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髋脱位患儿年龄越小其治疗方法越简单 ,疗效也愈满意 ,但对于年长儿先天性髋脱位 ,因髋关节受非生理刺激 ,其臼、头及周围软组织都发生相应严重病理改变 ,手术后易发生再脱位、关节僵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如果术式选择得当 ,手术准确也可收到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96 4~ 2 0 0 0年间共收治先天性髋脱位 392例、4 94髋 ,其中年长儿 114例 ,15 0髋 ,男 18例 ,女 96例 ,随访 2~ 3 5年。年长儿 (7~ 14岁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见表 1。2讨论2 1 先天性髋脱位其病理改变是多方面的 ,髋臼的改变主要是臼盖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6年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治疗17例DDH伴髋臼缺损大龄患儿(>6岁)的临床资料,评价早期手术疗效.在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转子下三维截骨纠正前倾角及颈干角,根据股骨头脱位高度行股骨短缩,钢板固定后重建关节裳.取髂骨缝匠肌骨瓣翻转至髋臼上缘修补髋臼缺损.手术后双下肢贝氏石膏固定6~8周.逐渐行髋关节功能训练,髋关节功能参照Mckay's标准进行评估,髋关节形态评估参照Severin's X射线标准进行.结果 1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9个月.术后股骨头复位良好,头臼包容满意;未出现伤口感染及股骨头坏死.术后随访结果,Mckay's标准:优2例(2髋),良13例(15髋),可2例(2髋),优良率为88.2%,Severin's标准:优11例,良49例.结论 大龄儿童(>6岁)DDH采用髂骨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术后骨性愈合好,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的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术后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1999年 6月~ 2 0 0 4年 6月我们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38例 4 3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中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 5 5~82岁 ,平均 5 9岁。其中 33例行单侧全髋置换术 ,5例行双侧全髋置换术 ,术前Harris评分平均 5 1分 (38~ 6 4分 )。病人术前均有明显髋痛 ,运动受限 ,下蹲盘腿等动作明显障碍 ,行走困难。均属Ficat分类中的IV期。1 2 手术方法 取髋关节Gibson入路。术中髋关节脱位后使髋臼获得充分显露。用骨刀切除髋臼外上缘骨赘。髋臼软骨磨损…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48例(67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44例63髋,平均随访时间为5.3年(2~9年)。按Crowe分类,I型18例24髋,Ⅱ型15例20髋,Ⅲ型6例10髋,Ⅳ型5例9髋。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除I例CroweⅣ型(2髋)外,髋臼侧均在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3例4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其余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2髋术后脱位经保守治疗而愈。2髋术中小转子上方襞裂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4髋有异位骨化,其中BrookⅡ型3髋,Ⅲ型1髋。随访期内未发现感染、假体松动、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5分,术后平均为89分。结论后外侧入路、真臼水平重建髋臼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 989年 9月至 2 0 0 1年 4月采用Pemberton[1] 髋臼周围截骨等综合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CDH) 2 6例 3 8髋 ,收到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6例 3 8髋 ,男性 5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7~ 1 4岁 ,平均年龄为 9.3岁 ,双髋 1 2例 ,单髋 1 4例 ,根据 Tonnis定义 [2 ] ,术前脱位程度分为 :3度 2 7髋 ,4度 1 1髋。2 手术方法2 .1 术前均行患肢内收肌腱、髋腰肌腱切断松解 ,股骨髁上牵引 ,牵引重量为体重的 1 /5~ 1 /8之间 ,使股骨头骨骺中心与髋臼“Y”型软骨中心相平等 ,即可手术 ,牵引 8~ 1 9d,平均 1 2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embenton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总结自2004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应用切开复位、股骨上端截骨、Pemben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17例20髋。患儿年龄(1.8~7.2)岁,平均4。5岁。结果:随访6个月-3.5年,平均2.4年,复位率达100%。术前髋臼指数36°-52°,平均39°,术后髋臼指数10°-22°,平均15°,平均改善24°。按周永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定标准,总优良率90%。结论:Pembenton截骨手术是治疗学龄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陈义美  孙玺淳 《四川医学》2000,21(8):693-694
