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以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的职业防护能力。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156名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锐器伤118名,发生率75.64%,居首位,接触暴露38例,暴露率为24.36%;156名职业暴露人员无1人感染。结论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问题,必须重视职业暴露教育,加强职业暴露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特点,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5年8月该院发生职业暴露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178名医务人员共报告职业暴露197例次,以30岁以下者居多,占79.21%;以护士、实习进修人员为主,所占比率分别为41.57%、34.83%。针刺伤及锐器损伤(79.70%)是主要的暴露方式,暴露源疾病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18.78%)。结论护士、实习进修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员,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实施标准预防,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3.
53名血源性职业暴露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53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方法使用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对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的培训,使医务人员能及时填写质控中心统一使用的《针头刺伤与锐器损伤统一报告表》,通过监测系统监测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的53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工龄、职业、暴露地点、部位、方式、损伤程度、暴露源、局部处理、预防用药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是锐器伤造成,锐器类型以输液器针头占首位,致锐器伤操作环节以输液结束拔针与回套针帽时发生率最高;危险因素为针头处理不正确,标准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教育的培训及防范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风险,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了解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源,现将我院2007-2008年工作人员职业暴露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全院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2007年20人,2008年48人,共计68人进行调查分析. 2 结果 68名职业暴露者暴露源分布构成比,见表1. 3 讨论 3.1 建立预防机制 表1暴露源分布显示,血源性传染病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云南省为乙型肝炎感染高发地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研究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2月至2021年5月选择西宁市3家医院在岗工作的1698名医务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同时调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中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涉及研究对象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统计职业暴露信息,随后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及路径分析对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工种、职称、职业防护培训、科室类别、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是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其61.8%的变异;急诊和ICU科室、工种为护理人员可直接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而年龄、职称和职业防护培训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还可以通过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的中介效应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年龄>35岁、高职称、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较高是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工种为护理人员、科室为急诊和ICU是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真实情况与特点,为完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内有机会接触锐器的所有医务人员采用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11年5月1-31日锐器伤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调查的1257名医务人员共发生锐器伤128人,锐器伤发生率10.18%,发生182人次,人均0.14次;护士发生最高,有106人次,占58.24%,其次为医师54人次,占29.67%;锐器伤发生地点主要在普通病房和手术室;导致锐器伤的锐器以注射器针头最多见,其次为真空采血针;发生锐器伤危险因素在医疗废物处置中最多,其次为抽血和补液配制;发生锐器损伤后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有3例.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针对高危人群、科室、环节等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改进职业暴露报告监控系统,提高职业暴露后的上报率,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医务人员预防HIV职业暴露与减少歧视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我国HIV职业暴露的情况时有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头刺伤。暴露发生人员由实验室工作人员为主逐渐扩大到基层综合医院临床医护人员。虽然目前在我国医务人员中尚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的病例,但是随着接触艾滋病人的医护人员增多,不排除将来经由“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为提高医务人员防范意识,提高职业暴露防护技能,减少医务人员经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减少医院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中国控烟协会开展了《推广普遍性防护减少医院对艾滋病人歧视》项目,该课题在北京、上海、苏州市各选择一所医院作为研究现场,苏州项目点工作已于2006年1月开始,3月份完成基线调查,现将本次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少华  刘继锋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465-1466
目的通过对2009年西安市一起同一艾滋病暴露源引起两家医院多名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类型、经过、危险程度及暴露后的预防措施分析,探讨职业暴露发生的潜在原因及对策。方法依据《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对此起职业暴露进行调查、评估和随访监测。结果经过职业暴露评估,2名医护人员为一级暴露,未服用预防性药物,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期满后无1例感染。结论医护人员仍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况,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利用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开展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8月-2011年2月共监测到86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93.02%;血源性暴露源占55.81%;职业分布以护士为主,占60.47%;科室分布外科占29.07%,内科占26.74%;工作年限短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占55.81%;伤害发生的地点以病房、手术室居多,分别占48.84%、23.25%;导致伤害的暴露物种类以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居多,分别占27.91%、23.25%;职业暴露的操作环节最多为锐器物用后处置,占25.58%,其次为拔针时,占24.42%.结论 护理人员和低年资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高危人群,应加强对其培训教育,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管理,建立健全职业暴露规范化管理体系,以降低职业暴露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布情况,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方法对54名已报告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调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取回顾性监测,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对54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名,苍白密螺旋体感染1名,职业暴露感染率为7.41%。结论应注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教育;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预防职业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调查与解决乙型肝炎病毒(HBV)职业暴露的防治。