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3 COX-2和 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COX 2和HER 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3例结直肠腺癌及其中的25例淋巴结转移灶组织、12例远癌肠黏膜组织、15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织COX 2和HER 2的表达情况。结果示,COX 2在远癌组织、腺瘤性息肉、腺癌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0%,33.3%,81.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腺癌中COX 2的高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层次有关;HER 2的高表达在腺癌(67.5%)与腺瘤性息肉(8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远癌肠黏膜(33.3%)(P<0.05);HER 2的胞膜高表达与浸润层次有关;在淋巴结转移灶中COX 2和HER 2具有相关性(χ2=3.949,P<0.05,c=0.3693)。提示 COX 2在正常组织、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的表达逐步上调;COX 2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COX 2的高表达及HER 2胞膜的高表达均与肿瘤侵袭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生物样本库在结直肠肿瘤转化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将结直肠肿瘤患者73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转化评估,观察组患者接受生物样本库评估,比较2组判断结直肠肿瘤转化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直肠肿瘤转化判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样本库能提升结直肠肿瘤转化中的...  相似文献   

3.
既往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证明环氧合酶-2(COX-2)在肿瘤尤其是结直肠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而COX-2抑制剂可以早期阻止结直肠癌的发生,同时对结直肠肿瘤也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创建结直肠肿瘤组织样本库质量控制体系,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结直肠肿瘤标本资源,为临床和科学研究者提供质量合格的结直肠肿瘤标本,促进结直肠肿瘤的研究。方法建立严格的结直肠肿瘤组织生物样本库质量控制体系,规范收集手术切除后的肿瘤组织,包括肿瘤、瘤旁和切缘远端正常组织以及术前、术后的外周血血清/血浆标本。建立一套完整的结直肠肿瘤组织提取、储存操作流程,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结直肠肿瘤组织生物样本库及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临床样本资源。结果标本库现保存有完整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的结直肠肿瘤组织标本1600例。其中恶性肿瘤1225例,良性肿瘤275例。包括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远端正常组织标本以及术前、术后血液标本。完成了标本库信息数据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对所收集标本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信息录入计算机归档管理。结论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肿瘤标本资源库,完善了结直肠肿瘤生物样本库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了一整套肿瘤组织标本库的建设及管理方法,为相关的结直肠肿瘤研究提供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结直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在 3%~ 30 %大部分结直肠吻合口狭窄段 <1cm ,可以通过内镜下扩张进行治疗。然而大约有 2 8%的患者需要行手术矫正。这在技术上较为困雄 ,因为有造成永久性肠造口的危险。本研究报道了手术治疗严重结直肠吻合口狭窄后的结果。  方法 :1992年 8月至 1996年 10月 ,2 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严重结直肠吻合口狭窄。紧急手术的适应证如下 :直肠肿瘤 (13例 ) ,憩室病 (7例 ) ,Mirschsprung's病 (2例 )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 (2例 ) ,尿路肿瘤直肠侵犯 (1例 ) ,腹主动脉瘤破裂合并直肠乙状结肠坏死 (1例 ) ,直肠阴道瘘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变化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病理检查证实的结、直肠肿瘤患者35例为研究组,同期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肿瘤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技术对样本内细菌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菌种的变化及规律。结果两组70例样本共检出389 010条高质量序列,研究组和对照组Chao1指数分别为1.01×10~3和0.85×10~3,Shannon指数分别为0.11×10~2和0.14×10~2,两组菌群多样性和均匀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菌种/属水平,有15种细菌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肠道某些菌种与正常人存在差异,研究其变化规律有可能实现对结、直肠肿瘤进行早期的预防、早期诊断,并为微生态制剂作为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及不同分级间的CT表现差异。结果〓34例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发生在胃部18例,十二指肠2例,结直肠14例。6例为G1级,其中1例于胃部,1例于十二指肠,4例于结直肠;7例为G2级,其中2例于胃部,1例于十二指肠,4例于结直肠;21例为G3级,15例于胃部,6例于结直肠。结论〓不同临床及病理分型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CT表现各有特征,对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99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7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67min,术中平均出血100ml,术后平均2.6d恢复肠蠕动。随访5~29个月,无切口及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安全可行,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的关系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通过Meta分析阐述LC与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CNKI中的相关文献,日期截止至2015年5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并提取数据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使用RevMan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C术后患者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高于正常人群(OR:1.36,95%CI:1.05-1.76,P=0.02);胆囊炎患者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亦高于正常人群(OR:1.78,95%CI:1.23-2.56,P=0.002)。但LC术后患者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低于胆囊炎患者(OR:0.62,95%CI:0.39-0.99,P=0.04)。结论:LC术后及胆囊炎患者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均高于正常人群。但LC术后患者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低于胆囊炎患者,表明LC对于胆囊炎患者而言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推动我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开展的现状,指出了我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腹腔镜手术后引起肿瘤切口种植的机制,减少肿瘤切口种植的措施及推广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措施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1.
