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NF-κB信号途径,从而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NF-κB基因ShRNA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腺病毒载体质粒,转染293A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扩增;腺病毒载体转导血管内皮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从mRNA以及蛋白质水平验证构建的病毒载体对血管内皮细胞NF-κB表达的抑制效应;用Western blot验证NF-κB干扰的血管内皮细胞中JNK(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变化.结果 高浓度葡萄糖的条件下,内皮细胞NF-κB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干扰RNA有效干扰了正常血糖和高血糖环境下NF-κB及p-JNK的表达;p-JNK的表达随着NF-κB表达的下降而下降.结论 高糖通过NF-κB及JNK的信号传导通路影响内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葡萄糖和高脂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丹酚酸B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MTT法确定高糖高脂干预离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剂量及药物浓度;用CD31免疫荧光染色对内皮细胞进行鉴定;利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葡萄糖形成类动脉粥样硬化伴糖尿病的细胞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精高脂组、高糖高脂+丹酚酸B中剂量组、高糖高脂+丹酚酸B高剂量组以及高糖高脂+洛伐他汀组,用Hoechest33258染料作用于细胞,以检测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葡萄糖最佳浓度为44mmol/L,OX-LDL最佳浓度为50mg/L,丹酚酸B的有效浓度为10-4 mol/L,洛伐他汀的有效浓度为50μmol/L;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染色为绿色,中间的核不着色,证实为内皮细胞;高糖高脂作用于内皮细胞与正常水平的内皮细胞相比,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丹酚酸B处理后显著降低高糖诱导的凋亡率(P<0.01);丹酚酸B中、高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皆高于高糖高脂+洛伐他汀组(P<0.05).结论:丹酚酸B可以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在防治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波动性与持续性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生存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AnnxenV-FITC检测细胞生存率及凋亡率观察,探讨波动性高糖(5.5或25mmol/L)及持续性高浓度葡萄糖(25mmol/L)对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的作用。结果持续高葡萄糖条件下细胞生存率低于正常浓度,而波动性高糖条件下细胞生存率又低于持续高糖,凋亡率则相反。结论波动性高糖较持续性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损伤效应,且是独立于持续性高糖之外的血管内皮细胞伤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信号通路在棕榈酸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8 mmol·L~(-1))棕榈酸刺激HUVECs(0、12、24、48 h),CCK-8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GRP78、CHOP、PERK、IRE1、ATF6等ERS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凋亡水平。结果 0.4 mmol·L~(-1)棕榈酸刺激血管内皮细胞24 h,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GRP78、CHOP、PERK、IRE1、ATF6等ERS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P<0.05);ERS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10 mmol·L~(-1))预处理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ERS信号通路在棕榈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防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黄素(EM)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用高脂高糖联合N-硝基-L-精氨酸甲酯喂养大鼠以构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从空白组、造模组大鼠胸主动脉中成功分离出来的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模型组、二甲基草酰甘氨酸(DMOG)组(10μmol·L-1 DMOG)、联合组(80 mg·L-1 EM+10μmol·L-1 DMOG)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20、40、80 mg·L-1 EM)。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DMOG组、联合组、模型组、对照组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18±0.36)%、(6.28±0.20)%、(24.96±1.18)%、(12.36±0.49)%、(18...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补骨脂酚在糖尿病主动脉组织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明确Sirt3/Sod2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补骨脂酚组,将内皮细胞分为高脂高糖组、高脂高糖+3-TYP组、高脂高糖+补骨脂酚组和高脂高糖+补骨脂酚+3-TYP组。采用OGTT试验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壁病理变化。采用荧光染色观察主动脉Sirt3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动脉组织及内皮细胞Sirt3、Ac-Sod2、Cleaved caspase-3、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Sirt3的抑制剂3-TYP来研究补骨脂酚抗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凋亡的作用机制。结果 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壁组织排列紊乱,细胞减少,Sirt3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c-sod2、Cleaved 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补骨脂酚可显著改善高血糖引起的主动脉壁组织排列紊乱情况,升高Sirt3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Ac-sod2、Cleaved caspase-3及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在高脂高糖损伤内皮细胞试验中Sirt3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c-sod2、Cleaved 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升高,而予补骨脂酚处理可升高Sirt3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Ac-sod2、Cleaved 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予抑制剂3-TYP后,抑制补骨脂酚的保护作用。