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BIS监测下氟马西尼对全凭静脉麻醉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年龄40~60岁,ASA 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组为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拮抗(n=30);F组用氟马西尼拮抗(n=30).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在这个状态(自主呼吸恢复,BIS为60),F组给予氟马西尼0.007mg∕kg.N组静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用药前(T0)、给药后1(T1)、3(T2)、5(T3)、10(T4)、30mi(n T5)的BIS、MAP、HR、OAA/S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清醒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记录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用药3min后F组的BIS、MAP、HR、OAA/S评分明显升高用药前及N组(P<0.05);F组的清醒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与N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术后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N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马西尼能有效地促进全凭静脉麻醉病人术后苏醒,缩短术后苏醒时间,保证病人麻醉苏醒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氟马西尼是苯二氮卓类受体拮抗剂,对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ate,GABA)复合受体同样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近年来常用于全身麻醉后的催醒。我科自2012年5月以来,在全麻鼻窥镜手术后常规应用氟马西尼进行催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氟马西尼用于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手术时间 3h以内的高龄且需全身麻醉手术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两组 :①治疗组 41例 ;②对照组 39例。治疗组手术结束后即静脉注射氟马西尼拮抗 ;对照组手术结束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双盲对照法观察 ,记录拮抗前后镇静状态 ,对呼吸循环影响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手术结束后 5min催醒率为 5 1.2 %(2 1/4 1) ,15min催醒率为 90 .2 (37/4 1) ;对照组手术结束后神志恢复非常缓慢 ,5min催醒率为 2 0 .5 %(8/39) ,15min催醒率为 41.0 %(16 /39) ,与对照组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在拮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结论 高龄手术病人全麻手术后早期静注氟吗西尼 0 .2~ 1mg可以迅速安全的催醒 ,且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副作用发生少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促进全麻病人尽早脱离麻醉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观察氟马西尼应用于全麻术后催醒状况。方法:择期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两组相同,观察组于术毕应用氟马西尼催醒,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清醒及拔管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氟马西尼可快速逆转苯二氮Zhuo类的镇静作用, 可使全麻有一个明显的终止点。  相似文献   

5.
氟马西尼全麻术后催醒效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合全身麻醉术后使用国产氟马西尼拮抗咪唑安定镇静的催醒作用效果。方法 50例ASAⅠ ̄Ⅱ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采用咪唑安定全麻诱导和维持麻醉。实验组术毕应用氟马西尼、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SpO2的变化,以及患者自然睁眼时间,理解合作程度。结果 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清醒程度有所改善,对指令反应满意。结论 国产氟马西尼的催醒效果确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崔建修  花柱明  李真  林派冲 《广东医学》2000,21(12):1038-1039
目的 比较氟马西尼(安易醒)与多沙普仑用于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术后催醒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马西尼催醒组(F组)和多沙普仑催醒组(D组)。分别观察催醒期血液动力学、术后苏醒时间及苏醒过程中的副作用。结果 F组催醒后1,5,10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升高不明显(P〉0.05),D组催醒后1,5,10min时的MAP,HR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F组术后苏醒时间较D组明显缩短(P〉0.01),F组苏醒过程中的副作用较D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苏醒过程中应用氟马西尼较多沙普仑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快,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促进全麻患者术后尽早安全苏醒,提高麻醉质量,观察氟马西尼用于全麻术后催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7例26~74岁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19).手术结束后,观察组应用氟马西尼催醒后拔管,对照组不用氟马西尼,待其自然苏醒后拔管.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苏醒拔管时间、观察组拮抗前后的镇静状态、MAP、HR、RR、SpO2的变化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拮抗前后的镇静评分在统计分析上有显著差异,P<0.01,而BP、HR、RR、SpO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苏醒恢复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拮抗后无1例出现躁动、恶心呕吐.结论:氟马西尼用于全麻术后催醒,促进患者的意识恢复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氟马西尼对老年全麻术后患者的催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用于老年全麻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氟马西尼)和对照组(给予安慰例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清醒程度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注射氟马西尼10min后清醒程度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注射适量氟马西尼可以迅速安全的催醒,副作用发生少。  相似文献   

9.