自 198 7年以来 ,笔者应用带肌蒂髂骨瓣镶嵌式造盖术异位造盖治疗大龄髋关节脱位 ,随访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2 6髋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14例 15髋。年龄 9~ 2 3岁 ,平均 15 .3岁。先天性髋脱位 2 4例 2 5髋 ,小儿麻痹后遗症 1例 1髋。1.2 手术方法1.2 .1 术前治疗 :<14岁 ,无明显假臼或假臼浅小者 ,行股骨髁上牵引 ,同时切断内收肌和髂腰肌。1.2 .2 手术方法 :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常规显露髂骨内板 ,距髂前上棘后 2~ 3cm凿下髂骨全板 ,约 4.5 cm× 4.5 cm。沿骨瓣边缘切断外板骨膜 ,顺肌纤维分…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89年 6月至 1998年 8月共诊治髋关节脱位2 86例 ,其中髋关节脱位并髋臼无移位骨折 1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18~ 6 1岁 ,平均 39岁 ;左髋 11例 ,右髋 7例 ;发病至就诊时间 2 0~ 5 0分钟 ,平均 35分钟 ;发病原因均有明显外伤史 ,其中交通伤13例 ,坠落伤 3例 ,塌砸伤 2例 ;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横行无移位骨折 6例 ,髋关节前脱位并髋臼前缘无移位骨折 2例。2 方法 本组 18例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下手法复位 ,而且均采用Allis法 ,即提拉法 ,复位后患肢皮牵引 4~ 6周 ,需卧床休息 ,…  相似文献   

9.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附16例32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于 1996~ 2 0 0 1年对 16例双侧髋病引起疼痛、行走困难的病人 ,用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经平均 3年随访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中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 2 7~ 6 2岁 ,平均 5 0岁。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 9例 (Ⅲ期 3例、Ⅳ期 6例 ) ,双侧类风湿性双髋强直 3例 ,双侧骨性髋关节炎 2例 ,成人先天性双髋脱位 1例 ,双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1例。1.2 手术要点 行硬膜外麻醉 ,病人取平卧位 ,双侧髋部垫高约 8cm (分次手术者术侧髋部垫高 )。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入路 (改良Smith -P…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并随访 ,探讨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采用髂腰肌切断、髋臼成形、股骨粗隆下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3 4例 40髋 ,年龄 6~ 1 4岁。随访时间 2~ 8年 ,平均 4.8年。随访效果优良 3 6髋 ,尚可3髋 ,差 1髋。结论 :联合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可靠方法 ,正确的手术操作及术前术后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并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髋臼上缘骨膜下植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 -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86- 0 1~ 1995- 0 9,对 6例髋臼发育不良致髋关节脱位患者 ,入院后行切开复位 ,髋臼上缘骨膜下植骨 ,术后随访 5年 5个月~ 9年 1个月 (平均 :6年 10个月 ) ,分别对髋关节功能及解剖学形态作出评价。结果 临床髋关节功能 :优 5髋 ,良 2髋 ,优良率 10 0 % ;解剖学形态 :优 6髋 ,良 1髋 ,优良率 10 0 %。结论 髋臼上缘骨膜下植骨治疗髋臼发育不良致小儿先天性髋脱位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以来本院采用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治疗的165例,192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例。其中男3例,女134例。双侧23例,左侧79例,右侧67例。手术年龄18月~6岁63髋,6岁~12岁129髋。Tonnis分级,Ⅰ°12髋,Ⅱ°4髋,Ⅲ°95髋,Ⅳ°39髋。术中65髋使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7年,平均3年2个月。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询问有无髋关节疼痛、跛行,检查髋关节活动程度以及Trendelenburg征,术后优良率达92.71%。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观察头、臼形态和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术后优良率达91.66%。结论: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手术疗效满意,为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重要术式。  相似文献   

13.
