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56 ℃ 30 min灭活处理对不同方法测定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2月12~18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血清样本、血浆样本及全血样本各11份,同时收集同期疑似病例及其他疾病患者血清、血浆及全血样本各10份,采用双盲法,在样本采用56 ℃ 30 min灭活处理前后,分别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总抗体、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 IgM抗体、采用化学发光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及血浆样本SARS-CoV-2 IgM及SARS-CoV-2 IgG,比较灭活前与灭活处理后样本的抗体检测结果,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灭活前后检测IgM及IgG半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层析法检测灭活前后血清与血浆样本中SARS-CoV-2总抗体的阳性样本符合率为90.9%,阴性符合率为100.0%,总符合率均为95.2%。免疫层析法检测灭活前后全血样本中SARS-CoV-2总抗体的总符合率为100.0%。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灭活前后血清、血浆及全血样本中SARS-CoV-2 IgM抗体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0%,阴性符合率均为0%,总符合率均为47.6%。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灭活 前后血清样本中SARS-CoV-2 IgM及IgG抗体及血浆中的IgG抗体,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均为100.0%,检测血浆IgM抗体的总符合率为95.2%。采用Pearson相关对灭活前后血清及血浆样本IgM和IgG半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IgM灭活前后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9(95%CI:0.9998~1.000,P<0.001),IgG灭活前后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9(95%CI: 0.9998~1.000,P<0.001)。结论 56 ℃ 30 min灭活处理血液样本对免疫层析法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SARS-CoV-2抗体结果几乎无影响,可在检测前先进行灭活以降低检验人员感染风险,荧光免疫层析法不可使用灭活后样本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检测在2019-nCo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27日—2月18日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患者50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8例(病例组),包括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患者及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症状和CT检测结果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患者。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其他疾病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2019-nCoV IgM和IgG检测。采用χ2检验对2019-nCoV IgM和IgG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2019-nCoV IgM和IgG的临床敏感度分别为21.43%(6/28)和92.86%(26/28),临床特异度分别为81.82%(18/22)和100.00%(22/22)。2019-nCoV抗体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86.67%(26/30),阴性预测值为90.00%(18/20),2019-nCoV核酸检测联合2019-nCoV IgM和IgG检测阳性率高达96.43%。结论:血清2019-nCoV IgM、IgG检测可作为2019-nCoV感染的有效筛查和诊断指标,与2019-nCoV核酸检测联合应用能有效互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假阴性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在深圳市健康人群中的隐性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隐性感染在儿童手足口病(HFMD)中的传播特征及危害性。方法实验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不同年龄层(0~59岁之间)的健康人群血清中抗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的IgM和IgG抗体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gM阳性的样本中病毒核酸的阳性率。结果抗EV71和CoxA16 IgG抗体的阳性率都随着年龄段的增长呈下降趋势,0~5岁儿童组的IgG抗体阳性率最高,其中抗EV71的IgG抗体阳性率为79.7%,抗CoxA16的IgG抗体阳性率为91.93%。30岁以下者,两种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在70%以上,显著高于30岁以上人群,P〈0.01。5岁以下儿童抗EV71抗IgM抗体阳性率达15.9%。49份抗EV71 IgM阳性样本中有42份EV71的核酸阳性,阳性率为85.7%;31份抗CoxA16 IgM阳性样本中有25份CoxA16核酸阳性样本,阳性率为80.6%。结论人群对EV71和CoxA16普遍容易感染,健康人群中存在较高的隐性感染,隐性感染率与人群的年龄分布存在相关性,因此隐性感染人群也是病原体传播的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黑龙江省2019—202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疑似患者血清标本中的汉坦病毒急性期和恢复期抗体水平,为该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采集到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疑似患者急性期血清样本进行汉坦病毒IgM抗体检测,对恢复期血清标本进行IgM单抗体、IgG单抗体检测,使用SPSS 19.0软件对各年份间患者急性期血样IgM抗体阳性率进行χ2检验分析,使用EpiData 3.1和Excel2003软件对患者性别、职业、年龄、发病日期及初诊间隔时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疑似患者急性期血清351份,恢复期血清208份。急性期血清标本IgM抗体阳性317份,阳性率为90.31%,各年份之间患者急性期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5,P=0.639)。患者恢复期血清IgM单抗体阳性32份(15.39%);血清IgG单抗体阳性28份(13.46%);IgM、IgG抗体双阳性148份(71.15%)。男女患者性别比4...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外周血人巨细胞病毒(HCMV)IgG抗体亲和力指数判断人巨细胞病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感染的情况。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1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5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37例正常人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并对人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的血清样本进行IgG抗体亲和力指数(a-vidity index,AI)的检测。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11.48%;IgG抗体阳性率95.08%,其中低亲和力样本占8.62%。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IgM抗体阳性率为1.18%;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率95.29%且均为高亲和力抗体。