氟马西尼用于全麻催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凤兰 《浙江医学》2004,26(6):475-475
老年、重症病人的手术多在全麻下进行.老年病人全麻后因苯二氮( )类药物的作用而没有及时清醒者较多,若过早返回病房常出现较多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把握好全麻合适苏醒时间十分重要.我院2002年1~6月对30例45岁以上的全麻患者用氟马西尼催醒,并设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对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催醒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年龄〉60岁,行择期手术患者40例,手术结束10min OAA/S评分4~5级。随机分为两组:①氟马西尼(F组)20例,②生理盐水组(N组)20例。F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0.006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5m1),N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ml。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后5min10min 15min、30min OAA/S评分,并将清醒度分为:优(OAA/S 1~2级),良(OAA/S 3级),差(OAA/S 4~5级)。结果给药后5min、10min、15min、30min两组间催醒满意率分别为F组85%、90%、95%、95%,对照组(N组)为60%、75%、85%、90%。同时观察各时点血压、心率、和脉氧饱和度。比较两组在给药后5min、10min、15min催醒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min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点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老年患者手术后清醒缓慢,给予氟马西尼可以明显提高清醒质量,不会明显增加催醒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从而为寻找更安全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择期手术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静吸复合麻醉择期手术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呼之睁眼时间、麻醉清醒后患者对术中疼痛的回忆、术后24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心率为(75±9)次/min,低于本组诱导前心率[(83±9)次/min]及对照组术中心率[(80±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烦躁2例(2.04%)、恶心2例(2.04%),低于对照组[7例(7.14%)、9例(9.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其可控性、麻醉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为寻求麻醉安全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全凭静脉麻醉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静吸复合麻醉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清IL-6、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ADR)的浓度变化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术中、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对照组上升较观察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在术中、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P〈0.05),对照组上升较观察组明显(P〈0.05);对照组术中、术后24 h血清ADR、NADR浓度升高(P〈0.05),观察组术中血清ADR、NADR浓度有所下降,术后24 h升高(P〈0.05);两组患者BIS在术中较麻醉前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5.47±2.27)min]、拔管时间[(8.92±2.14)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5.81±5.95)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苏醒时间[(8.97±2.51)min]、拔管时间[(13.45±4.93)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4.14±7.25)min],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比较,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创伤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少,拔管期更加平稳,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吸人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Ⅲ级,随机均分为全凭静脉组(T组)、异氟烷组(I组)和七氟烷组(S组).T组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I组吸入异氟烷和50%氧化氮(Nz0)维持麻醉,S组吸入七氟烷和50%N2O维持麻醉,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深度,并根据BIS值调整用药量,术后进按静脉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24 h各时间点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3组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血和输液量及出血量、各观察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组和S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T组显著延长(P值均<0.05).I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略长于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术前MMSE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 h 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T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的时间为3 h,S组为6 h,而Ⅰ组为24 h.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短期内均可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但全凭静脉麻醉较吸入麻醉恢复更快,吸人麻醉中七氟烷较异氟烷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患者20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T麻醉深度监测组(N组)、经验给药组(E组),每组104例。N组采用NT麻醉深度监测给予麻醉药,E组采用麻醉医师临床经验判断给予。分别于入室、诱导即刻、插管、切皮、进腹、探查、关腹、缝皮、意识恢复、气管拔管、出室等11个时间点,观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NT分级(NTS)、NT指数(NTI);记录镇静药总量、肌松药总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率。应用SPSS 12.0软件,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生命体征均比较平稳;N组较E组MAP、HR变化更为平稳(P〈0.05),RR、SpO2无明显变化。