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的波动及相关的并发症。方法:按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第7版《内科学》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A组)33例,非糖尿病透析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B组)39例,非透析糖尿病患者(C组)34例,检测人体参数和测量生化指标,同时分析在透析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透析前后比较空腹血糖、中晚餐后血糖、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透析前肌酐、尿素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透析前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透析前后比较空腹血糖、中晚餐后血糖、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各组出现的并发症A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的波动,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果我们胰岛素应用个体化、阶段性,同时应用有糖透析液进行透析,减少血糖波动,对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延长患者寿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在CKD 3~5期非透析和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评估价值.方法:入选18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CKD 1~2期68例,CKD 3~5期ND患者89例,CKD 5期HD患者30例,比较各组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终末期肾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因素.结果:HbAlc与GA在每组均显著相关(CKD 1~2期:r=0.632,P〈0.001、CKD 3~5 ND期:r=0.647,P〈0.05、CKD 5 HD期:r=0.585,P〈0.001),但血液透析患者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显著高于CKD 1~2期及CKD 3~5期非透析患者(4.14 vs 1.84、2.12,P〈0.05).CKD 5 HD组GA/HbAlc的值显著低于非透析组(3.01±0.75 vs 2.48±0.58、2.48±0.59).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透析组仅空腹血糖是影响GA的因素.结论:GA与HbAlc在CKD 3~5期非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评估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HbAlc明显低估了血糖的真实水平,GA较HbAlc更能反映真实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52例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8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2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叶酸、蔗糖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前,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维持性腹膜透析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腹膜透析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更为明显,与血液透析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能改善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但腹膜透析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联合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腹膜透析治疗, 观察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以肾功能指标、血液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判定指标,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透析后肾功能指标更低(P<0.05)。透析后, 对照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血钾、血糖水平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18.60%vs.4.64%, 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效果佳, 可促进肾功能改善,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转腹膜透析的原因,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调查21例由血液透析转腹膜透析的CAPD患者,以分析其原因,并以COX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死亡预后的因素。结果:21例转腹膜透析患者中血管通路条件不佳占16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存活时间短,低蛋白血症影响患者预后(P〈0.01)。结论:血液透析转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是血管通路条件不佳;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较非糖尿病患者差,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左旋肉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分成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g,疗程共16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精神状态、食欲、透析后疲乏无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临床症状;检查两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等。结果:治疗组左旋肉碱治疗16周后体力、精神食欲、透析后疲乏无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有明显改善,肌肉痉挛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性改变。对照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旋肉碱可改善透析相关并发症,改善贫血。  相似文献   

7.
透析(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而肾功能衰竭可以引起勃起功能障碍(ED)。长期透析的病人中ED的发生率颇高。所以如何治疗透析患者的ED是值得研究的课题。YenicerioGlu Y等人对41例终未期肾病且患有ED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评价了应用西地那非治疗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且患有ED患者的有效性。入选患者中,30例行血液透析,11例行腹膜透析。在给予西地那非治疗前和治疗后均填写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和Fugl-Meyer生活满意度问卷,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状态下血糖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状态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的变化特点。方法:测定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小球病变患者血液透析前、透析2h、透析结束时、透析结束后2h血糖,对两组患者血糖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糖为(8.3±4.4)m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糖为(7.8±2.3)mmol/L,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2h糖尿痛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为(3.0±2.1)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糖为(4.7±1.3)mmol/L,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结束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为(1.9±2.4)m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糖为(4.4±2.2)mmol/L,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结束后2h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为(2.1±1.4)m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糖为(5.6±2.1)mmol/L,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糖下降快,透析结束后血糖恢复慢,透析期间和透析后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透期间输注50%葡萄糖注射液对血糖的影响,以及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透析低血压)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以13例较常发生透析低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前4周采用常规无糖透析液透析(无糖透析组)作自身对照,后4周透析过程输注50%的葡萄糖注射液(输糖透析组)作为治疗观察,比较输糖透析前后血压,血糖,超滤量等变化,低血压发生次数。结果:使用无糖透析液时,患者发生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分别为7.0%和44.2%;透析期间输注50%葡萄糖注射液后,患者未发生透析低血糖,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明显下降28.8%(P〈0.01)。超滤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透析期间输注50%葡萄糖注射液能有效预防、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增加超滤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方干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6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91例。将证属脾肾气虚夹瘀,运用口服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腹膜透析患者纳入治疗组共计47例;未服用中药的腹膜透析患者纳入对照组共计44例。