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附822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3月至2004年9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822例病人进行治疗的经验及效果。结果即时缝合的451例中423例及T管引流的371例中332例治疗获得成功。中转开腹8例,胆漏29例,术后残余结石内镜未取净11例,死亡4例。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693例报告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2年 3月至2 0 0 3年 3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 6 93例患者进行治疗的经验及效果。结果即时缝合的 391例中 ,373例治疗获得成功 ;T管引流的 30 2例中 2 72例获得成功。扩张膜状狭窄 74例中效果满意 6 8例 ,恶性狭窄 15例中 11例支架引流获得成功 ,既往有开腹或腹腔镜胆囊胆管手术史者 4 2例中再次手术成功 36例。中转开腹 7例 ,胆漏 2 4例 ,术后残石内镜未取净 11例 ,死亡 4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于有较高内镜和腹腔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 2011 年 9 月至 2013 年 3 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150 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119 例( 79.3% )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并一期缝合,住院时间为( 5.73 ± 1.21 ) d,24 例( 16.0% )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并取石,3 例( 2.0% )留置"T"管引流,3 例( 2.0% )胆总管残石经内镜取石治愈,1 例胆管残石保守治疗,4 例( 2.67% )中转开腹,7 例( 4.67% )胆漏经腹腔引流管、或留置鼻胆管引流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安全可行经济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患者中9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10例胆囊或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手术时间(90±30)min。78例患者(75.0%)未放置T管,全部治愈,无中转开腹;术后早期胆漏发生率6.4%(5/78),引流3~5d后自愈。26例放置T管患者术后造影3例有残留结石,后经胆道镜取出。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610017)张诗诚现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各个领域有了很大发展,它改变了外科手术的观念和模式,尤其是在治疗胆道结石病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我院从1992年3月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获得成功,并且不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途径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总结2003年12月至2012年12月开展的897例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经验,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步骤及要领。结果84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56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T管引流术。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8.1±38.1)min,术后住院天数为(3.5±1.9)d,胆漏4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3~36个月),无胆道狭窄发生。结论切开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适度扩张切口加上熟练的胆道镜操作技术是完成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同期无胆道手术史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中转率、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时间长[(150.21±33.11)min vs(118.31±31.47)min,t=2.323,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40.21±13.13)mL vs(39.33±12.13)mL]、手术中转率(2.2% vs 1.1%)、结石清除率(88.9% vs 89.2%)、住院时间[(8.61±2.91)d vs(7.61±2.93)d]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1.1% vs 8.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安全、可行、有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三孔法腹腔下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为290例患者施行三孔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90例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208例为经胆总管探查取石并即时缝合胆总管,平均胆总管直径1.17 cm;82例为经胆囊管探查取石并即时缝合胆囊管,平均胆总管直径1.04 cm;两种术式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0.23±5.08)min和(75.56±3.12)min;所有患者平均术后(5.12±1.14)d出院。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胆漏,2例胆总管狭窄。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并结合术中胆道造影及胆道镜应用,三孔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是可行的,安全的,且更微创,其适应证也越来越宽,即胆道无残留结石或肿瘤、胆总管远端通畅便可行即时缝合胆总管或胆囊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的临床资料.胆囊结石均多发,直径0.6~3.5 cm.胆总管结石1~3枚,直径0.5~2.6 cm.先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尽结石,2~3天行LC.如EST取石失败,立即改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结果 5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行EST联合LC 37例,LC联合LCBDE 19例(经胆囊管探查取石8例,经胆总管探查取石并置T管引流11例).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诊治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0年我科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实施胆总管探查术的65例临床资料。结果:65例中6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转开腹率4.6%(3/65);阴性探查结果5例。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常规留置T管,术后10~14 d作T管造影,术后14~40 d拔除T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不仅安全有效,而且病人痛苦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duct exploration, LCDE)中应用缝针穿刺切开胆管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缝针穿刺切开胆管者75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此法成功切开及探查胆总管,无邻近脏器损伤,无胆瘘及术后出血,无死亡病例;其中腹腔镜中转开腹2例,中转开腹原因1例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1例胆总管下段“铸型”结石嵌顿胆道镜无法取出。术后所有患者获4个月至2年随访,均未见胆道狭窄。结论:缝针穿刺切开胆管法是一种在腹腔镜下简单、有效和安全的解剖及切开胆总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为45例患者行两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分为两组,其中胆囊管入路组13例(A组),胆总管入路组32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探查阴性率、T管留置率、住院时间、术后残石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术前拟行胆囊管入路组19例,实际完成13例,6例中转为胆总管入路;胆总管组均按术前计划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153.6±35.5)min vs.(117.9±36.1)min]、探查阴性率[23.08%(3/13)vs.12.50%(4/32)]、T管留置率[38.46%(5/13)vs.100%(32/32)]、住院时间[(9.5±3.0)d vs.(15.4±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32.3±13.5)ml vs.(31.5±15.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结石残留。结论:两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选择合适的病例、术者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操作器械精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669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69例(胆道镜取石术,液电碎石术,胆道狭窄扩张术,经胆囊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术)。结果手术成功643例(96.1%),胆漏17例(2.5%)经内镜鼻导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治愈,胆道轻度狭窄2例(0.3%)无临床表现未处理,残余结石4例(0.5%)经术后内镜取石治愈,细导管滑脱2例(0.3%)经再次手术治愈,晚期胰头癌死亡1例(0.1%)。581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5.6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获成功,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5例,一期缝合4例,胆总管受压纠正1例。治疗效果良好,全组无结石残留,胆漏1例、引流15d痊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术中胆道造影术安全、可靠、避免了结石残留,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为85例胆管结石患者行LCBDE的临床资料。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输尿管硬镜及气压弹道碎石设备、L形腹腔镜胆道取石钳取石。结果:85例手术均获成功。78例经胆总管探查取石;7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73例使用L形腹腔镜胆道取石钳取结石;12例使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设备碎石;6例为肝内胆管结石。62例放置T管引流,23例一期缝合胆总管。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微创、安全、有效。联合应用胆道镜、输尿管硬镜及气压弹道碎石设备、L形腹腔镜胆道取石钳操作简捷、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结果38例病人中,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2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34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2例,合并肝囊肿2例。术前全部病人均行B超和MRCP检查。37例(97.4%)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1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手术,36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4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手术时间为1~4h,平均1.5h。住院时间3~12d,平均5.5d。术后发生胆瘘2例,胆总管下端残余结石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安全、微创、美观,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将52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开腹组(32例)及腹腔镜组(20例),根据胆总管直径选择普通胆道镜(6.0 mm)行胆总管探查或超细胆道镜(2.7 mm)行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中采取顺逆结合法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观察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成功率、胆漏及带管出院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汁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并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46例开腹(开腹对照组)或腹腔镜(腹腔镜对照组)普通胆道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4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术后发生一过性胆漏2例,开腹组发生1例,均予以保守治疗痊愈。一期缝合的患者经胆囊管探查率、术后胆汁引流量、拔管时间、带管出院率明显优于T管引流的患者(P<0.05);腹腔镜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4组患者胆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胰腺炎、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胆总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胆总管探查术中顺、逆法放置鼻胆管适合开腹及腹腔镜手术,一期缝合胆总管技术设备要求低,可显著提高经胆囊管入路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成功率,减少胆汁丢失,缩短带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尤其适于胆总管无明显扩张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在基础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