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ST)或肠血管活性多肽(VIP)对大鼠肠淋巴细胞归巢肠相关淋巴组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VIP或SST体外孵育肠淋巴细胞,51Cr标记细胞后回输入大鼠体内,测定51Cr细胞在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的数量.RT-PCR测定肠淋巴细胞SSTR-1~5和VIPR-1~2mRNA的表达.结果:经SST或VIP孵育的淋巴细胞在Peyer淋巴结数量较对照组减少,其在小肠弥散淋巴组织的数量较对照组无显著改变.肠淋巴细胞表达SSTR3和VIPR2基因.结论:生理状态下,SST或VIP抑制肠循环淋巴细胞归巢GALT,降低肠黏膜免疫功能,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SSTR-3和VIPR-2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张清军  孙克坚  陈芸  高毅  潘明新 《广东医学》2011,32(18):2386-2388
目的 探讨供者凋亡淋巴细胞对大鼠原位肝移植免疫排斥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标记供者(SD大鼠)脾淋巴细胞,诱导凋亡后,经尾静脉输入受者Lewis大鼠,观察荧光细胞在体内分布.取SD大鼠脾淋巴细胞诱导凋亡后输入Lewis大鼠,7 d后行大鼠SD-Lewis原位肝移植,观察术后第7天肝功能(ALT、TBiL) 的变化、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3H-TdR标记来自供体ICR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及外周淋巴结(PLN)的淋巴母细胞,并结合液体闪烁计数及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了两种不同来源的淋巴细胞在同系受体动物体内的迁移与归巢。实验结果表明:与PLN淋巴母细胞相比,MLN淋巴母细胞具有选择性地归巢到小肠粘膜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60)Co γ线对Wistar 大鼠脾B 淋巴细胞体外照射及其迁移和归巢至同系受体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胸腺和血液等组织的辐射效应。实验表明:(1)体外照射的B 细胞数(%)随照射剂量增加呈依赖性递降(P<0.01);(2)注后3、24h,经1~8 Gy 受照淋巴细胞迁移和归巢至受体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的B 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明显地下降(P<0.01),且与体外照射的辐射效应呈平行关系。但归巢至胸腺和再循环迁入血液的B 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3)从分布比率提示受照B 细胞继发性迁移和归巢至脾脏的量呈上升趋势,而归巢至肠系膜淋巴结的量则继续减少。  相似文献   

5.
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在移植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和探讨活体荧光示踪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在移植免疫研究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以不同浓度的CFDA—SE标记小鼠脾细胞用于体内外实验。标记Balb/c(H2^d)和C57BL/6小鼠(H2^b)脾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观察标记细胞的增殖情况。Balb/c裸小鼠(H2^d)构建移植物抗宿主(GVHR)、宿主抗移植物(HVGR)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标记细胞在外周血及脾的增殖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到标记细胞荧光强度出现倍减现象,表明细胞发生了增殖;无抗原刺激组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抗原刺激后24—72h标记细胞停留在脾,第3天后增殖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结论: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技术可应用于体内、体外实验,有助于对细胞增殖及定位进行检测,在移植免疫实验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层法将大鼠脾淋巴细胞中具有NK活性的细胞相对集中。这部分细胞主要为大颗粒淋巴(LGL)细胞并表达OX8和Asialo CM1抗原,体外杀伤试验结果显示其NK活性明显高于新鲜的脾淋巴细胞。将上述部分提纯之NK细胞输入大鼠体内,同时注入粗制白细胞介素2(IL2),能有效地抑制大鼠Walker 256(W256)癌肉瘤肺转移的形成,疗效优于脾细胞与IL2合用组。提示用NK细胞代替脾淋巴细胞与IL2合用,可以提高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淋巴细胞异常归巢与结肠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 BJ  Chen XM  Yang CQ  W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4):3133-3137
