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近年来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回顾了血瘀证与C反应蛋白、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黏附分子等存在密切相关性;发现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诸多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血瘀证动物模型中存在一定介导作用;总结了炎症反应在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杨欣  张崴 《湖南中医杂志》2022,38(1):177-180
血瘀证是指瘀血内阻形成的以疼痛、肿块、出血、瘀血色脉征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1].血瘀的病因可分为瘀滞内结之血、离经之血和污秽之血[2].《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妇人以血为本",女性特有的生理活动,均赖血液的滋养.妇科肿瘤属于中医学"癥瘕"范畴,寒凝、气滞、热灼、痰阻、金刃损伤等均可致血运失调而形成瘀血,瘀血阻滞冲任、胞宫...  相似文献   

3.
妇女之生 ,以血为本 ,其经、孕、产、乳等生理过程都与血有密切关系 ,各种病因均可导致女性血行阻滞、瘀塞不通 ,产生以疼痛、肿块、出血等为主症的多种妇科病证 ,因此 ,对妇科血瘀证发病机理与治则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发展前景 ,兹就其研究近况作一概述。1 妇科血瘀证病因病机的现代研究妇科致瘀多见气虚、气滞、热灼、寒湿以及异常出血和外伤 ,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生殖系统的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组织异位、增生粘连、变性溃疡等[1] 。柴丽娜[2 ] 等采用群体调研、心理测定、临床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 ,证实阳虚体质和不健康的心…  相似文献   

4.
血瘀证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近年来血瘀证实验研究的概况,包括实验动物造模、根据病理改变模拟血瘀证及其相关指标观测两大方面。参考文献17篇。  相似文献   