N组较E组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及多沙普用量均减少(P〈0.05),芬太尼用量无明显变化;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率均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NT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控制麻醉深度,使用较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缩短复苏过程,且能避免术中知晓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研究吸入麻醉与全静脉麻醉在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应用比较。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12例静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麻醉;12例吸入麻醉组,七氟醚+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比较术中病人麻醉平稳情况,术中病人苏醒快慢以及不良反应等症状。结果 T2诱导后,两组患者MAP与心率轻微下降,与T1相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T6拔管时,两组患者的MAP与心率均提高,与T1相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手术中,T4置弹簧圈、T5手术结束,静脉组MAP相比于吸入麻醉组显著上升,P〈0.05,且与T1诱导前相比差异性显著。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与完全清醒时间相对比,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在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全静脉麻醉诱导,手术过程中丙泊芬+瑞芬太尼不会引起颅内压升高,且苏醒质量高,能够更有效控制拔管反应,出现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持续输注国产阿曲库铵(atracurium)的可行性及平均输注速率,检测验证其临床效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可信依据.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8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肌松监测下(TOF),国产阿曲库铵0.5 mg/kg诱导插管,T1恢复至对照值的25%时,开始持续输注维持肌松,调整持续输注速率以维持T1于对照值的1%~10%,术毕前20 min左右停止输注.计算维持T190%~99%抑制所需阿曲库铵的平均输注速率.同时观察诱导剂量国产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TOF无反应期PTC与T1首次出现时间.输注停止后记录恢复指数、拔管时TR值(T4/T1)、DBS值(D2/D1)及停止输注至拔管时间.结果:国产阿曲库铵平均输注速率(5.1±0.4)μg·kg-1·min-1,(0.20±0.02)mg·m-2·min-1.诱导剂量起效时间为(203±47)s,临床作用时间(41.5±4.5)min;无反应期PTC与T1首次出现时间之间及拔管时TR值与DBS值之间均显著相关(P<0.001);输注停止后恢复指数为(14.9±3.7)min,停药到拔管时间(44.1±6.1)min.结论:在肌松监测的指导下,持续输注国产阿曲库铵不但可以为手术提供稳定的、可控的肌肉松弛,而且输注停止后,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恢复迅速而完全.  相似文献   

17.
目曲:比较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分别用于腹腔手术的有效性。方法:ASAI或Ⅱ级择期腹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各组均静脉持续输注依托咪酯10-15μg·kg-1·h-1,F组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1-2μg·kg-1·h-1,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O.5-1μg·kg-1·h-1,S组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5μg·kg-1。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3min(T2)、切皮T3)、探查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于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60min和离开PACU时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价意识状态;记录术中和PACU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础值相比.3组T1时MAP和HR均下降,T3、T4时,F、S组MAP升高,F组HR升高,R、S组HR降低(P〈O.05);与F组比较,R组T3、T4时MAP、HR降低,S组T3、T4时HR降低;与S组比较,R组T3、T4时MAP降低(P〈O.05)。R组与F组、S组比较,F组与S组比较,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拔管后即刻和拔管30minOAA/S评分升高(P〈0.01或P〈0.05);R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F组、S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手术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依托眯酯复合瑞芬太尼术中血流动力学更趋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较另两者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和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各34例。对照组以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氯化琥珀胆碱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异氟醚作麻醉维持;观察组以瑞芬太尼代替芬太尼诱导,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作麻醉维持,其余用药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室后、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前、术毕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后心率低于对照组、术毕心率高于对照组,诱导后、插管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前诱导更平稳,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全凭静脉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对照组30例,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显著,可控性强,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伍志超  王涵 《西部医学》2015,27(1):99-101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患者体温的变化及术后寒战的发生率。方法 6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七氟醚组和全凭静脉组(丙泊酚组)各30例,七氟醚组静脉诱导后全程采用七氟醚(1%~3%浓度)维持术中麻醉;全凭静脉组采用丙泊酚5~10mg/kg·h持续静脉泵注。在麻醉诱导后每半小时记录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记录患者寒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科开腹手术采用七氟醚和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术中麻醉均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没有发生明显的低温和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明显的术后寒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