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生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9):54-5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50例小儿手术病人术前肌注阿托品0.02mg/kg或东茛菪碱0.01mg/kg;入室前肌注氯胺酮5mg/kg,待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静脉麻醉用丙泊酚和氯胺酮各200mg成200ml混合液(每毫升含丙泊酚和氯胺酮各1mg)缓慢静注,首次剂量以0.5-1ml/kg,以后视麻醉深度,间隔15—30分钟静注以首次总量的半量,若预计手术在15min内完成可不追加。结果手术时间2.1±1.7h,术中平均用量110±95ml。术中血压和心率与术前无显著变化。术中经鼻导管吸氧SPO2维持在97~100%。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从药理上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两药协同不增加对循环抑制,能减少单独应用时的不良反应,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好,成本低,便于计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的静脉麻醉用于空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丙泊酚、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观察BP、HR、RR、SPO2、病人入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病人术后感觉。结果: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全部病人对手术经过均无痛苦回忆;术后病人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斜颈矫形术中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斜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氯胺酮静脉全麻,另一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麻;结果:氯胺酮组术中循环波动大,而丙泊酚组血压、心率平稳;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麻可降低氯胺酮心血管反应,减少氯胺酮麻醉的不良反应,提高麻醉安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对乳腺手术的效果。方法:术前给予异丙酚2mg/kg匀速静注,手术时给予氯胺酮(1~2)mg/kg缓慢静推,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和患者表现,可追加氯胺酮(0.5~1)mg/kg静注。结果:给予丙泊酚诱导后,HR略有下降,MAP低于诱导前20%以下(P〈0.01),呼吸变浅、变慢,SpO2明显下降(P〈0.05),需特殊处理。给予氯胺酮后,心率、血压均回升。结论: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用于乳腺手术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有不良反应及苏醒稍慢具有局限性,丙泊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快,无蓄积作用.但单纯丙泊酚麻醉可使交感神经受到抑制.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具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减少苏醒时间,减少用药,而且互补相互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加强术中镇痛效果.免去了小儿臂丛阻滞的恐惧心理及单纯氯胺酮的不良反应.本组患儿术中镇痛完善,无知晓,血压平稳,HR改变不明显,呼吸有轻微改变,频率稍慢,手术时间30-60分钟,术中氯胺酮32-100mg,丙泊酚16-80mg,术后清醒时间5-10分钟,术后无头昏,嗜睡、恶心、呕吐、梦幻、谵妄等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丙泊酚镇静中辅以小剂量氯胺酮是否有利于改善麻醉和镇痛效能并减少丙泊酚和氯胺酮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00例,年龄28~65岁,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2组:P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PK组,给予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1%丙泊酚20 m加入氯胺酮50 mg配成约4:1的丙泊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注射.P组单纯静脉推注丙泊酚,以1.5mg/kg开始,每次增加0.5 mg/kg.PK组首次剂量为氯胺酮0.25 mg/kg,此时丙泊酚量按比例约为1 mg/kg,每次增加氯胺酮0.05 mg/kg合并丙泊酚0.2 mg/kg.所有患者注射至睫毛反射消失、胃镜插入时无明显肢体活动等反应时开始内镜检查,此时的静脉药物使用量记录为有效剂量.检查中如有明显体动或吞咽反射则两组患者均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术中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是否有注射痛;记录丙泊酚及氯胺酮有效剂量和丙泊酚总用量;记录有无托下颌、辅助通气,内镜置人时有无体动,意识恢复时间(最后给药至呼之能应的时间),正常行走时间(意识清醒至能正常行走的时间).记录患者术中做梦、清醒后头晕及主观舒适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注射痛(80% vs.30%)、术中托下颌(30%vs.4%)及体动发生率(48% vs.26%)明显高于PK组(P均<0.05),PK组有5例患者术后述头晕.P组丙泊酚有效剂量[(2.15±0.37) vs.(1.05±0.01)mg/kg,P< 0.01]和总用量[(2.38±0.32) vs.(1.15±0.21)mg/kg,P<0.05]显著高于PK组,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检查,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 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单独应用丙泊酚或丙泊酚合用小剂量氯胺酮均可满足操作需要,但丙泊酚1 mg/kg合用氯胺酮0.25 mg/kg是更为安全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其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84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21例),各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麻醉维持以丙泊酚、氯胺酮不同质量比配成混合液(PK液):PK1组2.5∶1、PK2组2∶1、PK3组1.5∶1、PK4组1∶1。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入麻醉药,观察入室、切皮、切皮后30 min及术毕的MBP、HR、SpO2变化、追加氯胺酮次数、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氯胺酮剂量较低的PK1组,在切皮后30 min时点MBP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增快,与入室基础值比较均为P<0.05,其余组无明显变化,4组SpO2正常。麻醉效果比较:氯胺酮剂量较低的PK1组,需追加氯胺酮例数明显增加,与其他组比较P<0.01,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K1组与PK2、PK3比较明显延长(P<0.05),与PK4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小儿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以2~1.5∶1为宜。 相似文献
8.