方法对2005-2006年间医院16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的追踪调查和防治措施对比。结果发现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有以下高危因素,包括在医院内特殊的区域、特定的时间段、易暴露的部位、暴露前是否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结论预防与治疗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除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预防原则操作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及暴露后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对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职工职业暴露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暴露状况,分析近4年的职业暴露趋势.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医务人员发牛职业暴露情况;追踪调查2005-2008年在院期间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医护人员,0、6个月的乙型肝炎五项定量分析的检验撤告.结果 医院2005-2008年职业暴露率分别为75.63%、64.54%、53.69%、46.32%呈下降趋势,2005-2008年 HBV标准化暴露率4.30‰、5.27‰、7.20%0、8.42%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率为75.96%,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构成比为67.09%,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和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风险都位于较高水平.结论 建立和落实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后,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发生后的上报时间、预防用品药和血清学追踪随访等方面较防护体系建立前及时,有助于规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行为,降低职业暴露的危害;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疫苗仍然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探讨防护对策,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271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报告、随访登记表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与干预,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1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中护士发生率最高占61.99%,其次为实习生和医师,分别占15.87%和15.50%;暴露以锐器伤为主占86.35%,锐器伤发生的操作环节主要以拔输液针和测血糖居多;暴露源病种主要以乙型肝炎为主,占29.52%;经监测随访,尚无1名医务人员因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结论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实施标准预防,建立职业暴露监测系统,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重要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78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及干预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78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职业暴露原因、暴露的方式和相关原因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干预措施。结果 78例医务人员发生暴露之后,均获得自觉处理,均在24 h内报告院感科,同时也获得相应指导和处理。接受随访后,在78例患者均没有发生感染。暴露具体原因如拔针、清理废物玻璃、刀片相关操作、操作时刺伤自己、患者躁动等。感染病原体分别为HBV、梅毒、梅毒+HIV、HCV等,有24例患者病原体不明,16例未检出。结论医院一线医务工作者对于职业暴露防护意识相对淡薄,因此医院要高度重视提升义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对相应防护知识进行培训,促使医务人员对于职业暴露的警觉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人群分布特征和风险环节,为制定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12月该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发生锐器伤者的职业类别、暴露地点及环节、暴露源等情况。结果2014年1-12月共监测医务人员2 643名,发生锐器伤61名,其中护士43名(占70.49%),医生13名(占21.31%)。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科室主要为骨科(9名,占14.75%),致伤锐器主要为输液针(33名,占54.10%),发生的主要操作环节为拔针(21名,占34.43%);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共36例(占59.01%);34名(占55.74%)锐器伤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均未戴手套。锐器伤职业暴露后进行局部处理者54名(占88.52%),进行药物治疗(含预防用药)者仅18名(占29.51%);追踪随访43名(占70.49%),均未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锐器伤职业暴露监控体系,加强对发生锐器伤高危人群的培训,强化标准预防,对风险环节进行监控和干预,有效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锦慧 《现代保健》2010,(28):136-137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通过查询2007—2009年医院感染管理科HIV、HBV、HCV职业暴露后的髓记记录,共发生职业暴露22例次,评估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途径,提出不同的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逐年下降,2007年为7.69%,2008年为4.48%,2009年为192%。22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经追踪观察,无1例感染血源性疾病发生。结论有效的十预措施的实施,为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HIV感染剖宫产术中职业暴露的特点,探讨职业暴露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4月-2013年12月开展的282例HIV感染剖宫产术中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观察、比较自2008—2013年开展职业防护培训前后HIV感染剖宫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类型差异等。结果282例HIV感染剖宫产术中有6例发生职业暴露,发生率2.13%。开展HIV感染剖宫产职业防护培训前(2008年以前)职业暴露发生率13.16%(5/38),明显高于职业防护培训后(2008年1月-2013年12月)0.41%(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4例为针刺伤引起、2例为无保护接触引起。结论本研究HIV感染剖宫产发生职业暴露更易在未经职业防护培训的早期发生,且以针刺伤为主。经职业防护培训后,通过规范手术操作、减慢手术速度、严格执行普遍性防护措施等可减少HIV感染剖宫产术中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医务人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危害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及身心健康。现将临泉县人民医院2012~2015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临泉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的职业暴露登记表。1.2调查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对135名职业  相似文献   

19.
<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其在从事医疗相关工作中被感染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伤皮肤〔1〕。为有效防控职业暴露的发生,我们对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职业防护对策。1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10-2012年间某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88人。(2)方法:所有发生职业暴露人员如实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当涂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医护过程中锐器刺伤暴露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当涂县1家县级医院和13家乡镇卫生院及25家村卫生室,于2010年11月~2011年1月对其中的307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7名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2.4%,其中对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单位知晓率为90.9%;不同医院级别、职业和科室以及是否曾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之间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程度不同(均有P<0.05);57.3%的调查对象承认在最近1年医疗护理过程中有曾经被针具利器刺破皮肤的经历,不同职业、职称和科室医务人员之间针刺伤发生率不同(均有P<0.05)。结论当涂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低,发生锐器刺伤等职业暴露率较高,有必要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