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成  祝会斌  方汉林  卢荣鑫 《安徽医学》2013,34(12):1797-1799
目的 分析150例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分析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依据.方法 150例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常规清扫各部位淋巴结,并分别标记送病理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清扫方式.结果本组136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本组清扫淋巴结累计1 233枚,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8.3枚,517枚淋巴结有转移,转移率为42.6%.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上纵隔,颈部食管旁及锁骨上,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在上纵隔、颈部和腹部均能发现转移,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下纵隔和上腹腔.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越深,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率相关.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胸中段食管癌行隆突下淋巴结,下胸段食管旁,胃小弯侧淋巴结清扫.胸下段食管癌行隆突下淋巴结,下纵隔淋巴结,胃小弯侧,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食管癌病灶长度越长,肿瘤分化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胸段食管癌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62例胸段食管癌采用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262例共清扫淋巴结5766枚,平均22枚/例,其中749枚见淋巴结转移,全组152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8.1%。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方向主要向中上纵隔及颈部,中段癌颈、胸、腹三区域皆可转移。胸下段癌主要向中下纵隔及腹部转移。结论胸段食管癌的预后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生物学特性、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范围等因素密切相关。胸上段、中段癌可选择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癌慎选该术式。该术式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率及临床病理分期的准确性,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率,特别是少数淋巴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少辉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97-1899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便探讨提高胸段食管鳞癌的根治性、减少复发、改善长期疗效的术式.方法 选择2000-2004年在我院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20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Ivor-Lewis术145例,右胸、腹正中、左颈三切口55例,清扫的淋巴结详细标记后送病理检查.分析不同部位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本组共清扫淋巴结3 219枚,有癌转移752枚(23.4%).食管癌旁(252枚,占33.5%)、隆突下(156枚,占20.7%)、胃左血管旁(150枚,占20.0%)、下肺静脉旁(108枚,占14.4%)、贲门旁(80枚,占10.6%)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主要是食管癌旁(占60.0%)、隆突下(占33.3%)和颈部(占6.7%);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主要是食管癌旁(38.2%)、隆突下(28.8%)、下肺静脉旁(16.1%)等;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分别是食管癌旁(28.6%)、胃左血管旁(27.0%)、贲门旁(15.6%)、隆突下(14.6%)和下肺静脉旁(14.2%).患者5年生存率达54.3%.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薛信乐  韩大力 《河北医学》2014,(8):1281-1284
目的:探究不同分型食管癌交界部腺癌(AEG)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以我院2007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58例食管癌胃交界部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上腹、左胸入路淋巴清扫术,术后对各分型淋巴结转移的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予以探讨。结果:158例患者术中共清扫淋巴结2449枚,平均每例清扫15.5枚,其中证实有105例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总数转移度711枚,转移度为29.0%,其中胸下段食管旁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以SiewertⅠ型患者为主。AEG患者淋巴结转移与否在肿瘤大小和病理分期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EG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和病理分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Siewert分型,Ⅰ型、Ⅱ型的AEG患者均可选择经上腹左胸两切口,而Ⅲ型AEG患者则可选择单一经腹切口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5.
