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纺织业生产过程中噪声对作业女工血压的影响。方法测定常州市辖区内纺织企业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并对企业内1 028名接触噪声女工(观察组)和316名非噪声作业女工(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血压测定。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病率(18.48%)高于对照组(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趋势卡方检验,噪声暴露量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1)。随工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在10~20 a及〉20 a工龄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R值分别为3.081(1.554~6.109),3.768(1.739~8.167)。结论该市纺织企业噪声污染严重,长期噪声作业可增加纺织女工的高血压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18年重庆市36个区县噪声作业女工的职业健康检查个案数据。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Z 188—2014)对噪声作业女工开展在岗职业健康检查。本次调查共收集21 529名在岗噪声作业女工职业健康检查数据。高频听力损失、高血压、心电图及健康损害者检出率分别为5.50%、9.27%、5.92%和42.13%。噪声作业女工主要分布于小、微型企业,私有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远郊区、中型企业、集体经济和采矿业的噪声作业女工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工龄组在高频听力损失、高血压和健康损害等指标的检出率不同(P0.05),随着年龄、工龄增长,噪声作业女工高频听力损失和高血压检出率增高尤为明显(P0.05)。重庆市接触噪声作业女工在听力、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健康损害方面相比其他地区严重,需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保障接噪作业女工职业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3.
张丽江  何华  路宝利  张亮  刘军 《职业与健康》2015,(2):169-170,174
目的探讨噪声作业纺织女工高血压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对纺织企业内所有接触噪声的纺织女工共计449名进行血压测量,设立内对照(不接触噪声)146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噪组中检出高血压72例,检出率为16.04%;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接噪工龄和噪声暴露量是导致女工高血压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噪声作业纺织女工高血压病的检出率较高,应高度重视并做好接噪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公司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公司接触噪声作业的145名员工与未接触噪声作业的110名员工进行对照分析,对两组的心电图、血压、电测听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两组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工龄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听力损伤也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工龄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结论抓住噪声源头的治理,给员工佩带防护耳塞或耳罩,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提高他们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木业加工企业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减弱甚至消除这种影响,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选取某木业加工企业193名作业人员作为观察组,并选定该企业53名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他们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作业人员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为59.6%、高血压患病率为25.4%、心电图异常率为23.3%、听力损伤率为25.9%,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噪声对木业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容易引起听觉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2016年上海市金山区噪声作业人员分布、高血压患病率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健康干预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6年上海市金山区参加岗中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收集职业健康检查个案数据、企业基本信息及噪声作业人员基本信息并建立数据库,采用构成比和χ~2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岗中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作业人员合计9 117名,男性6 848人(75.1%),女性2 269人(24.9%)。高血压患病率为24.1%,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8.0%,1级高血压患病率为55.0%,2级高血压患病率为15.0%,3级高血压患病率为3.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26.3%)高于女性(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接害工龄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中型企业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体经济类型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经济类型(P0.05),国有经济最小;不同行业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6年上海市金山区噪声作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低于2013年上海市≥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水平,仍需重视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苯作业女工月经及生育情况的变化,分析其危害程度,为预防苯、甲苯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苯作业女工月经情况、妊娠经过及婴儿出生情况。[结果]调查苯作业女工148人,月经异常88人,患病率59.46%,工龄和患病率呈直线正相关关系。观察组自然流产率18.42%(7/38),低体重儿率13.16%(5/38);对照组为2.94%(1/34)和0.00%(0/3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甲苯可导致月经异常改变,患病率和工龄呈正相关关系;观察组的自然流产率、低体重儿出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应加强对劳动女工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06例噪声作业工人按检查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以告知检查相关事项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噪声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漏检率及检查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噪声防护知识知晓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漏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服务态度、检查讲解、咨询服务、问题解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噪声作业工人对噪声损伤听力的防护知识的认识,从而降低漏检率,并提升职业健康检查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阜新地区4家企业1829名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作为暴露组,1450名非噪声作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对2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现场环境的噪声强度进行监测并作频谱分析。结果暴露组的高频听力损伤率为36.5%,语频听力损伤率为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病率为13.6%、心电图异常率(窦性心律失常13.4%、ST-T改变5.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危害主要是对作业工人听觉系统有明显损害,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影响,听力损伤患病率随噪声暴露强度的增高或工龄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橡胶作业对作业女工妇科疾病影响。方法以广州市某橡胶厂348名女工为接触组,该市不接触化学毒物的体检女工332名为对照组,进行妇科及B超检查。结果作业组女工中子宫肌瘤患病率10.0%、附件炎患病率8.16%、月经异常患病率2.8%,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橡胶作业女工月经异常以月经延长及月经量多为主,附件炎、子宫肌瘤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1.
