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悬吊防护屏规格及摆放位置对介入手术中第一及第二术者辐射防护效果,为选择悬吊防护屏最佳辐射防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第一及第二术者站位,从地面20 cm至180 cm处,每隔20 cm放置一个个人计量仪。投照体位选择正位与左侧位。悬吊防护屏为铅玻璃(简称玻璃式)与铅玻璃下接铅橡胶皮(简称混搭式)两种。防护屏摆位分别为靠近术者、远离术者、在术者左侧及贴近球管4种。测量2种投照体位下,不同防护屏规格与摆位在第一及第二术者位9个高度的实时辐射剂量率,计算剂量屏蔽率。结果两种防护屏防护效果接近,以玻璃式略优。对于第一术者,正位投照时以近术者摆位的防护效果最佳,侧位投照则以术者左侧摆位的防护效果最好;对于第二术者,正及侧位投照均以近术者摆位防护效果最优。在最佳摆位情况下:正位投照时第一术者在120 cm高度、侧位投照时第一及第二术者各高度仍可检测到较高的辐射剂量率;第一与第二术者总体接受的辐射剂量接近;第一术者的剂量屏蔽率除正位120 cm高度稍低(玻璃式为60.11%,混搭式为39.89%)外,其余各点均高达93%以上,第二术者剂量屏蔽率为57%~97%;侧位屏蔽率整体略高于正位屏蔽率。结论两种防护屏防护效果接近,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但正位投照时第一术者的120 cm高度及侧位投照时两位术者的各高度辐射剂量率仍相对较高,需加强对120 cm高度的辐射防护,并尽量少用侧位投照。  相似文献   

2.
介入放射学辐射剂量与放射防护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扼要介绍国外对介入放射学辐射剂量和放射防护调查研究及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介入操作中辐射剂量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放射性介入操作所导致的辐射剂量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考虑到该项操作的频率不断增加和日趋复杂化。现有研究的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目前放射性介入操作中的剂量水平、操作人员和患的辐射危险以及辐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放射性介入操作所导致的辐射剂量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考虑到该项操作的频率不断增加和日趋复杂化。现有研究的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目前放射性介入操作中的剂量水平、操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危险以及辐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深入开展,其检查、诊治项目日益增多,由此,医疗照射、化学毒物、经血传播疾病所造成的潜在危险亦随之增加。如何针对性地对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是本文探讨的课题。一、减少 X 线及散在射线的照射现在虽然有了优越的医疗条件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但介入医生是直接在 X 线透视下进行经皮穿刺插管,且长时间接触 X 线,并因其工作性质需要将眼、面部、四肢等部位曝露在 X  相似文献   

6.
介入放射学辐射剂量与放射防护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入放射学与传统X射线检查比较,具有长时间曝光且曝光条件较大的特点,因此,前者辐射剂量明显高于后者。本文扼要介绍国外对介入放射学辐射剂量和放射防护调查研究及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量冠状动脉造影8个投照体位在有与无床旁防护装置防护下术者所受辐射剂量,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减少术者辐射暴露提供参考。方法 在第一及第二术者站位,距地面20至180 cm处,每隔20 cm放置一个实时剂量测量仪。采用冠状动脉造影8个体位投照,测量在有与无床旁防护装置防护下,术者在不同投照体位的不同高度接受辐射剂量情况。结果 在第一术者位,除1.2 m高度仍可测到较高剂量(剂量率0.35~4.78 mSv/h,屏蔽率27.67%~89.33%),其余各点屏蔽率均在91%以上。左前斜尾位、左前斜位、左前斜头位辐射剂量较高。第二术者位屏蔽率较第一术者位低,剂量峰值可出现在0.8、1.0及1.4 m高度(剂量率0.27~1.86 mSv/h,屏蔽率30.34%~92.13%)。右前斜尾位、左前斜尾位、正头位、左前斜位辐射剂量较高。结论 床旁防护装置防护下,术者在左前斜尾位、左前斜位、左前斜头位、右前斜尾位的辐射暴露较高,应尽量少采用上述投照体位长时间曝光。同时应加强0.8~1.4 m高度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悬吊防护屏位置的变化对第1及第2术者位置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常用的足位、右足位、头位、左足位、左侧位、左头位、右侧位7个体位,经桡动脉途径对标准仿真人模体进行曝光采集。测量高度取125及155 cm,在不同采集体位时,用剂量仪测量不同悬吊防护屏位置时第1及第2术者位置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并比较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对于第1术者只在左足位测得有效剂量率值,且悬吊防护屏靠近患者时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高于靠近术者时(t125=46.9,t155=4.1,P<0.05);第2术者在足位、右足位、左侧位、右侧位悬吊防护屏靠近术者时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高于靠近患者时(t125=11.9、24.4、11.2、2.7,t155=16.1、2.8、14.4、28.8,P<0.05);在头位、左足位、左头位时吊防护屏靠近术者时的体表入射剂量率低于靠近患者时(t125=-4.3、-2.4、-80.4,t155=-10.2、-6.7、-152.6,P<0.05)。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悬吊防护屏位置的变化能引起操作者所受剂量的改变,但是不同体位时悬吊防护屏位置变化所引起的操作者所受剂量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投照体位合理应用悬吊防护屏,以有效减少操作者所受剂量。  相似文献   

