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居家痴呆病人照顾者需求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居家痴呆病人照顾者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08例居家痴呆照顾者进行需求问卷调查.[结果]痴呆病人照顾者需求是多方面的,痴呆病人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痴呆用药与照顾者需求呈正相关;而痴呆诊断时间、痴呆症状出现时间与照顾者需求呈负相关;照顾者文化程度与之呈正相关,参与照顾人员与需求呈负相关.[结论]在对痴呆病人照顾者提供支持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照顾者的总体需求,还要注重照顾者的个体需求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照顾者压力.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主要居家照顾者照顾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脑卒中主要居家照顾者的照顾需求及影响照顾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80例脑卒中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主要照顾者的一般情况、脑卒中病人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及主要照顾者需求.[结果]脑卒中病人FIM得分为为73.05分±26.42分.主要居家照顾者需求得分最高的是专业需求;照顾年限<2年照顾需求得分为36.81分±9.80分.照顾年限≥2年照顾需求得分为33.34分±9.85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功能独立程度有不同程度受损,居家照顾任务繁重,迫切需要专业指导、人力支持、经济援助和社会支持.应满足照顾者需求.注重照顾者不同阶段的需要,提供早期并具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痴呆患者照顾者的需求,为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照顾者负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名痴呆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记录的资料按Colaizzi步骤进行分析。结果痴呆患者照顾者的需求可归纳为4个主题: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心理疏导需求、经济援助需求和社会关注需求。结论护理人员应了解痴呆患者照顾者的需求,探讨满足其合理需求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患者的症状,从而减轻照顾者的身心负担,促进患者康复或延缓疾病进程,提升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居家痴呆病人照顾者家庭功能与照顾负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痴呆的居家病人63例及病人照顾者63名,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照顾者负担问卷(CBI)评价照顾者家庭功能和照顾负担。[结果]63例病人照顾者中,家庭功能良好20名(31.7%),APGAR评分8.65分±1.37分,家庭功能障碍43名(68.3%),APGAR评分2.81分±1.85分。痴呆病人照顾者家庭功能良好者,其时间依赖性负担、发展受限性负担、社交性负担和身体性负担均轻于有家庭功能障碍的照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病人其照顾者的家庭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亲密度得分均与CBI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居家痴呆病人照顾者家庭功能越差其照顾负担越重,为减轻居家痴呆病人照顾者的负担,需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社会支持,以弥补家庭支持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主要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与照顾者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脑卒中主要居家照顾者的照顾负荷与照顾者需求现状,分析照顾者照顾负荷与照顾者需求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0例社区脑卒中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主要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总分为48.83分±8.05分,其中生理负荷最重。脑卒中主要居家照顾者需求总分为34.62分±9.93分,家庭访诊、康复锻炼方法、预防常见并发症、疾病基础知识、饮食指导和电话咨询服务排在需求列表的前5位。照顾者照顾负荷与照顾者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脑卒中主要居家照顾者承受着较重的负荷,了解照顾者需求,制订和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有助于减轻照顾者的照顾负荷。 相似文献
6.
7.
福州鼓山镇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福州鼓山镇老年期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福州鼓山镇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自制问卷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52名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5.13%;照顾负担重、患者有躯体功能障碍、患者ADL总分越高、没有护工帮助、对老年期痴呆认识不足、认为照顾患者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每天照顾时间越长的照顾者负担总分越高.结论 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照顾者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主要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子女与配偶,且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对老年期痴呆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有效地为老年期痴呆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298对,并收集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运用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量表评估照顾者需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索患者、照顾者资料与照顾者需求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OR=0.558,95%CI:0.329~0.945)、辅助照顾者人数(OR=7.212,95%CI:1.439~36.137)、照顾者学历(OR=0.273,95%CI:0.103~0.726)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信息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照顾者人数(OR=2.467,95%CI:1.162~5.240)、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OR=2.470,95%CI:1.216~5.019)、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OR=3.322,95%CI:1.245~8.868)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照顾技能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照顾者人数(OR=4.497,95%CI:1.130~22.110)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照顾者年龄(OR=3.348,95%CI:1.021~10.983)及辅助照顾者人数(OR=14.200,95%CI:2.521~79.988)是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整体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居家主要照顾者需求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信息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照顾者个人需求、照顾技能需求。女性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患者、学历较高的照顾者、辅助照顾者者较多以及照顾者的子女是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此类人群,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期减少照顾者负担。 相似文献
9.
10.
11.
阐述了评估家属需求的意义,介绍了几种常见晚期癌症病人家属需求评估工具,为我国开展晚期癌症病人家属需求评估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评估家属需求的意义,介绍了几种常见晚期癌症病人家属需求评估工具,为我国开展晚期癌症病人家属需求评估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深入了解居家痴呆病人非雇佣关系女性照料者的正面和负面照料感受。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居家痴呆病人非雇佣女性照料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结果提升出3个主题,主题1身心疲惫:沉重的心理负担和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主题2照顾的动力:对病人的深厚感情是照料动力的主要来源,感受到的正性情感为照料者增添动力;主题3主动疏解。结论非雇佣女性照料者的身心健康状况较差,应在身心两方面给予她们有效的支持,增加其照料过程中获得的正性情感,并建立痴呆病人专门的照料机构,减轻照料者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对延续护理的需求,为构建骨科术后延续护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出院前采用自行设计的延续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指导内容排在前3位的为下床时间98.0%、平衡训练94.0%、康复流程93.0%;延续护理形式排在前3位的为健康教育手册100.0%、网上咨询90.0%、热线电话82.0%;61.0%的患者认为出院2个月内需要得到每周1次的专业指导,出院3个月后需要得到2周1次的专业指导。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对延续护理服务有较高的需求,护理人员应在规范院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出院后的康复指导,避免患者从医院到家庭出现的医疗护理脱节。以此达到促进肢体正常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对男性护士的认知、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社会对男性护士的认知、需求和接受情况,引起人们对男性护士在培养、使用等方面的重视。方法:采用自设量表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以及某校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方便抽样调查,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17名调查对象中,认为医院非常需要和需要男性护士的占85.3%;73.7%的调查对象完全接受和可以接受男性护士的护理;影响男性护士择业的主要因素是传统观念(90.8%)、性别偏见(67.3%)、家庭成员的反对(53.0%)、专业发展空间小(51.6%)、无职业成就感(50.2%)。结论:护理工作需要男性护士,社会需要更新观念、接纳并合理安排男性护士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其优势,以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病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某精神病专科医院老年痴呆病区30名护士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该院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区32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老年痴呆病区护士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0.01),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区护士(P<0.05或0.01).结论 老年痴呆病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提高护士的心身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