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比较螺旋CT二维图像(薄层横断面与多平面重建MPR)与三维图像(SSD)诊断颌面骨骨折的准确性,探讨三维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8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MPR及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SSD)。结果:螺旋CT三维图像对于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及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可提供更多信息。二维图像对于显示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优于三维图像。结论:二维图像是诊断颌面骨骨折的基础,三维图像可较为直观的显示骨折的全貌及空间位置关系,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二者结合是颌面骨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CT在蝶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蝶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头面部外伤高分辨CT检查346例,详细观察蝶骨受损情况。结果:蝶骨骨折86例,发生率为24.9%,明显高于颞骨骨折,其中蝶骨大翼骨折81例(占94%),蝶骨体部骨折66例(占76.7%),蝶骨小翼骨折49例(占56.9%),蝶骨翼突骨折19例(占22.1%),2个以上部位的多处骨折81例,占94.1%;合并头面部其它部位骨折79例,占91.1%。结论:水平位和冠状位结合高分辨CT可准确及时发现蝶骨骨折及其部位,蝶骨骨折多为多部位骨折,头面部外伤合并蝶骨骨折提示病情复杂。  相似文献   

3.
CT颅底及面颅部常见伪骨折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CT薄层扫描技术实现了人体横轴与长轴的各项同性高分辨率数据采集,有效克服了影像的部分容积效应,使颅底及面颅部的细微解剖结构如骨连接部的缝隙、沟裂以及血管神经出入的孔洞等均可在CT影像上清晰显示。这些解剖结构在影像上正常显示的骨质不连续或透光线征像,如对其正常解剖结构缺乏正确认识,易被误诊为骨折线而造成错误诊断。为正确认识上述解剖结构的CT影像特征避免误诊,笔者将解剖学与CT影像学相结合,对上述解剖结构进行了对照研究,对常见易造成误诊的“伪骨折”影像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视神经管HRCT扫描基线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神经管位于眼眶的底端和眶下裂的内下侧,始发于视神经孔,向后、向上并向内至中颅窝。该管大部为蝶骨小翼的根部构成,其内侧为蝶窦和后组筛窦,中间由一层很薄的骨板相隔。因此视神经管壁极易因冲击而受到损伤。视神经管在眶内部分为垂直卵圆形,中部为圆形,颅内开口部分为扁圆形,长约5-7mm,直径4.9-5.3mm。儿童的视神经管与成人的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扩张的HR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的HRCT征象,探讨HRCT在支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HRCT表现。结果17例支扩患者的HRCT均显示了支扩的病变部位、类型和范围。结论HRCT对支扩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部结节病的HRCT表现及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病的临床资料及HRCT表现。结果:结节32例,主要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16例,团块影6例,磨玻璃影8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29例,小叶间隔线21例,纤维化7例,包括支气管变形2例、条索影3例、蜂窝影2例,空气潴留4例,支气管狭窄5例,胸膜改变25例,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30例。2种及2种以上肺部病变并存29例,肺部病变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30例。结论:结节病肺部CT表现形式多样,HRCT能够提供肺间质病变的重要解剖信息,尤其能明确区分肺结节病活动性炎症的纤维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HRCT对眼眶骨折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眶骨折是眼外伤中常见的损伤,由眼眶受钝力打击所致,受伤原因多种多样,由于眼眶解剖结构复杂,与副鼻窦、前颅凹底紧密相连,同时不同类型的骨折及骨折程度的不同,在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上均有不同。随着CT技术的进展,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眶部外伤的检查,既往文献报道眶壁骨折多侧重影像表现,对所造成的副损伤估计不足。本文着重对HRCT扫描的方法及骨折所造成的副损伤作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8.
老年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低,但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易导致小血管破裂,造成脑内血肿.老年人无脑内出血的颅骨骨折(老年单纯颅骨骨折)未见文献报道.本组报道27例,旨在探讨其创伤机制及临床、CT特点. 1 方法 收集老年单纯颅骨骨折27例,男15例(55.5%)、女12例(44.4%),年龄60~83岁,平均(65.0±3.5)岁.受伤到就医的时间为5h~90d,平均39d.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11例(48.7%),高度坠落伤7例(25.9%),撞击伤9例(33.3%).  相似文献   

9.
