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肝炎ALT、AST升高用升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6,47(4):256-257
升麻功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本经》谓其“解百毒,避温疫瘴气。”笔者用于慢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的治疗,取效甚佳。  相似文献   

2.
甘草“和诸药,解百毒”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草“和诸药,解百毒”辨析李成义甘肃中医学院(730000)祖国医学对甘草的药用由来已久,《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历代的本草中对甘草的论述,可谓尽善尽美。尤其是对甘草"调和诸药,解百毒"的阐述,是历代医药学家所公认的。在《名医别录》中载有"此草最为...  相似文献   

3.
1、秦汉至唐宋以“非升”立论,对升麻功效的认识以清热解毒为主。《神农本草经》将升麻列为中品,能“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气、邪气、蛊毒”。说明当时升麻作为清解温热毒邪之药而应用,并未提出其升举阳气之功。同时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与《神农本草经》的认识一致。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仍以清热解毒为主,临床应用方面,既有内服,亦有外用。宋代,由升麻所组方剂更为丰富,所治病证亦较广泛,但升麻的方中发挥的功效总以清热解毒为主。  相似文献   

4.
清震汤,原名升麻汤,源出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方升麻、苍术各一两,干荷叶一张,为末,每服五钱,或水煎服,治雷头风,症见头面疙瘩肿痛、头痛、头胀、头中或有响声等。方中升麻既能升清气,又能解百毒;苍术燥湿健脾,发汗解肌;再加荷  相似文献   

5.
从《神农本草经》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在一千多年的临床运用中,升麻被不断地重新认识.在解百毒的基础上,张元素提出升之特性.此二者对立又统一,将人体之气平衡于某一点,然诸多医家认为升麻升提之性尚存有争论.此外,中药功效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剂量、炮制方法 等.近现代药理研究彰显了升麻的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强...  相似文献   

6.
家父张学华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内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证诊治,善用阴阳、气血、脏腑、邪正理论指导临床,对病理机制有独到见解,处方用药别具心裁,如善用升麻治疗伏邪所致临床常见病,如经久难愈肺系感染性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消化系病毒性慢性肝炎,以及泌尿系感染性慢性炎症。他认为,此类病证之所以迁延反复,缠绵难愈,究其证因,与外邪内伏,伏邪蕴结未解,关系至密。升麻味甘性平,微苦,归肺、脾、胃三经。本药之甘入阳明、太阴经,升清阳,降浊气,善解表邪而实卫气。《本经》云又能:“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本草汇言》更明确指出升麻为“升解之药,凡风可散,热可清,疮疹可解,下陷可举,内伏可托,诸毒可拔。”家父临床常以升麻为主药,  相似文献   

7.
作者曾亲见一老医用升麻代替犀角地黄汤中之犀角,治愈大吐血及大衄血各一例,疗效很好。作者认为犀角颇罕贵,如果升麻可以代替犀角,实获一种方便,既可减轻病家之经济负担,又能节约国家贵重药物的消耗。但一般人多认为:犀角主降,而升麻主升,升降既然相反,何能有同样的效用?兹将管见所及,抒述于下,是否有当,还请同道们作进一步研究。综考古代文献,各家本草,对升麻之功用,大多认为主解百毒,辟瘟疫瘴气,治游风肿毒、痈肿疮疡、头痛口疮、喉痛齿痛、久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下血、斑疹及久痔脱肛等。对犀角的功用则成认为:能解大热大毒,解鈎吻鸩羽蛇毒,除瘴气,清胃热,入心凉血,治痈肿疮疡、时疫斑黄、惊烦目赤等。就两药的临床功用来看,大致相同,均系清热解毒之药。这可能就是用升麻代替犀角的主要根据。又考朱肱《活人书》中亦载有:“犀角地黄汤,如无犀角,可用升麻以代之”之说。由此观之,升麻可代犀角,在古人经验上已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8.
<正>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药用部份为根状茎。其名称有周升麻(《本经》)、周麻(《别录》)、鸡骨升麻(《陶宏景》)、鬼脸升麻(《本草纲目》)等等。在临床上,升麻对温毒、火毒、疫毒和误食某些药物或食物引起的中毒等类中医辨证时可以定性为“毒”的情况,均可收到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宋元以后,逐渐形成升麻主升散阳气的认识,片面地过份强调其所谓主“升”的作用,因此使后人一直未能正确发挥升麻的治疗作用。兹就临床点滴体会,谈谈对升麻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倡升麻辛温主升散说首见于张元素《医学启源》,其引《主治秘要》云:“(升麻)性温味辛,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又说:“其用有四,……升阳于至阴之下二也,……去风邪在皮  相似文献   

