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孕妇剖宫产术中血糖值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8月我院产科住院择期剖宫产128例健康孕妇及其新生儿,孕妇剖宫产产时即刻检测血糖,新生儿在生后30min测定血糖。结果 128例新生儿中22例发生低血糖占16.4%,剖宫产前孕妇低血糖占56.3%,与正常血糖孕妇所产新生儿相比,其呈正相关。结论低血糖孕妇所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产时影响新生儿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32例产妇分娩方式、分娩时相关指标及产前禁食时间等资料加以收集,分析新生儿血糖变化情况。结果38例产妇产后即时血糖≥11.1mmol/L,94例产妇产后即时血糖<11.1mmol/L,新生儿出生后即时血糖平均值二者差异显著(P<0.05)。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儿血糖水平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132例新生儿中共有低血糖新生儿24例,其产妇产时酮体阳性率为83.3%,其余血糖正常新生儿产妇产时酮体阳性率为37.0%,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产前禁食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即时血糖、产时酮体阳性率均对新生儿血糖有一定影响。为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临床医护人员应鼓励孕妇采取适当分娩方式,剖宫产产妇应将产前禁食时间适当缩短,顺产产妇产程中鼓励其进食,确保产妇产时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
孕妇产时相关因素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峰  王凤英  周齐  刘维靖 《北京医学》2004,26(4):247-249
目的 探讨孕妇产时相关因素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 记录263例孕妇产前禁食时间,检测分娩时血糖、尿常规及新生儿出生后30min血糖,同时记录分娩方式.结果 采用单因素两两比较,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21.1%)较阴道产组高,新生儿低血糖组母亲产前禁食时间[(14.26±1.90)h]、产时发生低血糖率(67.6%)及合并酮症率(85.3%)均较正常新生儿血糖组高(P均<0.01).将以上各因素与新生儿血糖做Logistic回归.孕妇产时血糖与新生儿血糖关系最密切,Chi-Square检验P<0.01,回归方程有意义.新生儿血糖与孕妇产时血糖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孕妇产时血糖与新生儿血糖呈直线正相关.产程中应鼓励进食,剖宫产孕妇产前应缩短禁食时间,以减少孕妇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碳水化合物饮料在剖宫产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6例单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术前是否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分为加速产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delivery,ERAD)组及对照组,探究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对产妇术前补液、术后康复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在禁食<12 h的患者中,ERAD组较对照组补液率更低,平均补液量更少(P<0.05);ERAD组术后排气药物使用率更低(P<0.05);在无腹部手术史的产妇中,ERAD组术后24 h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术后发热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排气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出室血糖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中,ERAD组新生儿入观察室血糖较对照组更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剖宫产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可能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术前输液补糖对降低产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方法 122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所有产妇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禁食≥8 h.实验组术前3 h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复方乳酸钠注射液500 ml,对照组未给予输液补糖,测定两组术前产妇即时血糖、新生儿出生30 min未开奶血糖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产妇和新生儿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低血糖发生率为6.7%(4/63),对照组产妇低血糖发生率为35.6%(2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3.1%(2/63),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32.2%(19/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剖宫产术前输液补糖,能明显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血糖,降低其低血糖的发生率,宜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数字健康管理平台进行的个性化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数字健康个性化营养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增重、产前血糖和血脂变化情况、母婴结局.结果:干预组孕妇孕期增重、产前空腹血糖(FBG)、产前餐后2h血糖(2 h PBG)、孕期胰岛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分娩孕周大于对照组(P<0.05),但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健康个性化营养管理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的合理增长,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母婴结局不良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孕妇产时血糖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培  邓志校  张晓薇 《广东医学》2002,23(4):412-413
目的 探讨孕妇产时血糖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70例孕妇分娩后的即时血糖与新生儿出生后即时血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分娩后产妇即时血糖与分娩方式有关(F=19,66,P<0.01);顺产组、钳产且及剖宫产组孕妇分娩后的即时血糖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分娩后新生儿的即时血糖与分娩方式有关(F=5.64,P<0.05);顺产组、钳产组及剖宫产组新生儿出生后即时血糖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顺产组与剖宫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钳产组新生儿无一例发生低血糖,结论 对于剖宫产的孕妇在产程中适当地补充葡萄糖,可以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并探讨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为临床实施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要求阴道分娩的孕妇80例。根据孕妇的最终分娩方式,将其分为A组(成功阴道分娩)39例和B组(阴道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41例。对比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分娩过程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及其Apgar评分等临床资料。结果:A组上次剖宫产距今时间为(4.38±2.39)a,分娩过程出血量为(128.73±15.52)mL,第一产程时间为(9.82±1.57) h;B 组上次剖宫产距今时间为(3.59±0.91) a,分娩过程出血量为(395.37±76.19)mL,第一产程时间为(13.47±2.64)h。 A组上次剖宫产距今时间显著长于B组,而分娩过程出血量、第一产程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新生儿体重为(2.83±0.48)kg,Apgar评分为(8.48±1.27)分,B组新生儿体重为(3.61±0.49)kg,Apgar评分为(6.24±1.14)分。 