而在137例正常样本中未检测到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的样本;IgG抗体阳性率93.43%全部为高亲和力抗体。SLE患者相比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患者和正常人,其人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显著升高,且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低亲和力样本在IgG阳性样本中的比例也显著升高。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人巨细胞病毒初次感染后期[IgM(-)/IgG(+);AI<45%](10例)和再次或复发感染[IgM(+)/IgG(+);AI>55%](14例)的比例比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和正常人都显著增多。结论综合HCMV IgG亲和力指数与HCMV IgM的检查结果发现,SLE患者相比正常人或非SLE自身免疫患者,表现出显著上升的原发性HCMV活化感染率与继发性HCMV活化感染率。因此,SLE的罹患与HC-MV感染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免疫层析法和荧光PCR DNA定性检测技术的肺结核多重诊断模式。方法以208例疑似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其血清特异性抗结核抗体,同时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其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并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显示,16份血清标本呈阳性,阳性率为7.7%;荧光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14份痰液标本呈阳性,阳性率为6.7%。两种检测方法协同诊断率为100.0%。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层析法和荧光PCR法相结合的实验室诊断模式有助于肺结核的快速诊断和传染风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疑似登革热病例实验室IgM抗体检测结果,为有效控制登革热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医生报告的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随机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ICT)或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ac-ELISA)进行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统计学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分析区域内登革热流行特征.结果 共检测样本723例,其中ICT法检测样本345例,检出阳性100例,阳性检出率为28.99%;Mac-ELISA法累计检测样本486例,阳性检出120例,阳性检出率24.69%,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1,P>0.05).全区18条街道均有阻性病例发生,发病高峰期为10月,20~49岁年龄段为主要发病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1.12.结论 区域内登革热发病集中在人口密集及卫生环境相对较差的区域,阳性病例集中出现在8~11月,中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应适时防控,严防暴发流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采样时间密切相关,ICT检测方法可以作为登革热流行期间早期筛查,及时采集患者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17例在入院时分别采用ELISA和金标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和IgM抗体,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ELISA法检测COVID-19患者单独IgG抗体阳性3例,单独IgM抗体阳性3例,二者同时阳性8例,同时阴性3例,健康对照组IgG和IgM抗体均有1例阳性,IgG抗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7%和90.2%;IgM抗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7%和96.7%。金标法检测IgG和IgM抗体同时阳性10例,同时阴性7例,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8.8%和100%,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两种方法检测IgG抗体的符合率为82.3%,Kappa系数为0.627,检测IgM抗体的符合率为58.8%,Kappa系数为0.131。结论:ELISA和金标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和IgM抗体的特异度高,可用于疑似人群快速筛查,但二者符合率一般,建议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9.
不同人群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不同人群中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 ;评价间接ELISA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IgM特异性抗体试剂盒及改进方法。 方法 :分别获取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标本 3990份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标本 397份和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标本 15 7份 ,采用ELISA方法进行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标本 3990份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16份 ,阳性率为 0 .4 0 % ;IgM抗体阳性标本 0份 ,阳性率为 0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标本 397份 ,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2份 ,阳性率为 0 .5 0 % ;IgM抗体均为阴性。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标本 15 7份 ,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119份 ,阳性率为 75 .79% ;IgM阳性标本 6 8份 ,阳性率为 4 3.31%。结论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与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IgG、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76 >0 .0 5 ) ;采用该SARS冠状病毒 (变异株 )IgG抗体试剂盒检测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人群存在一定的阳性率 ,说明该试剂盒包被的抗原与其它免疫球蛋白 (IgG)有交叉反应 ,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对快速诊断手足口病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114例临床诊断为疑似手足口患儿(发病7 d内,年龄为0~5岁之间)和258例健康人群(2007年1月以后出生)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同时对疑似手足口患儿的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患儿和健康人血清中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84%和2.71%,对疑似手足口病人血清EV71的检出率(86.84%)高于荧光定量PCR检出率(82.46%)。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灵敏度较高,且可行性强,对诊断手足口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