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轩  陈泽林  郭义 《中国针灸》2011,31(1):79-81
本文系统介绍了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关于药罐疗法的罐具、操作要领等,并对近三十年来关于药罐疗法的相关文献适应症进行了归纳,旨在整理药罐疗法所用罐具,药罐种类,操作方法,适应症,以及拔罐部位和所用药物,以期对药罐疗法的临床应用状况有个整体认识,为药罐疗法更有效地在临床运用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拔罐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目前关于拔罐器材的设计与研究较多,笔者对拔罐器材的有关文献和专利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拔罐器材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改良罐具的发展方向,以期能为拔罐疗法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拔罐疗法作为最古老医疗方法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时期;欧洲学者普遍认为这一疗法发源于中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并由埃及人最早将其推广到希腊和罗马;拔罐疗法早期主要用于虫兽咬伤引起的炎症、痛症以及肌肉骨骼疾病,并随发展逐渐应用到慢性病、妇科疾病及重大疾病康复中;使用的罐具、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充实;操作者也由医生、外科理发师(Barber surgeon)发展到专门人员;操作方法则主要根据是否划破皮肤及放出"体液"分为"干罐"和"湿罐"两种;尽管近代拔罐疗法在一些欧州国家曾一度消禁,但在俄罗斯及波兰等国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在运动医学中;随着临床与机制研究的不断开展,这一古老的疗法又重新回归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多功能穴位罐”的镇痛及解痉效应。 方法 使用“多功能穴位罐”对大鼠“神阙”穴拔罐并予电针对照,观察大鼠痛阈及解除胃痉挛作用。 结果 镇痛效应与电针作用相近。 结论 该罐将拔罐疗法与针刺疗法融为一体,拔罐时,罐具内附加的“针片”刺激穴位,起到“针罐合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拔罐疗法经不断的改良和发展,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在传统认识上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治病机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可归纳总结如下;1传统认识根据拔罐疗法的治疗病种、罐具选择、操作方式、穴位经络配合等情况,我们认为拔罐疗法具有泄热解毒、祛风散寒、行气活  相似文献   

6.
拔罐疗法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罐疗法是指用排除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的方法.其为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外治法,临床常用的有闪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近年来,拔罐疗法临床报道较多.现将近5年来拔罐疗法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走罐疗法是近现代兴起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属于拔罐法范畴,其操作方法兼具拔罐与刮痧疗法的特点,即将罐吸附于皮肤后,依靠有润滑功能的介质,通过反复推动罐具,使罐体在皮肤表面一定范围内运动,至局部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走罐疗法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腰背痛的治疗,无论作为单一疗法,还是协同治疗手段,皆被证明在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走罐疗法的施术部位广泛,介质选择和补泻手法多样,但尚缺乏一套标准的操作规范,仍需通过设计严谨、合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一步完善治疗准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们团队在拔罐研究中所取得成果。考证了拔罐疗法的源流发展;提出“针之理即罐之理”“天人地层次理论”和“象思维”应用于拔罐;明确了拔罐补泻的操作方法,创立了推拿罐疗法;总结了拔罐疗法的适应病谱,开展优势病症的拔罐临床疗效观察;机制研究发现,拔罐通过改善能量代谢,调节免疫等多途径起效;并开发拔罐仪器,制定拔罐的相关标准,编写拔罐教材与专著;创建了全国性学术组织,推动了拔罐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略谈拔罐后起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禾昌  叶明柱 《中国针灸》1998,18(11):663-664
拔罐疗法为针灸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疗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毫针、皮肤针、三棱针等刺法同用。有时起罐后拔罐部位有水泡出现,教科书及一些针灸专著都认为系“留罐时间太长”所致,因此有些人视拔罐后起泡为拔罐操作失误。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拔罐后起泡不能这样简单解释。兹就拔罐后起泡的利弊,谈点滴看法,供同道参考。1 拔罐起泡的规律留罐时间太长是导致拔罐起泡的一个因素。然而同样的留罐时间,有些人起泡,有些人却不起泡,甚至再留更长的时间也不会起泡,可见留罐时间太长并不是导致拔罐起泡的唯一原因。1.1 起泡与疾病的…  相似文献   

