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  刘利  高菲  吴辉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9-361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其生命质量。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6所综合医院工作时间>6个月的515名女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工作倦怠问卷(MBI)测量护士的工作倦怠,应用工作内容问卷(JCQ)、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护士的职业紧张。结果护士工作倦怠的平均得分:情感衰竭(13.45±7.18),分,消极怠慢(7.21±5.27)分,个人成就感(26.04±10.1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单身、护士长、轮班护士及护患关系严重紧张组的工作倦怠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按照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护士情绪衰竭的职业紧张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383)、内在投入(β=0.226)和决策自主(β=-0.115);消极怠慢的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253)、内在投入(β=0.159)、上级支持(β=-0.112)和技术自主(β=-0.098);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为:心理要求(β=-0.159)和技术自主(β=0.130)。结论职业紧张对护士工作倦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军事飞行员工作应激现状并探讨其对亚健康的影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应激量表和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对500名军事飞行员工作应激及亚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500名军事飞行员平均年龄为(31±6.8)岁,有48.4%处于高工作应激,其中人际关系应激问题最为严重,高应激者占68.6%;不同年龄飞行员人际关系应激和物理条件应激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39岁年龄组人际关系应激得分最高(71.75±10.48)分,40~45岁年龄组物理条件应激得分最高(55.73±14.29)分;本科及以上学历飞行员人际关系应激得分(68.47±10.30)分和工作兴趣应激得分(145.02±24.46)分均高于大专学历者(P<0.05);不同婚姻状况飞行员人际关系应激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0,P=0.045),其中已婚者人际关系应激得分最高(69.01±10.39)分;飞行员的工作应激强度与亚健康状态呈正相关(P<0.01)。结论工作应激是影响飞行员亚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适当缓解工作应激是预防飞行员亚健康状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产线工人工作倦怠与工作应激源、工作能力的关系,验证工作应激源、工作倦怠、工作能力的多重因果效应.方法 针对系统抽样抽取的787名制造业生产线上工人样本,使用职业应激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ersed Edition,OSI-R)中的职业任务问卷(Occupational Role Questionnaire,ORQ)、工作倦怠量表(Maslae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ork Ability Index,WAI)进行问卷调查,采取Amos17.0路径分析方法研究工作应激源、工作倦怠、工作能力三者关系.结果 职业任务影响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衰竭(标准化β=0.421,P<0.001)、玩世不恭(路径系数标准化β=0.434,P<0.001)、成就感低落(标准化β=0.064,P=0.074),情绪衰竭(标准化β=-0.089,P=0.035)、玩世不恭(标准化β=-0.123,P=0.004)、成就感低落(标准化β=-0.099,P=0.003)影响工作能力指数,职业任务影响工作能力指数的直接效应为-0.216,间接效应为-0.097.结论 工作应激源主要影响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维度,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对工作能力有影响;工作应激源影响工作能力以直接效应为主,此外还有通过工作倦怠中介的部分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医医生工作倦怠现状及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医医生职业承诺问卷和Maslach的工作倦怠量表一服务版(MBI-HSS)对507名中医医生进行测试.结果 年龄<30岁的中医医生成就感评分最低(2.352±0,660),与30~、40~岁组(分别为2.136±0.704、2.127±0.6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学历中医医生的情绪衰竭、缺乏人情味评分高于低学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有明显的负向影响(P<0.01).职业承诺不同维度对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影响作用不同,职业风险承诺是情绪衰竭的主要预测因素;专业效能承诺是缺乏人情味的主要预测因素;情感认同承诺是个人成就感的主要预测因素.结论 职业承诺是工作倦怠的一个有效的预测变量,提岛职业承诺水平是预防中医医生工作倦怠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工作成瘾、工作倦怠对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3月,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成瘾量表、工作倦怠量表、SCL-90量表对南京市4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32名神经外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护士SCL-90总分为162.83±52.46,得分率为36.18%;工作成瘾得分为54.12±8.64,得分率为61.36%;工作倦怠得分为82.24±15.64,得分率为62.30%;工作成瘾总分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r=0.506,P0.01),工作倦怠总分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r=0.448,P0.01),工作成瘾总分与工作倦怠总分呈正相关(r=0.627,P0.01);工作倦怠在工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34,占总效应的44.15%。结论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受工作成瘾和工作倦怠的影响,工作倦怠在工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的现状,分析影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的因素,为稳定高级职称人才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工作满意度问卷和工作倦怠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1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本组研究对象的工作满意度总分为(29. 61±6. 68)分,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6. 88±10. 84)分、(5. 23±4. 70)分、(33. 87±6. 45)分。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个人平均月收入、是否具有行政职务及不同岗位类别是影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P 0. 05);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因素(P 0. 