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中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需要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组(OT组)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PDT组),各42例。OT组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PDT组行经皮气管切开术,观察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PDT组手术时间为(8.35±1.76)min.切El大小为(1.27±0.20)cm,术中出血量为(6.03±1.70)ml,伤口愈合时间为(4.5±0.5)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安全快速,出血量少,创伤小,伤口愈合时间快,并发症少,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抢救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萍  缪建章  杜如飞  苏琴  李娟  何美娥  高琴霞 《中外医疗》2012,31(19):35+37-35,37
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0D在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成PDT组(24例)及OTN(24例)对手术操作时间、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出血量、局麻药用量、伤El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切口长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操作时间PDTm(8.2±3.4)min,与OT组(18.2±3.5)min比较,P〈0.01,PDT组病气管切开时生命体征波动小,伤口愈合后疤痕较小。OT组气管切开时生命体征波动大,伤口愈合时问较长,出血较多。结论PDT较OT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OT)在ICU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ICU需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PDT和OT两组。PDT组20例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OT组20例行常规气管切开术。结果:PDT组平均手术时间(9±4.60)min,出血量(8.6±3.0)ml,OT组平均手术时间(36.5±11.5)min,出血量(25.4±4.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气管切开术无增多倾向(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并发症未见增多,适合在急救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急危重症治疗中应用的对照研究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PDT组(21例)与OT组(25例)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从开始穿刺至置管成功5~20min,平均(8±2.6)min.OT组从切皮至置管需20~40min,平均(28±6.8)min,PDT组手术时间明显比OT组短(P<0.01);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OT组为2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拔管后切口的愈合也较OT组快,PDT组为3~5天,OT组为5~7天.结论 PDT简单快捷,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RICU中2005年8月~2009年7月66例有气管切开证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各33例,PDT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差异指标。结果:PDT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O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安全、快捷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54例行气管切开术的EICU重症患者中28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另26例行传统的开放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观察2组手术经历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DT组手术经历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小于或短于O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OT组.结论 EICU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措施中,PDT较OT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基层医院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例77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组(31例)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小于OT组(P<0.05).PDT组出现皮下气肿1例;OT组出现皮下气肿4例,切口出血3例,气管导管脱出1例.PDT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OT组(P<0.05).结论 PDT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危重病患者救治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选择45例入住ICU(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的不同分组,其中PDT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19例,0T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26例,观察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缺氧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PD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缺氧时间均小于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出血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在重症肺炎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56例行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组30例,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 OT)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皮下气肿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PDT组比OT组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气肿的发生率PDT组较OT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且轻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性、简易度和效价比优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的微创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0.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常规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在S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PDT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明显低于OT组(P<0.05),PDT组操作时间6~11分钟,平均8.43±1.70.OT组操作时间14~35min,平均24.45±6.27.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在SICU危重患者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重型脑病与经皮气管切开术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治强  董伟  樊洪 《重庆医学》2006,35(15):1399-1399
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重型脑病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方法随机分配,PDT组30例,采用导丝扩张钳法行经皮气管切开术;OT组28例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氧饱和度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果PDT组2例失败,PDT组比OT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少,切口瘢痕小。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快速、安全、简单、微创的特点,神经外科医师可独立完成,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覃建泽  廖培生 《广西医学》2012,34(3):332-334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O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呼吸道梗阻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PDT组51例,OT组52例,观察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术中出血量(8.5±3.1)ml,显著少于OT组的(26.2±12.8)ml(P<0.01).PDT组手术成功率为88.2%,OT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声嘶、拔管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OT组(P<0.05).结论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创伤小、较安全的手术,但有些病人不宜使用.传统手术是一种适合所有患者的可靠的、安全性高的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旋切术(PDT)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患者行PDT,观察其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及后期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安全性等,并与传统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进行比较.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9.5±6.3)分钟,术中出血量(11±9.5)ml,切口长度(1.45+0.15)cm,切口愈合时间(4±2)d;OT组手术时间(26.60±8.15)min,术中出血量(25.5±12.2)ml,切口长度(4.1±0.32)cm,切口愈合时间(9±2)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组手术时间短,愈合快,出血量少,围手术期和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术式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适用于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组16例,外科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16例.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气管闭合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及切口渗血量.结果 PDT组与OT组相比,PDT组操作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降低、术后渗血少、气管闭合时间及切口闭合时间缩短.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外科气管切开术(OT)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5.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比较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在 SICU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 PDT(Portex法 )组和 OT组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  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OT组 (P<0 .0 5 )。 OT组与操作相关死亡率为 1.1% ,PDT组则没有与操作相关的死亡情况发生。 OT组平均操作时间为 2 3.8± 12 .9分钟 ,PDT组为 9.0± 4.1分钟 ,PDT操作时间明显比 OT短 (P<0 .0 1)。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在床边进行 ,操作时间短 ,并发症少 ,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尽管其一次性消耗费用较高 ,但依然在外科危重病人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T)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科开展的PT术90例,并与同期行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T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T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PT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组的皮下气肿、切口溢痰、套管脱出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6例患者行 PDT,36例传统气管切开术在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成功 ,管顺利 ,DT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气管切开组( P <0.01).结论 PDT手术操作时间短,法简单快捷,救及时,患者创伤小,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 ilative Tracheostomy PDT)和传统式外科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rationalTracheostomy OT)的实用性及特点。方法将32例需机械通气ICU(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气管切开,其中PDT组12例(传统式PDT5例,改良式PDT7例),OT组20例,观察二组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手术费用及并发症。结果PD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0.05)。PDT组较OT组手术费用明显增加(p<0.05),而改良后的PDT与OT手术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DT在手术的创伤性、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上明显优于OT,尤其是改良后的PDT明显降低了手术费用,在患者急救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改良式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dilative tracheostomy,MPDT)和传统式外科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rational tracheostomy,0T)的实用性及特点。方法 将65例需机械通气ICU患者采用不同两种方法进行气管切开。其中MPDT组34例,OT组31例,观察两组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手术成本费用及并发症。结果 MPD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OT组(P〈0.05),而手术成本费用及其它并发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MPDT具有安全、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性能相当,而手术材料费用却明显降低,在患者急救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ICU危重症患者寻找一种微创、简便、快速的气管切开方法,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将80例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和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8.5±4.2)min、切口长度(1.4±0.2)cm、出血量(5.4±1.6)mL、切口愈合时间(6.5±1.2)d、瘢痕面积(0.4±0.23)cm2与ST组的手术时间(23.4±9.1)min、切口长度(4.5±0.3)cm、出血量(17.1±3.1)mL、切口愈合时间(9.5±2.1)d、瘢痕面积(0.8±0.37)c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PDT组(5%)明显小于ST组(30%),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的外科气管切开术,对于ICU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