魏晓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7):707-707
氯胺酮和丙泊酚都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为充分发挥其优点.我院从2003年6月开始应用氯胺酮诱导丙泊酚维持静脉麻醉进行儿童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单纯用丙泊酚麻醉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比较。方法120例行宫腔镜患者随机分成:单纯用丙泊酚(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每组60例,观察记录用药量、呼吸抑制、术中皱眉或肢体扭动发生率,术毕清醒时间。结果丙泊酚用量:A组为(257.7±60.0)mg,B组为(180.2±57.4)mg,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呼吸抑制,B组明显多于A组(P<0.01)。皱眉或肢体扭动发生率,A组18.3%,B组6.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清醒时间,B组略快于A组(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苏醒迅速,丙泊酚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我院应用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中观察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削痂植皮病人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择烧伤病人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15mg/kg+氯胺酮1.5mg/kg(Ⅰ组),丙泊酚2mg/kg+氯胺酮1.5mg/kg(Ⅱ组),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mg/kg+氯胺酮1.5mg/kg(Ⅲ组),继而给予氯胺酮和丙泊酚维持,分别记录麻醉诱导期HR、MAP、BIS变化、各组清醒时间以及术中有无知晓,术后有无精神症状和噩梦现象.结论 咪唑安定和丙泊酚都能有效地预防氯胺酮引起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及精神症状,咪唑安和丙泊酚复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减少用药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有效性.方法 选择120例ASAⅠ~Ⅱ级,妊娠6~9周且自愿终止妊娠孕妇,随机分成4组.A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5 mL,1 min后静注丙泊酚2 mg/kg;B组静注氯胺酮0.2 mg/kg、丙泊酚1.5~2 mg/kg;C组静注氯胺酮0.3 mg/kg、丙泊酚1.5~2 mg/kg;D组静注氯胺酮0.4 mg/kg、丙泊酚1.5~2 mg/kg.观察术中各组SBP、DBP、HR、SpO2的变化及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记录各组丙泊酚用药总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术中丙泊酚总用量A、B两组明显多于C、D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D组明显长于A组(P<0.05),离室时间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丙泊酚诱导后2 min 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显著差异(P<0.05),C、D两组麻醉过程中心率、血压比较平稳.B、C、D 3组麻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术后恶心反应也少于A组(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合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0.3 mg/kg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应用尤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联合应用于颅脑手术对颅内压(ICP)的影响临床意义。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L组)和雷米芬太尼组(R组)各12例,使用丙泊酚TCI(3μg/ml)进行麻醉诱导,当脑电双频指数(BIS)低于75时给予维库溴铵1 mg/kg,BIS低于55时,L组给予氯胺酮2 mg/kg;R组给予雷米芬太尼5μg/kg,BIS低于40,且给予维库溴铵时间超过3 min后行气管插管。患者入室后,持续监测ECG、HR、NIBP、SpO2和BIS。局部麻醉(0.5%利多卡因)下行挠动脉穿刺置管以持续监测MAP,以及手术同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至上腔静脉监测CVP。行L3-4或L4-5椎间隙穿刺至蛛网膜下腔并置入硬膜外导管,连续压力换能器,以持续监测腰段脑脊液压力(LCSFP),从而反映ICP。气管插管后持续监测鼻咽温和PETCO2。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5 min(T1),手术切皮后5 min(T2)、1 h(T3)和2 h(T4),手术结束即刻(T5),结束后15 min(T6)和30 min(T7)的MAP、BIS、LCSFP,并根据公式计算脑灌注压(CPP=MAP-LCSFP)。结果L组和R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MAP、BIS、LCSFP、CPP在T0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时,L组MAP、LCSFP和CPP均明显高于R组(P〈0.05)。T2时,L组MAP和CPP明显高于R组(P〈0.05),两组LCSFP均明显低于T0时(P〈0.05)。T3~T5时,L组LCSFP明显高于R组(P〈0.05),且两组LCSFP均明显低于T0时(P〈0.05)。T6、T7时,L组LCSFP均明显高于R组(P〈0.05),但与T0时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LCSFP明显低于T0时(P〈0.05)。T6、T7时,L组BIS值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维持MAP和CPP在术前水平,但清醒时间较雷米芬太尼组延长;而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明显降低ICP,同时也降低MAP和CPP。 相似文献
15.
