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各种鼻腔结构异常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选择及其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5年3月38例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原因,针对鼻腔不同的结构异常,采取相应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结果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原因:38例(58侧)中筛窦炎(包括筛窦骨质增生)24例(36侧),伴鼻息肉复发16例(32侧),中鼻甲外移致中鼻道狭窄13例(15侧),伴中鼻甲粘连11例(12侧),伴鼻中隔偏曲10例,额隐窝狭窄5例(7侧),蝶窦炎5例(6侧),上颌窦口闭锁5例(5侧),下鼻甲肥大3例(3侧).38例中24例(63.16%)伴鼻腔结构异常,即中鼻甲、下鼻甲、鼻中隔及钩突相关病变.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后,随访6~43个月,痊愈2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结论 鼻内镜术后复发者多伴有鼻腔结构异常,鼻窦开放的同时矫正鼻腔各结构异常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手术的并发症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36例鼻腔多结构异常病人术后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鼻出血7例;鼻腔黏连3例;眶周血肿1例,均早期发现,无一例出现严重后果。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联合处理,在矫正鼻中隔偏曲的同时,对中、下鼻甲、钩突、筛泡异常同时进行处理,来恢复鼻腔正常的通气生理功能,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加之细致周密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的疗效。方法选择131例鼻中隔偏曲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分别行个性化手术,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或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慢性肥厚性鼻炎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中鼻甲、钩突等多结构同步矫形扩容术。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显效112例(87%),有效19例(13%),无效0例。结论经鼻内镜鼻腔扩容术处理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术(FESS)同期处理下鼻甲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5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其中40例单纯行FESS(对照组),另45例行FESS同期处理下鼻甲(观察组)。术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6~14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ESS同期处理下鼻甲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鼻腔粘连,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06年4月至2009年3月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干燥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治愈55例,好转25例,无效0例。结论鼻中隔偏曲是鼻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它对邻近器官的压迫,导致中、下鼻甲和鼻道窦口复合体发育异常,造成鼻腔、鼻窦引流障碍而出现的临床症状。鼻中隔偏曲与许多鼻部疾病有关,因此手术中同时矫正鼻中隔畸形就有更积极的治疗意义。综上所述,由于鼻内镜光亮度好、术野清晰、微创、直观、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减少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便于术后复查,有利于恢复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吸引治疗下鼻甲肥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了47例下鼻甲肥大患者在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吸引治疗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47例患者中44例治愈,3例复发,治愈率94%.结论 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吸引治疗下鼻甲肥大,操作简单,不损伤鼻腔黏膜,术中术后出血少,手术迅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董春光  徐恒光  肖祥 《江西医药》2006,41(12):997-998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腔结构异常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8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泡状中鼻甲等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行鼻内镜下微创手术矫正治疗,术后换药清理鼻腔。观察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术后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体征逐渐得到改善,随访观察半年至2年,其中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4%。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是变应性鼻炎发病及症状加重的原因之一,鼻内镜下微创手术矫正鼻腔异常结构,重建生理性呼吸通道,同时手术及鼻腔填等也降低了冲经兴奋性.经随访观察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刘刚  屈银斐  刘志峰  李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60-3562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术(FESS)同期处理鼻中隔及中、下鼻甲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98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其中97例单纯行FESS(对照组),另101例行FESS同期处理鼻中隔和中、下鼻甲(观察组).术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6~24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FESS同期处理鼻中隔及中、下鼻甲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鼻腔粘连,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6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实施在鼻内镜下矫正鼻内解剖异常,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开放病变窦口,使鼻中隔居中,维持中下鼻甲的形态,使鼻窦炎症消退。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该组治愈97例,占60.6%(97/160),显效40例,占25.0%(40/160),有效18例,占11.3%(18/160),临床总有效率96.9%,无效5例。结论鼻源性头痛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引起,鼻内镜下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视野清晰明亮,操作准确,彻底切除病灶,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术后鼻腔功能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量表评分(SNOT-20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4例CRSwNP患者(2017-02 ~2019-02),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47例接受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7例...  相似文献   

11.