10.
拔罐疗法应用广泛,目前对其作用机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罐斑、罐压[1-3]等方面,认为拔罐疗法具有机械刺激作用、负压效应、温热作用、镇痛作用等.该疗法可能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通过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相对匮乏的机理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拔罐疗法的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观察大椎穴拔罐对健康成人背部腧穴部位皮肤的血流变化,探讨拔罐疗法对其血流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拔罐疗法最初用在外科治疗疮疡时吸血排脓,随着医疗经验不断累积,火罐的质量和拔罐方法均有改进和发展,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内外妇儿各科均有其适应证,常与针刺配合使用,且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临床常见针刺配合拔罐法治疗的报导。就近5年关于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分析,从闪罐、走罐、排罐及刺络拔罐等4个方面来阐述拔罐法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概况,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1理论基础1.1中医外治法出痧治疗的沿革、理论基础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传统中医药历经数千年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渐从中衍生而来,并不断在创新和总结中一步步成长。目前,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保健和治疗方法。拔罐法又称"火罐法""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借助热力排去罐体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造成皮下瘀血的一种疗法。走罐,亦称推罐,是拔罐疗法中的一  相似文献   

13.
<正>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属拔罐法,亦属于古代壮医角法范畴,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独创的一种治疗方式。壮医药物竹罐疗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不同于一般的拔罐疗法,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基本操作手法为:先将制备好的壮药煎煮至沸腾,投入特制的竹罐,再将其加热,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针罐疗法在国内的研究现状。通过整理近10年关于针罐疗法中留针拔罐疗法的应用现状的相关文献报道,发现针罐疗法中留针拔罐的临床应用较多,但质量不高,在机理研究方面关注度较低。提出目前针罐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进一步了解针罐疗法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15.
收集、整理并总结了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三大中文数据库中关于拔罐疗法的医学文献,检索标题或关键词为"拔罐"或"走罐"或"闪罐"或"刺络拔罐"或"药罐",搜索范围为1953年至2015年7月15日收录的医学文献。从拔罐疗法的临床表现形式、临床适应症及机制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力求从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两个不同角度对拔罐疗法做全面详尽的综述。文献分析结果表明拔罐疗法发展至今有多种表现形式,治疗疾病范围涵盖内、外、妇、儿多个学科,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负压吸引、提升痛阈、增加皮肤血流量及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近10年罐斑颜色及拔罐疗法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汇总分析罐斑的研究方法,为研究罐斑及罐斑诊疗意义提供新思路,以期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研究罐斑效应,提高罐诊标准化、规范化进度,从而提升拔罐疗法学术价值及地位。  相似文献   

17.
姜兴鹏主任中医师在传统天灸疗法基础上,将天灸与拔罐结合起来,研发出天灸罐这一新灸具。天灸罐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的特点,在临床运用中疗效较好。本研究将从天灸罐的研制思路、临床施治、应用展望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平衡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平衡罐疗法对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将105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拔罐组与平衡罐组,分别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口服、拔罐与平衡罐治疗,观察治疗3周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Oswestry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3组的疗效比较,平衡罐治疗组相对于前两组均具有显著的差异(u=2.325或1.987,均P<0.05),而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u=0.396,P>0.05)。平衡罐治疗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Oswestry指数相对于拔罐疗法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1),而拔罐疗法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平衡罐疗法是治疗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整理、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及专家意见调查等方式形成传统牛角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指出施术部位、操作步骤、施术方式、起罐方法、拔罐后处理方式、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罐斑效应评价体系等,为传统拔罐疗法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灸罐药雾疗法,是一种使用于神阔穴的灸罐结合疗法,它采用隔物灸法,同时在艾住中灵活掺入药物本,置于脐部点燃后,用拔罐将其吸附罩住,使药雾热浓缩在拔罐之内,这样所灸部位在药雾热及拔罐的作用下,产生药物吸入、神经刺激、经络传导,从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目地。神阙穴的灸罐药雾疗法@王双明$安徽阜阳地区医院!236004@梁兆一$人民卫生出版社!100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