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刘丽军  徐铮 《中国针灸》1997,17(5):297-298
本实验观察了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雌二醇(E2)加针刺组乳腺增生病小鼠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与E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可提高乳腺增生病模型小鼠NK细胞活性,对预防乳腺增生病癌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香丸(浓缩丸)对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香丸(浓缩丸)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的影响。方法:给雌性未孕大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乳腺增生病理模型,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测定乳房直径、乳腺体积及重量、脏器系数、血清性激素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同时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青香丸(浓缩丸)明显减小大鼠增生乳房直径、乳腺体积和重量,减少乳腺小叶数、腺泡数和腺泡腔直径;并且明显抑制胸腺系数的减少,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E2)和MDA含量,对血清孕酮(P)水平有升高趋势。结论:青香丸(浓缩丸)具有调节性激素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乳腺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腺腺病是在乳腺小叶增生的基础上发生的,是由于乳腺小叶内末梢导管或腺泡数目增多,伴小叶内间质组织不同程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多见于20~40岁女性[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复制乳腺增生病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对照组、模型组,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他治疗组分别行针刺、中药、针药结合及西药三苯氧胺治疗。每日治疗1次,9次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30天)。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变化,测定腺泡腔直径及面积,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腺泡腔直径及面积均较正常组增大(均P<0.01);治疗组腺泡腔直径及面积均较模型组减小(P<0.05,P<0.01);针刺和中药可上调ERβ、下调ERα表达。结论:针刺和中药均对大鼠乳腺增生有抑制作用,针药结合的抑制作用最强,基本接近三苯氧胺水平,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ERβ、下调ER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近20年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概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坚 《中国针灸》1999,19(7):439-442
乳腺增生病是中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一些专家认为此病是癌前期病变或乳腺良性肿瘤。其癌变率报道不一,范围在125%~50%[1],多数资料认为其癌变率囊性增生约10%左右,小叶增生为1%~3%[2]。我国于1987年已将其列入癌前病变之一。近...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及其对乳腺组织影像和血流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莹 《中国针灸》2005,25(9):619-621
目的:观察针刺对乳腺增生病影像、血流动力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5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针刺和乳癖消贴膏外敷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增生腺体声像图、血流动力学、乳房红外线扫描及乳腺钼钯X线征象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乳腺增生腺体的血流阻力指数、改善乳腺组织的X线征象、减轻腺体的灰阶度及血管类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5.0%.结论: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能降低乳腺增生腺体的血流阻力指数,改善乳腺组织的X线征象,减轻腺体的灰阶度及血管类型.  相似文献   

7.
李静  高春雪  康素娥 《河北中医》2009,31(5):776-778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与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属中医学乳癖范畴。我们现将近年中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乳复康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观察乳复康片治疗和预防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作用。结果:(1)预防组乳头肿,乳腺增大和显微小叶,腺泡,导管增生均轻于模型组;(2)治疗组乳腺肿胀及解剖所见的大体分级和病理显微分级均显著优于模型组;(3)乳复康片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是一种乳腺组织的增生性疾病,既非炎症,亦非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1998-2006年,笔者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1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3月至2006年6月,笔者用针刺配合腹针治疗乳腺增生病5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择日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用择日电针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并与常规电针组及乳癖消组作对照,还进行了电针治疗前后血浆泌乳素水平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择日电针组的疗效明显高于乳癖消组,而与常规电针组之间无差异。电针治疗后血浆泌乳素水平明显下降,提示针刺治疗本病之机理可能与调节了血浆泌乳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加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肖青  杨丹红 《中国针灸》1998,18(5):265-266
97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 (31例 )、穴位贴敷组 (35例 )、穴位注射加贴敷组 (31例 )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穴位注射组与穴位贴敷组疗效相似 (P>0 .0 5 ) ,而穴位注射加贴敷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及穴位贴敷组 (P<0 .0 5 )。由此说明 ,穴位注射加贴敷这一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效佳、副作用小、取穴少、疗程短等优点。此外还证实这一疗法对卵巢激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冀萍  宋翠英 《中国针灸》1998,18(3):13-14
采用放免分析法对乳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孕激素、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进行了测定 ,并与健康人测定结果对照。结果显示 :健康人除泌乳素外 ,其他性激素指标都有明显的周期节律变化。乳腺增生患者则性激素分泌节律紊乱 ,表现为孕激素分泌时间延长 ;雌激素分泌在卵泡期、月经前期升高 ,而在排卵期降低 ;促卵泡生成素在排卵期降低 ,黄体期略有升高 ;促黄体生成素排卵期、黄体期均降低。经针刺治疗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激素分泌节律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3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30例刘丽军,李炎高指导郭诚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陕西中医学院)主题词乳腺纤维性囊肿病/针灸疗法,电针HyperplasiaofBreastTreatedbyMeansofElectricAcupuncture...  相似文献   

15.
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时红  刘旺根  杨丽萍  王蕾  王雪萍  王玎玎 《中成药》2004,26(12):1040-104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新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用肌注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头形态学变化,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实验性大鼠模型血浆内雌二醇(E2)、黄体酮(Pt)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结果: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大鼠的乳头红肿、乳腺增大和显微小叶、腺泡、导管增生均显著轻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雌二醇、乳腺组织中ER和PR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浆黄体酮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与改善血液流变、调节实验性大鼠性激素的血浓度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章建民  陈宇  杨明艳  郑纯威  王绪平  寿旦 《中医药学刊》2013,(10):2166-2168,I0002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家兔的制备及评价消癖健乳巴布膏的药效。方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制备乳腺增生兔模型;游标卡尺测量乳头高度;酶标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组织病理学方法测乳腺小叶数、腺泡数、腺泡腔平均直径;血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乳腺增生兔模型各指标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消癖健乳巴布膏能改善乳腺增生兔模型的部分指标。结论:乳腺增生兔模型制备方法可行,消癖健乳巴布膏对乳腺增生兔乳头高度、靶器官重量有明显作用,对血清雌激素、乳腺组织病理学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香丸(浓缩丸)对家兔乳腺增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青香丸(浓缩丸)对家兔实验性乳腺增生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给雌性未孕家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乳腺增生病理模型,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测定乳房直径和长度、乳腺体积和重量.血清性激素水平、SOD活性、MDA含量、脏器系数,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青香丸(浓缩丸)明显减小家兔乳房直径、长度及乳腺体积,减轻乳腺重量,减少乳腺小叶数和腺泡数;此外,青香丸(浓缩丸)明显降低血清E2水平,明显增加SOD活性,抑翩胸腺系数减少。结论:青香丸(浓缩丸)具有调节性激素水平、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减轻乳腺组织增生性病变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方美登木片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法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结果:复方美登木片0.58g/kg、1.16g/kg、2.33g/kg能够明显减小雌二醇加黄体酮所致乳腺增生大鼠的乳房直径、乳头高度,减轻乳腺重量;能够降低乳腺增生程度,明显减少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腔内分泌物;此外,对性激素水平有明显的影响,复方美登木片1.16g/kg、2.33g/kg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雌二醇(E2)、催乳素(PRL)水平,提高孕酮(P)水平,其起效剂量及剂量范围分别为:0.58g/kg,0.58~2.33g/kg。结论:复方美登木片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清口服液对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清口服液明显改善大鼠乳腺组织增生性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明显减少乳腺小叶数和腺泡数,显著减小乳腺体积、腺泡腔直径及乳房直径;此外,夏清口服液明显增加胸腺和脾脏系数,显著降低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血清P水平和SOD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