以往乳腺区域手术多采用高位硬膜外阻滞(HEB)或局麻,但存在众所周知的危险性[1]。局麻由于易产生阻滞不全,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本文报道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静脉麻醉(PKIA)用于此类手术的效果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9例ASAⅠ级~Ⅱ级女性患者,术前诊断为单侧或双侧乳腺纤维腺瘤或囊性增生病,拟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平均年龄(37.0±13.0)岁,体重(57.9±6.0)kg。1.2麻醉方法与监测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以2L~3L流量给予面罩吸氧。待消毒铺巾后,丙泊酚—氯胺酮以质量比2∶1配成混合液(PK液)。按丙泊酚剂量1.6mg/kg~2mg/kg进行麻醉诱导,人睡后以4mg/(kg.h)~8mg/(kg.h)剂量微泵输注维持麻醉,根据手术进程及患者的反应调整给药度。于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输注。术中监测心率(HR)、血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1.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麻醉后各时段数值与麻醉前进行配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所有病例均取得较满意麻醉效果,无明显因手术操作引起的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小于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小于6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KP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组与麻醉前及KPS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显著增快,而KP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P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静脉麻醉,非气管插管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拟行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患儿498例,年龄3~8岁,以氯胺酮1.5~2mg/kg静脉基础麻醉,然后以氯胺酮25~30μg·kg-1.min-1、丙泊酚1.5~2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面罩给氧。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结果患儿术中安静476例(95.58%),出现短暂肢体轻微扭动22例(4.42%);麻醉诱导后及术中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平稳,无呼吸暂停;术毕苏醒时间(15.24±10.08)min;苏醒期轻微躁动16例(3.21%),恶心12例(2.4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持续泵注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对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芬太尼或氯胺酮复合在门诊无痛人流中的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探究合理的丙泊酚复合法.方法:ASA Ⅰ~Ⅱ级15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三组,A组单纯丙泊酚;B组芬太尼-丙泊酚复合;C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观察3组手术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丙泊酚量大、注射痛多、镇痛不完全;B组呼吸抑制及清醒和离院时间长,对循环系统影响大.结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用法循环稳定、无注射痛、镇痛效果完全,是无痛人流的一种理想复合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单纯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经腹疝气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对90例小儿经腹疝气修补手术应用两种麻醉方法 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5例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术中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时间快.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几种不同小剂量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及选择较适宜的氯胺酮剂量。方法选择自愿中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20例,分为4组,每组30例,所用药物:A组0.05mgkg氯胺酮,B组0.1mgkg氯胺酮,C组0.15mgkg氯胺酮,此3组皆复合丙泊酚,D组为对照组丙泊酚组。观察术中脉搏、SpO2、术后不良反应,记录丙泊酚总用量及清醒时间。结果4组术中脉搏皆有降低,停止手术立刻恢复,D组SpO2下降明显、丙泊酚总用量大、清醒时间长,A、D两组术后疼痛明显,BC两组各观察值无明显差别。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可降低丙泊酚用量,能使患者平稳舒适地度过手术期,具有可行性。推荐使用0.1mgkg的剂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