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阁 《中国民康医学》2022,(21):186-18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行脐静脉置管术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行脐静脉置管术的86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家长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行脐静脉置管术危重新生儿可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的负性情绪评分,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技术在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入院至东华医院新生儿科,因不同疾病需要救治且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新生儿(早产儿54例,足月小样儿8例,足月儿合并重症不能进食者18例)80例,在出生<24h内行脐静脉置管术,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儿中77例置管成功,3例失败,置管成功率为96.3%。导管留置时间为7~21(7.5±2.2)d。其中4例使用1~3d后导管堵塞,1例拆管剪线时误剪断导管,且回缩,后采取手术取出;3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行血培养检查均为阴性,感染率为3.75%。留置导管过程中未发生腹腔感染、心律失常、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肝实质损伤、肝坏死、血栓、空气栓塞及脐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脐静脉置管术是重症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相对容易掌握,不良反应少,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时间早、成功率较高,出生后早期即可以安全使用,尤其是在低体质量、极低体质量患儿的应用中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运用。方法2003年11月-2005年7月收治的208例危重新生儿均以静脉留置针穿刺腋静脉作为输液途径。结果208例中成功穿刺189例占90.9%,失败19例占9.1%留置时间小于5天者32例,占15.4%,5—7天75例,占36.1%7—10天97例,占46.7%,渗出2例占0.09%,静脉炎1例,占0.04%,堵塞1例,占0.04%。结论危重新生儿的抢救中腋静脉留置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并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穿刺的静脉,所以在儿科应用广泛。减少了患儿哭闹次数,同时减少了护士穿刺的操作次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使用静脉留置针普遍,但留置针方法却有待改进。常用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运用。方法对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08例危重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与身体其它部位留置针作为抢救的输液途径进行比较。结果腋静脉留置针在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护理并发症上均优于身体其它部位留置针。结论危重新生儿的抢救中运用腋静脉留置针是切实可行的,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71-73+77
目的研究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复苏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7 年4 月~2018 年4 月在我院出生且需要进行脐静脉窒息复苏的新生儿8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静脉注射的方法,观察组采用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新生儿发生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家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总满意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治疗中,采取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具优势,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得到了患儿家长的满意认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方法 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收治60例体重<3000 g的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套管针穿刺,比较2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输液外渗及红肿发生率.结果 腋下静脉穿刺组较头皮静脉穿刺组的留置时间长[(5.24±1.20)vs(2.11±0.57)d,P<0.01],且并发症(液体渗漏、皮肤红肿)发生率较头皮静脉组降低(3.3% vs 20.0%,P<0.01).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反复穿刺次数少,渗漏及皮肤红肿发生率低的特点,既能减轻患儿的痛苦,又能减少护理工作量,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方便、易操作的静脉留置方法.  相似文献   

8.
9.
一种静脉留置针新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新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对150例次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比较。结果:新置管术避免了传统方法易刺破血管的缺点,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结论:新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穿刺时刺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适用于儿科血管暴露不明显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急诊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共62例行深静脉置管术患者,按穿刺置管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7例行股静脉置管术,B组25例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并发症、留置导管时间、导管相关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病人舒适度。结果股静脉置管术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首次穿刺成功率高,置管完成时间短,误穿动脉率低,并发症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相关感染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病人舒适度差。结论临床若保留深静脉置管时间比较短(<3天),选择股静脉置管术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对抢救急危重病人有临床应用价值;而对需较长时间深静脉置管患者,则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术在NICU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16年1月-2017年1月采取脐静脉置管的31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高危新生儿中27例导管置入顺利,置管成功率87.1%;导管平均留置时间(9.81±2.1)d;临床并发症较少,仅1例液体外渗后拔除导管置入PICC。结论:经脐静脉穿刺置管术相对简单、安全,而且能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留置时间较长,可避免新生儿反复静脉穿刺,值得NICU中早期推广应用。但也存在相关并发症,尤其是喂养不耐受和感染,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腹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对43例HCPT CF 5-FU持续5天静脉滴注患,使用同一剂量药物,同一装置,两种不同置管方法,在输注时间、费用、静脉炎发生率3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费用及静脉炎发生率等方面有差别,提示护理人员应选择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许金美  杨冬梅 《嘉兴医学》2003,19(2):111-111
目的:提高急诊不合作、躁动病人外周静脉置管术的成功率,缩短建立静脉通路所费时间。方法:采用分次置管术、单次置管术,并观察成功率。结果:分次置管术成功率优于单次置管术。结论:急诊抢救时遇到不能配合护士穿刺的不合作或躁动病人。且静脉不固定患需单人操作静脉留针置管术宜选用分次置管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危重新生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延长平均置管时间.方法:对250例危重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正常拔管145例,非正常拔管105例,其中静脉炎52例(20.8 %),套管针脱落25例(10.0 %),套管堵塞23例(9.2 %),体液渗漏或组织坏死5例(2.0 %).结论:提高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成功后加强固定,正确使用留置针是延长平均置管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任荣  姜燕  罗少龙 《海南医学》2022,(24):3222-3224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的临床资料,将脐静脉置管术中出现腹胀的53例患儿作为观察组,47例未出现腹胀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腹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分娩方式、平均穿刺时间及插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越小(81.13%)、出生体质量越轻(84.91%)、置管位置及深度标准(71.70%)、出现酸碱失衡(73.58%)、出现电解质紊乱(77.36%)、出现凝血功能障碍(69.81%)及感染(75.47%)新生儿的脐静脉置管术后腹胀发生率均更高(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7周、置管位置及深度不标准是影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腹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胎龄<37周、置管位置及深度不标准是影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发生腹胀的危险因素,加强干预相关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静脉置...  相似文献   

16.
张堤  陈兰 《右江医学》2012,40(5):692-693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的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因各种疾病入住我院儿科的危重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对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的时间、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将采血和输液两项操作融为一体,既缩短了操作时间,又增加了置管成功率,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减轻了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快速提供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国俊  张继珍 《中原医刊》2004,31(16):66-66
我院新生儿危重症监护病房是我县唯一一家全免陪护理科室,主要收治对象为急危、重症新生儿。新生儿病情变化急剧,常需连续、多次、间歇静脉给药,抢救时多个静脉通道给药。新生儿血管细暴露不明显,静脉穿刺成功率低,多次反复穿刺导致患儿皮肉痛苦,家属由此对护理人员不满。2000年7月-2003年12月我们对部分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取代头皮针,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为抢救患儿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8.
周围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周围静脉留置针首次应用于我院临床30例静脉输液的情况。周围静脉留置针是最先进的改良的新型输液器材,可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用于持续或间断的静脉输液、输血、肿瘤化疗注射。此法可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还可避免使用钢质针头时发生渗漏等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床边B超定位在脐静脉置管术(UV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行UVC的58例患儿,分析B超下导管末端位置与其对应X线检查位置情况,比较B超与X线检查定位导管末端位置、实际导管置入深度与预测深度的差异.结果 B超下导管末端位置位于心房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目标位置)时,其X线检查对应椎体范围分别是T5~T9和T7~T9.B超与X线检查定位导管末端位置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4).导管实际置入深度与预测深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边B超定位在新生儿UVC中,可直观引导及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2004年7月我科收治新生儿248例,在新生儿输液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