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的优缺点与安全性。方法 2~12岁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导管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入室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行基础麻醉,P组采用丙泊酚6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M组采用咪达唑仑0.15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支持及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醒时间P组(15.9±5.4)min短于M组(21.2±5.9)min(P<0.05)。结论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均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小儿心导管术的麻醉,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患儿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2.
丙泊酚,咪哒唑仑是一种新的快效、短效的静脉全麻药。笔者采用丙泊酚-咪哒唑仑-氯胺酮脉微泵复合麻醉与传统的地西泮-氯胺酮醉应用于小儿手术进行比较,以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儿心导管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以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患儿心导管介入治疗失败后的并发症类型以及行外科手术治疗麻醉处理原则等。结果心导管介入治疗失败后的患儿须行外科手术的共19例,占同期介入治疗手术的1.04%。其中4例为封堵器移位,6例为残余分流5例为Ⅲ&#176;房室传导阻滞,2例腱索损伤,1例急性心包压塞,1例为术中导管打结。术中死亡1例,其余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无并发症。结论对于心导管介入治疗失败后行外科手术的患儿,麻醉处理应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以减少心导管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丙泊酚-咪达唑仑-氯胺酮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的地西泮-氯胺酮麻醉的优越性.方法:选择148例患儿,随要分为Ⅰ组丙泊酚-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麻醉和Ⅱ组地西泮-氯胺酮复合麻醉.结果:Ⅰ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快于Ⅱ组.结论:小儿手术靶控丙泊酚-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液安全可性,副作用小,麻醉恢复快,可控性强,优于常规使用的地泮-氯胺酮复合液.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介入放射心导管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适合小儿介入放射心导管术的较理想麻醉方式。方法 :1 6例小儿患者 ,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输入异丙酚 ,面罩吸氧 ,在严密监测心电图 (EKG)、呼吸 (RR)、脉搏氧饱合度 (SPO2 )及血压 (BP)状态下接受心导管术 ,分析围手术过程各参数的变化 ,总结此麻醉方式的优缺点。结果 :1 6例患儿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 ,诱导迅速 ,操作简便 ,作用平稳 ,呼吸循环影响轻微 ,苏醒快 ,苏醒期副作用少。结论 :在合适的监测下 ,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小儿介入放射心导管术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中的维持效果,旨在为患儿寻求最安全、最有效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行导管介入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与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维持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苯巴比妥使用剂量和麻醉后40 min HR、MAP、Pet CO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心导管术的麻醉维持中效果均满意,安全性高,有效性显著,且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提高了患儿术后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及重症先心病患儿心导管造影检查时麻醉管理的体会。方法:121例ASAⅠ~Ⅳ级的先心病患儿,静注阿托品、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泵注丙泊酚,面罩吸氧,术毕30~60分钟患儿完全清醒。结果:121例中,2例封堵失败,2例封堵伞脱落,1例重症先心病心导管检查时缺氧急性发作,抢救无效死亡,余均获成功。结论:导管室麻醉具有其特殊性,麻醉处理关键在于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咪达唑仑、氯胺酮、丙泊酚联合用药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气管内插管麻醉在必要时可提供更安全和良好的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8.
周丽君 《黑龙江医学》2013,37(8):733-734
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06~2012-08期间采用小儿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的我院泌尿外科患儿102例,观察其麻醉复苏期的并发症情况,分析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102例患儿中,共出现并发症47例,其中呼吸道梗阻21例、舌后坠13例、躁动5例、呕吐4例、呛咳3例、苏醒延迟1例。结论小儿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复苏期的并发症十分复杂,需要给予全面综合的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静脉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麻醉维持用氯胺酮间断静注组和观察组术中麻醉维持用丙泊酚复合氛胺酮持续输注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结果观察组循环稳定,麻醉过程平稳,无挣扎躁动,患儿入睡安静,分泌物少,呼吸音清,呼吸平稳,无喉痉挛,无屏气等呼吸道并发症,且苏醒期无显著躁动、精神症状或恶心呕吐,平静苏醒,苏醒后无嗜睡症状.结论 在小儿麻醉中使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其中氯胺酮可降低丙泊酚对心血管抑制现象,而丙泊酚对氯胺酮维持期的苏醒期精神症状和心血管兴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者优势互补,有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强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许强  韩萍  张绪东 《医学综述》2009,15(10):1592-159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8例行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M组和D组,其中M组用咪哒唑仑复合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全麻,D组用地西泮复合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全麻,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中Ramesay镇静评分、患儿躁动发生率及术前、术中、术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均在静脉复合非气管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M组术后苏醒时间比D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术中丙泊酚、氯胺酮的用量少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分别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药用量少,对呼吸影响小、术后苏醒快等优点,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小儿心导管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以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患儿心导管介入治疗失败后的并发症类型以及行外科手术治疗麻醉处理原则等。