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老年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磷霉素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9例下呼吸道感染住(?)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磷霉素钠注射剂4.0 g,ivd qd,给药后1h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2.0 g,ivd bid;对照组单独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2.0 g,ivd bid。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50%和85.71%,对照组分别为74.35%和62.9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之后,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的功效。方法对1例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拟订"阿奇霉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三联抗菌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细菌培养结果的变化。结果 10d后铜绿假单胞菌消失,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阿奇霉素在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起关键的辅助作用,联合其他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后,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2004年2月至2007年1月,我院联合应用阿奇霉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确诊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对照Ⅰ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照Ⅱ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0.48%,明显优于对照Ⅰ组69.35%及对照Ⅱ组75.8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结论:静脉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米诺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71.43%,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较好,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与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相比,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比较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复合制剂。舒巴坦为广谱酶抑制剂,同时具有较弱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强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二者联合不仅对阴性杆菌显示出明显的协同抗菌活性,抗菌作用是头孢哌酮单用的4倍,而且保护头孢哌酮钠不受β-内酰胺酶水解,主要用于由敏感菌导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结构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平板培养法培养细菌生物被膜,银染法鉴定,经不同浓度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加替沙星对生物被膜处理后,MTT法测定存活细菌数;结晶紫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粘附性的影响.结果1/16、1/4MIC的克拉霉素、阿齐霉素可减少加替沙星作用后被膜存活菌数(P<0.05),并可减少细菌对硅胶片的粘附(P<0.05),而螺旋霉素无明显作用.结论减少细菌的粘附,防止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克拉霉素、阿齐霉素可与抗菌药物(加替沙星)起到协同杀菌作用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物被膜(biofilm,BF)菌的耐药机制及阿奇霉素对BF菌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大肠埃希菌BF模型,扫描电镜鉴定细菌BF。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及AmpC酶。结果浮游大肠埃希菌(A组)单产AmpC,单产ESBLS酶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分别占总菌株的5.0%(2/40)、20.0%(8/40)、5.0%(2/40);BF大肠埃希菌(B组)产酶菌株分别占总菌株的15.0%(6/40)、47.5%(19/40)、22.5%(9/40);阿奇霉素诱导BF菌(C组)产酶菌株分别占总菌株的7.5%(3/40)、25%(10/40)、12.5%(5/40)。对A组和B组、B组和C组的检出率两两分别进行χ2检验,结果均为P<0.05。结论阿奇霉素能够明显抑制BF大肠埃希菌产生ESBLS及AmpC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临床常见耐药菌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测定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单用和联用分别对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30株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ATCC35218)、阴沟肠杆菌及幽门螺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联合药敏指数(FIC值)。结果两药联用对临床分离的360株常见耐药致病菌的MIC均明显降低且抗菌作用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为协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ATCC35218)和阴沟肠杆菌均为相加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对指导医院常见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痢菌净分别和6种抗菌药联用在体外对鸡大肠埃希菌的抑制效果,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试验依据.