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迟、数脉是根据脉象速率判断病性而性质相反的两种脉象,张仲景论之颇有特色。《金匮要略》全书共22篇,涉及迟、数脉的有16篇,计41条文。其中单论迟脉的条文有12条,意义在于多主寒证、常主虚证、可主瘀证、亦主热证;单论数脉的条文有23条,意义在于多主热证、常主虚证、亦主寒证;迟、数两脉兼见并论的条文有6条,见于疟病、胸痹、腹满、水气、消渴、疮疡病篇。意义在于阐释复杂病机、辨别寒热病性、鉴别多变证候、论述病发机理、分析虚实病因、指导诊断治疗。一脉主多病,意义深远,已远远超出了迟、数脉本身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用大青龙汤者凡二见,一是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一是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古今注家多认为38条是大青龙汤的主证,39条是其副证,二证均是表寒里热,大青龙汤是解表清里之剂。笔者有不同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1条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此条简要地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和主证.从文法与医理上分析,其大意是,被风邪内中的病(本篇是从内虚邪风入中立论),将会出现半身不遂,或只是一臂不遂,这都是经脉淤痹所致,脉象微并且数,中风使之如此.寥寥数语,言简意赅,何等明确!而古今不少注家却对“但臂不遂者,此为痹”一句见解不一.为阐发原旨,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原文《金匾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二、疑义“胸痹缓急”疑点是“缓急”。对此,历代注家有不同见解。有的认为是胸痹疼痛时发时止、时缓时剧。如清吴谦《医宗金鉴》(卷二十):“缓急者,谓胸痹痛而时缓时急也。”中医研究院《金匮要略语译》:“胸痹的症候有时缓减有时急迫的,用薏苡附子散主治。”南京中医学院金匾教研组《金匾教学参考资料》:“缓急,指胸痹疼痛有时缓和,有时剧急”。有的认为是指四肢筋脉拘急,如清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筋脉时见缓急”(缓指筋脉缓纵不收,急指筋…  相似文献   

5.
杜亚君  刘恩顺 《光明中医》2013,28(6):1097-1098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中第3条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本条论述胸痹典型的证治与方药,从表面文字来看,仲景论脉象言迟复言数,迟数并见,犹似矛盾,令人费解,历代医家对此注释不一,文章就文献中几种主要的观点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瓜萎薤白白酒汤是张仲景创治的主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个紧数。” (《金匱·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之胸痹病证常用方。原文寥寥数语,就概括了胸痹病的主要脉证及主方,初步展示了胸痹病的辨证施治的规模。方中瓜萎苦寒润滑,开涤胸中痰结,薤白辛温通阳下气、豁痰散结,白酒,今之米酒初熟者,亦名醪糟,其气轻扬,能引药上行,诸药共奏通阳散结,豁痰下气之功效。《金匱》记载治胸痹方共七首,而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近乎半数,此方药味精炼,立意深刻,依法用于临床,效果亦佳,故深受后世《金匮》注家和临床医师推崇,至今仍是治胸痹的常用方剂。笔者水平有限,仅举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全书二十五篇,前二十二篇在篇名上,皆冠以“××病脉证并治”,表明各种病是以脉证合参、证不离脉为原则;而脉又列于证之前,这就足见仲景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对脉象变化是极为重视的。现从以下几方面以窥仲景对脉象的应用。据脉测因以脉析机不论外感或内伤,必然导致人体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其病变首先反映在脉象上。通过诊察脉象的变比,可以审测疾病的病因病机。如《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  相似文献   

8.
<正>"胸痹"的名称,始见于《灵枢·本藏》:"脉大则多症。饮,善病胸痹。"临床上以胸膺部满闷憋塞甚则疼痛为主。《金匮要略》胸痹篇第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从脉象上推证病机,不管是太过还是不及,都是非正常脉,太过就是盛于正常,不及是不足于正常,太过邪气盛,不足正气虚。阳得阴脉,上焦阳虚;阴得阴脉,为阴寒内盛;上焦阳虚,胸阳不振,阴寒内盛,特别是寒邪主收引,主凝滞,主疼痛。当阴寒之邪痹阻胸阳,痹阻者,不通也,不通则痛。因此,二者相互搏结,形成胸痹。病机概括为"上焦阳虚,  相似文献   