李昌炎  冒志明 《河北医学》2000,6(11):1011-1012
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取自本院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间收治的食管癌病例共 4 0 0例 ,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 :男 2 56例 ,女 144例 ,年龄 2 7岁至 82岁 ,有淋巴结转移 2 0 4例 ,转移率 51%。按标准分类 ,胸上段 39例 ,胸中段 2 0 4例 ,胸下段 157例。手术进路 ,肿瘤位于主A弓水平取右侧胸部后外侧第六肋床进胸及上腹正中切口 ,行右侧超胸顶或颈部吻合 ,其余取左侧第六肋床进胸 ,经胸颈部吻合 [1]或颈部切口食管胃吻合。 2例内脏反位取右侧进胸。术前均未经放疗、化疗 ,术中均作食管次全切除、手术野淋巴结广泛清扫。原发灶常规取材 …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彩超加CT对108例胸段食管癌进行常规术前检查,提示有下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实施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共31例。结果31例中有下颈部淋巴结转移27例(87.1%),其中胸上段癌、中段癌、下段癌的转移率分别为83.3%、92.9%和80.0%(P〉0.05),但在108例中的转移率为25.0%;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20例,转移率64.5%;术后3年生存率46.2%;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41.9%。结论彩超加CT判断下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是可行的,可将其列为胸段食管癌的常规术前检查;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降低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性。方法:采用右前胸、颈、腹三切口施行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152例。结果:医院内手术死亡3例(2.0%),全组病人淋巴结转移率为55.9%(85/152),颈、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1%(23/152)、44.1%(67/152)、22.4%(34/152)。纵隔淋巴结转移与病变部位无关,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胸上、中段食管鳞癌,转移率分别为22.2%(8/36)、16,7%(13/78);腹腔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胸中、下段食管鳞癌,转移率分别为23.1%(18/78)、34.2%(13/38);颈淋巴结转移率在PT1~P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PT3、PT4与PT1、PT2纵隔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胸段食管癌易发生纵隔、颈部、腹腔淋巴结转移;(2)胸段食管癌浸润早期即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3)三野淋巴结清扫对胸段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整块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是目前治疗食管癌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区域淋巴结彻底廓清是食管癌根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主要转移部位,该处淋巴结的清扫对减少术后上纵隔及颈部复发,以及选择颈清扫术与否有重要指导意义。2002年3月~2005年8月,我们对55例胸段食管癌进行了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胸段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重点清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以明确纵隔淋巴结清扫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5月118例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贲门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病例共清扫纵隔淋巴结362枚,平均清扫每例淋巴结数(3.1±0.4)枚。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25.4%(30/118),转移度为11.6%(42/362)。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是否累及食管下段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腺癌其分化程度越低,肿块越大(最大直径超过3 cm),浸润越深,食管下端累及越容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临床工作中对这些患者应该常规行纵隔淋巴结清扫(主要是下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胸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在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Mc Keown手术(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32例患者,此32例患者术前1周内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取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作为是否转移标准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胸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结果术前6例患者彩超提示淋巴结肿大,术后6例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胸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有积极意义,可作为胸段食管癌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胸段食管癌颈、胸、腹三野扩大根治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扩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提高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根治性和外科分期的正确性。方法  4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接受了颈、胸、腹三野淋巴清扫术 ,清扫范围包括双侧下颈 (1 0 1组 ) ,锁骨上区 (1 0 4组 )和全纵隔 (1 0 5~ 1 1 1组 )及上腹部区域淋巴结。结果  36例 (90 % )患者获根治性切除 ,术后并发症 1 8例 (45 .0 % ) ,手术死亡 1例 (2 .5 % ) ,2 3例 (57.5 % )淋巴结受累。颈部、上纵隔、中下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0 .0 %、2 0 .0 %、30 .0 %、2 2 .5 % (P >0 .0 5)。由于淋巴结清扫范围扩大使 1 2例 (30 % )患者获得常规术式无法获得的根治性切除及正确的病理分期。结论 胸段食管癌早期即可发生广泛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 ,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外科分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胸下段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胸下段癌淋巴结转移规律,评价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淋巴结清扫术范围分为2组,三野组:45例,经右胸后外侧切口,颈一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二野组:42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隆凸水平之下胸一腹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对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CT检查结果及3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9%)高于二野组(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野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1%,颈、胸、腹野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44%和58%;二野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4%,胸、腹野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与60%。三野组的3年生存率(55.2%)高于二野组(46.3%)(X^2=6.73,P〈0.05)。但二野组中下颈部及上纵隔CT检查显示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8%,其3年生存率(54.6%)与三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X^2=3.24,P〉0.05)。