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候剑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45-4147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与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项城市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1例Ⅳ期DN患者。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将接受缬沙坦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黄葵胶囊与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8周后肾功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42/46)]高于对照组[66.67%(30/45)](P<0.05)。治疗8周后,两组SCr、BUN和UAE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SCr、BUN和UA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周后,两组VEGF和HIF-1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VEGF和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2/46)]低于对照组[20.00%(9/45)](P<0.05)。结论采用黄葵胶囊与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Ⅳ期DN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VEGF、HIF-1α水平,改善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尉氏中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DBP、SBP)、肾功能(SCr、UAER、BU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1、ALD、CRP等炎性因子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并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给予观察组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相关指标[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透析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β_2-MG、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β_2-MG、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相较于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4例DN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68/72)]高于对照组[75.05%(5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 UMA、UAER、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24 h UMA、UAER、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雷米普利治疗DN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通淋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通淋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尿蛋白排泄率( 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UN、SCr、UAER、β2-MG、24 h PR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BUN无明显变化(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SCr、UAER、β2-MG和24 h PRO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对照组UAER和24 h PRO较治疗前下降( 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SCr、UAER、β2-MG和24 h PRO均低于对照组( P<0.05或P <0.01)。结论益气通淋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肾功能损害,较单用氯沙坦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血液透析(HD)在终末期肾病(ESRD)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脏功能、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HFHD治疗)和对照组(HD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心脏功能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BUN、 SCr、 iPTH和β_2-M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BUN、 SCr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PTH和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及E/A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FHD治疗对ESRD患者血液内各毒素的清除能力较突出,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6例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及α-硫辛酸组(观察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常规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G、2hPG、HbA_(1c)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常规组及观察组治疗前MDA、UAER、β_2-M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OD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UAER、β_2-MG均下降,观察组较常规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MDA下降、SOD升高且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能够有效控制Ⅳ期DN的蛋白尿,延缓DN进展,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早期DN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替米沙坦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羟苯磺酸钙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肾功能,包括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24/32)、96.88%(31/32)。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Scr、BUN、β_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UAER、Scr、BUN、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羟苯磺酸钙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早期DN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于慧超 《当代医学》2021,27(36):80-82
目的 探析肾毒清灌肠黄葵胶囊辅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组采用肾毒清灌肠黄葵胶囊辅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各项炎性因子指标、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6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2-MG、SCr、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肾毒清灌肠黄葵胶囊辅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保护肾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台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D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贝前列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尿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管内皮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UAER、24 h尿蛋白定量、β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24 h尿蛋白定量、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静息状态下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0)、反应性充血后内径(D1)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D高于对照组,D0、D1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9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采用缬沙坦胶囊、雷公藤多苷及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UAER、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HbA1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UAER、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HbA1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AER及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IgG、IgA、C3、C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川芎嗪治疗能降低蛋白尿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尿素氮(BUN)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水平变化及其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间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糖尿病组,UAER<30 mg/24 h)75例、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30~300 mg/24 h)71例、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300 mg/24 h)41例。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4组入选者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A、B、C三组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两组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在A、B两组中CysC和β2-MG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cr和BUN的阳性率(P<0.05);而在C组中CysC、β2-MG、Scr和BUN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β2-MG、Scr、BUN间均为正相关性(P<0.05)。 结论 血清CysC、β2-MG、Scr和BUN均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其中CysC、β2-MG在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苟燕 《河北医学》2016,(12):1948-195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寻找理想的治疗方式。方法:选择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24h Upro)、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24h Upro、β2-MG、UAER及血清IL-6、IL-18、TNF-α、hs-CRP 水平相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24h Upro、β2-MG、UAER及血清IL-6、IL-18、TNF-α、hs-CRP 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红可以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徐子欣 《广西医学》2009,31(6):811-813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及缬沙坦80mg/d;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132微球蛋白(β2-MG)、血压、空腹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β2-MG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血糖治疗后明显下降,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3月~2010年8月笔者所在科住院的12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缬沙坦(缬沙坦组)、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组)以及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联合组),治疗前后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钾、血压等.结果 三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12周后,SCr及BUN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组治疗后UAE水平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淤消癥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7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活血化淤消癥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予活血化淤消癥通络胶囊,口服4粒/次,3次/d;对照组予贝那普利,口服10mg/次,1次/d。疗程12个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UAER、血β2-MG、尿β2-MG、尿α1-MG、FIB、D-D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R、血β2-MG、尿β2-MG、尿α1-MG、FIB、D-D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IB、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淤消癥通络中药治疗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和高凝状态方面明显优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7.
王涛  张凡  魏萌  郭东阳  王英 《西部医学》2012,24(11):2086-2088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2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76例在厄贝沙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检测血压(SBP和DBP)、空腹血糖水平(FB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B2微球蛋白(B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除BUN、SCr、TG和TC外,SBP、DBP、FBG、UAER和G2-M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除BUN和SCr外,SBP、DBP、FBG、UAER、B2-MG、TG和T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治疗组降低UAER、β2-MG、TG和TC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的血脂、UAER和β2-MG,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口服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与口服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与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连续用药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的变化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UAER、Scr、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BUN、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UAER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BUN和Scr下降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 AE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SCr、BUN、β2-MG、IL-6、hs-CRP和TNF-α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微球蛋白(β2-MG)等肾功能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 Upro、UAER、SCr、BUN、β2-MG等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IL-18、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对患者肾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能有效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