05)。③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情绪衰竭、个人平均月收入是本组研究对象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 0. 05);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满意度是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P 0. 05)。④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该院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倦怠较高。增加个人平均月收入,降低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维度,可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和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影响职业获益感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对该医院的1 19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总分为(118.35±16.51)分,护士压力源量表总分为(73.47±12.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平均月薪(包括工资及奖金)、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否参与科研工作、是否考虑辞职、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平均月薪、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否参与科研工作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正性影响因素,是否考虑辞职和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负性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职业应激干预对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职业应激调查问卷、职业心理卫生调查问卷和自评症状量表(SCL-90)对某医院53名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针对职业应激压力源采取职业应激干预措施,半年后再采用同一方法对护士进行心理卫生调查,分析职业应激干预前后两次心理卫生状况。结果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负荷、缺乏提升与参与机会、心理负荷过大。干预后,职业心理卫生量表总分及心理满足、信心充足3项评分升高(P<0.01),SCL-90评分总分及除恐怖与偏执两因子外的各因子评分均下降(P<0.05或P<0.01),心理卫生各个方面都有改善。结论实施职业应激干预可提高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昌市骨科护士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7月选取南昌市233名从事骨科相关护理工作的在职护士,利用基本资料调查表、职业期望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8名骨科护士职业期望得分为70.98±14.40,职业倦怠总分A得分为39.26±9.91;职业倦怠总分B得分为23.67±5.00。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总分A得分呈负相关,与职业倦怠总分B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感耗竭、情感淡漠、年龄是职业期望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均对职业期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南昌市骨科护士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均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儿科医务人员安全态度及职业紧张现状,并分析两者相关性,为改善儿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6—12月选择武汉市5所综合医院231名儿科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儿科医务人员基本情况;采用安全态度量表、职业紧张量表评估儿科医务人员安全态度以及职业紧张现状。结果儿科医务人员安全态度量表总得分均值为77.83±7.71,平均每个条目得分为2.59,以团队协作(3.31)、安全氛围(2.90)及工作条件(2.28)平均得分居前3位。儿科医务人员职业任务量表(ORQ)总分均值为156.75±28.45,个体紧张反应量表(PSQ)总分均值为101.62±23.26,个体应变能力量表(PRQ)总分均值为89.19±20.05。文化程度、职业类别、职称、工作年限及锻炼习惯是影响儿科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差异的单因素(P<0.05)。安全态度得分为49~79分范围的医务人员ORQ和PSQ得分高于安全态度得分高的儿科医务人员,PRQ得分低于安全态度得分高的儿科医务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医务人员安全态度各维度得分以及安全态度量表总分分别与ORQ和PSQ量表得分呈负相关,与PRQ得分分别呈正相关(P<0.01)。结论武汉市儿科医务人员安全态度水平有待提高,良好的安全态度有助于降低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感。医院管理者在促进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需提高儿科医务人员对应激处境的承受能力及反应强度,以降低职业紧张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状况,探讨职业认同、工作压力与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职业认同问卷及工作压力量表对新疆某高校的78名专职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辅导员倦怠比例为16.7%,情绪衰竭比例17.9%,玩世不恭比例9.0%,成就感低落比例最高,为44.9%。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r=-0.584,P〈0.05),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517,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职业认同能有效预测工作倦怠、情绪低落、玩世不恭;工作保障能有效预测工作倦怠、成就感低;工作乐趣能有效预测情绪低落。结论职业认同、工作压力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2.
北京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医生职业倦怠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探讨职业倦怠与压力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GS)和职业压力指标问卷(OSI-2)中的压力源分量表对66名心脏外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47%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39.4%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10.6%的被试者职业效能感较低。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心脏外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相关(P<0.05);工作10~15年者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婚姻状况与职业倦怠无显著相关。工作负荷对情绪衰竭具有正相关作用;人际关系对情感疏远具有正相关作用;日常烦忧、管理角色对职业效能具有负相关作用。结论部分心脏外科医生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不同来源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心理资本的关系,旨在降低护士的工作倦怠。