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在小儿腹股沟区和会阴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腹股沟区和会阴区手术的患儿60例。患儿年龄、体重、手术种类,手术操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在咪达唑仑和氯胺酮镇静后给予骶管阻滞。B组氯胺酮静脉麻醉。结果 2组患儿在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恶心呕吐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后行骶管阻滞能副作用小,效果好能更好地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和会阴区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辛卫朝 《当代医学》2011,17(18):62-63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2~7岁手术患儿静脉全醉后行骶管阻滞,观察其氯胺酮用量、清醒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与单纯氯胺酮全身麻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时间、清醒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镇痛完善,肌松满意,操作简单,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与氯胺酮全身麻醉相比,具有全麻药用量少、清醒时间短、术后镇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与分析骶管麻醉在小儿腹部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部以下手术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试验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加骶管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经不同麻醉方式处理后的血压、心跳次数、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术后清醒时间、术后镇痛作用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的术后清醒时间较短,术后镇痛作用时间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不同麻醉方式处理后出现尿潴留、喉痉挛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儿出现术中体动、呕吐及躁动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较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好,患儿呼吸平稳,术后麻醉持续时间短,清醒较快,可广泛用于小儿腹部以下的手术麻醉,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近几年来,本院将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下肢手术9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我院1997年以来,采用骶管阻滞麻醉辅以静脉麻醉行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计36例,麻醉效果好于静脉复合麻醉,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患儿72例,分骶管阻滞辅以静脉麻醉组(骶管组)和静脉复合麻醉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小儿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可采用多种麻醉方法,其中骶管阻滞因其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对患儿生理干扰小,血压比较稳定等特点,更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临床应用价值明显。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辅助下行骶管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8.
骶管阻滞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因其操作简便,现常用于〈5岁小儿腹部以下的手术麻醉。应用得当就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小儿常不合作,不能顺利完成静脉穿刺和骶管阻滞操作。七氟烷无刺激性,有芳香味,而且较异氟烷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效果强,适用于小儿麻醉。本文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窦艳  刘长慧 《吉林医学》2015,(7):1408-1409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1~2级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单纯颈神经阻滞组,B组为颈丛神经阻滞静脉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入室后鼻导管吸氧,常规监测ECG、BP、HR、Sp O2、R,建立静脉通道。对A组和B组均行右侧颈深丛神经阻滞和右侧颈前丛神经阻滞。在手术切皮前对B组静脉给予舒芬太0.15~0.2μg/kg,咪达唑仑0.03~0.04 mg/kg。观察患者的ECG、BP、HR、Sp O2、R;对麻醉效果进行评级;观察患者术中体动情况;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B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组。结论: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的麻醉方法安全有效,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择1~5岁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基础麻醉后行骶管阻滞麻醉,术中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B组20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持续监测HR、MAP、SpO2、PETCO2、术毕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SpO2、PETCO2均高于气腹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麻醉的合理性。方法:选择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单纯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B组用舒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骶管阻滞,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良好,B组在麻醉过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平稳,全麻及肌松药的用量明显少于A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后的恶心、呕吐、烦躁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两组间观测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全麻联合骶管阻滞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6月 ,应用氯胺酮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1] 行小儿腹部手术 4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择期腹部手术患儿 4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1~ 6岁。手术种类 :阑尾切除术 17例 ,疝修补术 19例、肠穿孔修补术 2例、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术 2例。手术时间 40~180min。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0例采用氯胺酮全麻加骶管阻滞麻醉 ,对照组 2 0例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两组患儿在手术种类上无明显差别。1.2麻醉方法 患儿入室前均肌注阿托品 0 .0 2mg/kg、氯胺酮 5mg/kg ,入室后开放静脉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复合组与单药组,各65例。患者均采用骶管阻滞镇痛方式,单药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复合组则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总体麻醉效果、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数字评分法(NRS)]、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术后2、6、12、24 h的NR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起效时间、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均短于单药组(P<0.05);总体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可有效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静、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静脉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HR、BP、SpO_2的变化,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R、BP、SpO_2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增强麻醉效果,有助于手术治疗期间稳定患者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 3 8例小儿斜疝手术应用了骶管阻滞麻醉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年龄 3 8岁 ,体重 13 2 3kg ,全部应用了骶管阻滞麻醉。术前 3 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3 5mg/kg(总量 <10 0mg) ,阿托品 0 .0 2mg/kg(总量 <0 .3mg)。麻醉前建立静脉通道。患儿取伏卧位 ,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骨盆下垫一小枕。常规消毒铺巾定位 ,以 6号针尖行骶管穿刺 ,用 5ml针筒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 ,注入试验剂量麻醉药 1%利多卡因 1 2ml,观察P、SPO2 ,麻醉平面 3 0s内无反应后继续推注局麻药。2min全量注入 ,…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我科2002年以来,在小儿手术中应用骶管阻滞麻醉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海斌  朱建君 《西部医学》2013,25(8):1244-1246
目的比较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1~6岁)腹股沟区短小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行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麻醉,B组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10minT3、术毕时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氧饱和度(SpO2),术毕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呼吸均比较平稳,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A组循环较B组平稳(P<0.05),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也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安全有效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小手术,相对而言,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比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术中循环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小于3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氯胺酮联合骶管麻醉时小儿体动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小于3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及手术操作中肢体活动次数、运动幅度及活动与麻醉手术操作的关系来判定其麻醉效果。结果咪达唑仑、氯胺酮联合骶管麻醉60例病人,效果达优者58例,占96.67%,良好者2例,占3.33%一般及差者均为0例。结论咪达唑仑可有效解除氯胺酮联合骶管麻醉时患儿的不自主运动和突然抽动,总有效率达96%以上,大大提高了骶管麻醉操作时的安全性,同时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小儿骶管麻醉由于其操作简单,易掌握,止痛、肌松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对患儿的生理干扰少,便于临床应用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小儿不合作的特点,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基础麻醉结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1~5岁)腹部及会阴部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02例,年龄1~5岁,男70例,女32例,ASAⅠ~Ⅱ级。其中阑尾炎27例,斜疝38例,膀胱结石3例,隐睾15例,鞘膜积液19例。无心肺疾病,各项检查无异常。2麻醉方法术前半小时常规肌注阿托品0·01~0·02mg/kg、苯巴比妥钠1~2mg/kg。在病室内肌注氯胺酮4~6mg/kg基础麻醉后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