Huang Y等人回顾性地分析了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5年内接受结肠镜监测患者的数据(内镜检查、病理学、人口统计学数据),以此调查结直肠间期癌发生的原因和风险。结果发现,所有1794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了结直肠间期癌。在平均随访2.67年时,结直肠间期癌的发病密度是每年每1000人中有2.9例。50%的结直肠间期癌是由于腺瘤在结肠镜下未被完全切除,36%是漏诊的肿瘤,14%是新生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中人类主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的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双参数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结直肠肿瘤标本的细胞周期素Cyclin B1表达,分析Cyclin B1的表达高低与结直肠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Cyclin B1表达的高低与结直肠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细胞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Cyclin B1高表达的结直肠肿瘤中细胞明显高分化,随着Cyclin B1表达变化至Cyclin B1低无表达时,结直肠肿瘤中细胞呈明显低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息肉及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和漏诊。随着结肠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结直肠疾患诊断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结直肠息肉、肿瘤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笔者近期实施结肠镜检查1020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的17 939例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结直肠肿瘤的性别、年龄及部位分布特征.结果 共诊断结直肠肿瘤4450例(24.8%),其中结直肠息肉3410例(19.0%),结直肠腺癌1040例(5.8%).肿瘤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P<0.01),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结直肠肿瘤分布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63.3%,近端结肠占36.7%.其中息肉局限于远端结肠者1802例(52.8%)、局限于近端结肠者1049例(30.8%)、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者559例(16.4%).癌肿位于远端结肠者921例(88.6%),位于近端结肠者118例(11.3%),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1例(0.1%).结论 乙状结肠镜检查不足以对全结肠肿瘤进行筛查,采用全结肠镜检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拥有全身最大数量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但结直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却很罕见。Bemick等回顾性分析了纽约 MSKCC从 1 977年到 1 998年的 38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类癌除外 ) ,占同期所有结直肠数据库的 0 .6%。该组病例平均年龄 5 7岁( 2 9- 86岁 ) ,男 1 7例 ( 4 4.7% ) ,女 2 1例 ( 5 5 .3% )。肿瘤分布部位如下 :结肠 1 7例 ,直肠 1 4例 ,肛管 6例 ,阑尾 1例。1 6例术前活检确诊 ,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将肿瘤分为小细胞癌 ( 2 2例 )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 ( 1 6例 )。 2 5例患者发生于远处转移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分类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直径≤4 cm结直肠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行双镜联合手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手术治疗直径≤4 cm结直肠肿瘤,能准确定位肿瘤部位,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的17 939例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结直肠肿瘤的性别、年龄及部位分布特征.结果 共诊断结直肠肿瘤4450例(24.8%),其中结直肠息肉3410例(19.0%),结直肠腺癌1040例(5.8%).肿瘤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P<0.01),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结直肠肿瘤分布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63.3%,近端结肠占36.7%.其中息肉局限于远端结肠者1802例(52.8%)、局限于近端结肠者1049例(30.8%)、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者559例(16.4%).癌肿位于远端结肠者921例(88.6%),位于近端结肠者118例(11.3%),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1例(0.1%).结论 乙状结肠镜检查不足以对全结肠肿瘤进行筛查,采用全结肠镜检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电子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患有各种肛肠疾病症状的6375例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其中男3562例,女2813例;年龄16~98岁,平均58.5岁;共发现结直肠疾病3021例,占47.4%,其中结直肠癌1117例,占17.52%;结肠息肉1035例,占16.23%;炎症性肠病713例,占11.18%;结肠黑变病156例,占5.2%。结果表明,电子结肠镜检查可以进行早期结直肠癌的筛选,进行结直肠肿瘤的早期干预,能够提高结直肠疾病的诊断率,提高结直肠肿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转录调节因子Ets 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特点 ,探讨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侵犯、转移等肿瘤进展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取我院从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2年 11月间住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 4 0例 ,同时取 5例正常结直肠组织和 3例结直肠息肉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连接法 (S P法 ) ,检测转录调节因子Ets 1和CD34在它们中的表达特性 ,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正常结直肠组织和结直肠息肉几乎不表达Ets 1,结直肠癌细胞高表达Ets 1;4 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Ets 1阳性表达及MVD均值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和结直肠息肉 ,P <0 .0 1;Ets 1阳性表达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5 ;Ets 1、CD34在淋巴结转移组、肝转移组、Dukes分期的C期和D期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无肝转移组、Dukes分期的A期和B期 ,P <0 .0 1。结论  (1)Ets 1促进结直肠癌血管生成 ,并参与肿瘤浸润和淋巴道转移 ,与肝转移有关 ,可作为监测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2 )检测Ets 1的表达 ,可作为判定结直肠癌血管形成、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肿瘤在组织学上相对于其他胃肠道肿瘤具有特殊性,局限在结直肠黏膜内的肿瘤均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不表现恶性的生物学行为[1].因此,西方病理学家十分重视组织学上的浸润深度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