结果 心导管介入治疗失败后的患儿需行外科手术的共19 例,占同期介入治疗手术1.04%。其中4例为封堵器移位,6例为残余分流,5例为III?房室传导阻滞,2例腱索损伤,1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为术中导管打结。术中死亡1例,其余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无并发症。结论 对于心导管介入治疗失败后行外科手术的患儿,麻醉处理应根据病情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减少心导管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 1 993年~ 2 0 0 0年共进行心导管术 65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5例患儿中 ,男 35例 ,女 30例 ,年龄 9个月~ 1 2岁 ,其中左向右分流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伴肺动脉高压 31例 ,法乐氏四联症 ( TOF) 2 7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1例 ,主动脉瓣狭窄 2例 ,肺动脉瓣狭窄 4例。其中 5例 TOF患儿出现缺氧发作 ,4例经内科处理纠正 ,另外 1例难以纠正行急诊手术治疗。2 术前护理体会2 .1 心理护理 由于家属和懂事的小儿对心导管操作不了解 ,存在对手术的恐惧及预后的担忧。我们应针对病人的情…  相似文献   

13.
小儿无天性心脏病经皮心导管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皮心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先心病 ) ,因其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 ,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如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PBPV)、动脉导管未闭 (PDA)Coil栓塞术、房间隔缺损 (ASD)伞片封堵术等。本文通过分析80例小儿先心病心导管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及围手术期管理 ,并对并发症的处理作一探讨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系我院2000年7月~2001年7月收治的心导管介入治疗手术患儿 ,年龄最小4月 ,最大13岁 ,平均 (4.6±1.4)岁 ,其中小于6岁48例 ,大于6岁32例 ;体重…  相似文献   

14.
15.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 0例患儿 ,随机分为 3组 ,组Ⅰ ,单纯用氯胺酮 ;组Ⅱ ,γ 羟基丁酸钠复合氯胺酮 ;组Ⅲ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每组 2 0例。Datex监护仪监测BP、HR、ECG、SPO2 ,Ⅰ组静注氯胺酮 2mg·kg-1;Ⅱ组静注γ 羟基丁酸钠 80mg·kg-1;Ⅲ组静注异丙酚 2mg·kg-1。观察术中BP、HR、SPO2 的变化 ,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手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 ,术中BP、HR、SPO2 的变化小 ,苏醒时间短 (P <0 .0 5 ) ,术中未发生喉痉挛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麻醉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择30例ASA-I~II级,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分别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R组)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F组)进行麻醉,观察麻醉前、切皮时、缝合时的血流动力学、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期有无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R组麻醉过程中SBP、DBP、HR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R组手术切皮及缝合HR 低于F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R组较F组相比,术后苏醒时间缩短,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减少.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为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快速苏醒和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8岁以下需进行四肢手术的患儿,在实施臂丛或硬膜外麻醉时加用基础麻醉,采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岳庆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26-4127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级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组(A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分别记录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患儿肢动、手术结束后患儿清醒时间、苏醒期异常行为和精神症状、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A组比B组平稳(P〈0.01),A组患儿比B组患儿苏醒时间短(P〈O.01),苏醒期异常行为、精神症状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比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好,苏醒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范琳  苏晖 《吉林医学》2010,31(6):793-79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氯胺酮静脉注射。观察组则咪达唑仑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应用静脉注射。结果: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HR增快升高,均比观察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不良反应烦躁哭闹对照组较观察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小剂量的氯胺酮来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的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小儿斜疝手术 ,因其对肌松要求不高 ,传统的氯胺酮分离麻醉可以满足其手术要求 ,但术中心血管反应较明显。近来 ,应用骶管阻滞 ,可以减轻这一反应 ,使麻醉趋于平稳。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选择ASAⅠ~Ⅱ级行斜疝手术患儿 70例 ,年龄 2~ 5岁 ,体重 9~ 2 2kg ,随机分为二组 :A组 (n =35 )为骶管阻滞组 ,B组 (n =35 )为氯胺酮麻醉组。2 方法与结果2 .1. 麻醉方法 二组患儿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0 2mg/kg,苯巴比妥钠 5mg/kg。入室 ,开放静脉 ,静推异丙酚 3mg/kg,3min后A组行骶管阻滞 ,0 .86 5 %碳酸利多卡因 1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