方法以整群随机取样方法,抽取西安某军队综合性医院的47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资本问卷(PCQ-24)、工作倦怠量表(MBI-GS)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护士工作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P〈0.05,P〈0.01);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有较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提升护士的心理资本可以减少工作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在职注册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按浙江省28家医院注册护士总数的10%抽取1740名护士,进行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量表调查;再按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职业效能3个维度分析,并对不同医院等级、年龄和护龄的护士进行比较。结果护士轻度倦怠占48.90%,中度倦怠占46.60%,重度倦怠占4.50%。三甲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总平均得分最高,为3.25±0.96;外科护士年龄30-40岁,护龄5年以上职业倦怠得分高于护龄5年以下者( P〈0.05)。结论浙江省护士职业倦怠总体处于轻中度水平,医院等级、工龄是影响职业倦怠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降低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 付出-回报失衡(ERI)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对南通市5家二级以上医院和3家乡镇卫生院525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层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付出-回报失衡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 有52.00%的医务人员处于付出-回报失衡工作模式(ERI>1),40.19%处于超负荷状态;职业倦怠的平均分为(2.34±0.82)分,其中情绪衰竭维度为(2.36±1.19)分,情感疏远维度为(2.00±1.23)分,成就感维度为(2.64±1.31)分,14.29%的人没有职业倦怠,77.90%的人有轻中度职业倦怠,7.81%的人有重度职业倦怠。多因素分层回归分析表明,付出回报失衡增加了情绪衰竭(β = 0.28)和情感疏远(β = 0.28);超负荷工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情绪衰竭(β = 0.33)和情感疏远(β = 0.14),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成就感(β = -0.18)。结论 付出-回报失衡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医院应设计科学的薪酬和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临终关怀护士的职业倦怠、心理症状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和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178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心理症状进行测评,并采用皮尔逊相关检验方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得分为176.6±7.9,抑郁和焦虑症状得分分别为59.7±5.7和56.3±6.9。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0.65,P0.01。等级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状是导致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Beta=0.45)。结论肿瘤病人临终关怀护士群体呈现出较高程度的职业倦怠,并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是导致其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ICU 204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简易应对方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其护士最主要工作压力源(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为(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无差异;消极应对方式为(1.16±0.54)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为(26.20±9.78)分,去人格化维度为(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重,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公司职员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以期为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静安区11座商务楼,问卷调查1033名职员,采用工作内容问卷(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JCQ)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调查职员一般情况、职员的职业紧张和工作倦怠情况。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等级相关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JCQ各维度得分和工作倦怠量表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个体特征和不同职业特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等级相关结果显示,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21(P〈0.0001);社会支持与职业紧张和工作倦怠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和-0.252(P〈0.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紧张水平与工作倦怠风险有相关关系;而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风险有缓冲效应OR=0.308(P〈0.01)。[结论]职业紧张受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和职业相关因素影响;高职业紧张是发生工作倦怠危险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发生潜在工作倦怠危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当在个人层面和组织机构层面采取措施,降低职业紧张水平,从而降低工作倦怠的风险,达到提高职员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职业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以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245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及职业特征调查问卷和Maslach职业倦怠普适量表(MBI-GS)进行调查。结果职业倦怠的总体检出率为58.65%,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倦怠的检出率分别为33.2%、19.2%和6.3%。职业倦怠主要与年龄、职称、职务级别、每日工作时间、及每日重复工作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比例有关(P0.05)。结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工的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整体职业倦怠形势不容乐观;日常工作时间较长、承担重复性及工作数量较多的职工职业倦怠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