对260名纺织作业女工和120名对照组女工进行生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接触噪声声压级85 d B(A)的纺织女工出现月经经量、周期异常及早产、流产、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噪声对纺织女工月经及生殖结局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公司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公司接触噪声作业的145名员工与未接触噪声作业的110名员工进行对照分析,对两组的心电图、血压、电测听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两组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工龄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听力损伤也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工龄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结论抓住噪声源头的治理,给员工佩带防护耳塞或耳罩,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提高他们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新疆某大型钢铁厂噪声作业女工职业健康与生理健康状况。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开展现场监测,测定钢铁厂内作业场所中的噪声强度,以接触噪声女工372名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22名不接触噪声作业女职工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生殖健康调查。结果暴露于噪声环境下的女工其高血压、听力异常和月经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17.47%vs 5.86%;27.96%vs 7.66%;40.86%vs 2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接触噪声女工随着噪声暴露量的增加,血压、听力损失和月经异常的检出率均增高;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血压和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增高;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者血压、听力损失和月经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无个体防护和累积噪声暴露量超过105 d B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无个体防护、接触噪声工龄在10 a以上和累积噪声暴露量在95 d B以上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无个体防护和接触噪声工龄在10 a以上是导致月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某大型钢铁厂接触噪声女工高血压、听力损失和月经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4.
谢石  葛琴娟  李艳平  钱海洋 《职业与健康》2013,29(3):310-311,314
目的 调查造纸生产过程噪声对造纸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镇江市某大型造纸企业,对其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进行监测;同时选择该企业接触噪声的1717名作业人员作为观察组,其他单位410名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听力测定、血压、心电图等职业健康检查.对不同工龄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体检结果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损率、语频听损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2.6%、12.3%、10.4%、22.1%,均高于对照组的8.5%、4.6%、5.4%、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1、5.6、9.7、6.7,均P<0.05).结论 该造纸生产企业噪声污染普遍存在.长期接触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听觉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因此,应对造纸行业的噪声危害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小企业流动女工职业健康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流动女工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电子、五金、塑胶、印刷行业共10家企业中的2400名女工为调查对象,对其基本情况、生殖状况、职业健康培训等方面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738名接触有机溶剂女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0家企业规模均为中小型,工艺模式多为劳动密集型。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为苯系物、正己烷、三氯乙烯、铅、噪声,其中三氯乙烯、正己烷和噪声职业危害治理控制效果较差,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偏低。738名接触苯系物、三氯乙烯、正己烷女工的血常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总数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2名正己烷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异常检出人数26人(8.90%),神经肌电图检查异常20人。结论 中小企业中流动女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以及二氯乙烷和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在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除了考虑化学毒物靶器官的影响外,对女工生殖健康的长远影响以及生殖健康教育,也是今后工作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温与噪声联合暴露对某钢管制造企业工人的健康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市某钢管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资料和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以132名高温与噪声联合暴露工人作为观察组,147名单纯噪声暴露工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两组工人听力水平、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作业环境夏季平均气温为33.9℃,高于对照组夏季平均气温的28.8℃(P<0.05);两组作业环境中噪声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人语频听阈值[(21.41±7.32)dB(A)]和高频听阈值[(26.38±15.06)dB(A)]均高于对照组[(20.11±3.57)dB(A),(24.23±11.95)dB(A)](P<0.05),且观察组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6.4%,高于对照组的24.5%(P<0.05);血压偏高检出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5.91%)高于对照组(7.48%)(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以ST-T段改变为主,对照组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噪声作业女工健康状况 ,我们对某电厂 484名女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对照分析。结果表明 ,噪声组听力损伤 ,心电图异常 ,月经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噪声作业不仅对女工的听觉系统有影响 ,而且对女工的心血管系统和月经也有不良影响。1 调查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取太原市某电厂接触不同强度噪声作业女工 2 36人 ,年龄在 2 4~ 48岁 (平均 36岁 )为观察组 ;同单位生活环境类似的非噪声作业女工 2 48人 ,年龄 2 3~ 49岁 (平均 38岁 )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 P >0 .0 5 ,两组年龄无显著差别。1 .2 方法由职业卫生专科医师详细填写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噪声对客车检车员听力、高血压、心电图的影响,为预防噪声危害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以2015年9—11月昆明铁路局车辆段在岗的268名客车检车员为观察组,260名非噪声接触职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按照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用Excel录入相应体检资料,导入SPSS软件包中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听力损失、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0.45%、24.63%、36.1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3%、11.15%、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检出率和高血压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而增长(P0.05),而心电图异常率不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而增高(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会对客车检车员的听力、血压、心电图产生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减少噪声对身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丰薇薇  吴达成 《职业与健康》2014,(15):2172-2173
目的了解噪声与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在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肇庆市某金属加工厂4个车间共360名噪声暴露从业人员为观察组,以同单位非噪声作业工人180人为对照组,进行神经衰弱综合征的对照检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51.6%)明显高于对照组(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噪声强度与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之间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触噪声的强度是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因素,而与工龄、年龄无明显联系。经对照分析,噪声作业组不同性别间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噪声强度与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呈正相关,为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噪声对作业人员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宇  张贤玉  杨敬荣  徐大荣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281-1283
目的观察噪声对作业人员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以218名噪声作业人员为观察组,以同单位无噪声接触史的人员23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了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及心电图对照检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在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及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8.6%、14.7%和23.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5%、6.5%和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2.9、7.93、13.5,均P<0.01)。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作业人员的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均存在明显的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