结论 补骨脂酚共处理可通过激活Sirt3/Sod2信号通路显著抑制糖尿病引起的主动脉壁组织损伤,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起始环节。线粒体氧化应激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线粒体氧化应激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一氧化氮生成减少、炎症反应、细胞代谢失衡和凋亡,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同时,血管内皮细胞也通过调控线粒体氧化应激维持自身稳态。本文旨在综述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线粒体氧化应激诱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分子信号通路,为后续研究两者间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心肌病定义为无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心肌功能障碍。据报道,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心肌纤维化、线粒体损伤、心肌细胞凋亡、自噬等因素相关。自噬是维持细胞器功能和细胞内营养环境的关键因素,也参与了系统的代谢稳态,这对于维持心脏功能和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其调节失调可能造成心肌细胞损伤。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包括m TOR信号通路及Beclin-1信号通路。糖尿病心肌病中自噬的影响因素包括高糖血症、游离脂肪酸过度积累、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等,该文就自噬相关通路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人的低生活质量及高死亡率大都与血管并发症有关。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许多血管病变的起因,从而成为引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原因之一。研究显示,AGEs抑制剂与裂解剂能够预防或逆转各种糖尿病并发症,这两种药物的研究及应用将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银杏内酯B处理组。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内皮细胞迁移,AnnexinⅤ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荧光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的表达以及p53的磷酸化。结果高糖(30 mmol·L~(-1))处理组内皮细胞迁移数量明显降低,迁移率为(66.6±15.6)%,而银杏内酯B(0.6 g·L~(-1))处理增加了内皮细胞的迁移数量,迁移率为(94.8±11.4)%。高糖处理导致内皮细胞ROS水平增高2.75倍,与高糖处理组比较,0.6 g·L~(-1)银杏内酯B完全抑制了高糖诱导的ROS产生。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高糖刺激内皮细胞凋亡率为(53.8±2.6)%,银杏内酯B处理组内皮细胞凋亡率为(44.0±3.1)%。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分析表明,高糖组Bax、caspase-3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银杏内酯B处理抑制了Bax、caspase-3表达,并增加了Bcl-2表达。此外,高糖处理增加了内皮细胞p53表达及磷酸化,而银杏内酯B抑制高糖刺激的p53活化。结论银杏内酯B能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改善内皮细胞迁移功能,对高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揭示高糖环境下P物质(S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迁移及成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等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细胞高糖模型分为高糖对照组、高糖SP组和高糖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组;正常环境培养的BMSC为正常对照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细胞小室迁移实验检测BMSC迁移数目;各组BMSC进行成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成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后各组BMSC的CD31蛋白含量;基质胶网眼形成实验检测成血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MSC的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对照组吸光度(A450)值、迁移数目、CD31蛋白含量、网眼数目、Akt和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与高糖对照组比较,高糖SP组A450值、迁移数目、CD31蛋白含量、网眼数目、Akt和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与高糖SP组相比,高糖Akt抑制剂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1)。结论 高糖环境下,SP可活化Akt通路促进BMSC增殖、迁移和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的综合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目前全球糖尿病人数1.8亿,中国高达6000多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性白内障、周围神经病变、肾脏病、视网膜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见表1)。糖尿病并发症所致的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2001年起,连续5年,世界糖尿病日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上。研究证实,糖尿病并发症与高糖激活醛糖还原酶介导的多元醇代谢通路有关。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ARI)可通过抑制多元醇通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本文综述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内皮细胞受损是糖尿病引发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特征为:NO的降低及过氧化物的相应增加。