5.
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威  张学进  郭勇 《中医药学刊》2010,(10):2168-2171
通过对近年来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回顾了热毒血瘀证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等炎性因子间的相关联系;发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诸多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热毒血瘀证动物模型中存在一定介导作用;总结了炎症反应在热毒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血瘀证在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亦伴随着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肿瘤血瘀证的有效途径。目前对肿瘤血瘀证的病理生理意义及活血化瘀药的使用策略尚有争论。在临床运用中,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活血化瘀法也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稳定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全面检索了近5年有关寒凝血瘀证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实验动物的选择、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寒凝血瘀证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不同干预方法对寒凝血瘀证模型的实验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寒凝血瘀证尚无理想的模型平台,实验动物相对单一,造模方法有待完善,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干预方法比较局限,因此需要建立符合中医证候和临床实际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平台以促进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的总观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血瘀证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开展了血液动力学、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与血瘀证内在联系的研究,对血瘀证的认识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由宏观向微观、定性向定量发展,继承和发扬了祖国医学,也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容,现结合文献及我们自己的点滴经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疗法客观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瘀证见于多种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形成机理非常复杂。近年关于血瘀证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开始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I网络)以及基因水平方面探索血瘀证的形成机理。本文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基因表达研究等十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以求进一步探索血瘀证的微观实质。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或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供应脑某一部位的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该区域因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脑缺血性损伤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也是脑梗死的基本证候之一。为探讨脑梗死与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开拓研究思路与治疗方法,现就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疮饮治疗痤疮的药理作用,从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方面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和浸冷水的方法造成大鼠血瘀模型,采用肾上腺素直接滴注小鼠肠系膜的方法造成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并设置对照组,通过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的消疮饮及阳性药物灌胃后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评价中药消疮饮的作用。结果:消疮饮低可明显改善肾上腺素所致大鼠血瘀模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增加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微动脉的流态、增加微动脉的流速和增大微动脉的管径。结论:消疮饮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活血化瘀法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各自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分析了活血化瘀法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运用及防治并发症的作用。活血化瘀法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然而活血化瘀法的用药方式、使用时机及与其他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尚需作进一步临床与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五首活血化瘀方对高脂喂饲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各组家兔血脂、载脂蛋白、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血府逐瘀汤组家兔血清TC、LDL-c明显低于丹参饮组、桃红四物汤组(P<0.01),血清TC/HDL-c明显低于丹参饮组、失笑散组、桃红四物汤组(P<0.01),血清TG低于丹参饮组(P<0.05),血清TG/HDL-c比值低于丹参饮组、失笑散组、活络效灵丹组(P<0.01);血清apoB100低于失笑散组、桃红四物汤组(P<0.05);血浆粘度明显低于活络效灵丹组、桃红四物汤组(P<0.01),全血粘度(低切、高切)明显低于失笑散组(P<0.01);活络效灵丹组家兔血清TC、LDL-c低于丹参饮组、桃红四物汤组(P<0.05),血清TC/HDL-c明显低于丹参饮组、桃红四物汤组(P<0.01),亦低于失笑散组(P<0.05);家兔血清apoB100低于丹参饮组、失笑散组、桃红四物汤组(P<0.05),血清apoA1/apoB100比值高于丹参饮组、失笑散组、桃红四物汤组(P<0.05);丹参饮组家兔全血粘度(低切、高切)明显低于失笑散组(P<0.01),红细胞比容低于桃红四物汤组(P<0.05);桃红四物汤组血清TG低于丹参饮组(P<0.05),血清TG/HDL-c低于丹参饮组、失笑散组(P<0.05),全血粘度(低切、高切)低于失笑散组(P<0.05)。结论 五首活血化瘀方均可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大连港医院神经康复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首活血化瘀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载脂蛋白的影响,比较其作用间的异同。方法: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各组家兔血脂、载脂蛋白及主动脉的病理改变。结果:血府逐瘀汤显著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含量以及TC/HDL—c、TG/HDL—c比值(P<0.01),亦能降低apoB105含量(P<0.05),升高apoAl/apoBl00比值(P<0.05);活络效灵丹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含量以及TC/HDL—c比值(P<0.01),亦能降低TG、apoBl00含量以及TG/HDL—c比值(P<0.05),升高apoAl/apoB100比值(P<0.01);失笑散能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P<0.05);桃红四物汤明显降低血清TG含量以及TG/HDL—c比值(P<0、01),亦能升高apoAl含量(P<0.05);丹参饮亦能降低血清TC、LDL—c的含量(P<0.05)。形态学观察,各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斑块面积,降低斑块灰度(0D),改善主动脉病变。结论:五首活血化瘀方均有不同程度地调降脂、载脂蛋白代谢、抑制高脂喂伺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中以血府逐瘀汤、活络效灵丹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研究历经50余年,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采用现代科技方法深刻阐释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现代血瘀证的概念,建立了一系列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并对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目前,现代血瘀证学已经形成一个新兴学科,并引领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方向。对现代血瘀证学的研究与发展做一概述。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18.
芳香酸类成分在活血化瘀方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部分活血化瘀方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味常含有丰富的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等作用的芳香酸类成分,它们对整方效应的贡献不仅在于其本身的生物效应,还通过与碱成盐、与醇形成酯化物以及助溶其它活血化瘀成分等方式改善或增强整方活血化瘀效应。因此,系统地研究活血化瘀方中芳香酸类成分与整方生物效应的关系将为阐明方剂效应物质基础和配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芳香酸类成分在活血化瘀方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揭示了部分活血化瘀方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味常含有丰富的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等作用的芳香酸类成分,它们对整方效应的贡献不仅在于其本身的生物效应,还通过与碱成盐、与醇形成酯化物以及助溶其它活血化瘀成分等方式改善或增强整方活血化瘀效应.因此,系统地研究活血化瘀方中芳香酸类成分与整方生物效应的关系将为阐明方剂效应物质基础和配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顺鸿  陈敬 《河南中医》2020,40(6):969-972
血瘀证是银屑病难治愈,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肝与银屑病密切相关,肝藏血,主疏泄,气血失和,皮肤不得濡养,发为此病。现代实验研究证实,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联系密切,而瘀血的存在是代谢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导致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阐明了银屑病血瘀证与部分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对于银屑病血瘀证的诊治,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首先应活血化瘀,再根据导致血瘀证不同的原因,兼顾益气、养阴、清热、凉血、理气、行气、化痰、温阳、温经散寒等。同时灵活运用中医特色外治法如走罐、针刺、火针、刺络放血法等辅助治疗,以更好地控制银屑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