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后身痛是产后病症之一,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的肢体或周身关节疼痛、重着、麻木为主的病症。导师认为产后身痛的病机以虚为本,多因精血耗伤,阳气亏虚,感受风寒所致,治疗采用补肾治本为主,佐以活血通络而取效。  相似文献   

2.
“荣气虚,卫气实”一语出于《内经》,《素问·逆调论》在阐述“肉苛”病机时指出:“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可见肉苛病是由荣气和卫气功能失常引起的,但原文前曰“荣气虚,卫气实”,后云“荣卫俱虚”,在卫气究竟是虚是实方面暴露了明显的矛盾,因而对肉苛病机的认识也遇到了障碍,虽然后世不少注家各抒己见,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至  相似文献   

3.
介绍林道强主任医师辨治麻木痹的经验。林道强主任认为麻木痹的病机为气血亏虚,肢体、经络、肌肤失养或风寒湿热外邪及痰、瘀病理产物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致肢体、经络、肌肤失养。将该病分为气血亏虚,瘀血阻络;肝肾亏虚,瘀血阻络;寒湿瘀血,痹阻经络;湿热蕴结,痹阻经络4 个证型进行辨治。虚证以补益气血或滋补肝肾为主,实证以化瘀止痹、温经散寒或清热除湿为主,虚实夹杂证,则补虚泻实。注重顾护脾胃,审因论治;注重温阳活血;善用引经药,巧用对药,重视虫类药、藤类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麻木不仁,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而以麻木不仁作为主症,始见于《内经》“肉苛”一病。《素问·逆调论》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指出了肉苛的临床表现是皮肉不知冷热痛痒、麻木不觉,痿而不用,预后不良的一类顽症,其病机是“荣卫俱虚”。笔者临床采用补益脾  相似文献   

5.
阴斑辨治体会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330006)赵纪生阴斑,系肌肤表面出现的一种浅红色或淡紫色斑块。由脾肾阳虚,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等原因所致。究阴斑之成病,总因乎寒也,虚也。然肾藏真火,乃元阳之宅;脾主运化,为中气之司。故虚证寒证,多责之于脾肾。而脾...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国医大师刘祖贻基于"伏气温病"辨治带状疱疹经验。刘教授用伏气温病学说阐述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认为带状疱疹属于伏气温病范畴,多由肾虚感受寒邪或寒邪夹他邪,伏于少阴,久伏化温,蕴结不解,化为火(热)毒,灼伤肌肤所致,其病机特点为正虚邪伏,提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辨治,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治以透邪为主,治法关键在于透热解毒。文中并列举验案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太过、久病或热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究其病机,有实证及虚证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实火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血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则治法各异,应注意辨明。  相似文献   

8.
凌芝  马静  史艳平 《陕西中医》2003,24(6):F003-F003
中气下陷是祖国医学在分析、诊断疾病时常常可见到的一种病因和病机 ,是指脾气亏虚 ,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侯。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 ,或久泻久痢 ,或劳累过度所致。其临床表现是脘腹重坠作胀 ,食入益甚 ,或便意频数 ,肛门坠重 ;或久痢不止 ,甚或脱肛 ;或子宫下垂 ;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见气少乏力 ,肢体倦怠 ,声低懒言 ,头晕目眩 ,舌淡苔白脉弱。它以脾气虚证和内脏下垂为诊断要点。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不足 ,运化失健 ,内脏得不到精微的营养 ,日久可使脏器虚衰 ,升举无力而下垂 ,故而表现出上述诸多症候。对于中气下陷证 ,治以…  相似文献   

9.
风湿骨病在祖国医学属于经络肢体病症的一种,中医称之为痹症。痹症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根据痹症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大体上包括了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10.
杨福盛  范建芳 《新中医》2007,39(5):67-68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病初多以邪实为主,且病位较浅,治疗后易趋康复。若失治、误治,病延日久,病邪深入,则殃及筋骨,久痛人络、久痛多瘀、久痛多虚、久必及肾。故治疗痹证用药,须依据风、寒、湿、热邪气之所偏,夹痰、夹瘀之孰轻孰重,以及疼痛性质、病邪新久、经脉关节受累之轻重,采用相应治法,选择最佳药物。笔者就痹证用药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对脾阳不振、脾血不充、脾营亏乏、脾阴不足和脾运失健等5个方面所致不同肢体病证的证与治,从《内经》“脾病而四肢不用”的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病名,依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其病机历来认为是阳气虚或阳气不能通达所致。心阳虚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机基础,也是冠心病后期最常见的证型。阳虚型冠心病缓解于天地阳气旺盛之时,而发作于阳气衰弱之际。本文主要根据内经“天人相应”和“因时治宜”的思想探讨一日及四时之间天地阳气的消长对心阳虚型冠心病的发病与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甜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包括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但是临床实际中不能认为消渴与糖尿病同等。中医传统认为消渴一病主要的病理是:肺燥、胃热、肾虚所致的,三者又可互相影响,从传统观念认为肾阴亏虚不固为主。由于病因和病位及体质上不同,历代医家均遵循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的原则,虽能减轻病情和缓解临床症状,但治  相似文献   