A组的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B组,而Apgar评分则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术前应当做好子宫疤痕、胎儿体重等情况的评估,术中密切关注产妇和胎儿情况,掌握好行剖宫产的指征,保证分娩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戴青里 《四川医学》2013,34(5):709-710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母婴产后并发症。方法将6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为两组,A组34例经产前筛查并确诊,经过规范治疗,且血糖控制理想;B组30例也经过产前确诊,但血糖控制不理想;并选择同期5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C组;对比三组的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结果 A组孕妇的先兆子痫、妊高症、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难产及软产道损伤、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孕妇以上各项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GD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血糖水平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科行规律的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空腹血糖(FB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分成三组,比较三组孕妇血糖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分析孕妇血糖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GDM组和GIGT组孕妇间FB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孕妇F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GIGT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765.7±228.1)g、(3308.1±234.4)g和(2912.4±216.5)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间巨大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血糖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血糖水平正相关,血糖水平高的孕妇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妊娠期孕妇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999年8月至2008年10月贵州省黔南州中医院妇产科分娩的80例妊娠期诊断为糖代谢异常孕妇,并进行血糖监测的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组孕妇35例,妊娠期糖尿病型组A1型孕妇(GDMA1)组25例,妊娠期糖尿病型组A2型孕妇(GDMA2)组20例。比较三组孕妇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水中发生率的关系。结果GIGT组、GDMA。组、GDMA:组三组孕妇所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8.57%,8.00%,5.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即刻血糖水平与孕妇血糖水平不相关(P=0.256,0.859,0.312)。结论孕妇妊娠期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对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有限,对高危新生儿出生后的严密血糖监测、及时喂养,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期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GDM孕妇根据孕期血糖控制水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结局,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除剖宫产外,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P〈0.01)。结论GDM患者孕期血糖控制水平与母婴结局密切相关,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可有效降低生产风险,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周校燕 《吉林医学》2014,(35):7848-7849
目的:探讨产前高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的产妇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临产时体重指数(BMI)≥28 kg/m2的作为观察组,110例临产时BMI<28 kg/m2且≥18 kg/m2作为对照组,对其产后出血、难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用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例产后出血、难产、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高体重指数能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深圳市孕妇妊娠期适宜体重增长范围.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008例足月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679例,正常体重组(BMI 18.5~23.9 kg/m2)2003例,超重组(BMI>23.9~27.9 kg/m2)278例,肥胖组(BMI>27.9 kg/m2)48例.分析各组正常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母亲的孕期增重,并计算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900~3499 9产妇的孕期平均增重,作为各孕前BMI组孕期适宜的体重增长.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重组中分娩巨大儿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明显高于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长和适宜增重范围:低体重组12.00~18.00kg,平均(15.06±4.52)kg;正常体重组12.00~17.50 kg,平均(15.05±4.20)kg;超重组9.00~15.00kg,平均(12.39±5.17)kg;肥胖组9.00~14.50 kg,平均(12.17±5.09)kg.结论 推荐在深圳地区孕前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的单胎足月妊娠妇女孕期平均体重增长为15 kg左右,适宜增重范围为12.00~18.00kg.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对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孕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瘢痕子宫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产妇40例设为非瘢痕子宫组,对两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40瘢痕子宫组产妇中,发生腹腔粘连的产妇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37.5%),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70.25±38.28)mL,平均手术时间为(64.36±5.63)min;在40非瘢痕子宫组产妇中,发生腹腔粘连的产妇有0例(占患者总数的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89.56±35.69)mL,平均手术时间为(49.88±4.88)min。非瘢痕子宫组产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瘢痕子宫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瘢痕子宫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42±0.56) kg,Apgar评分为(7.98±1.68)分;非瘢痕子宫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48±0.48)kg,Apgar评分为(7.92±1.88)分。两组新生儿在体重及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的风险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产妇,因此,医务人员在为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应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16.