四氢生物蝶呤作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活性的关键辅助因子,在调控NO合成及减少过氧化物产生,修复糖尿病性内皮受损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BH4可通过NO,与糖代谢信号相关的PI3K/Akt、MAPK及AMPK通路发生交叉会谈,调控内皮细胞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状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为材料,用Fura-2荧光检测法观察高糖对原代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高糖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基底膜蛋白成分Ⅳ型胶原蛋白(Ⅳ-C)和层粘连蛋白(LN)的情况.结果在11.11mmol/L、16.67mmol/L和33.33mmol/L糖浓度下培养24小时,血管内皮细胞[Ca2+]i分别升高了1.74、2.84和6.74倍.发现不同糖浓度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Ⅳ-C的量均无变化;在16.mmol/L糖浓度下培养24小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LN的量下降了26.69%.结论在较短时间内糖浓度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Ca2+]i升高,而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LN起抑制作用,对Ⅳ-C的分泌无明显影响.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高糖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细胞[Ca2+]i升高而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晶  于德民 《天津医药》2007,35(11):842-843,I0002
目的:了解糖尿病高胰岛素及高血糖的改变对内皮细胞凋亡及Mn-SOD表达的影响。方法:在高糖、高胰岛素及对照培养环境,分别孵育内皮细胞72h测定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Mn-SOD的表达水平。结果:内皮细胞在高糖、高胰岛素条件下凋亡显著增加(P〈0.05),同时Mn-SOD表达下降(P〈0.05)。结论:在高胰岛素血症而血糖没有升高到糖尿病标准的阶段,就会有内皮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还有Mn-SOD表达水平的下降,病损持续存在于2型糖尿病进展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始动因素和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标志.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的就是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故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治疗糖尿病重要标靶.大量研究表明SIRT1与高糖所致内皮损伤密切相关,可通过抵抗炎症、氧化、衰老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文章将对SIRT1改善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7.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探讨高糖应激早期对H9c2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高糖培养H9c2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和凋亡的测定,用Western blot方法 测定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水平和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NG)组相比,高糖培养(HG)组H9c2细胞活力改善,凋亡减少,而P1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和NOS抑制剂L-NAME处理均抑制短期高糖培养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与NG组相比,HG组早期Akt磷酸化水平升高,eN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在高糖应激早期(24 h内),高糖通过活化P1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H9c2细胞的活力,减少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Wnt信号通路由Wnt配体蛋白、细胞膜表面相应受体及细胞质内信号物质构成。Wnt信号通路通过Wnt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维持干细胞活性,并能影响细胞迁移,细胞极性建立,从而参与生物发育、病理生理多个重要过程。Wnt信号通路与血管发生有着密切联系。Wnt信号能够通过使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芽生、血管丛重塑、促进脉管系统成熟等多个阶段来诱导血管发生。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激活或抑制Wnt信号通路可以有效调控胚胎和成体血管发生,并引起内皮细胞分化的改变。因此,Wnt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未来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Wnt信号通路与血管发生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为治疗血管内皮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Notch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它通过介导细胞间的关联而调节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研究发现,Notch通路的异常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密切的关系,该文对Notch信号通路的分子基础及其异常表达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重点探讨Notch信号通路及其关键分子对糖尿病并发症及其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其对高糖诱导的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体外培养HUVEC细胞,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血糖组、高糖刺激组和不同铁皮石斛多糖浓度+高糖刺激组,分别作用24和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的HUVEC凋亡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内皮细胞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次数为2.8次,液(m L)料比(g)15.75∶1,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理论计算提取率达到25.1%,实测提取率为24.9%,与模型高度拟合。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抑制细胞的生长,增强Bax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在高糖诱导下,铁皮石斛多糖促进细胞生长,抑制Bax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得率高,提取效果好。铁皮石斛多糖可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Bax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