9.
介入性放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一些计算机新技术和生物工程新材料基础上利用放射诊断学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它的出现,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开始注意到它可能给病人造成辐射损伤。在一些放射性介入的操作中,病人接受剂量可能大到能引起病人的皮肤和眼晶体损伤,因而病人的辐射防护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重视,而且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床旁防护屏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第一及第二术者位置辐射剂量的屏蔽效果。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常用的足位、右足位、左足位、头位、左头位、左侧位、右侧位7个体位,桡动脉途径,对标准仿真人模体进行曝光采集。测量高度125 cm,在不同采集体位时,测量有无床旁防护屏情况下的入射体表剂量率,采用t检验比较体表入射剂量率是否存在差异,并分别计算辐射剂量的屏蔽效果。结果 在无床旁防护屏情况下,各采集体位第一术者位置的剂量率高于第二术者(t=97.1~2 263.0,P<0.05);在有床旁防护屏情况下各采集体位(除左足位外)第一术者的剂量率低于第二术者(t=-80.9~275.1,P<0.05);床旁防护屏对第一、第二术者位置的辐射剂量屏蔽率范围分别为92.26%~99.36%、27.83%~97.90%。结论 采用床旁防护屏可有效降低操作者位置的辐射剂量,并改变了操作者站立区域的剂量分布,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床旁防护屏,同时重点关注第二术者的防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84例介入手术治疗中联合应用床下铅橡胶帘、铅玻璃防护屏、铅防护服、铅围脖、铅眼镜及距离等对介入操作人员进行综合性防护。利用FJ-2000个人剂量仪监测X射线辐射剂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床下铅橡胶帘防护效率为93.4%;铅玻璃防护屏防护效率为93.5%;铅防护服防护效率为88.4%这些放射防护器材前后X线辐射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距球管1 m处X线衰减量为58.6%,距球管3 m处的X线衰减量为86.4%。1 m与2 m之间,2 m与3 m之间的辐射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防护措施在介入操作中可有效降低X射线辐射、减少对介入操作人员身体危害。  相似文献   

