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以细胞分化阻滞、骨髓或外周血中粒系或单核系祖细胞积聚为特点除部分患具有t(15;17)、t(8;21)、inv16等染色体异常外,其余AML患发病原因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转录因子PU.1可调节正常造血系统特别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的分化,其功能的异常可能与AML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巨噬细胞在血发生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十分令人注目的角色。有实验证明,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分泌,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和所有四系造血祖细胞。最近Richard提供了电镜下巨噬细胞和拟造血干细胞之间存在相嵌连接这一重要形态学依据。单核巨噬细胞在红系造血调控中起着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实验证明,适量的单核巨噬细胞或其培养上清液可以促进红系祖细胞(BFU-E,CFU-E)生长,但单核巨噬细胞或其上清液过多,则BFU-E和CFU-E生长明显受抑。以巨噬细胞为中心的红细胞岛,无论在骨髓或在脾脏、在体内或是在体外培养中,均较常见。提示红细胞的发生依赖于巨噬细胞的存在。对于巨噬细胞在红细胞  相似文献   

3.
近年的研究愈加证实,单核巨噬细胞在造血调控中起着中枢作用,鉴于红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对红系造血的调控,是当今血液学中引人瞩目的课题。一、分泌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业已证实,EPO 主要由肝及肾脏产生,而 Rich 等从小鼠骨髓和脾中分离出的巨噬  相似文献   

4.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是一种在造血调控和免疫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以往人们主要应用其促进骨髓粒系、单核细胞系、巨噬细胞系的发育和成熟,增加外周血成熟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等方面的作用,用于急性白血病,肿瘤放疗后粒细胞减少,骨髓移植后造血恢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等疾病。本文主要综述了其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新用途。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过去被视为是一独立性疾病。随着认识的深入,现在多认为该病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其发病与造血干细胞衰竭、造血微环境损害或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关。随着对再障概念的更新,自然会提出一个疑  相似文献   

6.
神经肽P物质可刺激骨髓单核细胞产生并释放IL—1、IL—6、IL—3和GM—CSF;对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红细胞系、粒细胞系细胞的生长、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可增强构成骨髓基质的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影响一些与造血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而调节造血。  相似文献   

7.
红系生成及其调节被认为发生于骨髓内的特定结构造血岛。巨噬细胞对红系生成的促进作用及与红系生成龛——造血岛的结构及功能完整性息息相关,而造血岛的完整性通过细胞间的黏附分子得以实现。在成年人红系生成的动态平衡中,巨噬细胞主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保留未成熟红细胞于骨髓,促进有核红细胞分化成熟为网织红细胞,二是清除衰老的红细胞。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机体均可通过对巨噬细胞功能状态的调控来影响红系造血。本文综述了该方面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讨论的问题包括巨噬细胞与红细胞之间的黏附及调控因子,巨噬细胞在红细胞发育分化中的作用和不同状态下巨噬细胞对红系造血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神经肽P物质可刺激骨髓单核细胞产生并释放IL-1、IL-6、IL-3和GM-CSF;对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红细胞系,粒细胞系细胞的生长、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可增强构成骨髓基质的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影响一些与造血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而调节造血。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均系造血干细胞疾病,二者均可有全血细胞减少、感染或出血等临床表现。前者主要损伤造血干细胞分化,使恶性克隆增殖,骨髓造血异常;后者主要损伤造血干细胞增生,抑制造血功能。诊断MDS的关键是找出病态造血细胞。本文对10例再障(其中典型再障8例,非典型再障2例)、15例MDS(难治性贫血3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T3例,RAEB9例)及15例增生性贫血(以下简称增贫)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探讨其特点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曹庆学  张勤 《新医学》1994,25(11):573-574
对43例再障患者进行了E_2和T的检测。病人E2明显增高,男性T显著降低,E_2/T失衡,同时伴有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高E_2状态系因免疫反应所致,雌激素作用于异常激活的Ts细胞.导致自身免疫发生。低T状态使T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减弱,均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提示雌激素的异常升高及E_2/T比例失调,皆可能为再障之成因。  相似文献   

