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目的探讨链式复苏流程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急救中的时效性及初期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急诊科救治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9例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6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救治,观察组采用链式复苏流程救治。结果实验组初期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链式复苏流程将急救技术进行优化整合,规范急救程序,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初期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化创伤急救流程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05例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的116例多发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创伤急救流程,比较两组在急诊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38%与对照组的83.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诊抢救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优化创伤急救流程缩短了患者在急诊的抢救时间,为进一步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机,对减少伤残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95例,其中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20年1月收治的4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开展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情况(辅助检查时间、病情评估时间、基本生命支持抢救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有效救治时间)、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辅助检查、病情评估、基本生命支持抢救、急诊至手术室时间、有效救治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急救成功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能显著提高多发肋骨骨折急救工作效率及急救成功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2例急诊抢救患者,根据急救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6)、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有效时间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9.39%,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的抢救有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3.93%(P<0.05)。结论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在基层医院抢救过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骨科创伤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急救的骨科创伤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有效抢救时间比对照组早;两组抢救成功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将患者获得有效急救的时间提前,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创伤团队护理流程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多发伤患者为试验组,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1例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创伤团队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抢救重要环节各时间节点、救治效果、抢救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在各抢救重要环节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治愈出院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抢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创伤团队护理流程有利于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痊愈出院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抢救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多发伤在急诊科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标准化急救流程对多发伤患者在急诊科的急救和护理效果.方法 对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大于16分的408例病人分为研究组(215例)采用标准化急救流程救治,和对照组(193例)应用传统救治方法救治,比较两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分别为(46.72±9.22)分和(66.29±3.10)分.死亡率分别为18%和24%.结论 在急诊科采用标准化急救流程救治多发伤病人能明显提高抢救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其急救模式分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急救模式干预,40例研究组接受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救治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77.50%高于对照组37.50%,死亡率5%、致残率17.50%低于对照组22.5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有效救治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多科会诊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议临床抢救外科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此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提升救治成功率,改善护患关系,有利作用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化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中的运用及对抢救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20例严重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20例严重损伤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采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抢救流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判断抢救时间、抢救效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般判断抢救时间(15.4±3.0)min,和对照组患者(17.2±1.9)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抢救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护理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优化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中能够将治疗效果进行有效提升,临床值得加大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提高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54例,分成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在手术救治过程中,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抢救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抢救成功24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88.9%,对照组抢救成功14例,抢救无效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5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结论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相应的综合手术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其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抢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及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26-128
目的探讨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管理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接收的符合标准的147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观察组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抢救。结果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以及有效救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满意度等情况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是严重创伤患者急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化救治流程对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救治流程,比较两组医护合作满意度及抢救质量。结果:观察组医护合作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采取标准化救治流程,可有效缩减抢救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进而利于调高医护合作间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严重创伤救治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方法从本院2007年2011年符合严重创伤诊断标准患者中随机抽样10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2011年符合严重创伤诊断标准患者中随机抽样10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2013年本院严重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的救治结果。结果研究组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0%,MODS发生率降低18%,致残率降低15%,病死率降低16%,抢救成功率提高16%。结论基层医院实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一体化和院内救治多学科一体化,应用创伤控制技术(DCS)及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EGDT)理论,形成程序化、规范化救治,可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诊抢救预案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观察组(使用设计好的链式急诊抢救预案流程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与对照组(按传统的急诊科抢救常规护理程序实施抢救)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其抢救成功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护中,使用链式急诊抢救预案流程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方法,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进行改良后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间第一救治时间、进一出急诊室时间、溶栓时间、出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救治有效的缩短了救治时间,使得救治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提高了临床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初级创伤评估救治模式在县级医院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9例院前急诊车祸患者作研究组,给予初级创伤评估救治模式进行院前急救;另选取29例同类情况患者作对照组,按传统流程进行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完成初级评估所用时间分别为(16.3±6.9) min、(26.2±7.7) min,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从急救现场至人院治疗的死亡率分别为3.45%、20.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县级医院院前急救中实施初级创伤评估救治模式,可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室-E ICU"一体化模式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33例(第一组),2004年1月—2005年12月无采用一体化模式抢救严重多发伤病人101例(第二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第一组收治严重多发伤133例,死亡26例,救治成功率为80.5%。第二组共收治严重多发伤101例,死亡27例,救治成功率为73.3%。两组患者ISS创伤评分无明显差异,第一组患者120平均到达现场的时间、院内绿色通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第二组,救治成功率高于第二组(P<0.05)。结论:一体化救治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抢救成功率,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一支急诊医学队伍。  相似文献   

19.
包宇伟  曹鑫 《贵州医药》2022,(1):142-143
目的 探讨创伤事件院前急救的应急策略在创伤救治中的效果.方法 将189例自行来院的创伤事件患者纳入对照组;190例通过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接受院前创伤救治的创伤事件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风险,急救相关指标用时及住院费用、预后评分、救治满意度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谢彦 《中国医药指南》2014,(10):242-243
目的观察和分析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对策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2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使用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8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绿色通道运行效果显著,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能为患者的生命抢救争取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