9.
数脉乃临床之常见脉象,一般认为主热证,而实际临床上,数脉之主证绝非热证一种。数脉也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等其它证,故医者临证时一定要四诊合参,综合分析,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廖冉 《国医论坛》2014,29(1):63-63
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提到“厥而皮水,蒲灰散主之”。历代注家对此条的注解多有出入,笔者综合几个注家的观点,结合蒲灰散药物组成及功效,提出“厥而皮水”为水邪引起血脉不通畅使然。  相似文献   

11.
阳微阴弦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微阴弦”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一条,其原文为:“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很明显,本句乃本条之核心内容,尽管各注本都曾就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一条说:“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历来注家多  相似文献   

13.
丁沛  袁红霞 《四川中医》2010,(10):48-49
关于《伤寒论》第12条中"阳浮而阴弱"的含义,历代伤寒注家见解不一。其不同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为"病机说",其余两种为"言脉说",一种指脉象轻按浮而重按弱,另一种指脉象寸浮而尺弱。本文通过对《伤寒论》相关条文的研究以及旁征《难经》、《金匮要略》的相关内容,证实"寸浮而尺弱"论相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篇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此开宗明义,从脉象论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是“阳微阴弦”四字,当细玩味。全文分三层论述,层层深入。1、胸痹心痛的病机是阳微阴弦。阳微(寸脉微,或浮取微)为不及,主胸阳(心、肺之阳)不足;阴弦(尺脉弦,或沉取弦)为太过,主阴邪(痰浊、水饮、寒邪)盛。2、阳微是病之本质。心为阳中之太阳,主身之血脉;肺朝百脉,宗气贯心脉、行营血。心、肺阳气充足,鼓血畅达,环流不息,阴邪何能乘之?邪之所凑,其气必  相似文献   

15.
经方的脉诊     
经方、《伤寒论》的脉诊也独具特色,所谓独具特色即是不同于其他辨证论治体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的第1条:“夫脉当取太过不及”是其大眼目。 脉诊在我国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反映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脉象亦和症状一样,均为患病人体有异于健康的一种反应,而脉象尤其具有敏感性。凡病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生、死、缓、急等等,无不应之于脉,故于辨  相似文献   

16.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37-639
3暑 3.1伤暑 [原文节选] 主证:身热、自汗、烦渴、面垢、倦怠少气、头昏头胀、恶心呕吐、脉象虚数或虚大而散. 辨:暑伤气,伤暑之脉多呈虚弱,与伤寒脉紧,热病脉大不同,其证亦倦怠无神.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经文释解析疑2则浦城县医院(353400)汤红,王晓华1《全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第九》曰:"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薏苡附子散方: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右二味,杵为散,方寸七,日三服。"对于"缓急"一词的释解,历代注家认识不一,...  相似文献   

18.
十七论胸痹病《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综合胸痹、心痛、短气并论。其实,胸痹是病,心痛、短气是胸痹病中所表现的主证。本文专论以心痛、短气为主证包括喘息、咳唾、胸满、背痛、胁下逆抢心,心中痞,不得卧等症状的胸痹病脉证治。“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  相似文献   

19.
枳实薤白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它是流传至今的一张古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中的第5条云“: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心中痞之证,有虚实不同。其病理机制:一为痰浊壅阻,气滞不通;一为中焦虚寒,大气不运。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原文中的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是胸痹心中痞之实证。临证除见胸痛主证外,还有胸膈闭塞胀满、心中痛胀,或既痛且胀,或短气,胁下之气上逆抢心,形气充实[1]。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多闻及患者诉其心中满闷或胸闷憋气为主的一组…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浮脉主病辨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寒论》继承并发扬了《内经》、《难经》的脉诊理论,使脉象成为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本从献研究浮脉的脉象和机理,辨析《伤寒论》浮脉之主病分别为:主正常脉;主表证;主里证;主危证;主正气来复、病情向愈。从临床角度探讨研究《伤寒论》浮脉,对排除临床困惑,正确把握病情,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