比较腹膜透析0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24 h尿量、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及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时两组残肾功能、24 h尿量较治疗前进一步下降(P 0. 01),组间比较治疗组残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25),治疗组24 h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3)。治疗组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44)。结论:健脾益肾活血方能够有效延缓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的下降,能够降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肾脏替代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逐渐增加,在许多国家是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第一位病因。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较为困难,透析过程中也易发生低血压等并发症;腹膜透析存在腹膜渗透性增加、超滤作用丧失和腹膜纤维化等问题。肾移植是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生存率和临床康复情况比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门诊应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筛选糖尿病,能提高糖尿病的诊断率,糖化血红蛋白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768名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隔夜禁食10~12 h,空腹采集血样检测血糖、HbA1c,进食75 g葡萄糖后2 h再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HbA1c,依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HbA1c 6.5%,用于门诊筛查糖尿病。分为正常糖耐量组、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组。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成正相关,三者联合在门诊筛查糖尿病使糖尿病诊断率和糖尿病高危筛查率明显提高。结论在门诊联合应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早期诊断糖尿病和发现发生糖尿病的高风险者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规范治疗,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减少社会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逐渐增加,在许多国家是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第一位病因。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较为困难,透析过程中也易发生低血压等并发症;腹膜透析存在腹膜渗透性增加、超滤作用丧失和腹膜纤维化等问题。肾移植是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生存率和临床康复情况比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好。  相似文献   

14.
探讨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回顾性观察23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记录患者术前至术后12个月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后3、6和12个月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术后各阶段的糖化血红蛋白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状态,为临床提供了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CCB)和β-受体阻滞剂等抗高血压药对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透析患者的血糖和代谢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经福辛普利(Fosinopril)、维拉帕米(Verapamil)和普萘洛尔(Propranol01)治疗5个月后记录透析前后心率和血压改变,检测透析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胰岛素、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结果Fosinopril、Verapamil对血糖及物质代谢无不良影响,Propranolol可引起血糖、果糖胺、HbA1c和甘油三脂升高及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和心率减慢。结论Fosinopril、Verapamil和Propranolol均为控制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轻、中度高血压的较可靠药物,且Fosinopril和Verapamil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物质代谢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8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例,脑梗死74例,根据有无缺血性脑血管病史,分为首发组和复发组。其中74例脑梗死患者中根据空腹血糖和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DM)组、非糖尿病(NDM)组。并选取本院体检者56名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脑梗死组中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健康对照组高;复发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首发组;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高血糖组梗死容积均大于正常血糖组,糖尿病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重,正常血糖组治疗好转率较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高血糖组高(P〈0.05)。其中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高对预后有明显影响。结论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并影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及时地控制高血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南京市江宁地区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江宁地区血液透析35例患者及腹膜透析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血红蛋白浓度,计算残余肾功能,并调查文化程度;用健康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在健康生活质量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透析龄、血红蛋白浓度、甲状旁腺激素等.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透析龄、文化程度、腹膜透析剂量等.结论 贫血、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严重影响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受文化程度、透析剂量、腹透龄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选择适宜的透析质量方式并纠正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危险因素:性别、原发病情况(糖尿病、高血压)、营养状态指标、贫血指标、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钙磷代谢情况,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感染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高血糖、腹膜透析充分性(总Kt/V和总Ccr)及血浆白蛋白(Alb)成为腹膜透析患者老年组独立影响危险因素;另外,3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情况,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脑血管并发症。结论:积极控制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血糖,并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正确评估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这对于提高老年腹膜透析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腹膜透析患者28例及血液透析患者28例,采用肾脏疾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KDQOL-SFTM量表对透析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血液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差异,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索分析透析人群HRQOL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在KDQOL-SFTM量表各维度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外社会功能(SF)。血液透析患者SF得分高于腹膜透析患者(63.94±25.08vs48.66±23.41,P〈0.05)。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文化程度、钙磷乘积、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激素(PTH)等。上述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HRQOL影响占14.1%~55.6%。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DM)、Hb、血白蛋白(Alb)、PTH、铁蛋白、腹透方式、每日交换液量等。上述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的HRQOL影响占14.7%~58.6%。结论:透析患者的骨矿物质代谢紊乱、贫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受BMI、DM、营养状态、腹透龄的影响。临床中应积极纠正上述影响因素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检验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糖化血红蛋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糖mmol/L(8.96十-4.94)糖化血红蛋白%(9.76+-2.68);正常对照组血糖mmol/L(4.42十-0.83)糖化血红蛋白%(5.37+-0.58).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呈正相关(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