采用棋盘微量测定法,痢菌净分别与头孢噻肟钠、阿奇霉素、粘杆菌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组合,观察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痢菌净与头孢噻肟钠的联合使用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临床分离株呈协同作用为主(76.9%);痢菌净和新霉素联用呈协同或相加作用(协同占46.15%,相加占53.85%);痢菌净和氟苯尼考联用为相加作用(84.6%);痢菌净和粘杆菌素联用主要呈相加作用(相加作用76.9%,协同作用23.1%);痢菌净和左旋氧氟沙星、痢菌净和阿奇霉素联用呈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更换短管与否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3例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更换短管组38例)与对照组(不更换短管组45例),两组患者在发生腹膜炎时均由同一腹透护士行腹腔冲洗至腹透液清亮后,观察组予更换腹膜透析短管,对照组不予更换短管,再均按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腹膜炎治疗指南规范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炎症状改善时间、半年内腹膜炎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38例中3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拔管率为7.89%,半年内11例复发(28.94%),腹透液清亮时间为(5.18±4.41)d,腹痛消失时间为(3.03±2.94)d;对照组45例中5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拔管率为11.11%、半年内12例复发(26.66%),腹透液清亮时间为(5.09±3.59)d,腹痛消失时间为(2.73±2.93)d;拔管率、腹膜炎复发率、腹透液清亮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时更换短管与否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预后无明显影响。不予更换短管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百令胶囊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在常规腹膜透析及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在左卡尼汀治疗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c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两组Alb、PA、TRF、H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SGA评分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较单独用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黄芩苷、黄芩素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芩苷、黄芩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铜绿假单胞菌X140为研究对象,用32μg·mL-1的黄芩苷、2μg·mL-1的黄芩素干预X140生物膜的培养。以阿奇霉素为对照,采用倍比稀释法对生物膜内活菌菌落计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生物膜的变化。结果:32μg·mL-1的黄芩苷、2μg·mL-1的黄芩素可以显著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黏附性和抑制生物膜的形成(P<0.01)。结论:黄芩苷、黄芩素可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的黏附性。  相似文献   

17.
霍冬梅  廖蕴华  何建静 《中国药师》2012,15(8):1161-1163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患者服用百令胶囊或尿毒清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影响。方法:6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18个月以内的患者,随机分成百令胶囊组、尿毒清颗粒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采用ELASE法分别测试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后患者血清及腹透液VEGF活性的变化。结果:百令胶囊组及尿毒清颗粒组血清及腹透液VEGF活性较用药前明显降低,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较用药前也明显降低(P<0.01);百令胶囊组血清及腹透液VEGF活性与尿毒清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及尿毒清颗粒均能降低短期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腹透液中VEGF活性和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感染支原体肺炎的2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8例单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136例联用阿奇霉素与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消失、体征好转时间,治疗前后CD4+/CD8+值,停药后三个月内复发次数。结果治疗组在退热、缓解咳嗽、消除肺部罗音、扁桃体肿大消退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D4+分数值、CD4+/CD8+高于治疗前(P〈0.01),停药后复发次数明显减少,复发时病程缩短(P〈0.01),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且患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郭烽  罗文涛  马满玲 《中国药师》2012,15(4):502-504
目的:比较不同配比的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CRO/SBT)及头孢曲松钠(CRO)单剂对黑龙江地区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配比CRO/SBT复方制剂(1:1,2:1,4:1,8:1)对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6种临床分离致病菌株(共183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并与单方CRO进行比较.结果: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4种CRO/SBT不同配比的复方可使耐药率从单用CRO的46.7%~100%下降至4.17%~67%,下降幅度达6~10倍,CRO/SBT(1:1)的MIC50为4~32 mg·L-1,是CRO单方的1/16~1/24;对于不产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复方制剂的活性类似于单方.结论:4种配比CRO/SBT对大多数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单剂;在复方制剂中,当头孢曲松钠的量一定时,增加舒巴坦钠的量对抗菌活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CRO/SBT(1:1)为强效广谱杀菌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HD)患者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VC)功能不良的作用.方法 对带涤纶环CVC行HD 13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不使用尿激酶封管(非尿激酶组)52例,定期使用尿激酶(尿激酶组)80例,分析尿激酶对患者导管功能不良、血流量、透析充分性、贫血及血浆白蛋白的影响.根据置管后3个月内是否出现导管功能不良,计算出3个月内功能不良发生率.记录患者一般临床指标、血流量,计算尿素清除指数( Kt/V)等.结果 尿激酶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显著减低(26.3%)显著低于非尿激酶组(32.7%)(x2=32.727,P<0.01),血流量、Kt/V、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尿激酶组(P<0.01).结论 定期使用尿激酶可减少患者导管功能不良、提高血流量、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使患者贫血减轻、白蛋白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