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DN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约309/5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约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DN。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竭重要的病因。足细胞( podocyte)在DN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足细胞损伤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共同影响,比如Rho/ROCK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等。本文就这些机制进行论述,旨在阐明足细胞损伤在DN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DN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带来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Ⅴ期DN是其最终结局。国内报道约30%的1型糖尿病与20%的2型糖尿病发展为DN,死于DNⅤ期(肾衰竭)者占53%[1],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是ESRD的首位原因(30%~40%),在我国位居第2位。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延缓DN患者的病程进展,延长ESRD出现时间,从而改善DN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尿胞外体1型辅助性T细胞/2型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0例为对象,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非肾病组(DM,40例,UACR<30 mg/gCr)、微量白蛋白尿组(DN1,50例,UACR≥30~300 mg/gCr)和临床白蛋白尿组(DN2,30例,UACR>300 mg/gCr)。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提纯尿胞外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胞外体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尿胞外体IFN-γ/IL-4比值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CH)、UA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相关性。 结果 DM、DN1、DN2组胞外体Th1/Th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8089±0.2458、0.8993±0.3515、0.8571±0.2470比 0.6198±0.1769,均P < 0.01)。DN1组胞外体Th1/Th2显著高于DM组(P < 0.01)。尿胞外体IFN-γ/IL-4与UACR(r = 0.213,P = 0.015)、BUN(r=0.292,P = 0.001)呈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BUN是尿胞外体IFN-γ/IL-4的独立影响因素(β = 0.246,P = 0.006)。 结论 尿胞外体Th1/Th2漂移与2型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可能在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据相关报道,到2010年为止,全球2型糖尿病成人(20岁-79岁之间)患病率为6.4%,约2.9亿人,到2030年患病率将增至7.7%,约4.4亿人。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患病率也显著增加。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终末期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20%,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在Ⅱ型糖尿病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在西方国家,DN 也是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原因,在我国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一旦 DN 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不仅透析所需要的费用是昂贵的,而且与非糖尿病性的终末期肾脏病相比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寻求 DN 的防治方法已成为每一个肾脏病医生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肌钙蛋白T(TnT)和β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在预测2型糖尿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DN)的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成两组,即TnT和pro-BNP正常的对照组(52例)和TnT和pro-BNP升高的观察组(48例),1年、2年后检测两组的尿蛋白、血肌酐、TnT和pro-BNP,然后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观察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DN者11例(22.9%),2年后发生DN者21例(43.7%);1年后对照组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没有发生DN,2年后发生DN者2例(3.8%)。结论:TnT和pro-BNP可预测2型糖尿病进展为DN,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既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对DN采取一体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纠正脂质代谢、逆转胰岛素抵抗、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和积极治疗并发症等。因此有效地治疗早期DN对于提高DM患者生存质量,延缓DN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汤治疗DN7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与同道共勉。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脏病变(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是指临床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则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 glomerulopathy),其中最特征性的乃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即所谓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理为临床研究热点。有关DN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变化与氧化应激(OS)关系及舒血宁对其影响的研究国内尚少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中药防治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药防治DN具有特色和优势。研发防治DN特异性中药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重点、热点。其中,中药防治DN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将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发病机制备受关注,而中医认为热邪是DN的重要病因,热邪与DN的炎症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因此,探讨热邪在DN的致病作用及治疗方法极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迅速上升。目前中国已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1.48亿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中国公众健康的一项重大因素[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RSD)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DM)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的(AC)n的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32PdCTP掺入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6%甲酰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放射性自显影的方法,分析了113例Ⅱ型DM组和42例正常对照(CON)组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的(AC)n的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DM组和对照组均发现7种等位基因(Z-6~Z+6),Z-2等位基因频率在DN组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和CON组;Z+2等位基因频率在DN组低于NDC和CON组,P<0.05。结论中国北方汉族Ⅱ型DM患者AR基因5’端(AC)n存在7种等位基因(Z-6~Z+6)。Z-2等位基因可能是DN的易感基因,Z+2等位基因可能为其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亦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因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迄今尚无疗效确切的西药能延缓DN的进程,中医药在DN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而专药、专方、成药及其提取物、注射液的运用正好提高了中医药治疗DN的易操作性。现将近6年来中医专药、专方、成药及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DN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如何有效防止DN的发展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本院肾病科根据DN早期中医病机多为气阴虚(气阴两虚)的特点,自拟“肾康1方”治疗24例患者,观察其尿微量白蛋白(U—MA)指标的变化,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流行病学研究 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DM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40%,病变主要累及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引起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同时它可加速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危害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不同疗法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多数研究表明30%~60%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在欧美,糖尿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病因;国内随着DM患病率每年以0.1%的速度增加,因糖尿病导致的肾衰竭亦逐年增高且已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本病伴有代谢紊乱及常合并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其治疗远较一般肾病复杂。因此,如何控制和治疗DN已成为医学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通过临床分组对照分析的方法,探究治疗DN的有效途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深入研究,全面认识,推进临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及其进行性发展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糖异常持续升高引发细胞功能紊乱,内皮细胞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由此导致的血管病变可以累及心血管、脑血管、肾脏、眼睛、神经系统和外周血管等.继而出现脏器损伤和功能异常。糖尿病肾病(DN)肾活检病理改变除了间质血管病变,出球和入球小动脉透明样变性是DN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之一。微血管病变在肾小球的表现也很突出。如DN肾小球K—W结节的形成就是内皮细胞受损导致系膜溶解的后果,而肾小球的渗出性病变(球囊滴、纤维蛋白帽等)同样反映的是内皮细胞的问题。上述病变的形成除了代谢(细胞糖代谢通路异常、糖基化终产物)和血流动力学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NO)的影响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