9.
<正>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载:“甘草甘缓,协和群品,善治百邪”。后世医家,亦多唱和,并将此编成歌诀谓:“甘草甘温和诸方”、“喘咳疮肿解百毒”。由此近代诸氏庶几形成了是方必用甘草。查证“方书之祖”《伤寒论》、《金匮要略》载方250首,竟有130首未用甘草,清代名医徐大椿在《用药如用兵论》中亦明确指出:“甘草、人参误用致害”。这说明甘草非能“和诸方”、“解百毒”,笔者就此谈谈甘草的禁忌。1 七情反伍禁忌甘草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一度时期曾被人否定,就连《中药大辞典》1977年版也倾向这种观点,解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笔者对“升麻主升”存有疑问,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正义》、《中药大辞典》均言其有上升之性。但是,对“升麻主降”的作用,古今书籍中均未见提及,余对升麻的性味、归经、主治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观察,认为升麻有“主清主降”的作用,略述以下管见。  相似文献   

11.
升麻常见伪品的性状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麻,始载于《名医别录》,是一味常用中药。李时珍日:“其叶似麻,其性上升,故名。”它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的功能。主要含有:p谷甾醇、升麻醇、升麻醇木糖苷、去羟北升醇等化学成分。《中国药典》(2000版)对其来源定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 Maxim,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茎。但因升麻在各地有很多异物同名品,加之历代本草对其记载又不统一,故升麻的品种较混乱,有些品种虽有升麻之名,但与正品升麻无论是在植物基原方面或是在功效主治方面均有不同。为便于基层中药工作者及时,方便的鉴别升麻之真伪,现将其正品及常见的伪品野升麻、南升麻、白升麻、腺毛马兰等主要性状特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甘草琐言     
何任 《新中医》1991,23(1):21-22
习医之初,读《药性赋》,但知“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开始未能明瞭甘草之真正效用。进而读《本草》,知甘草性平味甘,是心、脾二经药。补虚缓急,必以炙用。泻火则生用。如此则大体上对甘草有所了  相似文献   

13.
"阴阳毒"之病机在于"毒邪"从口鼻咽喉进入机体,毒邪蕴于咽喉,所以均可出现"咽喉痛"症状,如果邪气停聚与表,在表浅者,阳气热盛而壅与上,故出现斑似锦纹;若邪气由咽喉要道直入里,出现气血凝滞不通,阳气无法到达头面四肢,所以头面四肢失去阳气的温煦,出现面目青,周身疼痛等症状。《金匮要略》采用升麻鳖甲汤治疗"阴阳毒",阳毒加用蜀椒之辛热之品,阴毒反而将其去除。一些医家认为是因为错简,以徐大椿、王孟英为代表。但也有医家并不那样认为,以赵以德、尤怡为代表。笔者认为并不是错简,张仲景在"阴阳毒"这一治疗上,体现的是辨病结合辨证来治疗,以"升麻鳖甲汤加减"贯穿前后,阴阳毒总为"毒邪"侵犯机体,用升麻为君药解百毒,当归、鳖甲养阴、活血,行瘀。甘草清热解毒。阳毒用蜀椒、雄黄之阳性同气相求引上犯之火热邪气下行。阴毒去之在于其二者的辛热之性恐让阴气受损。体现了一病用一方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补中益气汤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斌  吴敏毓 《中成药》1995,17(1):42-43
补中益气汤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皖南医学院(芜湖241001)汤斌,吴敏毓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首载于《脾胃论》,由李氏根据《内经》中,"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该方由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干姜、大枣组成。...  相似文献   

15.
升麻一药向为历代医家重用,但它的性能功用,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运用小剂量升麻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咳嗽气促症状,已获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关于升麻的药理学作用升麻为毛茛科植物,《神农本草经》记载:性甘、辛,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其功效主要为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金·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论升麻时,引《主治秘要》语云:  相似文献   

16.
八角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士峰  傅承新  吴平  潘远江 《中草药》2004,35(2):143-144
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 (Hance) M.Cheng et.Ying.,又称“鬼臼”,属于小檗科,小檗属。它在《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鬼臼,味辛温,主杀蛊毒鬼注精物,辟恶气不详,逐邪解百毒……”。后来的《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和《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著名医籍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7.
梁莲凤 《山西中医》2007,23(6):55-56
升麻隶属毛茛科,包括兴安升麻、西升麻、单穗升麻、南川升麻、小升麻以及总状升麻等主要品种,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及山西等地,其根茎入药,夏秋两季采挖,晒干切片。兴安升麻是我国特有品种,已载入《中国药典》,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发表透疹的  相似文献   

18.
黄广欣  龚苏晓  许浚  姚奕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20,51(10):2651-2660
升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我国传统发散风热类中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升麻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通过查阅文献,在对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定义,从生源途径、药效、传统药性、不同配伍中显效成分几个方面对升麻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升麻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升麻葛根汤出于《阎氏小儿方论》,由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解肌透疹功用,为治疗小儿麻疹初发、或透发不畅的常用方剂。家父绍景临床根据经络辨证,运用此方加味治疗诸多疑难杂症,屡奏奇功。现整理数则于下,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20.
升麻葛根汤来自《闫氏小儿方论》,由升麻、葛根、白芍、炙甘草组成,具有解肌透疹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麻疹初起未发,或发而未透,身热头痛等症。近年来,笔者谨守病机,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多获良效,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