先天牲髋关节脱位(CDH)是一种较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国内平均发病率为3.9/1000。其直至成年后出现不可逆性的假臼关节炎,对于疼痛难以忍受或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病例,只有通过全髋置换来解决。因原有畸形复杂,使手术难度较大。我科自2002年4月~2005年4月,对7例10髋成人CDH继发假臼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THR。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例,女5例,男1例;年龄40岁~53岁,平均45.56岁;其中双侧CDH者3例,单钠CDH者4例共10髋行THR。单侧手术时间120分钟~180分钟,输血400ml~800ml,双侧240分钟~300分钟,输血1200ml~2000ml。2临床表现及分型:患髋…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丽萍  都欣毅 《河北医学》2002,8(5):462-463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4 5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以下简称THA) ,并就手术室对此手术进行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4 5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2 4例 ,年龄在 2 3~ 90岁之间 ,平均年龄 6 5 .3岁 ,术前诊断 :股骨颈骨折 2 1例 ,股骨头坏死 10例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6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4例 ,假体松动翻修 3例 ,股骨头肿瘤 1例。手术固定方式 :2 4例采用非水泥固定 ,15例采用骨水泥固定 ,6例采用杂交式 (髋臼非骨水泥 ,假体柄用骨水泥 )固定 ,手术时间 90~ 180mim ,手术全过程顺利。2 手术配合2 .1 …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髋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 THR术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 0 .5 %~ 12 % [1 ]。我院 1990~ 2 0 0 0年8月共行 THR手术 76例。术后髋关节脱位 4例。发生率为5 .3% ;本文对 4例髋关节脱位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与THR术后髋关节脱位有关的护理原因及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4个关节 )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46~ 76岁 ,平均 6 2岁。 4例患者均为初次行 THR,其中国产关节 3例 ,进口关节 1例。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 ,骨水泥内固定。术后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对17例儿童17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采用关节囊外Salter手术+股骨近端内收短缩旋转截骨手术的联合截骨治疗,术后过腰支具固定1218月,骨愈合后负重活动。结果:随访时间118月,骨愈合后负重活动。结果:随访时间11.6年,优10髋(10/17),良髋5(5/17),2例术后髋关节外展受限,关节轻度强直(2/17)。髋臼指数由手术前的381.6年,优10髋(10/17),良髋5(5/17),2例术后髋关节外展受限,关节轻度强直(2/17)。髋臼指数由手术前的3845°(平均32.5°)减少到手术后的1045°(平均32.5°)减少到手术后的1015°(平均10.2°);CE角由手术前的-1015°(平均10.2°);CE角由手术前的-1010°(平均-02°)增加到手术后的3710°(平均-02°)增加到手术后的3749°(平均41.2°),对照健侧髋关节,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由手术前的10%49°(平均41.2°),对照健侧髋关节,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由手术前的10%20%(平均15%)增加到手术后的80.2%20%(平均15%)增加到手术后的80.2%90.1%。结论:髋关节囊外联合截骨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和评估髋臼旋转截骨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自 1994年起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2 4例 ,其中 6例联合股骨上端旋转截骨。结果  2 4例全部随访 2年以上 ,2 4例髋臼指数 42°~ 60° ,术后髋臼指数平均减少 13 5°;CE角平均增加 3 4 8°;2 4例中优 16例 ,良 4例 ,可 2例 ,差 2例 ,优良率 83 3 % (2 0 /2 4) ;手术效果以术后 3~ 4年最好 ,其中原来有骨关节炎改变 14例 (1期 4例 ,2期 6例 ,3期 4例 ) ,术后 4例有改善 ,8例未进展 ,2例骨关节炎症状加重。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适用于年龄较轻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伴有疼痛不适、髋关节不稳定或髋关节半脱位 ,CE角 <2 0°,骨关节炎 3期以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髋脱位治疗优化方法 ,减少并发症。方法 :自 1 986~ 1 998年应用改进Zahradnicek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 1 0 3例、1 36个关节 ,用特制的小儿髋臼钻有限切削臼软骨 ,重建髋臼孤形结构 ,恢复其头臼同心圆关系 ,同时矫正前倾角至 5°~ 1 0°,颈干角至1 2 0° ,用专用的 1 2 0°鹅颈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疗效评定 :优 76髋 ,为 5 3% ,良 45髋 ,为 33% ,可 9髋 ,为 6 6 % ,差 6髋 ,为 4 4% ,优良率占 89%。结论 :此种手术在一次手术中使股骨头、髋臼、股骨颈及股骨干恢复或接近恢复正常解剖和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院 1998 - 0 2~ 2 0 0 1- 0 2对 13例移位严重的髋臼横行骨折 ,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 ,现结合临床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中 ,男性 11例 ,女性 2例。年龄 2 7~ 5 8岁 ,平均 36岁。车祸伤 5例 ,煤矿砸伤 6例 ,合并股骨头脱位 9例 ,合并股骨头骨折的 4例 ,其中有 4例合并四肢其它部位骨折 ,伴内脏损伤 2例 ,合并休克 3例。手术指征 :(1)髋臼负重区顶骨折块移位 >3mm者 ;(2 )关节腔内有游离碎骨片 ,阻碍股骨头复位 ,或股骨头复位不佳者 ;(3)CT提示髋臼后壁骨折缺损 >4 0 % ;(4)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2 手术方法手术切口采用髋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探讨7岁以上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8髋)7—16岁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用切开复位,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骨盆内移或旋转截骨及髋臼成形的联合手术治疗,使复杂的畸形一次性获得矫正。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7年。按疗效评定标准:优15髋,良2髋,差1髋,优良率94%。结论 “切开复位,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骨盆内移旋转截骨及髋臼成形”联合手术是治疗7岁以上大龄难治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