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可能原因,寻找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结合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腹部手术后6例胃瘫综合征病人,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胃镜对胃瘫综合征不仅有诊断作用,而且通过对胃壁的机械刺激可促进胃蠕动;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胃动力的恢复。结论胃瘫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采用保守支持治疗可恢复,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6.
60例腹部手术,男42例,女18例,年龄32-60岁。胃癌根治术38例,结肠癌手术22例。分成静脉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组(PCIA)和硬膜外芬太尼自控镇痛组(PCEA)各30例,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司可林+安氟醚)。PCEA组在麻醉前先行硬膜外穿刺(结肠癌手术行T10-11穿刺置管,胃癌手术行T8-9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7.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48例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缓解时间、疗效评价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Visick疗效评价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上腹部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00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7例上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25例)患者术后5~10 d发生胃瘫,多见于拔出胃管开始进流食或改半流饮食过程中。上消化道碘剂造影示造影剂胃储留或线性进入十二指肠,胃无蠕动,胃黏膜正常。胃镜显示胃内大量液体潴留,流出道无梗阻。经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均治愈,无再手术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处理胃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镇痛泵的使用、护理方法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选择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80例,静脉自控镇痛70例作为观察对象。比较术后镇痛效果。结果减轻了病人术后痛苦,提高了病人舒适度。结论镇痛泵可以按需镇痛,有效地起到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