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的疗效及30天后头痛复发次数变化,并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障碍伴发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精神障碍伴顽固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应的抗精神病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常规的止痛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 PANSS 和 HAMD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PANSS 和 HAMD 评分在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障碍伴发顽固性头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已较为广泛的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及部分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加速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常规经颅磁刺激基础上,将每日使用频率提高,该文将从加速经颅磁刺激对常见脑疾病的干预研究以及与常规方案疗效的对比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袁珊 《西部医学》2017,29(6):881-883
【摘要】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基于经颅磁刺激发展而来的一项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非侵入性地刺激大脑皮层,从而改变刺激部位及与其存在解剖连接部位的皮层兴奋性。本文就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的刺激技术参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真刺激组)和对照组(伪刺激组)各25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幻听量表(AH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HRS评分、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评分、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的幻听和阳性症状,但对阴性症状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症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r TMS治疗,对照组采用假刺激应用,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0.017,P〈0.05)。观察组HAMD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降低,CGI治疗结束后相比治疗前也呈明显降低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34,P〈0.05)。对照组CGI、HAMD在治疗前后变化均不明显。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一过性头痛2例,后行处理后改善。结论抑郁症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初步效果满意,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无创伤及不良反应,但仍需加强研究,以获取更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7.
经颅磁刺激技术应用于临床不足30年时间,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关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学术争论。本文目的在于介绍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抑郁障碍患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失眠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睡眠障碍.通常会导致患者日间功能受损,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痛苦,临床针对失眠的治疗手段众多,但大多数疗法都因其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或操作复杂等原因造成使用局限,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利用快速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流,重复刺激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使得脑神经细胞的兴奋...  相似文献   

9.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无创伤性的神经刺激技术,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和阴性症状、帕金森病运动功能和情感障碍、卒中后失语症及抑郁症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肿瘤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肿瘤伴发抑郁症的患者按人组顺序以单双号分组,单号为研究组(西酞普兰+rTMS),双号为对照组(西酞普兰+伪刺激),共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及其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均P〈0.01)。治疗第1、2、4周末研究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的CG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合并西酞普兰治疗肿瘤伴发的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优于单用西酞普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得分均明显较入组时改善,观察组患者UPDRS得分和PSQ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1,P>0.05)。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是一项无创性的物理治疗措施,该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55-158
目的综合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4例。对照组应用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综合护理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能力、幸福指数)评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能力、幸福指数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4.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社会交往障碍、兴趣受限以及重复行为。目前尚未有针对孤独症患者的专有治疗方案,因而无法对孤独症患者实施理想的治疗策略。近年来,经颅磁刺激(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开始在孤独症治疗领域展现出潜力。本综述旨在总结和归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孤独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疗效以及副作用等相关文献,为孤独症患者的rTMS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戴燕红  王红 《西部医学》2018,49(1):79-82
<正>失语症是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大脑语言区及其相关区域受损,直接破坏语言网络结构,最终表现为听、说、读、写等不同程度的障碍[1-2]。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作为新近发展的一种无痛、无创、简单快捷的非侵入性神经电生理治疗技术,已经迅速成为康复领域里的研究热点[3]。越来越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徐哲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21-2922
目的:比较经颅磁刺激(rTMS)与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舍曲林治疗4周,在1,2,4周分别进行HAMD-17评分和TESS评分以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4周治疗提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起效更快,不良反应较舍曲林少且轻。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是值得采纳的抑郁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抑郁症发病率较高,症状易反复发作且不典型,常伴有躯体疾病,诊治复杂易误诊,治疗效果欠佳,而患者对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期望更高。目前,老年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但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抗抑郁药初始剂量较低,起效慢,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预后。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的脑刺激技术,可用于老年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本文就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辅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经颅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于1985年由Barker等在英国研发成功,经过20余年的迅速发展,TMS现已取得长足进步。根据刺激脉冲不同可分为3种刺激模式:单脉冲TMS ( single-pluse TMS, sTMS )、成对脉冲 TMS (paired-pulse TMS,ppTMS)和重复性TMS(repetitive TMS, rTMS )[1]。其中用于临床治疗的主要是rTMS,rTMS是指连续给予一定频率的TMS,大脑可产生依赖于刺激次数的长时程效应。根据刺激频率的不同,又可将rTMS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一般认为,低频rTMS具有抑制皮质兴奋性的作用,而高频rTMS则具有兴奋皮质作用[2]。 rTMS可以根据刺激参数和被刺激区域功能状态的不同,引起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且这种生物学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可持续。 rTMS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已逐步得到重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rTMS可以应用于帕金森病、脑卒中、癫痫、疼痛、特发性震颤、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现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rTMS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t low frequency,rTMS)治疗焦虑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8例患焦虑综合征的内科患者进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1周末、2周末、4周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焦虑症状明显减轻,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陈进  倪朝民 《安徽医学》2010,31(2):173-177
经颅磁刺激是指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产生感应电流来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一项生物刺激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是指在某一特定皮质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过程。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不同程度五羟色胺功能降低及局部脑血流减低有关,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失衡可导致抑郁行为的发生。通常认为大脑皮质前额叶背外侧区参与情绪的产生和调节,在理论上通过改善患者的前额叶背外侧区功能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已显示出初步疗效,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有必要深入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机制和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及分子水平的变化,使其治疗抑郁症得到进一步完善,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虽然诸多证据表明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是安全的,但随着其在治疗上的应用,安全性能又成为应用这门技术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