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道变异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肝外胆道变异时避免损伤的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4 612例LC,发现肝外胆道变异11例,其中胆囊管异常增粗(直径﹥6 mm)3例,胆囊颈管开口变异6例,副肝管2例. 结果中转开腹手术68例,胆道损伤2例,术后胆漏3例,大出血2例. 结论肝外胆道变异是引起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严格执行操作常规,精细解剖胆囊三角,确切辨认各管道关系,必要时行胆管穿刺造影,可预防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3.
由于高达50%的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等良性疾病病人合并有不同类型的解剖变异,这些变异区别于普遍认知的常规解剖模式,忽视这些变异将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医源性胆道损伤。因此,系统掌握各种胆道解剖变异的知识是外科医生进行安全的胆囊切除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治疗与预防龚建平,王敖川(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重庆630038)胆道损伤是胆囊切除术中常见并发症。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可造成病人终身残废乃至死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目前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手术方式而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6.
7.
腹腔镜手术是20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临床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但胆道损伤发生率明显提高。国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道损伤发生率低于0.5%,国内约为0.32%。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及手术技巧王敬民(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外一科合肥23004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一项新的手术操作技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轻等优点,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由于此项技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据大宗文献报告,许...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道损伤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自从1987年进行了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以来,已引起了广大外科医生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应用。1991年荀祖武率先在国内开展了LC手术。当前LC手术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实践证明LC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外科胆囊疾病的治疗方法。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为医患二方面所乐于接受。但在普及LC手术的同时,专家们也已注意到伴随而来的并发症的发生有所提高,尤其是胆道损伤方面的并发症表现更为明显。美国的一组资料显示:LC手术的胆道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认识与处理胆囊管变异的方法与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的57例胆囊管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分离胆囊壶腹、保持胆囊三角区空虚,明确进入胆囊唯一管道的方法辨认与切断胆囊管。结果:5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54.01±13.87)min;术中出血量590 min,平均(54.01±13.87)min;术中出血量580 ml,平均(31.75±15.30)ml;无一例因解剖不清导致胆管损伤。术后发生胆漏1例,系胆囊管囊性扩张钛夹夹闭不全所致,术后引流1周痊愈。术后住院280 ml,平均(31.75±15.30)ml;无一例因解剖不清导致胆管损伤。术后发生胆漏1例,系胆囊管囊性扩张钛夹夹闭不全所致,术后引流1周痊愈。术后住院29 d,平均(4.82±1.39)d。随访19 d,平均(4.82±1.39)d。随访1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时刻牢记胆囊管变异的可能性,术中采用分离胆囊壶腹、保持胆囊三角区空虚的原则,可有效辨认胆囊管异常结构,从而避免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2年10月~1995年11月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00例,发生特殊并发症16例,发生率0.3%,其中2例胆道损伤13例胆瘘(包括胆囊床迷走胆管瘘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并胆管瘘1例)1例术后胆囊动脉出血。为降低手术并发症,掌握术中操作要求,作者认为注意以下四点(1)从事腹腔镜囊切除术须有一定的资历的外科医师担任,并有一定的胆道解剖知识和识别胆道变异能力;(2)全面详细的术前检查及严格选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5岁。因体检B超示胆囊充满型结石1个月,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慢性炎症,大网膜粘连包裹,胆囊大小约8 cm×4 cm×3 cm,胆总管不扩张,解剖胆囊三角前后腹膜,游离胆囊管,见胆囊为双胆囊管,直径分别为0.3,0.8 cm,分别于右侧汇入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道解剖异常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肝外胆道异常的诊断及处理。方法1999年10月~2008年6月1216例LC中,发现15例(1.2%)胆道解剖异常。3例胆囊管异常粗、短,开口在左右肝管汇合部;1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总管较细,向上牵拉胆囊使胆总管走行移位;1例胆囊管与肝总管并行后低位开口,1例胆囊管在胆总管右侧回旋扭曲,开口于右肝管侧壁,2例胆囊壶腹部粘连严重,覆盖于胆总管及肝总管前方;3例在胆床附近见迷走胆管走行;3例在分离胆囊管时发现右后肝管开口于肝总管;1例Mirizzi综合征解剖不清。仔细分离,丝线结扎或上钛夹处理,解剖不清者中转开腹。结果13例顺利完成LC;2例(13.3%)中转开腹,其中1例副右肝管损伤,1例Mirizzi综合征。无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肠道损伤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5例随访3个月~4年,其中〉1年11例,无胆道狭窄及残余结石。结论LC术中精细解剖胆囊三角,确切辨认各管道关系,是预防胆道异常情况下肝外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行MRCP检查对肝外胆道变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为1 200例LC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LC术前通过MRCP检查发现肝外胆道变异96例,其中胆囊管冗长且扭曲51例、胆囊管低位汇合23例、胆囊管汇合于右肝管8例、迷走胆管5例、副胆管4例、胆总管囊肿2例、双胆囊2例、肝内胆囊1例。手术证实89例与术前MRCP检查结果一致,存在胆道变异。结论:通过MRCP检查可全面了解胆树图像,LC术前便可发现各种胆道变异及胆道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克服了以往术中经验性、探索性解剖Calot三角的缺点,明显减少了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胆道损伤是指腹部手术时意外造成的胆管损伤,通常是指肝外胆管的损伤。黄志强院士曾指出,普外科医生都不可避免会碰到胆道损伤的问题。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展开,LC成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首要原因。医源性胆道损伤一旦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往往导致病情恶化,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远较其原发病更大的痛苦,而且还可能造成极为严重和难以挽回的后果(如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功能衰竭等)。随着胆管损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3年2月至今共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18例,对LC手术中胆囊动脉的处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性65例,女性53例,年龄23~65岁,平均41.2岁。病种:慢性结石性胆囊炎67例,慢性胆囊炎2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23例,急性胆囊炎7例。手术情况:使用西德Wolf公司生产的全套腹腔镜器械,LC成功114例,中转开腹手术4例,其中1例术中损伤胆总管而中转手术,余3例均因术中发现胆总管增粗明显疑胆总管结石或其他病变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72分… 相似文献
18.
静脉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静脉胆道造影,对排除无症状的胆总管结石,了解胆囊功能,大小,结石分布,数量,胆囊管的粗细和长度有价值,且有助于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难易程度,降低中转手术率和预防术中严得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对1450例静脉胆道造影结果及其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关系进行分析,并对静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