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迎穴是针灸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通过阐述人迎按压手法的溯源,并对人迎穴的解剖位置、按压人迎穴的功效和安全性给予探讨,指出按压人迎穴具有调理阴阳的作用,以阳气亢盛或阳气不虚衰、阴虚阳亢者宜之;同时强调人迎按摩法对于有严重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或心动过缓的患者应禁忌使用,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和身体状态。  相似文献   

2.
人迎穴是针灸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通过阐述人迎按压手法的溯源,并对人迎穴的解剖位置、按压人迎穴的功效和安全性给予探讨,指出按压人迎穴具有调理阴阳的作用,以阳气亢盛或阳气不虚衰、阴虚阳亢者宜之;同时强调人迎按摩法对于有严重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或心动过缓的患者应禁忌使用,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和身体状态.  相似文献   

3.
人迎穴镇痛功能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月华 《中国针灸》1996,16(3):40-42
本文参照古今文献及个人的临床休会,对人迎穴的定位、主治与应用、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人迎穴主治范围广泛、镇痛效果明显与其所处特殊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迎穴浅探     
李灿  赵彩娇 《河南中医》2010,30(12):1227-1228
人迎穴是古今文献中争议较多的穴位之一。其突出的腧穴特异性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均较佳,从人迎穴的定位、穴位特异性以及临床运用等方面对人迎穴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迎穴是针刺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本文从临床报道的角度回顾了近年的文献,认为人迎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突破禁针禁灸的束缚,扩大其临床应用并阐明相关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从人迎穴的定位、针刺深度、针刺注意事项论述人迎穴的应用。指出:人迎穴治疗机制与其所处解剖位置有关,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应在将来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拓宽该穴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人迎穴为针灸临床要穴,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及良好的疗效。通过对人迎穴的近现代解剖结构加以探讨,进而阐述其针刺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同时深入分析和总结该穴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人迎穴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嘉妍  史慧妍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318-2320
人迎,足阳明胃经穴,位于结喉旁,颈总动脉搏动处,胸锁乳突肌前缘。人迎穴在中医诊断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因其特殊的解剖定位及复杂结构,在古代一度作为危险穴而禁刺、禁灸,随着现代医学与解剖学的发展,对人迎穴的认识更为清晰、深入,其刺灸方法更有的放矢,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文章介绍了人迎穴自《灵枢》以来在解剖、诊断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9.
人迎穴的针刺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迎穴定位、针刺深度、针刺注意事项指出人迎穴治疗机制与其所处解剖位置有关,在临床应用中,该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运用新的治疗手段可加强该穴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乔波  张春红 《吉林中医药》2011,31(6):599-600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人迎穴的经络位置、及其解剖位置的特异性,近现代对人迎穴的经络、位置、诊断、刺灸、治疗等多方面的研究已全面展开。且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查阅近年文献,对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颈部组织牵拉、挤压、刺激交感神经所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笔者在推拿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发现加针人迎穴或以指代针按揉人迎穴,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人迎穴与交感神经有何内在联系?又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相关性是什么?现试述如下。人迎穴最早载于《灵枢·本输》,是足阳明胃经经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气海所出之门户,与肾、脾、肝、  相似文献   

12.
李敏  赖新生 《中医药学刊》2003,21(9):1487-1487,1498
石门穴是任脉上手少阳三焦经之募穴,历代医家传为禁针之处,针之无子。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对石门穴的腧穴特性,禁忌,古今应用,现代解剖结构、应用及适应症等,从古今两方面,对石门穴的应用及相关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研讨,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人迎穴被医务工作者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人迎穴为主穴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相关研究,以及人迎穴的降压机理研究等方面考证相关文献,并证明其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针刺人迎穴对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亚急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捻转补法针刺人迎穴)、对照组(无手法针刺人迎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至360min期间的血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具有降压效果迅捷、稳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结论捻转补法针剌人迎穴可起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的较佳效应。  相似文献   

15.
针刺人迎穴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迎穴首载于《内经》,该书记载了用人迎穴治疗多种病证,但通篇未言人迎“禁针”,“禁灸”。因而有医家认为《内经》时代人迎穴是否可针尚需考证。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最先立该穴为“禁不要灸”,“针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晋之后的著作尚袭这一禁忌,但直到宋代...  相似文献   

16.
人迎穴考证及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迎穴的最早出处、穴名释意、别名释意、古人定位、主治作用等的文献考证,简要阐明了人迎穴的名称来源、穴名含义、解剖部位、及临床治疗作用等。对该穴的现代标准化定位作了简要概括,并对该穴的具体操作方法、近代解剖层次结构等作了全面的阐述。通过对针刺人迎穴意外的报道,提示针刺该穴的方法和深度,并详细描述了该穴的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202-2204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人体脑、心、肾等重要组织器官,致残、致死率高。西药治疗高血压存在难以避免的副作用,而针刺降压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可靠。石学敏院士提出了以人迎穴为主穴,有规范手法量学标准的针刺降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该文从古代文献、现代解剖学和临床研究等方面探讨了针刺人迎穴降压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根据《灵枢》中十二正经"根溜注入"、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描述,十二正经中手足三阳经的"上入"穴与十二经别之六合部位以及颈部"七次脉"穴位基本相符,分别为天柱、天窗、天牖、天容、人迎、扶突均位于颈项部。本文试从《灵枢》阐述颈项部"上入"穴的理论渊源以及选穴关键,通过"天牖五部"探讨"上入"穴的临床主治,并总结其现代临床应用。"上入"穴古今均有运用,可治疗阳气厥逆之暴病、内分泌疾病、颈项部及头面五官等疾病,对调整阴阳之气的顺接及调节阳气的温煦作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荐临床针刺选用。  相似文献   

19.
夏圆元  刘学 《河南中医》2014,(7):1398-1399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取穴方法有:单穴、二穴配合、三穴配合、四穴配合、五穴配合、六穴及以上配合。针刺不仅有显著的降压疗效,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人迎、太冲、曲池、合谷等腧穴以单穴或组合的形式出现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绿色消费与自然疗法的盛行,针灸美容越来越受到广大女性的关注和青睐。针灸医师治疗疾病的同时,还成为美丽使者,为人们美容塑身。皮肤光泽、富有弹性是健康、年轻的表现,皮肤的衰老就意味着这一特性的逐渐消失,延缓皮肤衰老是美容永恒的课题。人迎穴据报道在临床中可用于三叉神经痛、呃逆、中风偏瘫后遗症、慢性咽炎、中风失语、大动脉炎、瘿气、饮食难下、头晕面赤、高血压等病症的治疗,但很少见人迎穴在美容方面应用的报道。因为人迎穴是危险穴,针刺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所以一直未被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