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多发性创伤的威胁日渐突出.目前已成为“世界的第一公害”。据统计。近5年来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10%.2002年发生交通事故77万余起,死亡约为11万,伤56万余人。由于多发伤来势凶、发展快、病死率高,因而成为创伤急救中的难点。而如何降低多发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成为当前急诊医学和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课题。现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将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创伤急救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 ,许多疾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 ,但创伤却有增无减 ,并被称为“现代文明疾病”。在美国 ,60年代后创伤和其他意外死亡已成为第四位死因 ,我国 1995年以后 ,创伤和中毒也成为第四位死因。全球每年创伤的伤死人数在数千万人以上[1~ 3 ] 。仅以交通事故伤为例 ,1998年 ,全世界死于车祸的人数已达 117 1万人 ,成为全球第十位死因 ,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2 2 % ,同时也是全球的第九位疾病 ,占全球死亡和致残总数的 2 8% [4 ] 。在世界上许多地区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创伤呈不断增多的趋势。发生严重创伤后 ,常需及时的医…  相似文献   

3.
改善急救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总被引:95,自引:12,他引:95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全球死亡率的 7%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我国 ,近年也呈持续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分析 ,全国城市住院病人中 ,创伤和中毒1985年为同期住院病人的 9 82 % ,为第三位。 1996年则占 14 39% ,而县级医院占 19 4 7% ,为第一位。和平时期创伤的主要原因乃是交通事故。自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 10 0多年以来 ,因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 30 0 0万 ,远超过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我国近 5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 10 % ,2 0 0 1年发生交通事故 72 4万件 ,死亡约 10万人 ,伤…  相似文献   

4.
目前,创伤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991—08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34届国际医学外科学术会议上,创伤作为一个中心议题:“创伤——一个被忽视的全球性问题”,特别的提了出来。如此重视的原因是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发展、农业机械化扩大、交通拥挤、工伤和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危重创伤直接威胁着人类,已成为世界第一公害。以交通事故为例:1995~1997年,我国连续每年死亡7万人以上,占全世界的10%,死亡绝对值占世界首位。现对外科危重创伤的救治体会报道如下,井结合文献探讨急诊科手术抢救危重创伤的进展及其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成批交通事故创伤的特点,探讨院前院内急救措施,提升交通事故创伤的救治质量,减少伤残及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一起客车翻车致33例乘客伤亡的救治资料,实施现场及时救护,途中正确转运,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畅通,院内伤情完整交接及院内接收后的相对集中救治等处理。结果:9例收治外院,24例住院治疗,23例痊愈出院,1例因多发性骨折并低血容量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提升急诊人员急救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急救资源,建立和完善急诊急救服务过程,使各环节高效运作,规范连接,形成流程是成功救治大批交通事故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民“120”医疗呼救号码和急救知识抽样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上海市自1990年12月20日建立“120”医疗急救专用电话后,平均每年接收呼救电话9万次以上,每天平均246次,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平均每年现场急救危重病人2万次,其中转危为安者约3000人。近2年来,有44例摔死者,经现场心肺复苏而成功获救。因此,上海目前院前急救已为1300万市民的健康,提供了十分有效、及时的服务。但是,一个完整的院前急救.还应包括救护车到达前的群众性自救、互救,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救治率。为了解上海市民对“120”呼救号和一般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旨使今后能有的放矢地在市民中宣传,普及有关急救…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也可能危及生命。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事故呈直线上升状态,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至少有1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死于多发性创伤。由于多发性创伤来势凶险、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而成为急诊工作的一个难题,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科共收治多发性创伤95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加快创伤急救网络建设提高我国创伤急救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各种意外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统计,200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造成104372人死亡、49417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3.7亿元。我国近5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几乎呈10%的速度递增,意外事故已成为社会人口的第4~5位死因,且为45岁以下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意外伤亡曾被现代社会所忽视,不仅危及生命,更因为其致残率高(严重创伤达36.1%),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6月急诊创伤死亡病例68例,观察并记录创伤患者的性别与死亡年龄分布、创伤原因、受伤部位、直接死因、救治方法、创伤至死亡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患者死亡年龄以青中年年龄段最多;死亡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刀伤、其它伤;主要创伤器官排位分别为头部、胸部、腹部;直接死亡原因有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其它;救治方法有扩容补液、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支持、心肺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急诊手术;患者死亡时间多在现场至伤后1h内。急诊创伤死亡患者年龄结构、受伤原因等较前有显著区别,在救治过程中要及时改变观念;临床急救工作要更偏重于严重创伤患者,综合评估和分析急救工作相关因素,制定合理有效抢救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抢救质量,降低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死亡患者的原因,探讨建立高效急救新模式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急救死亡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发病时间、病因、年龄分布等特点.结果:心脑血管意外、创伤死亡分别占内、外科疾病死亡的61.7%和38.3%.结论:建立高效急救新模式,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急救无缝衔接,将抢救措施前移,是降低伤病员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加强公众急救知识普及以提高自救意识、风险防范和自救能力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大力加强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创伤 ,尤其是严重创伤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一、严重创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加 ,救治任务艰巨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业事故和日常生活的意外达 350万人。而受伤者为其 10 0~ 50 0倍 ,2 0 0万人导致永久性残疾。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 50 0 0亿美元。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者逾 70万人 ,受伤者 10 0 0万~ 150 0万人。即每 50秒钟死亡 1人 ,每 2秒钟有 1人受伤。199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 ,提出了“善待生命———预防意外伤亡和暴力”。1999年我国共发生交通事故 4 12 86 0起 ,伤2 8…  相似文献   