汪文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34-235
目的尽可能减少损伤下鼻甲黏膜,保留鼻腔的解剖及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肥厚性鼻炎,使鼻腔通气改善。方法对符合慢性肥厚性鼻炎诊断的患者,在鼻内镜下将下鼻甲骨骨折外移,下鼻甲黏膜点状分离,形成结构正常的新下鼻甲,改善鼻腔通气。结果本组104例(149侧)患者全部鼻塞症状消失,下鼻甲创面光滑平整,无干痂及粘连。随访1~2年,全部病例无其他不适症状。结论鼻内镜下下鼻甲骨折外移加黏膜点状分离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简便、使用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三种下鼻甲成形术的应用治疗效果,根据个性化特点,选择合适的下鼻甲手术处理方式。方法130例确诊的慢性鼻炎患者,其中女性88例,男性42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2.1岁。所有病例均在鼻内镜直视下,根据临床症状和鼻窦CT检查的不同,分别对确诊患者进行了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并对三种下鼻甲成形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种不同下鼻甲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经3~6个月随访观察,所有患者鼻塞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显效117例(90%),有效13例(10%),无效0例。术后创面光滑平整,无结痂和黏连,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种术式的下鼻甲成形术均是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方法。这三种下鼻甲成形术均具有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更加符合鼻腔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6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矫正鼻内解剖异常,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开放病变窦口,使鼻中隔居中,维持中下鼻甲的形态,使鼻窦炎性消退。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治愈97例,占60.6%;显效40例,占25.O%;有效18例,占11.3%,临床总有效率96.9%;无效5例。结论鼻内镜下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视野清晰明亮,操作准确,彻底切除病灶,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骨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伴有鼻中隔骨折的鼻骨骨折所致鼻畸形患者,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鼻中隔成形术结果 36例患者中,医患均满意者34例,不满意者2例,满意度达94.4%。结论在鼻内镜引导下手术,克服了传统鼻部手术不能直视的不足,视野清楚,可准确操作,术中损伤轻,出血少,不容易出现误伤,需要的手术视野小,面部无切口,术后无瘢痕形成,同时,外鼻整形和鼻腔手术在内镜下一次完成,既改善了鼻腔通气引流的生理功能,又可恢复鼻外形的正常状态,且手术时间短、安全,操作简捷,是治疗外伤性鼻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原因。方法对64例鼻息肉、鼻窦炎伴鼻腔结构变异或病理生理改变的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其中对照组32例(50侧)单纯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治疗组32例(40侧)行鼻内镜手术的同时对其中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偏曲进行处理,术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6个月-3年,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同步处理鼻腔相关疾病,可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粘连。  相似文献   

16.
陈俊曦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35-135
目的 探讨鼻内镜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为43 例伴下鼻甲骨增生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通过鼻内镜行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8 个月~1 年.记录术后创面愈合、下鼻甲位置及鼻塞情况等.结果 28 例随8 个月,治愈25 例,好转3 例.15 例随访1 年后有效率90%.术后鼻腔无粘连,创面愈合快,无鼻腔干燥和下鼻甲萎缩.结论 鼻内镜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能有效避免鼻腔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破坏而引起的并发症,是目前治疗伴有下鼻甲骨性增生的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60例,52例接受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108例行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术后从鼻塞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近期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好,手术符合临床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内镜下行下鼻甲成形术加鼻中隔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持续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鼻内镜下同期行下鼻甲成形术加鼻中隔成形术,术后定时随访判定疗效。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后6个月有效率为93.1%(67/72),1年有效率为80.6%(58/72),2年有效率为66.7%(48/72)。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或免疫治疗效果不理想,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通过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加鼻中隔成形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粘骨膜下扩大剥离术为主的手术方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有鼻框架结构异常的患者,在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轴骨膜下扩大剥离,同期对异常的下鼻甲、中鼻甲进行修正,并发前组鼻窦炎者行鼻窦开放术。结果该方法治疗4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访2年,显效34例(72.3%)、有效11例(23.4%),无效2例(4.3%)。总有效率95.7%,对手术治疗无效的两例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过敏药均可控制症状,且控制时间较术前明显延长。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黏骨膜下扩大剥离为主的手术方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郝力  雷冬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F0003-F0003
鼻中隔偏曲是鼻科常见病,常因为两侧鼻腔不对称,引起鼻腔、鼻窦引流不畅。导致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传统治疗只注重中隔软骨和骨质的部分切除。往往术后效果不够理想。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和医学影像的发展,对鼻腔鼻窦生理病理研究的深入,中隔手术同时进行中、下鼻甲及其它结构的成形,更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特点。我科2000-2003年采用内镜下鼻内多结构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4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