11.
多数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造血系统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再障患儿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质和量的改变及其与骨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我们对26例特发性再障患儿的骨髓进行了HSC/HPC表型、HPC集落培养、淋巴细胞表型及骨髓干扰素γ(IFN-γ)测定,评价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特发性再障患儿骨髓衰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发病过程中 ,患者淋巴细胞所产生的过高水平的负性造血调控因子 (如IFNγ、TNFα等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它们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造血干 /祖细胞 ,引起机体造血机能的下降 ,诱发再障的形成。西米替丁是组胺H2 类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它能部分阻断再障患者淋巴细胞对正常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GM )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BFU E)的抑制作用[2 ,3 ] ,H2 受体拮抗剂的这种作用是否与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减少有关 ?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病例和方法1 病例 再障患者 4例…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造血生长因子,可刺激多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血小板等的增殖和分化.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患者放、化疗后的骨髓抑制,以及骨髓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患者相关的白细胞减少症. 随着对rhGM-CSF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上述领域,在肿瘤免疫治疗、抗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的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抗肿瘤免疫治疗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不少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蒋钰  李娟  罗绍凯 《新医学》2003,34(1):20-2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并从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和数量和血小板上升的幅度探讨两者之间的疗效关系。方法:用甲基纤维半固体培养ITP患者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观察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平均值的关系。结果:ITP患 者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集落数低于正常对照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及丛落数高于政党对照组,巨核细胞数大于5/高倍视野的ITP患者其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无关,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平均值有。结论:ITP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异常,提示ITP可能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的疾病。ITP的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幅度有关,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可以预测IT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的各类型子宫内膜病变病例180例,增殖期、分泌期、单纯增生期、复杂增生期、不典型增生和Ⅰ型子宫内膜癌病例各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各类型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巨噬细胞增殖、浸润程度。采用CCK方法检测分析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程度。采用Transwell法来检测分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对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的招募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分析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中的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的增殖、浸润数目与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增殖和侵袭能力呈正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对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具有招募作用。随着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的增殖、浸润数目的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中的Cyclin D1和MMP-2表达水平随着时间增加而相应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浸润为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以骨髓造血衰竭和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再障发病的主要机制:(1)造血干细胞缺陷,即“种子”学说;(2)机体的免疫异常,即“虫子”学说;造血微环境异常,即“土壤学说”。大约70%的再障与免疫紊乱有关。1995年Sakaguchi等首次报道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s)。随着对Tregs生物学特性、功能特点等的深入研究,发现,Tregs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群,其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对潜在的、具有伤害性的自身反应性细胞进行调控,诱导和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其数量缺乏和功能紊乱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格拉诺赛特(Granocyte)系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人体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相同。G-CSF系一种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促进骨髓中粒系造血干细胞发育为中性粒细胞并增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及趋化功能。格拉诺赛特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骨髓移植、大剂量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  相似文献   

18.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淋巴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再障患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与免疫机制,特别是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1,2]。我们就再障患者T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再障患者T淋巴细胞数量及亚群的变化  再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比例相对增高,他们的骨髓造血组织被脂肪组织或其它非造血细胞所代替,淋巴细胞在骨髓穿刺液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高。再障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CD3+淋巴细胞亦明显增多[3]。再障患者CD8+T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加,C…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简称再障,系因物理、化学及某些不明的原因使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机体免疫缺陷、紊乱而导致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及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理结果显示红骨髓总容量减少并被脂肪组织取代。本病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受病占多数。1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按其病因分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再障和继发性再障两类。继发性再障的病因多与以下诸因素有关。1.1药物和化学因素其中以继发于服用氯霉素后的再障为最多见,其次为保泰松等。氯霉素可通过…  相似文献   

2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由174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3的糖蛋白,主要由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泌,主要刺激粒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也有报道对多潜能造血干细胞同样有刺激作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