12.
《创伤——一个被忽视了的全球性问题》作为一个中心议题,被34届世界外科学术大会突出地提了出来。自1995年起,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伤而死亡的人数已突破7万,1999年已增至8.3万,为世界各国之最。广东省每年死于轮下者,位列各省之首,仅1999年就有9800人死于车祸,占当年全国死亡人数的11.81%。为此,广东省急诊医学会自1995年起每年在省内举办一期《创伤外科急救专题医学培训班》,是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创伤特别是交通事故伤已成为全世界一个极其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创伤,受伤及致残人数约为死亡人数的100~500倍。在我国,创伤死亡在人类死因中居第五位,是我国1~34岁居民排位第一的死因,创伤是导致青壮年死亡的首位原因。人们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需要 ,面对交通事故、工伤、意外事故及其他突发灾难事件不断增多 ,尤其多发性创伤、成批伤员比例明显上升的趋势。 1995年美国交通事故大约 5万多人死亡 ,10 0多万人伤残 ;英国 95 0多万次交通事故中 ,有 2 7~ 3万人死亡。我国交通事故逐年增加 ,1995、1996年因创伤而死亡 ,已突破 7万人。因此 ,创伤已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公害”。据统计 ,大城市创伤占总急诊人数的40 %左右 ,其中交通事故伤占 5 0 %以上 ,严重多发性创伤占创伤总数的 1~ 1 8%。创伤的严重性及对社会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并已成为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创伤,特别是交通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有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约70万人死于创伤,仅交通事故伤致死约10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1位。创伤是1~4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原因,在所有人群死亡的原因中占第3位。创伤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被称为"现代文明疾病"。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伤者数量逐年增加,人们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6.
不断完善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创伤是容易被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超过百万,受伤者超过千万。美国每年有16万人死于创伤,因伤致残超过50万人。我国每年死于创伤的患者数有10多万,伤残有100万人。1955年以来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7万,且逐年增多。此外,传染病危害同样不可低估,如2003年SARS袭击中国,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极大破坏;SARS的破坏性波及全国各行各业,在SARS流行期间,市场萧条、经济衰退、国际间文化贸易往来几乎陷于停顿。还有其他突发灾害,如地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能量急性创伤致迟发性出血的急诊救治护理。方法回顾本院自2000年3月~2006年6月共收治不同原因外伤致迟发性出血患者152例,总结分析急诊救治及护理经验。结果152例患者急诊救治成功123例,总治愈率达到80.92%。胸外伤48例,成功治愈39例,9例死亡,治愈率为81.25%。腹部外伤44例,治愈37例,死亡7例,治愈率为84.09%。颅脑外伤60例,治愈成功47例,死亡13例,治愈率78.33%。结论高能量急性创伤致迟发性出血的急救,需要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护理人员需要有创伤救治的整体观念,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护理操作技能,严密观察病情,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使得多发性创伤的发生日渐突出[1]。根据中国伤害监测系统监测显示[2],2011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万多起,超过6.2万人死亡,23.7万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2年前10月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显示[3],近5年来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10%,其中多发伤发生率占患者总数的50%。由于多发伤来势凶、发展快、病  相似文献   

19.
构架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都在100万起左右,死亡人数在13万人以上。每年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4000亿元以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成都市急救中心2005年1~6月的医疗救援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农业交通运输的发展,工伤与交通事故日渐增多,创伤的院前急救,受到急诊医学的重视。现将226例院前急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