CT扫描在脊柱爆裂性骨折稳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对42例爆裂骨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单纯性稳定型骨折14例,粉碎性不稳定型骨折28例,共计55个椎体。结论:CT扫描能准确、多方位显示骨折的信息,特别是利用SCT的多方位重建技术,对诊断、判定脊柱失稳,推测脊髓神经损伤情况、精确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鼓室硬化的HR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鼓室硬化的HRCT表现,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共29耳)经临床证实的鼓室硬化患者,均经HRCT检查.结果病变累及鼓膜19耳,均表现鼓膜增厚,其中出现钙化12耳,呈条状9耳,点状3耳.鼓膜内陷9耳.病变位于鼓室内28耳,表现为钙化及软组织影共存23耳,软组织影4耳,仅为钙化影1耳.软组织影按形态分为条索状3耳,斑片状24耳,钙化影按其形态分为点状10耳,筛网状6耳,团块状8耳.硬化斑块包埋听骨链20耳.粘连锤骨7耳,砧骨6耳,镫骨2耳.硬化斑块与听小骨关系不密切2耳.累及鼓膜张肌腱1耳.结论 HRCT可以准确地显示鼓膜和鼓室内硬化斑块及其并发改变,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CT薄层重叠平扫与常规薄层平扫对颅底骨折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CT薄层重叠扫描方法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有颅底骨折症状的58例分别给予CT薄层重叠扫描和常规薄层扫描,并就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8例颅底骨折中,CT薄层重叠扫描显示骨折线45例,占77.6%,CT常规薄层扫描显示骨折线28例,占48.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CT薄层重叠扫描方法能大幅度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高分辨率CT扫描(HRCT)和常规CT扫描(CCT)在诊断肺内孤立性占位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直径为0.8-6.0cm先后进行了CCT和HRCT扫描检查,且经病理或临床证实诊断的肺内孤立性占位。结果 1)HRCT较CCT更能清晰地显示肺内的细微结构;2)HHCT在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学表现如: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支气管引入征,毛刺,空泡征与CCT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在发现分叶,空洞,钙化方面无明显差异。3)HRCT对恶性肿块周围的血管浸润分辨更清晰。4)HRCT对结核球的卫星病灶,粗长毛刺,钙化特点显示较CCT清晰。5)HRCT能准确清晰地显示占位同支气管的关系,利于指导临床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论 高分辨率CT在肺内孤立性占位诊断的准确率方面较常规CT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薄层高分辨重建技术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过筛选的32例可疑颅底骨折患者进行CT常规及薄层高分辨重建技术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2例外伤患者的常规CT裣查中有24例怀疑有颅底骨折(75%),但不能确诊,而通过薄层高分辨重建技术检查,24例均可确诊为颅底骨折(100%)。薄层高分辨图像可清晰显示骨折线,并有多幅图像支持诊断。结论 CT薄层高分辨重建技术对诊断颅底骨折具有优越性,为临床治疗和法医学鉴定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4.
CT诊断骨巨细胞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CT物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骨巨细胞瘤多发生物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其CT征象为,偏心囊性膨胀性破坏,骨壳 完整或残缺,可有不规则硬化缘,破坏区软组织密度不均匀,部分病例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肿瘤组织化明显,结论: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扫描诊断骨巨细胞瘤优越性大于X光平片,两者密切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动态CT增强扫描时肝实质一过性强化(THAE)征象,探讨其产生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96例原发性肝癌的动态增强CT表现。全部病例先做上腹部常规螺旋CT平扫;注射造影剂后20~25s行动脉期扫描,60~65s行门静脉期扫描,部分病例行5~10min延迟扫描。结果21例(10.7%)共发现28处肝动脉期THAE,其中25处(89.3%)平扫时未显示密度异常,3处(10.7%)呈稍低密度灶。所有21例THAE在动脉期均呈均匀高密度影,门脉期均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其形状多为楔形或扇形。结论肝实质一过性灌注异常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它反映了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HRCT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HRCT表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6例确诊为胸部结节病的HRCT表现。结果:26例结节病中25例(96.2%)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9例(73.1%)显示肺实质异常,1例仅有肺内病变显示。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16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8例),小叶间隔增厚(6例)?熏实变影(6例),磨玻璃影(5例)。经激素治疗4~8周后淋巴结缩小或消失。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多组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HRCT在诊断胸部结节病、观察激素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74例(89眼)经鼻逆行置入新型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拜湖道的解剖结构,逆行置锊的方法、原理、效果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焦虑与紧张心理;术中默契配合医生操作,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术后做好健康指导和泪道冲洗及拔管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霞入洲道扩张引流管。观察6~12个月,总有效率为95.62%。结论新型渭道扩张引流符逆行置管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且具有对局部的解剖结构影响较小、临床再通半高等优点,恰当护理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膜瘤螺旋CT(S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脑膜瘤20例,采用东芝Xvision/GE SCT机行平扫,增强扫描,层厚5mm,2mm层厚三维重建,血管成像,包括表面成像(SSD)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SCTA图像,肿瘤内部及表面结构,供血血管显示清晰。结论:脑膜瘤SCTA诊断效果佳,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Light Speed^TM 4.X16层螺旋CT机对怀疑有颅内病变的45例患者行CTA检查,将扫描的原始图像导入Sun Workstation 4.0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行MPR、MIP、VR重建。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45例中,正常的14例,动脉瘤14例,血管狭窄及Moyamoya病各1例,动静脉畸形(AVM)2例,脑膜瘤8例,听神经瘤1例,胶质细胞瘤4例。脑动脉主干及其1~3级分支显示率为100%,4级分支显示率为62.2%(28/45)。动脉瘤14例,清晰显示了瘤体、瘤颈和载瘤动脉;2例动静脉畸形.显示了AVM的畸形血管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Moyamoya病1例,清晰显示了基底节区的烟雾血管;8例脑膜瘤和1例听神经瘤显示了肿瘤与周围血管和颅骨间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高,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脑血管更精细的结构,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颅内病变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的定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