目的 探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淋巴细胞异常归巢与结肠炎症的关系.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淋巴细胞归巢干预组(SLC抗体干预),每组20只,观察、比较不同组别结肠黏膜炎症,组织细胞因子的变化,逆转录(RT)-PCR半定量法检测、比较结肠组织中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及淋巴细胞归巢受体CCR7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结肠回流血液中CCR7+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 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大鼠在结肠黏膜炎症评分、组织细胞因子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干预组大鼠结肠黏膜下存在淋巴细胞过度归巢现象;模型组、干预组SLC mRNA的表达量(0.85±0.05,0.77±0.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1±0.11,均P<0.01),而模型组和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干预组CCR7 mRNA的表达量(0.79±0.11,0.39±0.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11±0.03,P<0.01),模型组与干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干预组结肠静脉回流血中CCR7+淋巴细胞的比例(69%±5%,77%±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8%,均P<0.01),而模型组与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淋巴细胞异常归巢与结肠黏膜的炎症相关,阻断淋巴细胞异常归巢是减轻结肠黏膜炎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淋巴细胞体内迁移的影响.方法:选用近交系小鼠为实验动物,背部剃毛,皮内注射细胞因子,同时尾静脉输注3H-UR标记的淋巴细胞.20h后,切取注射区皮块,制样后测定样品计数率.经计算后将计数率转换成细胞浓度因子(Cell concentration factor,CCF),用CCF值反应淋巴细胞迁移的水平.结果:IL-2注射区淋巴细胞迁移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IL-2与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应用时,亦没有协同作用.结论:提示在复杂的体内环境中,IL-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内迁移无明显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外途径制备T细胞疫苗抑制异种免疫应答的作用. 方法 分别用体内抗原刺激法和体外抗原刺激法制备Balb/c小鼠针对Wistar大鼠的特异性T细胞疫苗,再分别用T细胞疫苗免疫Balb/c小鼠(1×105/次,腹腔注射),于免疫前和免疫后3 d,7 d,14 d获取小鼠的脾脏,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以Wistar大鼠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体外灭活后)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比较体内抗原刺激法和体外抗原刺激法制备T细胞疫苗对异种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 结果 经体外途径和体内途径制备的T细胞疫苗免疫小鼠,均可以显著抑制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针对Wistar大鼠脾细胞的免疫应答,通过分析MLR的OD值可知,其作用效果与体内途径制备的TCV无显著差异(P>0.05),TCV抑制效果于免疫后14 d达到最强. 结论体外方法制备的T细胞疫苗可以对异种免疫应答发挥显著抑制作用,体外方法制备的T细胞疫苗能达到体内抗原刺激途径制备的T细胞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离体大鼠脾淋巴细胞在高分压氧下产生羟自由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分压氧暴露时离体脾淋巴细胞是否产生自由基及其产生类型。 方法 :(1)在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甲酸钠 ,置于压力舱内以 4 0 0 k Pa含 1.5 % CO2 氧气培养 4 h后 ,测定细胞经刀豆球蛋白 (Con A)作用后分泌 IL- 2的能力 ;(2 )在大鼠脾脏淋巴细胞悬液内加入自旋捕捉剂四特丁氮酮 (PBN) ,在6 0 0 k Pa含 1% CO2 的氧气下暴露 1h,以电子自旋共振 (ESR)技术检测自由基。 结果 :高分压氧暴露后脾淋巴细胞经 Con A刺激分泌的 IL- 2显著减少 (P<0 .0 1) ,培养液中添加 CAT和甲酸钠后 ,细胞分泌 IL- 2的能力恢复 (P<0 .0 1和 P<0 .0 5 ) ,SOD没有上述作用 ;ESR检测到淋巴细胞在高分压氧下产生自由基 ,其谱型为一组峰强度比约 1∶ 2∶ 2∶ 1的四峰波谱 ,波谱学分析为 HO·加合物的谱线。 结论 :高分压氧体外暴露时 ,大鼠脾淋巴细胞产生自由基 ,HO·可能是最主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医师在医疗服务中拥有的医学治疗权不是一项个人权利,而是一项社会权力.医师权力来源病人权利的部分让渡.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病人的健康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诱发医师权力部分地背离了它的本始目的,这一现象就是医师权力异化.异化了的医师权力侵犯病人权利,引起医患双方利益冲突,形成医疗纠纷.在立法上全面确定病人的权利与医师的义务,用病人权利制约医师权力,这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