姜莉 《当代医学》2013,(27):103-104
目的比较第二产程剖宫产和第一产程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沛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产妇共350例,上述产妇中180例选择第一产程剖宫产,作为对照组;其余170例在第二产程行剖宫产,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两组均根据常规剖宫产术步骤进行。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观察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观察两组羊水污染情况,观察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分娩出的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794±562)g;观察组为(3704±679)g;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污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实施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第一产程剖宫产术,故尽量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最好选择第一产程剖宫产。  相似文献   

17.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MNT)在妊娠糖尿病(GDM)实施的方法、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79例GDM孕妇随机分成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36),研究组在营养门诊实施个体化MNT,对照组在糖尿病门诊或妇产科门诊作一般饮食指导.对比个体化MNT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A1级及A2级的病例数、孕期体重增长的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早产,剖宫产、妊高征、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等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孕期体重增长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餐后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A1级病例的比例(95.3%)大于对照组(52.8%),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21±0.75千克,早产、剖宫产、巨大胎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妊高征、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胎儿发育迟缓、围产儿死亡等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无差异.结论实施个体化MNT对GDM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及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理想,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妊娠糖尿病且在有完整产前定期体检记录的6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孕妇划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营养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午餐后2 h血糖以及晚餐后2 h血糖的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孕期体重增加数及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早产、巨大儿与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能够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产妇孕期体重及新生儿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陈旭晖 《中外医疗》2011,30(25):56-57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对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初产妇605名作为研究对象,产前BMI≥28为肥胖组、产前BMI〈28为正常组,孕期BMI增幅〈4为Ⅰ组,4≤BMI≤6为Ⅱ组,〉6为Ⅲ组。以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为观察指标,对各组进行随访。结果产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增加(P〈0.0001);孕期BMI增幅≥4孕妇剖宫产增加、孕期BMI增幅〉6孕妇巨大儿明显增加(P〈0.0001)。结论产前BMI及孕期BMI增幅与妊娠结局有关,控制孕期体重过度增长,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郭琼 《中外医疗》2014,(28):1-2,8
目的通过对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期间所有足月分娩的巨大胎儿(体重≥4 000 g)162例为观察组,以同期足月分娩的162例正常体重(体重〈4 000 g)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孕产次、孕周、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身高为(165.14±4.13)cm,孕前体重为(78.38±6.39)kg,孕期增重(17.21±2.83)kg,对照组孕妇的身高为(26.12±3.32)cm,孕前体重为(66.45±6.12)kg,孕期增重(12.18±2.75)kg,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孕37-40周及孕40+1-41+6周时,观察组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为(41.98%)、(51.85%),对照组巨大胎儿发生率为(54.32%)、(40.7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除顺产率为(23.46%),低于对照组顺产率(50.62%)外,其肩难产率为(6.79%),产钳助产率为(8.64%),剖宫产率为(61.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肩难产率(2.67%),产钳助产率(3.70%),剖宫产率(43.21%)(P〈0.05);观察组的产程异常发生率为(22.8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94%),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73%),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率为(15.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率依次为(8.64%)、(0.61%)、(4.94%)、(6.17%)、(5.56%)(P〈0.05);且观察组男新生儿明显多于女新生儿(P〈0.05)。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密切关注孕妇的身高、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孕周及宫高、腹围等相关因素,以剖宫产作为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