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鼻窦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它使鼻科学发生了彻底的革命.随着这一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广泛应用,愈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但我们在临床上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重手术,轻换药,重治疗,轻护理.我们更应该知道成功的手术仅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的换药及处理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俭  高志伟  唐辉 《江苏医药》2003,29(3):235-235
自1998年以来,我科对收治的1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进行了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例中,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29~55岁,平均为44.3岁。发生于左侧7例,右侧4例。因单侧鼻塞就诊者6例次,流涕、涕中带血6例次,鼻内有异味3例次,头痛3例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蓓  彭娟 《中国基层医药》2001,8(2):105-106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应用鼻内窥阄手术治疗的真菌性上颌窦炎进行了总结。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上颌窦真菌病全部治愈。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既能清除病变,同时建立了更适合上颌窦通气引流的通道,改变了真赖以生成的微环境,避免或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FESS)已成为目前鼻腔鼻窦疾病手术治疗的主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鼻科医生已经开始注意到 ,术后中鼻道粘连及窦口再次堵塞常常导致远期疗效不佳 ,并重新认识保留钩突以及维持中鼻道结构完整的重要性。本院自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4月行鼻内窥镜下经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 37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中 ,男 2 1例 ,女 16例 ;年龄 2 1~73岁 ,平均 4 6岁。症状主要表现为脓涕、患侧闷塞感、鼻腔臭味或鼻涕中带血丝等 ,病史 1个月至 2年不等。前鼻镜检查2 …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鼻内窥镜下对上颌窦行双对孔手术在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杭州桐庐内窥镜尖端有限公司生产的鼻内窥镜及监视系统对4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病例行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变组织,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并于下鼻道开窗,形成双对孔,使上颌窦得以充分引流。结果 术后随防访1~3年,全部病例均治愈,无复发;术前症状如鼻塞、流脓涕、血涕、鼻腔异味感及头痛症状消失;经鼻内镜检查,全部病例中鼻道、上颌窦口通畅,鼻腔及窦腔内黏膜正常,腔内无真菌团块及异常分泌物。结论 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双对孔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佝,达到生理功能的恢复。方法对125例鼻息肉、鼻窦炎患在鼻内窥镜下除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结果随访一年以上术后无复发116例,治愈率92%。主要并发症为鼻腔外侧壁与中鼻甲粘连。筛窦腔粘连封闭。中鼻甲与鼻中隔或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强调术后定期随访换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上颌窦腔、鼻腔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以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我院于2001年8月2003年9月在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手术30例,现就其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俞祖华 《江苏医药》1999,25(11):895-895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时是否保留中鼻甲、特别是病变中鼻甲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现将我院1997年~1998年间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并随访6个月以上,有完整记录的28例42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2、3期)伴中鼻甲病变病例进行分析,术中均保留经手术处理的病变中鼻甲,观察术后中鼻甲的形态及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疗效。讨论保留中鼻甲的意义及保留中鼻甲的手术要点。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8例42例中,男16例24侧,女12例18侧。年龄18~42岁。患者术前均行鼻内窥镜检查和具窦CT检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17例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按照预案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留置胶管每天行窦腔灌洗。结果 1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必要的术前准备和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认真做好窦腔冲洗,加强口腔护理对手术成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宋卫  巩清梅 《北方药学》2013,(5):116-117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均采用经鼻内窥镜下联合进路中鼻道上颌窦造口,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无面颊肿胀、面颊麻木、上牙槽酸痛等症状,全组病例拔牙率为34.4%(11/32),9例经根管治疗的牙齿保存良好;随访3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手术能最大限度减少上颌窦黏膜及骨质的损伤,利于术后恢复,在保留鼻窦正常生理功能、保存牙齿及减少复发率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以往单纯除鼻息肉,复发率很高。1999年6月至今,我院应用鼻内窥镜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临床上越来越强调手术后术腔的局部处理和综合治疗。鼻窦内窥镜术后如何促进术腔黏膜早日恢复,防止术腔粘连,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灶,充分开放、冲洗鼻窦,并定期行鼻内窥镜检查。结果随访6个月至4年,治愈18冽,失访1例,复发2例。复发病例经鼻内窥镜换药后治愈。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原因分为局部和全身两大类 ,临床治疗方法颇多 ,但时常反复 ,效果不佳。我科1999年 2月~ 2 0 0 0年 10月 ,收治各种原因鼻出血患者共 10 6例 ,采用传统的止血与鼻内窥镜下止血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0 6例鼻出血中 ,年龄 10~ 83岁 ,平均 5 6岁 ;男性82例 ,女性 2 4例。局部原因有鼻中隔偏曲、粘膜糜烂、外伤、鼻腔肿瘤 32例 ,血液系统疾病 5例 ,高血压、动脉硬化 6 9例。首先 ,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估计出血原因及出血部位。一般青少年的鼻出血多见于…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腔和鼻窦周围有许多重要结构,手术径路又深,因此,术中极易损伤筛板、中颅底、血管和神经而产生各种并发症.护士对术后病人的严密观察和护理,对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998年1月~1999年12月,我科实施鼻内窥镜手术213例,其中男142例,女71例;年龄在13~68岁;病程6个月至26a.(1)病种:慢性鼻窦炎117例,鼻窦炎伴鼻息肉73例,上颌窦囊肿15例,鼻腔乳头状瘤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2)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100~200ml 110例;换药时晕厥8例;术后24h内出现视物模糊和复视3例.共21例,发生率为10.8%.上述并发症,由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无一例产生严重后果患者全部治俞.  相似文献   

16.
对于引起临床症状的上颌窦囊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上颌窦根治术,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日臻完善,大多数的鼻腔鼻窦手术均可在鼻内窥镜下完成。我们在2002年2月至2002年5月间对22例上颌窦囊肿病人实施了鼻窦内窥镜手术,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颌窦病变本文主要是指上颌窦炎症、上颌窦囊肿或息肉,不包括上颌窦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上颌窦根治术/功能性鼻内窥镜术3种治疗方法。本文通过3种不同进路(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张、下鼻道开窗、经尖牙窝进路)行内窥镜下治疗上颌窦病变,探讨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阻、流涕、嗅觉减退.关于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医学界尚未形成一致认识,但变态反应、遗传、环境污染及慢性炎症刺激都被认为是重要的潜在致病原.由于病理机制未能取得临床实验证明,故传统药物、手术疗效不佳,疾病迁延,根治困难,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前 ,鼻内窥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鼻、鼻窦等诸多疾病的治疗。鼻中隔手术已成为鼻内窥鼻窦手术中的重要内容[1]。我科于2001年11月~2004年8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82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男60例,女22例,年龄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58例慢性鼻窦炎病人中61例行中鼻甲成形,67例行中鼻甲部分或全部切除,30例中鼻甲未处理。术后对术腔清洁及上皮化和治愈有效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中鼻甲成形组、中鼻甲部分或全部切除组及中鼻甲未处理组术腔清洁时间分别为1.92周、2.58周和3.07周(P<0.05);中鼻甲成形组、中鼻甲部分或全部切除组及中鼻甲未处理组上皮化时间分别为5.97周、7.79周和9.40周(P<0.05);中鼻甲成形组、中鼻甲部分或全部切除组及中鼻甲未处理组治愈有效率分别为96.72%(59/61)、86.57%(58/67)和66.67%(20/30)(P<0.05)。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病变中鼻甲进行成形术可以保留中鼻甲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促使鼻腔尽快上皮化,提高治愈率,对防止术后粘连及提高临床治愈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