12.
刘彬  白玫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12):923-926
目的 对比采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60和ICRP 103组织器官权重因子计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G)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所致有效幅射剂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在ART仿真人体辐照体模(fluke biomedical)躯干部分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的方法获得器官剂量,再将器官剂量按照不同版本ICRP组织器官权重因子加权求和获得有效剂量.分析有效剂量变化趋势及原因.同时计算有效剂量与剂量面积乘积(DAP)转换系数.结果 ICRP 103对组织器官权重因子进行调整后带来了有效剂量的增加:CAG(6.88%)和PCI(8.46%).对于CAG、PCI诊疗过程,权重因子的变化带来女性有效剂量的变化为7.25%(8.76%),男性有效剂量的变化为6.51%(8.17%);有效剂量对DAP的转换系数也从0.10(0.13)变为0.11(0.14).结论 ICRP 103对组织器官权重因子的调整导致了CAG和PCI诊疗过程所致患者器官剂量的增加,对于有效剂量增加幅度PCI略高于CAG,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患者.有效剂量的增加有两方面原因:器官权重因子变化小而器官当量剂量大和器官当量计晕小但器官权重因子变化大.有效剂量和DAP之间转换系数的变化表明在介入放射工作中用转换系数估算患者有效剂量时要考虑新版本ICRP对组织器官权重因子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介入放射学在过去20多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新的技术和影像监视手段也获得不断的进步,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与此同时,介入放射学对患者的高辐射剂量也引起了许多国家放射学界的密切关注,开展了很多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测量以及防护措施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的辐射剂量,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抽取用SIEMENS Aritis Zee Floor DSA介入诊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6例,记录随机配备的辐射检测系统显示的总辐射时间(T)、剂量面积乘积(DAP)、累积剂量(CD),由DAP估算有效剂量(ED),由CD估算最高皮肤剂量值(PSD).结果 患者所受T为0.9~71.2 min,平均10.5 min,>30 min的9例(4.8%);ED为0.11~282.9 mSv,平均32.2 mSv,>100 mSv的10例(5.4%);1 Gy<PSD (1/2CD)≤3Gy的40例(21.5%),PSD(1/2CD)>3 Gy的4例(2.2%);1 Gy< PSD(4/5CD)≤3Gy的53例(28.5%),PSD(4/5CD)>3Gy的14例(7.5%).T与PSD(1/2 CD)、PSD(4/5CD)、ED在置信度(双侧)为0.01时显著相关.结论 23.7%~36.0%心血管介入患者可因累积剂量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5.4%心血管介入患者有显著的致癌危险.  相似文献   

15.
介入放射学是在放射影像诊断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微创治疗学.介入放射学的定义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导引下,应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进行诊断及治疗的学科.介入放射学内容包含介入性诊断和介入性治疗.介入医学是从临床应用角度来定义的,介入放射学则是从诊疗技术特点来定义的.《介入放射学杂志》与即将出版的《介入医学杂志(英文)》形成姊妹篇,将为我国介入医学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3种介入术中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和评价临床实施较多的3种典型介入术中,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水平.方法 用仿真模体模拟实际诊疗情况,用热释光(TLD)元件作为测量工具,检测X射线机旁有/无防护组合时介人工作者眼晶状体、颈部及胸部的辐射剂量水平,估算其眼晶状体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结果 X射线机旁有防护设施条件下,头部受照剂量减少85%~90%.脑血管介入术第一手术者眼晶状体当量剂量高于心血管和外周血管介入术,外周血管介入术第一手术者年有效剂量低于脑血管和心血管介入术.结论 介入工作者在本研究中使用的防护措施及适当的工作强度下,年有效剂量不会超过20 mSv的限值,但眼晶状体当量剂量可能会超过ICRP最新推荐的眼晶状体剂量限值(20 mSv),介入工作者应重视对眼晶状体的防护.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level of radiation exposures of operators in three typical types of interventional fluoroscopic procedures.Methods Alderson Radiation Therapy (ART) phantom was used to stimulate the practices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 using TLDs for dose measurement.The radiation exposures of eye lens, neck, and breast were measured when the lead shielding of machine was on/off and the equivalent dose and effective dose to the eye lens were estimated.Results Radiation exposure of head was obviously reduced by 85% -90% when the lead shielding was on.The doses in different procedures were different.In cerebral angiography the dose equivalent of eye len was the highest in the three procedures.The annual effective dose for the operators was smaller in peripheral vascular interventions than that i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that in cerebral angiography.Conclusions The operators involved in intervention will receive an annual effective dose of less than 20 mSv as recommended by the ICRP under the protection conditions provided by the current study, except for eye lens.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yes of operato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与采用XperSwing技术冠状动脉造影的辐射剂量差异.方法 应用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采用XperSwing和CCA2种检查技术,将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布放于仿真胸部体模的主要组织器官,测量各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并读取设备的剂量面积乘积(DAP)值.实际测量有效剂量等于组织器官吸收剂量乘以相应组织权重因子后的总和;设备读取的有效剂量等于DAP乘以转换因子(0.185 mSv/ Gy·cm2).结果 采用XperSwing技术造影的组织器官平均吸收剂量低于CCA检查;CCA和XperSwing技术造影的设备读取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3.88和3.13 mSv,低于实际测量的平均有效剂量(5.57和4.94 mSv).结论 采用XperSwing技术的辐射剂量低于CCA,设备读取的有效剂量有可能低估了患者实际接受的有效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