14.
浅谈老年痴呆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桂芬 《新中医》2005,37(6):84-85
老年痴呆又称老年呆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包括了中医学老年呆病、文痴、善忘、郁证或癫疾等病症。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智力减退以及行为与人格的改变,严重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以致于死亡。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我国由于人均寿命的提高,也将步入老龄化的社会。因此,探讨中医药防治老年痴呆的证治规律,对老年人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谱智 《四川中医》1997,15(7):14-15
血证者,多见于二阴、上窍与肌肤出血的疾病。考其原因,有内外之分,其内伤者多由脏腑失调所致,脾虚乃其一。临床脾虚血证不乏其例,诸如使血、尿血、吐衄等,现将其病因病机、辨证要点与证治分述于下。一、病因病机及辩证要点脾虚血证由脾气虚损所致。脾气虚损多由内伤所致。长期饮食失调。饥饿、偏嗜生冷、过服寒凉药物;思虑不节,劳神或劳力太甚;先赋不足或它脏病系及牌等因素以致脾气受损,脾气虚则统摄血液无权,血行乖戾,溢于脉外,势必上出诸窍,下脱二阴,旁渗于肌肤则各种血证丛生。脾虚血证除一般脾虚症状如面色萎黄、气少乏…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型特点,并反推其病机特点。方法:对12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的证型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基本证型和复合证型各有15种;30种证型中占比例较高的前5种依次是: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证,肝肾亏虚并寒湿阻络证,寒湿阻络证,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证。所统计的4种证类按占比例高低排列依次是:肝肾亏虚证类,气滞血瘀证类,风寒湿热证类,气血亏虚证类。结论:气滞血瘀证(或证类)与肝肾亏虚证(或证类)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两种最常见的证型(或证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以及风寒湿热阻络,其核心是经气不利。  相似文献   

17.
虚人外感是指正虚之人外感.正虚不外气血阴阳虚损,故虚人外感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诸型之分,其中尤以气虚外感为常见.气虚型外感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皆有别于常人.其病因主要由于中气不足,阳气不升,复感外邪所致,其治法当以补中升阳为主,不可以常法发散,否则正益虚,邪易稽留不去.现就气虚外感的证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寻常型银屑病(以下简称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其病机复杂,病情多变,难以根治。“有诸内必形诸外”,银屑病虽发于肌表,但本于内脏,故临证需明确病因病机,在内立足五脏以溯其本,在外着眼皮损以解其标,内外同调。肺金受袭,气机不宣,腠理闭塞致银屑病,治宜清肺解毒、疏风宣肺;心火化热,心神失养,肌肤不荣所致银屑病,治宜清泻心火、解毒消斑;肝失疏泄,气血不行,血虚风燥所致银屑病,治宜清疏肝火、养血祛风;脾土失和,湿邪为患,浸淫肌肤所致银屑病,治宜健运脾土、祛湿止痒;肾气亏虚,阴阳两虚,肌表失养所致银屑病,治宜滋阴补肾、平调阴阳。临证时还应结合病情分期、先天体质和症状表现,发挥中医整体辨证优势,方能五脏安和,疾病向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周炜  王丽平 《北京中医》2007,26(6):378-378
中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每由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的气血逆乱所致。腹泻也为其临床常见证,其中脾胃虚弱、命门火衰是腹泻的常见原因。本病迁延失治或治疗不当,常常影响患者的肢体康复,甚则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脏躁是一种以精神情志改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癔病”,男女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女性,故一般列于妇科杂病范畴。关于本病的证治。现用教科书均分为心脾两虚与肝肾阴虚二型。但笔者通过对临床及其他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总结发现,脏躁由肝气郁滞或肝郁化火而发病者远较上述二型多见。临床所见情志为病,无不与肝有关。《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认为,脏躁由“心肝血虚,兼情志抑郁,血躁肝急所致”,强调脏躁之病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