结论食管胸下段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呈区域性和上、下双向转移,三野组预后较二野组好。但若中下颈部、上纵隔CT检查显示阴性,选择经左胸径路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胸段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及判断病理分期。方法:对30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切除癌肿的同时,施行了颈、胸、腹三区域淋巴清扫术。结果:305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28例(9.06%),淋巴结受累194例(62.99%),术后死亡3例(0.97%)。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21%、53.20%、12.72%。结论:胸段食管癌易发生广泛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率和临床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1210例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1210例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全组清扫淋巴结30539枚,平均25±11.0(2-78)枚。655例患者发现转移淋巴结共2655枚,中位转移数3(1,5)枚。脉管瘤栓、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淋巴结总数、肿瘤长度和神经累及是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危险因素有选择地进行广泛的淋巴结清扫术。中上段癌行三野淋巴结清扫较为适合,胸下段癌可行二野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手术入路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术前常规进行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以判断肿瘤切除可能性,评估肿瘤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指导手术入路选择。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术前螺旋CT对肿瘤外侵(主动脉、下肺静脉、心包、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记录手术入路及淋巴结清扫结果。结果术前螺旋CT诊断主动脉、下肺静脉、心包、气管/支气管受侵犯的敏感性分别为77.78%、75.00%、80.00%、75.00%,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9.39%;82例患者完成根治手术,其中左胸手术55例,右胸手术27例,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6~70枚,平均清扫淋巴结17.49枚,全组清扫淋巴结总数为1652枚;术前螺旋CT提示,7例患者上纵隔淋巴结可疑转移改为经右胸入路,5例患者食管壁无明显增厚、无明显淋巴结肿大改为左胸手术,6例患者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分别选择对术野暴露充分的手术入路。结论术前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肿瘤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手术入路的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18F-FDG SPET/CT扫描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金标准比较,评价18F-FDG SPET/CT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首程治疗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40例患者,术前1周内行18F-FDG SPET/CT检查,将18F-FDG SPET/CT诊断食管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组共清除淋巴结1216枚,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30.4枚(15~55枚),淋巴结转移率67.5%。SPET/CT诊断食管癌总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4.4%、84.6%和57.5%。但进一步分析SPET/CT诊断对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及腹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低,分别为35.0%、50.0%、32.5%和27.5%。其中转移淋巴结短径〈0.8cm、0.8~1.2cm和〉1.2cm的准确性分别为0.0%、43.8%和84.6%。结论 18F-FDG S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及准确性较低;对转移淋巴结短径〉1.2cm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食管中段鳞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分析,指导食管中段鳞癌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65例食管中段鳞癌手术中共清扫淋巴结521枚,有转移淋巴结108枚。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分析,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统计学分析,阐述食管中段鳞癌淋巴结廓清范围。结果食管中段鳞癌多有癌肿旁,隆突区,下肺韧带区、腹腔胃左血管旁,胃小弯网膜及贲门上下区等区域淋巴结转移。结论食管中段鳞癌要进行规范的二野淋巴结清扫,同时术后1个月内辅助第三野(颈部及上胸段)规范的放射治疗,尽可能做到根治,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回顾分析106例胸段食管癌标本及淋巴结清扫标本和临床资料,作淋巴结转移癌与癌长度,深度及临床分期的相关分析。结果食管癌长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上胸段食管癌同样需要清扫胃左血管旁和贲门旁淋巴结。提示,胸段食管癌需作胸腹甚至颈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370例肺癌根治性肺叶或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按标准肺癌淋巴结分布规律对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进行了根治清扫,共清除纵隔和肺门淋巴结1746枚。手术切除的肺叶和淋巴结行病理切片检查,其中鳞癌211例,腺癌123例,大细胞肺癌11例,小细胞肺癌16例,其他类型9例。根据病理标本结果,对肿瘤部位、分型、大小、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70例中181例(48.9%)存在N1或N2以及N1和N2共同淋巴结转移,其中N2淋巴结转移共138例(37.3%)。手术清除纵隔淋巴结1200枚,其中转移淋巴结(N2)262枚,纵隔淋巴结转移度21.8%。结论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机会很大,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肺癌淋巴结转移与肺癌部位、细胞类型、肿瘤T分级和细胞分化程度都有密切关系。手术要达到根治目的 ,应进行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根治性清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扩大二野清扫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对52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以Ivor-Lewis术式为基础进行扩大二野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5%(19/52),死亡1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0%(26/52)。共清扫淋巴结1 426枚,其中99枚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6.9%;主要集中在颈深组、食管旁、喉返神经旁、隆突下、贲门区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3%、19.2%、7.6%、13.4%、25%和5.7%;转移度分别为15.2%、17.2%、6.1%、19.2%、24.2%和3.0%。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和52.1%,转移度分别为1.9%和7.1%,两者转移率和转移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78、1.083,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有广泛转移的倾向,颈深区及上纵隔区域是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Ivor-Lewi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现代二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颈深区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